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70 题号:1846977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物质炭是作物秸秆、果木修剪枝条、农产品下脚料、动物粪便等各种来源的废弃生物质在厌氧环境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早在2006年,科学家提出将生物质炭施于土壤,以提高土壤肥力。这一思想源于亚马孙河流域黑色肥沃土壤的发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因高温多雨,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导致土壤快速退化而贫瘠。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土地广泛贫瘠的地区,零星分布着非常肥沃的土壤。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土壤的特征是存在大量的黑色炭颗粒。它是2500多年以前当地原住民将植被开垦后的林木废弃物土法炭化后混入土壤中的。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对这种人为黑色肥沃土壤的研究热潮,也拉开了农业生物质炭研究的序幕。

土壤健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健康的土壤拥有持续生产力,能够维持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并促进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孕育出了诸如秸秆养畜——畜粪肥田——土地生产的闭合循环农业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土壤地力得以持续。随着化肥工业兴起和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这一闭合循环模式被打破:化肥逐渐取代有机肥,规模化养殖取代分散式养殖,导致秸秆不再养畜和薪用,畜禽粪污产生集中、农牧脱节、种养分离,秸秆和粪污回田之路被阻断。秸秆和畜禽粪便变成了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由于有机质得不到有效补充,土壤面临板结、结构变差、盐碱化等退化问题。设施农业中,大水大肥和高强度的土地利用模式,进一步加剧了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菌群失衡等问题,土壤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尽管各级政府一直引导和推动秸秆与畜禽粪污的回田利用,但收效甚微,农业废弃物利用难和土壤退化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作物秸秆热裂解的生物质炭科技与工程构想,以此作为我国农业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2017年,秸秆炭化还田被列入国家十大秸秆处理模式之一。2020—2021连续两年,秸秆炭化还田入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榜单。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生物质炭化还田是实现土壤改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食物优质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业科技,能够服务于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区别于生活和环境用途的木炭和活性炭,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最显著的功能是施用于土壤,提升耕地质量。生物质炭农业应用经历了直接施用和炭基肥施用两个重要阶段。将生物质炭直接施用到农田土壤中,可显著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容重、增强保水性能等,进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但对生产者来说,经济效益是生物质炭应用的关键,价格因素是限制生物质炭大范围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目前,直接施用生物质炭仅限于经济作物(例如人参、三七等中药材和大蒜、山药等)生产中。因此,只有降低施用成本,才能发挥生物质炭的土壤改良与固碳效益。

生物质炭基肥是将生物质炭与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造粒制成,可以替代化肥施用,同时增施了有机质。生物质炭基肥的施用量等同于化肥,施用成本与普通复合肥相当,对消费者来说有很强的竞争力。但作为一种新型肥料,生物质炭基肥全面替代化肥尚需要解决市场机制问题。

(摘编自刘晓雨、潘根兴《生物质炭农业应用与碳中和》)

材料二: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措施大幅度影响土壤碳氮循环变化,其表现和影响之一就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等负面效应。如何减少在土地利用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当前减缓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而土壤碳库对土壤肥力以及作物产量等有重要的影响。碳、氮循环是农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过程,受到人为作用的影响和调控,同时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力及其环境效应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由于施肥量大、用地方式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土壤肥力退化、土壤酸化等情况,严重威胁着环境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落实。因此,找到切实可行的减排固碳措施能够达到生产与环境的双赢。

为了应对土壤碳库以及气候变化,各类措施已经被广泛实施与应用,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例如秸秆还田虽然可以增加蔬菜产量,但是由于土壤的矿化作用等过程,并不能对土壤碳库产生持续的影响(短于30年),还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生物炭由于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以及其碳负性固碳理念,在近些年来被作为一种良好的减排措施广泛应用于各类试验中。生物炭是指各种有机植物残体在无氧条件下高温热解或者气化后的固态产物的统称,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态系统中二氧化氮的排放,增加农业土壤有机碳含量并且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甲烷与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同时,生物炭还能够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的生产力,因而可以作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增汇、增产的双赢途径。

(摘自《生物炭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运用》)

材料三:

土壤中添加的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可以防治土壤中的重金属和一些污染物质沉积,有利于土壤改良与修复。相关研究发现,不同原料和裂解温度所生产的生物炭不同,故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效果不同,不同类型的土壤重金属对于生物炭的响应也是十分复杂的,从而呈现出互不相同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效果。另外生物炭还田,由于生物炭几乎为纯碳,这等于把碳封存进了土壤中,减少了二氧化氮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有利于减轻现今地球的温室效应。因此,生物炭的综合利用有助于构建新型发展模式,追求低碳高效经济发展,对保障国家环境、能源、粮食安全等有是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展了与生物炭更广泛作用有关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美国和英国有专门的“生物炭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在关于生物炭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摘编自章明华、李婧姝、黄梦琦《生物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质炭是各种废弃生物质在厌氧环境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的黑色生物炭,它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构建新型发展模式,追求低碳高效经济发展。
B.利用生物质炭改良土壤的思想根源于亚马孙河流域黑色肥沃土壤,它是2500多年以前原住民将植被被开垦后的林木废弃物土法化后混入土壤中的。
C.秸秆炭化还田是中国农业农村部的重大引领性技术之一,它作为一种绿色农业科技,可以达到土壤改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食物优质与环境友好的目的。
D.生物质炭直接施用到农田土壤中,能显著改良土壤结构,具有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容重等多种好处,进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因此利用前景广阔。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而土壤碳库中碳的含量的对土壤肥力以及各种作物产量,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B.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措施大幅度影响土壤碳氮循环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力及其环境效应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C.生物炭由于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以及其碳负性固碳理念,使其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在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试验中。
D.在土壤中添加生物炭,不仅可以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一些污染物质沉积,改良与修复土壤,而且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下列各项中,属于炭基农业技术运用的一项是(     
A.湖南永州养猪场:利用活性炭处理的养猪场污水,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B.甘肃甘州大棚蔬菜种植业: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助力蔬菜产业大发展。
C.潘根兴团队:将秸秆通过热裂解技术制成碳颗粒,提供秸秆炭化还田方案。
D.海南花卉种植业:在苗木移栽中,用草木灰配合有机肥做底肥,改良土壤。
4.材料一中采用什么论证结构?请简要说明。
5.节选的三则材料都提到了生物质炭在农业上的运用情况,但三则重心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文化,也形成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能为解决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提供重要启迪。

在处理同周边国家和民族关系、同外来文化关系的过程中,中华文明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哲学智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伦理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原则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采取谦虚开放的态度,与不同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比如,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而且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历史上,中国不乏多元族群与多元宗教,但无论族群如何多元,总能因命运与共而融为一体;无论宗教如何多元,总能因交流互鉴而和谐共存。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这为当前促进各国携手合作、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借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早在商周之际就有“敬德保民”的民本主义观念,经过演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儒家和道家为主要代表的两种民本思想。儒家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提倡以孝悌为本、仁政爱民的价值取向,主张礼法并用的政治管理制度,比如“大畏民志,此谓知本”“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等。道家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主张尊重天道自然的客观法则和自然主义的思想;以及尊重民意的政治治理原则,比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等。

今天,贫富差距、南北鸿沟问题是世界面临的目大挑战,也是引发一些国家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而不能只是一小部分人受益、大部分人享受不到发展红利;坚持共同发展、推动合作共赢,为最不发达国家人民提供更多支持,解决好全球发展失衡问题。今天,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应对这一挑战,除了要进行环境治理,更应从思想上纠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偏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对今天的人们仍有重要启示意义。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深刻意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要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逐渐形成“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如果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那么人类的一切发展都会失去依托,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为前提。人类要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摒弃损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共同应对挑战、承担责任,让人类文明在可持续发展中不断进步。

(摘编自吴根友《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材料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为何能够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分析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特质,意义重大。

中华文明的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层哲学观念,如“物一无文”“却而不同”“和空生物,同则不继”等哲学观念。“同”就是“一”,也就是绝对的同一,排斥异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成分。在中国哲学看来,“同”就不可能有生命,不可能有创造,不可能有发展。“和”则是不同文化成分、因素和谐共处。“和”,要求容纳别人、谅解别人,进一步则是欣赏别人,也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所以“和”意味着包容,意味着开放。中国人把自己的文明理解为一个包含多种因素、可以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复杂系统。对新的文化因素,不会抱有恐惧和敌视的态度,而是一方面接纳它们、包容它们,尊重它们的特色,另一方面把其中的一些有益成分吸收、融合进来,充实、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正因如此,中华文明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我们观察和思考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超越“文明冲突论”的新的眼光和思维框架。人类文明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也不是只有一条发展道路。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相互冲突一种选择,而是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

(摘编自叶朗《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特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智慧处理与周边不同国家、民族以及外来文化的关系。
B.中国史上众多族群总能因命运与共而融为一体,多元宗教总能因交流互鉴而和谐共存。
C.起源于商周之际.“敬德保民”的民本主义观念,衍生出古代儒家、道家两大重要思想流派。
D.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没有中断、发展至今,重要原因在于其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体现了儒家仁政爱民的价值取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体现了道家尊重民意的政治治理原则。
B.“天人合”的思想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但并不否定人类主观能动性,只是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
C.弘扬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带有普遍性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能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很多挑战,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
D.人类文明并非只有一种模式,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相互冲突,“文明冲突论”认为需要树立与自己对立的“他者”的观点不可取。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唐朝时期在文化上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当时的长安是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大都会。
B.三星堆等最新考古发现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丰硕成果,实证了我国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C.在距今约6500年及稍晚的时候,中国的粟作农耕技术陆续向南传播到东南亚,水稻种植技术传播到太平洋的西南地区。
D.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致辞说:“国际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部复杂精巧、有机一体的机器,拆掉一个零部件就会使整个机器运转面临严重困难。
4.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明?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12更新 | 1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新时代以来,中国就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以回应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使得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更加饱满,更加符合人性发展的需要。

长久以来,人们往往将人与自然的共生狭义地理解为人与自然界事物的共生,而忽视人类个体内部的人与自然的共生,更忽视人类社会层面上的人与自然的共生。事实上,如果不能处理好个体层面的人与自然之共生,或者不能处理好社会层面的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自然界事物的共生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从世界历史视野来看,西式现代化受制于线性发展模式,它以一种进化的单一线性逻辑,将人类自身的发展刻画为一种由低到高的进化历程,并按照这种进化逻辑来编排不同的民族、国家与文明,从而形成人类各个不同社会之间的线性进化链条与环节。西方民族与国家被置于链条的顶端,即现代阶段,是文明的代表;其他民族与国家则被置于古代阶段,被视为半开化或野蛮的。这里不是不同共同体的共生,而是不同共同体在世界历史中的先后更替或等级秩序的问题,这成为西式现代化实现帝国征服与价值殖民的文明等级论述。这种线性进化逻辑将古今之间的区分设置为进化链条的不同环节,从而加剧了古今之间的断裂。由于它强化并凸显了西式现代化的自我优越体验,给他们站在进化链条顶端的幻觉,因而他们不愿也无法修复这一断裂。有专家指出:“只要这种幻觉存在,那么我们就很难修复自然与非自然的关系,走向两者的共生共荣机制。”

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很少被提及的特点是,它坚定地转变了古今关系,不再走西方古今断裂的老路,而是走“新故相资而新其故”的新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担纲主体将自身确立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担纲者和传承者,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基置于五千年中国文明的根脉里。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对西式现代化古今断裂的超越。这一超越本身意在导向传统智慧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激活与新生。个人层面、社会层面都不再否弃自然,而是走向完善自然、成全自然以与自然共生的构思;以此构思为基础,才能真正意识到人与自然界万物不可分割的一体性,这种一体性要求一种共生的秩序,而这种秩序作为思想似乎处于中国千年传统的“过去”,作为理想又恰是人类的共同未来。

(陈赟《共生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上,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五位一体”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标指向就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从我们的国家战略和党的政治目标维度来看,在中国,现代化必然指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呈现出文明范式的转换,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可以说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西方通过工业化率先开启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使得西方的现代化过程表现出资本主义社会在现代性与生态性之间形成一种悖论。这也说明现代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回答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由于历史出场的先在性,目前,形成一种迷信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固有认知,实际上这不是真正社会进步意义上的现代化。在工业文明范式的现代化之后,会有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出现,真正实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伴生文明范式转换的历史进步。

所以,无论是从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是西方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对自身模式的“扬弃”,人类社会走向进步的现代化,都会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赵建军《现代化必然指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提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都认为人类现代化的未来必然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B.材料一认为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往往偏狭,其实无论个体层面还是社会层面与自然的共生都不可或缺。
C.材料一从世界历史的视野审视了西式现代化的局限性,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可以实现对西式现代化的超越。
D.材料二指出,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是一种失败的现代化,而生态文明才是文明范式转换的历史进步。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式现代化内涵饱满,符合人性发展需要,促使生态文明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B.西方将其自身置于进化链条的顶端,从而为其帝国征服与价值殖民提供理论依据。
C.西式现代化的单一线性逻辑加剧了古今之间的断裂,西方不愿也无法修复这种断裂。
D.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五千年中华文明和传统智慧,将走出一条与现代文明融合的新路。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推卸责任,与发展中国家就碳气体排放问题产生很大分歧。
B.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往来日趋频繁,贸易量持续攀升,形成了双赢或多赢的良好局面。
C.世界各国科学家齐聚白石山“地球科学与宜居环境”科学大会,共商“碳中和”与气候生态突变相关问题。
D.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说明我国古人早就认识到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文本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假如你作为代表出席“青年与现代化论坛”并作主题发言,请联系文本,列出你的发言要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023-07-12更新 | 9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古装剧在美学上的一大特点在于,从戏剧美学向纪实美学转向,将叙事重心从戏剧冲突向日常生活倾斜,呈现为一种生活美学的倾向。所谓生活美学,是将“美本身”还给“生活本身”的美学,也就是将美的始源、根柢、存在、本质、价值、意义等直接安放于人类感性具体、丰盈生动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的美学。它既包括人的物质的、感性的、自然的生活,也包括人的精神的、理性的、社会的生活。当然,有学者也指出,生活美学不只是一种实用美学、日常生活美学,也是审美观发生变化、回归到生活世界的本体论美学。在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下简称《知否》)中,纳征、投壶、婚礼、打马球等礼仪习俗,焚香、点茶、插花、挂画“文人四艺”,以及官宦子弟间的诗酒唱酬、勾栏瓦舍中的文娱生活等都被一一呈现,为我们绘制出一幅流动诗意的宋代生活画卷。这不仅是日常生活本身的物质再现,也是诗意精神生活的有效传达,更是一种颇具风雅趣味的生活美学。《知否》的导演张开宙在采访中说道:“我想拍有人间烟火气息的古装剧。”从影像呈现效果来看,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劳拉·穆尔维指出,音乐片中的大量歌舞会中断故事的叙事进程,女性的视觉化呈现往往会妨碍故事线索的发展。在古装剧中,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也可能会产生类似效果。如同音乐片中的歌舞表演一样,对日常生活本身的视觉呈现也容易中断叙事的进程,点茶、焚香等雅趣,婚丧嫁娶、登基庆典等仪式,以及相扑、杂技等娱乐形式本身就具有表演性质,会让原有叙事进程放缓,甚至停顿下来。同时,创作者也希望观众像欣赏绘画作品一样,慢慢去感受古代生活本身的美感,甚至获得一种沉浸式的体验。加之与戏剧冲突的动态性相比,生活本身更具有静态性与纪实性。于是,这些追求纪实感、生活化的古装剧必然会放缓叙事节奏,这也是《知否》《清平乐》等作品被诟病节奏太慢的重要原因。现代观众习惯了强冲突性的故事情节,但强冲突性却并非古装剧的不二选择,除了故事之外,创作者还应该有表达更多内容的空间与自由。充满烟火气息、有质感的古代社会,趣味风雅、闲适自在的生活方式被创作者融入古装剧中来,在丰富文本内容的同时,也提升了作品的美学品格,并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只要日常生活的内容能够有机地融入故事与人物中,不游离于二者之外,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当前古装剧的意义就在于它们打破了观众旧有的审美经验,是一种美学上的探索与创新,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与肯定。

向中式美学的转向是当前古装剧的另一重要特点,这不仅彰显于艺术形式上,也体现在审美趣味上。古装剧从传统绘画中汲取营养,将其运用到摄影构图、色彩处理、人物塑造、情感表达与氛围营造中,不仅带来了画面视觉风格的改变,也使作品呈现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这也是创作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种自觉。《大宋宫词》片头运用古代绘画长卷的方式,将剧中场景、人物自右向左徐徐展开,《知否》片尾同样以长卷形式呈现出一幅宋代风情人物画卷,二者均用“中国性”的绘画形式,在古装剧中实现了视觉形式的当代转化。与绘画不同的是,观众在观剧时不需要移步换景或视线变化,只在影像的流动中被动接受即可,当然这也是摄影机器本身特性所决定的。

当然,古装剧对中式美学形式的探索不仅取法于绘画艺术,也从诗歌、书法、建筑、音乐、舞蹈、礼仪等文化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清平乐》中的诗词运用,不仅是剧中人物心境的外化,也平添了该剧的写意之美。飞白书亦是仁宗表达情绪的手段,高兴时则纵横驰骋,失意时则纡徐委婉。剧中谈到“书法亦如世间万事一般,徐徐图之,不必急于一时,要有耐心,火候到了,自然就好了”,不仅将书法与成事之道相关联,其本身也可作为重要审美对象予以观照。此外,其简约典雅的建筑空间、质朴淡雅的服饰妆容恬淡雅致的日常生活,以及舒缓含蓄的表达方式,都给人以“平淡冲和”之美,颇具中式美学趣味。在这些作品之前,受传统艺术形式影响的古装剧不是没有,但大多偶然为之,并未构成集群效应,亦未形成美学自觉,而当前古装剧在短时期内集中出现,并在美学上高度相似,已生成一种美学现象,形成一种美学自觉。显然,这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来的结果。

(摘编自殷昭玖《美学转向、知识考古与回归主流一论当前古装剧的几种不同“面相”》)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美学,生活美学包括物质和精神等层面的内容,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一种本体论美学。
B.追求纪实感、生活化会使古装剧的叙事进程放缓,甚至停顿下来,但这也给了古装剧更多的表达空间。
C.古装剧与传统绘画是不同的艺术类别,但二者在色彩处理、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方面可以互相借鉴。
D.《清平乐》中的诗词运用等取法于传统艺术形式,形成了具有中式美学趣味表现的“平淡冲和”之美。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装剧的美学趣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美学上的探索与创新而转向。
B.作者分析《知否》等作品被诟病节奏太慢的原因,是为了更深入地阐述关于“古装剧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的看法。
C.观众在观剧时“只在影像的流动中被动接受即可”,不能主动参与,这是古装剧无法超越绘画艺术的地方。
D.《清平乐》中诗词和飞白书的运用都有助于表达人物的情感,可见古装剧情感表达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     
A.古装剧《风起洛阳》中对东都洛阳诸多饮食,如羊汤、鱼侩、枣酥等进行了复式呈现。
B.古装剧《梦华录》中随处可见插花元素,并生动再现了“茶百戏”这种独特的民间技艺。
C.古装剧《大宋宫词》高度还原了《韩熙载夜宴图》中的乐器演奏、观舞、宴饮等内容。
D.古装剧《鹤唳华亭》中出现了很多历代名家的画作,并且作品包括多种风格流派。
4.请简要概括并说明古装剧“美学转向”的特点。
5.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简析文本是如何增强说服力的。
2024-01-20更新 | 1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