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5 题号:183721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水浒》的前传《大宋宣和遗事》里,宋江杀完阎婆惜之后直接上了梁山,但《水浒传》中,宋江上梁山的时间得以延长。在文学批评上,我们通常把这种延长称为延宕叙事。《水浒传》里的延宕叙事,其实是作者出于建构长篇小说的叙事需要,拉长了宋江从杀惜出逃到上梁山之间的叙事距离,在增加了宋江历练江湖的经历的同时,也给众好汉上梁山提供了合理的契机。宋江顺理成章成为众多好汉上梁山的纽带,这一个过程,我们将之称为宋江的江湖叙事

宋江上梁山的江湖叙事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逃亡叙事,第二则是刺配叙事,我称之为双线叙事的纪程图纪程图借用了金圣叹先生的概念,他用纪程图来评价鲁智深,但我觉得用在宋江身上更合适。根据宋江的逃亡纪程图,他杀了阎婆惜后,逃亡北方的路线是:从郓城到柴进庄园,到清风山、清风寨,再到青州,到对影山,然后再回到梁山泊。在这条路线,宋江主要收罗了北方的一大批山贼。将上梁山之际,一封家书把他叫回了郓城。因此宋江被官府抓住,刺配江州,我们称之为刺配纪程图刺配纪程图的叙事路线走的是南方路线,从郓城到梁山,到揭阳岭、揭阳镇,再到浔阳江,到江州,宋江收罗了一批南方的水盗,这些人成为《水浒传》后来的水军头领。

南北两条路线,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宋江收罗了一大批的江湖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江湖叙事模式化现象,即突发意外——陷入绝境——暴露身份——转危为安。宋江本来是一个逃跑的主体,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一直被追杀、被绑架、被陷害。但是绑架追杀之人一旦知道他的名字,马上便纳头拜奉宋江为大哥,可见宋江江湖义士的名声之大,影响之广。江湖历险锻造了宋江的内心,丰富了他的江湖阅历,磨练了他天降大任的梁山领袖形象。在与晁盖的谈话中宋江自己说:我这一路,虽然受了很多苦,但是也‘结识得这许多好汉’,金圣叹也说宋江这两路收拾许多人去。可见,宋江的江湖叙事在小说叙事结构中承担着网罗人才的功能。

(摘编自魏崇新《论宋江在〈水浒传>中的叙事中枢功能》)

材料二:

我们可以根据小说人物在叙述中所处的关系,将其划分为操纵者被操纵者。约翰·盖利肖认为,一篇小说便是对某个人的描述,这种描述是在一系列的聚合或交流中完成的。所谓聚合或交流,指的是发生在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种关系的主导方面是操纵者,他实际上左右了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而事件的具体参与者便是被操纵者。以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小说叙述了发迹者盖茨比挥金如土,目的是想追回自己年轻时因穷困潦倒而失去了的爱情,结果他以自己生命的结束为代价换回一些昔日的回忆。小说主角盖茨比虽然在形式上占据了叙述活动中心的位置,实际上却是一个被操纵者。操纵者有两位:一位是盖茨比的旧女友黛西,她在盖茨比记忆中的影响促发了故事的开头;另一位是黛西的丈夫汤姆·坎布农,他一手安排策划了一次车祸,让盖茨比的美国梦因死于非命而圈上句号。由于操纵者与被操纵者的关系能直接左右故事的基本面貌,因而小说家叙述技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合理地设计这种关系。

(摘编自徐岱《小说叙事学》)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浒传》将宋江从杀惜出逃到上梁山之间的叙事距离拉长,为众多好汉上梁山提供了合理契机。
B.“纪程图”原是金圣叹用来评价鲁智深的概念,本文作者认为并不准确,用在宋江身上更为合适。
C.从被追杀绑架到受人纳头拜奉,宋江摆脱了被动状态,这与宋江“义士”的名声有着很大关系。
D.能够左右事件的发生与发展的角色叫做“操纵者”,“被操纵者”在事件中扮演具体参与者的角色。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宋江杀惜在《大宋宣和遗事》和《水浒传》中的不同叙述切入,而后步步推进论述。
B.材料一引用宋江的原话、金圣叹的点评,都是为证明“江湖历险锻造了宋江的内心”的观点。
C.材料二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阐述了小说操纵者与被操纵者的区别,论证具体有力。
D.两则材料在论证时,既呈现了文章作者明确的观点,又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二者有机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水浒传》中,作者安排南北两条路线,可以让宋江收罗一大批江湖人才,同时增加人物命运的戏剧性。
B.好的小说家应该具备合理设计操纵者与被操纵者关系的能力,让故事的发展合乎常理的同时,具备文学性。
C.《祝福》中祥林嫂虽是小说主角,但却是被操纵者;她的命运为时代牵引,被鲁四老爷、自己婆婆等人主导。
D.《哦,香雪》中“火车”虽然是物件,但它改变了台儿沟人们的心理,主导了人们的行为,所以是操纵者。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你认为材料一中宋江是“操纵者”还是“被操纵者”?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理由。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褒善贬恶既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命题,又是其核心宗旨。然而,自近代以来西方科学主义史学传入后,褒善贬恶因其浓重的道德评判意味而遭到人们的厌弃,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也不再受人关注。有鉴于此,揭示褒善贬恶被遮蔽的文化内涵,对于正确认识传统史学的价值,尤显重要。

自孔子以后,褒善贬恶即成为传统史学之成法。荀悦认为史学的作用就是褒善贬恶,他撰述《汉纪》就是要“惩恶而劝善”。褒善贬恶还是古人评论史书优劣的重要标准。《晋书》评陈寿《三国志》时说:“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特别提到“劝诫”“得失”“风化”。

褒善贬恶在中国传统史学中有诸多呈现方式。其一,“春秋笔法”。“春秋笔法”被看作是褒善贬恶的重要书写方式,这种方法通过“属辞比事”,以一字寓褒贬的形式,表达史家对善恶的评论,如“平”“伐”“讨”为褒,“乱”“逆”“叛”“祸”为贬。其二,寓论断于叙事。如司马迁《史记》在叙述史事的过程中寓褒贬,或借史料之取舍传心中之隐曲,或托他人之口代自己立言,以达到褒善贬恶的目的。其三,设立传目。纪传体史书通过“类传”的方式,彰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善恶评判。譬如《良吏传》《忠臣传》等,记载的都是值得褒扬的人物,体现的是“善”;而《奸臣传》《叛臣传》之类,记载的都是要贬斥的人物,代表的是“恶”。一褒一贬,史家态度尽显其中。其四,论赞、史评和史论。如《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意在发表对史事的评论。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很大一部分要依靠道德维系,人的善恶会影响社会风气甚至政治秩序的好坏,史学褒善贬恶,“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其价值取向是引领社会向善。但是,这样的作史准则遭到近代以来科学主义史学思潮的质疑,其价值和意义一直被遮蔽,没有得到理论上的澄清。

其一,求真与求善的关系。以求真为首要目标的科学主义史学认为,传统史学褒善贬恶,必然掺杂个人好恶,为了某种目的而篡改历史,影响历史的真实。其实,传统史学并不存在“求真”与“求善”的冲突。相反,二者是统一在一起的,古代史家经常将“直书其事”和“惩恶劝善”放在一起讨论。古代史家认为,史书要做到惩恶劝善,必须“直书其事”。换言之,“直书其事”的目的就是“惩恶劝善”,求真是前提、手段,求善是目的、归宿。

至于史学上“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做法,也要看尊者、贤者、亲者是否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否则就不必为他们隐讳。因此,理解传统史学求善与求真之间的关系,必须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意蕴,否则就会陷入纯粹客观主义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其二,道德的历史性和合理性问题。传统史学对历史进行褒善贬恶式的道德评判,其标准是儒家伦理纲常。近代以来儒家伦理纲常被认为是“吃人”的道德。因此,传统史学的“道德垂训”就成了人们唾弃的对象。虽然善恶的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决定历史道德诉求标准普遍性的,一定是人之为人的基本人性。古代史家不会因功业之“成”而宽恕其中所体现的行为之恶,也不会因为功业之“败”而忽略其中所体现的行为之善。褒善贬恶的核心是完善人的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而非为成功者唱赞歌,为失败者唱挽歌。它有着更长远的考量,那就是要实现完善的道德人,并把它当作人类历史的终极目标。

善、恶与历史发展是古今中外史家关注的重要问题。西方史家特别关注“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康德、黑格尔等都从不同角度论证“恶”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恩格斯客观分析了殖民者“卑鄙的利益”这种“恶”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古代史家从来不认为“恶”对历史有推动作用,他们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是“善”。他们褒扬“善”,贬斥“恶”,目的就是希望人们发扬人性中的善,克服人性中的恶,促进人的道德升华,从而“树之风声”,引领人类社会向善。

(摘编自王记录《褒善贬恶与传统史学的向善追求》)

材料二:

中国历史的代表性著作很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历史向善论与历史趋恶论的两极主张。历史向善论引导下的历史叙事,与历史趋恶论主导下的历史叙事,就为人们面对同一部历史时,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画面:在前者那里,历史总是光明的,前景总是美好的,恶是偶然且总是可以化解的;在后者那里,历史总是黑暗的,前景总是灰暗的,恶不仅必然且总是主导历史的。同一部历史展现出的截然对立的画面,让人们不敢相信那是同一部历史。

倘若向善与趋恶的两种历史叙事理念坚决拒斥向对方做让步性考量,那么其结果就是两种历史观引导下书写出来的历史相互瓦解,消解了历史书写的客观性与可信性。当钱穆强调中国历史乃是一部中国人团结奋斗的历史时,孙隆基则将这部历史作为民族“窝里斗”习性披露出来,结果,前者还未及树立起国人的历史自信心,就被后者的历史叙述颠覆;在两种相互消解的历史叙事中,人们究竟相信谁的历史陈述与基本评价,就变得难以决断,以至于失去对历史的礼敬态度。因此,不管向善论试图以历史叙事达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还是趋恶论试图借助历史阴暗面的揭露而刺激国人努力纠错、全力向上的孤心苦诣,都会被人拒斥。

融贯理念之所以必须引进到中国历史叙事之中,是因为这一理念指引的历史书写,有望避免中国历史叙事似乎不可化解的矛盾,从而保证在克制两种基本叙史方式缺失的基础上,达到赞美与批评相容的整体化中国历史叙事目标。

(摘编自任剑涛《向善论与中国历史叙事的融贯理念》)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褒善贬恶是中国传统史学的核心宗旨,但伴随着西方科学主义史学传入,遭到人们的厌弃,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也不再受人关注。
B.陈寿的《三国志》具有“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的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史学“惩恶而劝善”的功能。
C.与科学主义史学不同,传统史学强调褒善贬恶,首重求善,次重求真,可以为了实现惩恶劝善的目的而忽视历史真实。
D.中国历史出现了历史向善论与历史趋恶论的两极主张,这给读者带来了困惑,所以必须引进融贯理念整体实现中国历史的叙事目标。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光曰:王者以仁义为丽,道德为威,未闻其以宫室填服天下也”,这是中国传统史学褒善贬恶的呈现方式之一。
B.史学上有“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做法,这与“直书其事”存在明显矛盾,影响了历史的真实性,是不足取的。
C.传统史学褒善贬恶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标准,虽然这一标准曾遭到质疑,但通过褒善贬恶完善人的品性还是值得肯定的。
D.西方史家特别关注“恶”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但中国古代史家对此从来不认可,他们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是“善”,对“恶”要加以贬斥。
3.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春秋笔法”的一项是(       
A.《史记·陈涉世家》写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B.《左传》中写到,“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
C.《孟子·梁惠王下》对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记载道:“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D.《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中,权遣使谓备曰:“(璋)不能自守,若使曹操得蜀,则荆州危矣。”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一段在本文论述中的作用。
5.我们应当如何辩证看待历史趋恶论主张?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24-03-06更新 | 7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但是,我们要知道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是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当代文艺要彰显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当前,新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媒体对艺术生成的有效参与,使得对新媒介艺术发展方向与价值引导的问题愈益凸显,以人民性的价值导向引领艺术创新是时代的必然,也是以往经验的总结。文艺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人民并非空洞而抽象的符号,也不单单是大写的集合性名词,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文艺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知着人民的衣食冷暖和喜怒哀乐。究其根本,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才能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对新媒介艺术而言,艺术创新不仅要在逻辑框架上寻求创新与技术迭代,从而带来节奏、韵律上的美感,更要从叙事上体现情感慰藉和家国情怀,进而触及心灵深处的温软。唯此,艺术创新才不会沦为技术高视阔步的爬虫,才能以其感性的审美体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2022 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舞台艺术的形式演绎了现藏故宫博物院王希孟所作的《千里江山图》,通过入画舞蹈的视觉样式,实现了用舞蹈完成立意的舞台转化。在艺术创新中,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只此青绿》借助创意和技术的力量,创造了一个不背离技术逻辑又着意于情感诉求的新的叙事方式,从而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作品,为电视观众呈现了绚烂的视觉盛宴,令人印象深刻意犹未尽。

技术应用带来媒介融合,媒介融合驱动艺术创新,这对当代艺术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文明时代,技艺合一的再度生成,并非全然是艺术的福音,特别是人机合成的智能化艺术产品的前景还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当年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批判在数字化时代仍有余响,这使得以文艺的人民性引导艺术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节选自范玉刚《以文艺的人民性引导艺术创新》)

材料二:

人民性是文学实际存在的一种社会属性。文学的人民性这个特定概念是用来说明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的。从这个概念质的规定性以及文学的社会功能来看,它的生命力应该是永恒的,它的意义应该得到充分肯定。人民性就是最大的善,就是文学道德最主体的内涵。因此,文学是不可能超越人民性道德的。当文学的人民性普遍丧失并形成危机的时候,能够救助这种危机并成为文学重建之重要一维的便只有人民性。

文学艺术的人民性反映了文学艺术及它的创造者和人民的联系,从作品的角度来说,人民性就是要表现人民的心理、人民的希望与期待,也就是反映劳动群众的利益;从作家的角度来说,人民性就是创作主体对待人民的态度问题,同情人民大众,表现人民大众的情感、愿望,代表他们的利益。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学历史的大国。早在《诗经》年代,文学就有着采民风、观得失的功能。即使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仍然涌现出了像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一批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关注民生,都有着一种浓厚的人文精神。

在弘扬现代中国文学人民性精神的同时,也不能不对一种伪人民性有所注意。它们以人民的身份出现,而在所指层面,是极为抽象的政治概念和与这种政治概念共生的权威性超人。在一种貌似雄壮的抒情大合唱中,所宣扬的人民性因为附和时代共鸣的需要而蒙上了一层虚伪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掩盖、抹杀了我为人民鼓与呼的正义声音而企图制造出一派处处莺歌燕舞的盛世景象。被置换了内涵的人民性是我们当下重倡人民性精神应该警惕的。

文学对人民性精神的守护就是守护一种信念、理想和信仰。文艺的人民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遭遇新的挑战, 并在实践推动下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近年来,我们的文艺在同人民的奋斗一道前进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脱离人民的不良倾向。对这些不良倾向,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人民性是一切革命文艺、进步文艺的显著特征,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

(节选自胡文平《试论文学的人民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在文艺创作时要把人民作为源头活水,所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要接受人民的鉴赏和评判。
B.技术应用带来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又驱动了艺术创新,但是文艺的人民性反而显得尤为迫切。
C.从“文学的人民性”的规定性以及文学的社会功能看,其生命力应是永恒的,应得到充分肯定。
D.文艺的人民性虽然会随时代发展而遭遇新的挑战,但其理论内涵应该得到守护,应该不会改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艺的人民性,但是二者论述的重点并不完全相同。
B.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以人民性的价值导向引领艺术创新是时代的必然。
C.“人民”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和符号,在具体文学艺术实践中要有生动的表现。
D.文学艺术的人民性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体现为艺术家要以正确的态度对人民。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
B.孔子在《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C.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D.苏轼在《盐官大悲阁记》中说:“岂其所以美者,不可以数取欤?然古之为方者,未尝遗数也。能者即数以得妙,不能者循数以得其略。”
2023-07-09更新 | 1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代小说因地位卑下,作者常攀附经史等强势文体以自高,并在小说中谈文论艺,以示博学,提高小说的品位,因此,小说中蕴藏着丰沛的文论资源,值得挖掘和利用。谈文论艺所涉及的内容很广泛,诗文曲赋、小说戏曲等无不应有尽有,或由作者直接介入发表,或借小说中的人物代言,其中不乏精辟之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文艺理论和艺术两个方面。

从文艺理论方面来看,首先,发表文学艺术创作观点。如小说的虚实问题,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指出,小说中的“事”真假不重要,关键在于“理”是否“真”。《海游记》第一回卷首诗云:“说部从来总不真,平空结撰费精神。入情入理般般像,闲是闲非事事新。”明确说“不真”就是小说的本质,只要描写“入情入理”,就自然新颖有趣。这一言论,无疑进一步深化了冯梦龙的小说虚实论。其次,品评作家、作品。如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盛行,但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红楼梦》第一回借石头和空空道人的对话,斥责“历来野史”和才子佳人小说内容“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千部共出一套”;又指出“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宣称《石头记》乃“实录其事”。这段对话涉及小说创作、小说批评和小说接受等诸多问题。作者还借贾母之口,剖析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心态:“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斥责作者缺乏生活体验,胡编乱造,其实是为了获得某种心理补偿。徐述夔《快士传》第一回中则分别指出当时佳人才子、神仙鬼怪等小说有“套语”“虚谈”等缺陷。这些评论都目光犀利,首次揭示才子佳人小说程式化形成的深层原因,有开创之功,为后世学人所取资。第三,传述创作技巧。如《儒林外史》中多次论及八股技法,马二先生称“(八股)文章既不可带注疏气,尤不可带词赋气”。从时代背景而言,八股是士子进入仕途的敲门砖,必须全力以赴,无暇顾及其他。再者,八股是一种具有严格规范的智力游戏,士子若沉迷于诗赋创作和学术研究,自然会将诗赋气和注疏气渗入八股,从而造成“破体”,因而《玉娇梨》中杨御史说:“诗词一道,固是文雅,文人所不可少,然最于举业有妨,必功成名就,乃可游心寄兴。”所以,站在当时的角度,马二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

另一方面,作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谈文论艺描写的艺术功能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有不少描写游离于故事情节之外,成为“学术之汇流,文艺之列肆”。将理论价值与文学功能完美结合,《红楼梦》堪称典范。如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黛玉称自己喜欢山水诗人,主张写诗不必有太多的束缚,立意最为要紧,若“意趣真”,平仄可以不拘,词句不必修饰。她的文学主张与宝玉相似,宝玉创作《芙蓉女儿谏》,“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这些诗论继承明人“意趣”至上的主张,又表现了宝、黛的率真个性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总之,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描写,是古代文艺理论生产的一种特殊方式,总体成就虽不能与专论比拟,但其中渗透着作者的创作经验,比一般的学者之论更切合实际,既可丰富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也可借此考察文论的传播和接受状况,值得学界关注。

(摘编自万晴川《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

材料二:

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表议论,是作者(故事讲述者)的天然权力。议论和叙事相辅相成,是小说和故事重要的结缔组织。有时,议论代表了作者或叙事代言人的声音,寻求与读者进行直接的交流;有时,发表议论的是小说或故事中的人物。

不过,不知从何时开始,议论,甚至包括与议论直接相关的“讲述”和“概要叙事”,都成了小说写作的禁忌。让议论最小化,成了现代小说的某种金科玉律。比如说,在小说中作出“包法利夫人走向了壁炉”这样的暗示,要比直接交待“包法利夫人感觉到有些冷”,显得更为“高级”。久而久之,现代小说形成了某种不成文的箴规:“场景叙事”总要比“概要叙事”好;“显示”总要比“讲述”好;通过人物行动来显示意义,总要比直接付诸议论好。简单来说,若非不得已,最好不要在作品中发表什么议论。

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认为,议论在传统文类和古典小说中十分常见,这是因为在传统叙事中,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习惯于某种“专断的声音”。议论代表着无所不知的作者的声音——作者或故事的讲述者,总是喜欢直接评论事件,臧否人物,对读者进行指教和劝谕。而到了现代小说中,随着“作者声音”的逐步退出渐成风尚,议论的式微或消失,就成了文学叙事进步的标志性事件。这种看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如果进而认为现代小说完全排斥议论,或者说议论最小化是现代小说的普遍特征,则不符合文学史的基本常识,因而是根本错误的。

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的文学类型中,真的存在着“议论最小化”的小说,我想那一定是消费性的、用一个又一个悬念来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悬疑或侦探小说。而那些具有更高抱负的小说,总是在困难、复杂的沉思和思想辨正中,面对历史、现实和未来提出自己的问题。

(节选自格非《现代小说中的议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小说作者在创作中常通过谈文论艺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多知,这有利于提高小说的历史地位。
B.冯梦龙认为,小说中描写的事情无所谓真假,只要道理“真”即可,《海游记》中的说法深化了这一观点。
C.明清时期,八股文体有严格的规范,如果士子在创作时将诗赋气和注疏气融入其中,就会导致“破体”。
D.无论是传统的叙事文学,还是现代小说,创作者都有权利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议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小说创作者在小说中阐发的观点都包含着精辟的见解,具有极高的价值。
B.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石头和空空道人之口抨击了当时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心态。
C.不管是古代小说中的谈文论艺,还是现代小说中的议论,都包含了作者的态度或看法。
D.只有那些悬疑或侦探小说才存在“议论最小化”现象,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材料二中所说的“议论”的一项是(     
A.鲁迅《孔乙己》: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叫人活泼不得。
B.老舍《骆驼祥子》:生命就是且缓一口气再讲,明天,再说明天的。
C.托尔斯泰《复活》:聂赫留朵夫觉得他应该在精神上唤醒她,是以前所不曾有过的,对任何人都不曾有过。
D.卡夫卡《变形记》:他稍稍抬起头,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许多弧形硬片。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关于小说中“作者的声音”,古代小说和现代小说的创作者态度有何不同?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3-03-23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