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14 题号:182054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三国演义》笔下的女性是作家张扬正统思想和节烈观念的工具。如徐庶之母,是被作家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过场人物,却担负着张扬正统、维护朝纲的重大使命,并为此大义凛然地死去。而明清之际的才子佳人小说笔下的女性,是落拓文人的自我慰藉与精神补偿。《好逑传》等小说中的才女,尤具典范性,是超级美女、超级才女,超级贞女的集大成者。这一女人世界依然是父系文化的产物,是依照落拓书生的眼光、兴味打造而成的。

读红楼女子,有一种发生了“革命”的感受。红楼女性世界是一个寻常而鲜活的女人世界,这是《红楼梦》女性观中很有价值的亮点。寻常而鲜活的女性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红楼女子,一个各美其美的寻常世界。红楼女性的形貌美、才智美、性情美,都在绽放异彩。红楼女子的美,是有分寸的,适度的。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样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的寻常“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善良和真性情。寻常而鲜活的女性世界,还必定是不完美的。“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这些陋处,在形貌,才智、性情诸方面,都被自然、本真地透露了出来。红楼中的女子,正是带着各自的缺欠形成一道道自然和谐的亮丽景观。总之,与以往古代小说相比较,《红楼梦》痴迷地描摹并郑重地托出一个寻常本真的的女性世界。

(摘编自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有删改)

材料二:

性格对照有三种方式:(1)不同人物性格之间的对照;(2)同一人物的性格表象与性格本质的对照;(3)人物性格内部中两种对立性格因素的对照。分别可称为:性格外部对照方式;性格表里对照方式;性格内部对照方式。

性格的外部对照方式早已被广泛应用。《红楼梦》中的性格对照形成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这种性格对照使彼此性格互相衬托,互相补充。互相衬托使性格显得鲜明,如袭人的主导性格(奴才性格),使晴雯的主导性格(反抗性格)显得更加明朗。而性格的互相补充,又使人物更加丰满,如袭人的性格是宝钗性格的投影,这样袭人就补充了宝钗。

性格的表里对照有两种形态:一是外丑与内美;一是外美与内丑。《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与菲比斯是鲜明的性格表里对照,卡西莫多外貌很丑而心地很美,菲比斯外表很美而内里很丑。

而不管是性格外部对照还是性格表里对照,都有高低之分。脸谱化外部对照方式,就属于低级的对照方式,是单一化性格之间的对照。狄德罗在《论戏剧诗》中说:“我并不喜欢性格之间的对比。”他指出人的性格本来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各有不同”。而低级的正反外部对照,人为地要求“分明”,“让第一个人说出一切与他有利的话,而把第二个人写成是一个傻瓜或笨蛋”。这样,人物性格肯定是没有个性的。某些作品往往人工地夸大自己设计的理想人物,人工地丑化自己设计的反面人物,使人物的性格对照变成神与鬼的对照。双方的性格似乎极端鲜明了,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而极其苍白。

高级的性格外部对照方式,是保持对照双方性格丰富性的对照。双方的性格都是丰富的性格实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个性,都是生气勃勃的世界。他们彼此互相陪衬、互相补充,任何一方都不是对方性格的工具或奴仆。他们的对照,是真实的人之间的对照,而不是人与鬼的对照或人与神的对照,更不是鬼与神的对照。如林黛玉和薛宝钗形成的性格对照方式。蒋和森说:“林黛玉和薛宝钗是两种难以调和的美。”这两种美,都带有无限丰富的性格内涵。性格外部对照能达到这种境界,那就是很高的审美境界了。

那么,这种高级的性格外部对照方式怎样才能实现呢?必须从外转入内,即依赖性格内部的美丑对照和美丑的二重组合。这种性格的二重组合,是人物性格丰富的内在源泉。一个人的性格不管多么复杂,都是相反的两极所构成的。典型性格内部的对照,很少只是单纯的一组对照关系,它往往形成多组对照关系,并形成性格内部的对照系统。钱锺书先生说:“‘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阮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项羽身上的性格元素,不是线性的善恶排列,而是形成一组一组的“相反相违”的对立统一关系,而这一组一组的性格元素又围绕项羽的性格核心不断发生交叉组合,从而形成复杂而有序的性格系统。因此,一部作品的形象体系,尽管作家可采取多种对照手段,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人物形象性格内部的对照和组合。

(摘编自刘再复《论<红楼梦>的性格描述》,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和才子佳人小说塑造的女性形象,或是作家笔下的工具人,或是境遇窘困的文人精神补偿的产物。两者都难以称作“真实的女性”。
B.《红楼梦》的突出亮点,在于其竭力描摹出一群各美其美、各放异采的红楼女子,从而创造出一个寻常而又本真的女性世界。
C.人为夸大或丑化设计的人物,过分追求性格外部对照达到“截然对立”“极端分明”的效果,有时反而可能泯灭人物的个性。
D.俞平伯评价红楼梦的钗黛“若双水分流,各极其妙”。钗黛宛如“双水”互为对照,但双方性格都丰富动人,各尽其妙。这是高级的性格外部对照方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探讨的核心内容都关乎人物形象的塑造,不过从论证选材方面看,材料二对中外的论据都有征引,视野更为广阔。
B.古人评价“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这指出晴雯和黛玉、袭人和宝钗之间的性格外部对照,这种对照互相衬托,使人物性格愈加鲜明。
C.《战争与和平》中塑造的皮埃尔形象,其貌不扬、行为笨拙,但心地正直善良。这是作家运用性格表里对照的方式来刻画人物。
D.引用狄德罗的观点,并不是用以反对作家采用性格外部对照的方式,而是使论述进一步深入,进而逐步引出下文对性格内部对照的阐释。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低级的性格外部对照”观点的一项是(     
A.徐念慈推崇的小说写作模式是“人物则忠奸贤愚并列,事迹则巧绌奇正杂陈”,认为这一模式“能使人一读再读即十读百读亦不厌”。
B.阿甲概述传统戏曲的特色:“夸张鲜明的美学评价——戏曲舞台上对善恶的褒贬,态度特别鲜明。它如歌颂一个人,总是把美好的东西集中在他身上”。
C.聂绀弩认为《野叟曝言》塑造的主人公文素臣:“既有豪杰肝胆,又有圣贤心肠,才高子建,勇迈孟贲,十八般武艺无一不精”。
D.古代志怪小说对人、鬼之事均有记载,“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4.《红楼梦》第43回记叙了贾母给王熙凤过生日的情节,其中描写了两个女性尤氏及王熙凤。脂砚斋对这一段描写如此评点:“尤氏亦可谓有才矣,论有德比阿凤高十倍,惜乎不能谏夫治家”,请结合材料一及脂砚斋的评点,分析尤氏或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5.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一:

1915到1921年这六年是风云激荡的大时代,究竟什么路径才是救亡图存之道?究竟什么思想才能富国强兵?究竟什么主义才能复兴民族?

《觉醒年代》全剧直面历史追问,巧妙地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北大兼容并蓄的思想作风折射了当时社会精英们不同的救亡路径,让马克思主义“自洽”地战胜落后思想,凸显了先进思想逻辑上的合理性。

20世纪前叶的北京大学新旧思想激荡,以林纾、辜鸿铭、黄侃、刘师培等为代表的保守派知识分子成为新文化运动值得尊敬的对手。但剧中并没有将保守派知识分子刻画成一群故步自封、因循守旧的负面形象,反而从史实出发,刻画出一群学养、才情堪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匹敌的“传统”知识分子群像。特别是辜鸿铭在北大开“论中国人的精神”讲座的演讲、林纾与鲁迅的隔空笔战,均光明磊落,不失书生本色。可以说,《觉醒年代》巧妙地将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文化、政治等层面的新旧之争,浓缩进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之中,一幕幕话语交锋的场面让蛰伏在时间长河深处的历史人物变得鲜活,大时代的精神图谱在北京大学得以展现。

《觉醒年代》多线并进的叙事模式,将保皇派的复辟路线、无政府主义工读互助社实验乃至陈独秀、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探索一一呈现出来。在描写诸派斗争之余,亦可瞥见当时一众精英人物为旧中国谋出路的种种探索。如“反派”张丰载赫然提出“袁世凯复辟才是救国之策、富强之本”的观点。这固然是新青年觉醒之路上的绊脚石,但也代表了当时一派的救亡思路;而以陈延年为首的无政府主义实验团体互助社的成立与失败,则以一种亲历式的探索为黑暗中前行的国人进行了一次有益的“碰壁”,具有相当重要的启迪意义。

从新文化运动到张勋复辟帝制,再到“五四运动”,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的命运始终牵连着中国近现代史的走向。《觉醒年代》将历史定格在北大,无疑是选择了一个最具解剖价值的历史切片。剧中的毛泽东来到北大,与李大钊、陈独秀的碰面具有划时代意义。这些史实几乎都在北京大学发生,《觉醒年代》在进步学生与保守官僚两派势力针锋相对的角力、互动中构筑风云变幻的旧世界图景,并呈现大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摘编自徐宁《基于受众意识的创作导向与审美追求——从<觉醒年代>看主旋律剧集创新叙事策略》)

材料二:

《觉醒年代》全剧深入表现风云激荡中的个体人物,以对个体人物生命、情感状态的描绘和个体冲突的展现,试图改变以往同类作品中以群体冲突和时代冲突为主的宏大叙事。如《觉醒年代》重点表现的是陈独秀、李大钊这两个个体人物,对他们的刻画也并未在一开始就立足于“党的主要创始人”这个宏大的角度,而是一切从个体出发来进行展现的。特别是陈独秀这一人物,他一出场便是在日本衣衫褴褛地偷吃留学生们的饭,一边吃饭还一边喊着“这样的国无可救药”的狂言;剧中还表现他和儿子的矛盾、和友人们的分歧、蔡元培对其“三顾茅庐”的邀请以及他和辜鸿铭等旧派文人的争辩等。这些情节都力图摆脱因过分宏大所导致的概念化束缚,通过对人物个体性的展现来获取人性的丰富性和叙事的鲜活性,完成了创新的历史叙述和深刻的历史表达,继而引发共鸣。

由于人物表现的鲜活性与个体性,在总体历史真实的限定下,剧中对历史人物的呈现不再拘泥于概念性的历史本身,而是让人物散发着人性的魅力,如将李大钊对妻子的情感、对家庭的责任、对学生和长辛店工友们的关爱等,生动且具体可感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另一方面,这样的个体性表现,也赋予了这些历史人物以新的认知价值。剧中对陈独秀的个体性表现,让观众看到了他在传统历史评述之外的更多、更复杂的其他层面,对这一人物有了全新的认知。剧中对蔡元培、胡适等人也进行了较为立体的呈现,他们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在个人情感上趋同于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但在政治立场上与李、陈等人又有着较大的分歧。这样的个体性叙事,让观众对这些重要历史人物产生了新的认知。同时,也因为这种新而产生了不同于常规认知的观赏价值。

《觉醒年代》在获得观赏价值的同时,亦以对影像的追求获得了艺术创新性。由于播放媒介所限,电视剧艺术不能与电影艺术的视听冲击媲美,但同样是视听艺术的电视剧也一直没有放弃“电影化”的影像追求。剧中更是多处使用有节奏和韵律的蒙太奇剪辑来进行视听叙事。其中毛泽东第一次出场的情节便颇具代表性。这段影像时间虽短,但十几个镜头交替出现:瓢泼大雨倾注而下,小商贩在街边冒雨叫卖,孩子头上插草,老妇拦车卖孩子,流浪汉衣衫褴褛地乞讨,军阀骑着马冲击百姓,富家公子在车内吃着汉堡悠然地看街景等,而唯有毛泽东,抱着刚出版的《新青年》逆街行走,街上一沟污浊的雨水被他一脚踏开。这组镜头将当时长沙乃至整个中国的真实状态细致地呈现出来,以视听艺术特有的表现力实现了简洁而有力的叙事。

《觉醒年代》以“觉醒”为主题,深刻挖掘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必然。在具体表达上,该剧获得了新的认知价值和观赏价值,对主旋律题材作品的创作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摘编自赵卫防《<觉醒年代>:思辨与观赏的逾越》)

1.下列对材料中《觉醒年代》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辜鸿铭在北大开讲座、林纾与鲁迅隔空论战等情节设置,既展现了大时代的精神图谱,也体现出《觉醒年代》创新的历史叙述和深刻的历史表达。
B.张丰载提出的复辟救国的主张、以陈延年为首的互助社的成立与失败,对当时社会精英探索救亡途径具有启迪意义。
C.蔡元培等人在大时代背景下与李大钊等人既趋同又有分歧,让观众对他们有了新的认知,他们不再只是故步自封的形象。
D.毛泽东首次出场的镜头颇具代表性地呈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真实状态,表明电视剧可以突破播放媒介限制,形成视听冲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中展现了社会精英探索出路的成功与失败,有利于显示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思想所具备的逻辑上的合理性。
B.《觉醒年代》从历史事实出发,展现了新文化运动引发的文化、政治等层面的新旧之争,回答了历史的追问。
C.《觉醒年代》同类作品因采取以群体冲突和时代冲突为主的宏大叙事,导致了概念化束缚,无法引起共鸣。
D.《觉醒年代》让观众从北京大学这一“小社会”中窥见历史风云,映照了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历史必然。
3.下列选项中属于“大时代小社会”叙事策略的一项是(     
A.《大江东去》讲述了改革开放时期,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等为典型代表的先行者们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浮沉故事。
B.《陆犯焉识》将知识分子陆焉识放置在中国20世纪的政治环境中,将宏大历史叙事与传奇个人经历熔于一炉,谱写了一曲政治与人性之歌。
C.《平凡的世界》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D.《茶馆》以一家叫裕泰的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4.材料二在分析《觉醒年代》获得的观赏价值时,是如何论证分析的?
2023-08-06更新 | 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地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取材于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社会学者关注到“附近”这一概念在城镇化发展、城市基层治理、社区营造中扮演的重要作用。

最早提出“附近”概念的人类学家项飙指出,“附近”是不同立场和背景的人们在生活常态下频繁相遇、构成联结的生活空间。在现代社会里,当人们普遍以个体原子化的状态生活,对日常的相遇和对话不再关心或无感,会导致“附近”的消失,连带消失的,是基层共同体原本应有的活力和凝聚力。

“附近”拥有空间性、社会性和情感性三大属性。“附近”有着具体的物理空间,但并没有明确边界,小区、街道抑或一个标志性路牌都可以为界;“附近”也不同于传统单位制下的“大院”,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熟人社会,而是充满了混杂、异质,人员流动性强。“附近”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性交集,每一个人的“附近”都不尽相同又彼此交错,在“附近”的关系场里,个体更有可能与异质、多元的他者进行对话。“附近”是人和人交往、交流的纽带,形成人和人之间的情感联结。现代性城市中人们刻意保持距离,即便是比邻而居,也彼此维护着谨慎的符号边界,导致公共交往中情感的稀薄。然而只有透过社会人群的紧密联结,才可能构建出城市特质所必需的喧嚣和生活场景。

因此,“附近”可以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公共意义的友善空间,其间每一个看似关联度不高的独立个体,可以用带有共同目的的日常生活状态来消解城市的陌生感。例如,小区提供着生活中重复性极高的交流场所,包括理发店、快递店、洗衣店、水果蔬菜店等。尽管小区内的居民并非生活在传统意义上的熟人交往机制中,但因为生活的共时性和交互性,每当有人遇到困难,总是会有居民伸出帮助之手,驱散现代性城市生活的陌生感与冷淡感。刘亚秋在对成都市社区的调查中也发现,基层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主动构造社会性联结,激发基层的“社会力”,是应用“附近”概念推动基层社区治理、城市“微更新”与重建社会性联结的重要手段。

(取材于严飞《以“附近”为方法:重识我们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乡土社会”的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彼此来往较少,各自保持着相对孤立的社会圈子。
B.因地域的限制而成为“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C.人们因为重视规矩、礼俗、法律等的保障而得到自由。
D.人们彼此信任,因为约定俗成,也因为对契约的重视。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附近”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助于解决城市基层治理等领域问题的社会学专业术语。
B.同一小区或单位、彼此熟悉的人们身处其中的物理空间。
C.人们频繁相遇的日常生活空间,如水果店、小区广场等。
D.可成为不同背景的人加强情感联结、消解陌生感的纽带。
3.针对材料二画线句所述事宜,如果请你为基层政府出谋划策,以下建议针对性不强的一项是(     
A.社区成立居家养老驿站,提供医疗、就餐、保洁、买菜、精神关爱等上门服务。
B.街镇建立服务驿站,配备微波炉、饮水机、充电宝等,为外卖骑手等提供便利。
C.打造“小哥驿站”,引导快递小哥发挥“上门入户”优势,化身社情民意“信息员”。
D.鼓励外来务工者视频直播,收获点赞、打赏,在虚拟空间连接、融入城市生活。
4.材料一最后,作者说到:“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真的格格不入吗?请根据以上两则材料,简要回答。
2023-01-07更新 | 13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忠”字抬出来放在这位置里,但是“忠”字的意义,在《论语》中并不如此。我在上面所引“为人谋而不忠乎”一句中的“忠”,是“忠恕”的注解,是“对人之诚”。“主忠信”的“忠”,可以和“衷”字相通,是“由衷”之意。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这个“忠”字虽则近于“忠于职务”的“忠”字,但是并不包含对于团体的“矢忠”。其实,在《论语》中,“忠”字甚至并不是君臣关系间的道德要素。君臣之间以“义”相结合。“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所以“忠臣”的观念可以说是后起的,而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私之间的关系。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就是“相同”的。孟子最反对的就是那一套。他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墨家的“爱无差等”,和儒家的人伦差序,恰恰相反,所以孟子要骂他无父无君了。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对于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格局形成原理的分析,有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而形成这种“差序格局”的文化基础,就是梁漱溟所谈的“家伦理本位”文化。正如《论语》里所讲述的,对于父亲偷羊的正确处理方式应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就是诚实是应该的,但在特殊情境下父为子、子为父说了谎,还是能被接受的。儒家是以“己”为起点从亲人间的“孝悌”入手推广到他人,这种思想应用到日常人伦中,爱变得有差等,于是形成了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的文化心理让中国社会的各个地方都形成了“圈子”现象,尤其是在商场、官场上,那些有资源、有权力的人形成的小圈子更可成为有足够实力的小团体。既可以为善,变成办事有效率、有效能的团队,一加一大于二,发挥小集体的战斗力;也可以为恶,将权力私人化,为小集团的利益不惜损害整体利益。善恶之间,关键就取决于小圈子里从领袖到成员,其行为有没有愿景、能不能做到“礼法并治”,也就是说,有没有大家都会遵守的非正式规范或正式法则,并能有效地动态平衡礼与法的矛盾,化解原则与利益的冲突,以及平衡圈内圈外的不同利益。

“圈子”由关系连接而成,当极端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搞关系的人会用一切手段来拉近自己与圈子中核心人物的距离,从而换取最大利益。因此我们看到,不论是政界、商界,还是文化界、学术界乃至普通百姓,人人似乎都以自己属于某个圈子为荣,想尽办法进入圈子,寻找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依靠圈子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极端情况下,法律、道德往往让位于圈子的利益,公共权力成为各种圈子的私家领地。种种情况,都对社会的良性治理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对此,有人主张用法治取代德治,有人主张去关系化,还有人主张以契约道德取代传统道德。尽管目前社会上存在法治不彰的现象,加强法制建设也是应该的、必须的,但是要用法来取代道德,或以契约交易的关系取代讲仁义、讲博爱的人际关系,则违背了中国人的民族性。

事实上,那种主张以法律取代道德、以契约关系取代情感关系或是去关系化的做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切实际的。一方面是因为“圈子”这个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即使是处处讲求法治的美国也意识到其重要性,也才因此发展出了对社会网的理论分析,如今在美国,社会网结构和关系研究已成为显学;另一方面,任何社会底线失守,任何治理手段都可能成为作恶的工具,崇尚法治的美国同样有安然案、安达信(美国最大的会计事务所)造假案,以及华尔街肥猫们有意设计有毒资产进而引发金融海啸等不法行为。尽管如此,我们也都知道这些并不是法治的错,同样的,为一己之私、追逐小圈子利益而牺牲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也不是圈子和关系本身的错,而是贪婪纵欲、好大喜功又短视近利的错。社会也罢、组织也罢,要实现良性治理,需要做的不是消灭圈子,也不是简单照搬照抄西方的治理体系,而是要顺应中国的社会现实,充分了解这种“圈子文化”,通过制度的改良和优化最终实现良性治理。

(摘编自罗家德《辨析“圈子”现象:圈子或善或恶原因何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西洋团体格局社会不同,在中国这个完全属于差序格局的社会里,是找不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的。
B.在《论语》看来,君与臣的关系中,“义”的道德意义要大于“忠”的道德意义。君臣之间是以“义”相结合的。
C.在孟子看来,否定人伦差序,强调爱无等差,是无父无君,违背人伦天性,并最终会扰乱天下的做法。
D.以法律取代道德、以契约关系取代情感关系或是去关系化的做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地方,都是不切实际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将基督教里的“兼爱”的观念与中国有差等的爱进行对比,是为了显示团体格局社会明显优于差序格局社会。
B.在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里,不会有统一的价值标准。所有的价值标准也都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关系之上。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这种从自身出发,从对待亲人入手,从而推广到他人的思想,就使爱变得有差等了。
D.“圈子文化”往往会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表现出它恶的一面,这种情况存在于我们社会的各个层面中。
3.下列选项,不能支持“差序格局”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韩非子》:“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D.《礼记·曲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4.在“差序格局”社会里,道德观念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
5.社会上存在一些诸如宗亲会、校友会以及商会等各种带有“圈子文化”色彩的团体。如何正确引导它们,使其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建议。
2023-07-10更新 | 1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