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7 题号:1836727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妇人幽闭深宫,情实可愍。隋氏末年,求采无,至于离宫别馆,非幸御之所,多聚宫人。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于是后宫及掖庭前后所出三千余人。

贞观二年,关中旱,大饥。太宗谓侍臣曰:“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穷!闻有鬻男女者,朕甚愍焉。”乃遣御史大夫杜淹巡检,出御府金宝赎之,还其父母。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不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又《易》曰‘人道恶盈而好谦’。凡为天于,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傥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联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天高听卑,何得不畏? 群公卿士,皆见瞻仰,何得不惧?以此思之,但知常谦常惧,犹恐不称天心及百姓意也。”魏征曰:“古人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愿陛下守此常谦常惧之道,日慎一日,则宗社永固,无倾覆矣。唐、虞所以太平,实用此法。”

贞观七年,襄州都督张公谨卒。太宗闻而嗟悼,出发哀。有司奏言:“准《阴阳书》云:‘日在辰,不可哭泣’此亦流俗所忌。”太宗曰:“君臣之义,同于父子,情发于中,安避历日?”。

贞观十九年,太宗征高丽,次定州。有兵士到者,帝御州城北门楼抚慰之。有从卒一人病,不能进。诏至床前、问其所苦,仍敕州县医疗之。是以将士莫不欣然愿从。及大军回次柳城,诏集前后战亡人骸骨,设太牢致祭,亲临,哭之尽哀,军人无不洒泣。

(节选自《贞观政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
B.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
C.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
D.此皆竭人财力/朕所不取/且洒扫之余/更何所用/今将出之/任求伉俪/非独以省费/兼以息人/亦各得遂其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求采无已”的“已”与《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的“已”词义相同。
B.掖庭,亦作“掖廷”,文中“掖庭”指宫中旁舍,妃嫔居住的地方。
C.“出次发哀”的“次”指处所,与《兰亭集序》中“列坐其次”的“次”词义相同。
D.太牢,古代帝王或诸侯祭祀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观七年,襄州都督张公谨去世,唐太宗知道后悲极而泣,要前去悼唁,有关部门上书说要避讳辰日,太宗反对,不予理会。
B.昔日舜帝告诫禹,不夸耀不骄傲,天下就没有人和你争能争功。太宗向大臣提及此言,是认为天子应该保持谦逊恭谨,心怀畏惧。
C.魏征认为,尧舜时代之所以太平,是因为君谦逊恭谨。他希望君王坚守这种态度,那么国家社程就会永远巩固。
D.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战高丽,在定州经常抚慰士兵。有一士兵生病,太宗亲自去到他的床前探望,还命令县官给他治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百姓何罪,而多遭困穷!闻有鬻男女者,朕甚愍焉。
(2)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在身傥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速奏?
5.仁恻者,仁爱怜悯之意也。请简要概括三件能表现太宗仁恻之心的事情。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契丹至新乐,晋人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庄宗朝城,段凝军临河。闻梁方召诸镇兵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庄宗患之,以问诸将,诸将皆曰:唐得郓州,隔河难守,不若弃郓与梁,而西取卫州、黎阳,以河为界,与梁约罢兵,毋相攻,庶几以为后图。庄宗不悦,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兴兵仗义,十余年矣。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今得一郓州,不能守而弃之,虽欲指河为界,谁为陛下守之?且魏博五州,秋稼不,竭民而敛,不支数月,此岂按兵持久之时乎?愿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其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曰:此大丈夫之事也!因问司天,司天言:岁不利用兵。崇韬曰:古者命将,凿凶门而出。况成算已决,区区常谈,岂足信也!庄宗即日下令军中,夜渡杨刘,从郓州入袭汴,八日而灭梁。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袪射钩之人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宦官曰: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乎?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不以为劳。今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常如河上,则可使繁暑变清凉。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唐军征蜀,崇韬为招讨使,所过迎降。宦官向延嗣,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刘皇后教彦珪矫诏魏王杀之。有子五人,其二从死于蜀,余皆见杀。

(《新五代史·郭崇韬传》有删改)


【注释】①斩袪射钩:袪,袂;钩,衣带之钩。意谓旧怨。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自退怯             遽:匆忙
B.庄宗朝城             军:驻扎
C.秋稼不             稔:庄稼成熟
D.则可使繁暑变清凉       坐:坐等
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崇韬善于分析问题,能够预见敌方军事行动的真实意图,帮助庄宗确定正确策略。
B.一向清廉的郭崇韬开始接受四方贿赂是为了能够把收藏的全部东西给皇帝用来赏赐。
C.郭崇韬劝谏君王不忘创业时本色的见解,不仅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也很有借鉴意义。
D.郭崇韬由于坚持正确意见,被宦官嫉恨,遭受谗言攻击,最终被魏王杀害。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兴兵仗义,十余年矣。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2)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使王允平营之。
4.郑云龄在《五代史·绪言》点评道:“崇韬以佐命之臣,功居第一,虽其行或有未善,而其所以为国则忠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郭崇韬“忠”的具体表现。
2022-10-22更新 | 5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原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布辞之官。楚人曹丘生,与窦长君善,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B.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C.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D.季布者/楚人也/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
2.下列关于本文和课本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褐衣是用葛、兽毛等织就的粗布制成的衣物,是古时贫穷或地位低贱者的穿着。富贵人家穿丝制品,如帛,锦缎,丝绢等。
B.参乘,又称骖乘,是陪乘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在右,御者在中,又一人在左,称车左或骖乘。由武士充任,负责警卫。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D.周封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晋侯”“秦伯”是称其爵位;而“晋文公”“秦穆公”是称其谥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被人搭救,得到高祖赦免。汉高祖悬赏捉拿他,他先藏身于周氏,后被周氏扮作奴仆卖给朱家,经朱家劝说,汝阴侯滕公向高祖进言赦免了他。
B.季布敢于直言,阻止用兵匈奴。吕后受到单于的侮辱,樊哙要带兵讨伐,众将都赞同,只有季布以高祖当年平城被围的旧事表示反对,此事才作罢。
C.季布被召入京,终未获得提拔。孝文帝听说他是贤人,便召他入京,欲任用他为御史大夫,后因他人之言而放弃,他乘机向皇帝进言,然后离开京城。
D.季布重诺之名,被曹丘生宣扬。楚人有“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季布重诺的名声之所以能得以传扬,是因为曹丘生出游时到处为他宣扬。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1)和课本中的句子(2)翻译成现代汉语。
(1)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021-04-21更新 | 4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九龄传

①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七岁知文,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方庆叹曰: 是必致远。会张说谪岭南,一见厚遇之。居父丧,哀毁,庭中木连理。擢进士,始调校书郎,以道侔伊吕科策高第,为左拾遗。

②俄迁左补阙。九龄自才鉴,吏部试拔萃与举者常与右拾遗赵冬曦考次,号称详平。改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宰相,亲重之,与通谱系,常曰:后出词人之冠也。迁中书舍人内供奉,封曲江男,进中书舍人。

③始说集贤院,尝荐九龄可备顾问。说卒,天子思其言,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

④九龄体弱,有愬藉①。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独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笏囊之设自九龄始。后帝每用人,必曰:风度能若九龄乎?初,千秋节,公、王并献宝鉴,九龄上事鉴十章,号《千秋金鉴录》,以伸讽谕。

⑤安禄山初以范阳偏校入奏,气骄蹇,九龄谓裴光庭曰:乱幽州者,此胡雏也。及讨奚、契丹败,张守珪执如京师,九龄暑其状曰:穰苴出师而诛庄贾,孙武习战犹戮宫嫔,守珪法行于军,禄山不容免死。帝不许,赦之。九龄曰:禄山狼子野心,有逆相,宜即事诛之,以绝后患。帝曰:卿无以王衍知石勒而害忠良。卒不用。

⑥帝后在蜀,思其忠,为泣下,且遣使祭于韶州,厚币恤其家。开元后,天下称曰曲江公而不名云。建中元年,德宗贤其风烈,复赠司徒。

(《新唐书》(节选))


【注】
①道侔伊吕科:唐朝不定期设置的一种考试科目。先天元年(712),张九龄参加太子李隆基组织的“道侔伊吕科”考试,由于对策优等,授左拾遗。②愬藉:即宿疾,久治不愈的疾病。③王衍知石勒:王衍,西晋末年重臣。石勒,建立了后汉政权。王衍在石勒不发达的时候就预知他将来不平凡的一生。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七岁知(         )(2)始说集贤院(         )
2.对下列加点词意思的解说正确的一项分别是:
(1)居父丧,哀(         )
A.烧掉、焚毁       B.伤害身体       C.诽谤、说人坏话       D.破坏、糟蹋
(2)安禄山初以范阳偏校入奏,气骄(         )
A.迟钝       B.困苦、不顺利       C.跛足       D.不顺从
3.下列5句中加点的“以”字的意思共有几种?(     
①十三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   ②号《千秋金鉴录》,伸讽谕。   ③安禄山初范阳偏校入奏。
④宜即事诛之,绝后。   ⑤卿无王衍知石勒而害忠良。
A.2种B.3种C.4种D.5种
4.翻译第④段画线句。
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九龄独常使人持之,因设笏囊,自九龄始。
5.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表格。
史实人物形象特点
张说常夸张九龄是后代诗人中的最杰出者。A
B风度翩翩
在职务上有出色表现,受朝廷重臣欣赏,屡次升迁。C
D正直敢谏

6.根据文意,简析“帝后在蜀,思其忠,为泣下”的原因。
2021-11-02更新 | 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