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3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二中新高考金榜猜题卷(一)语文试题
湖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3-04-18 36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物质炭是作物秸秆、果木修剪枝条、农产品下脚料、动物粪便等各种来源的废弃生物质在厌氧环境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早在2006年,科学家提出将生物质炭施于土壤,以提高土壤肥力。这一思想源于亚马孙河流域黑色肥沃土壤的发现。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因高温多雨,该地区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导致土壤快速退化而贫瘠。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土地广泛贫瘠的地区,零星分布着非常肥沃的土壤。科学家研究发现,这种土壤的特征是存在大量的黑色炭颗粒。它是2500多年以前当地原住民将植被开垦后的林木废弃物土法炭化后混入土壤中的。21世纪以来,全球掀起了对这种人为黑色肥沃土壤的研究热潮,也拉开了农业生物质炭研究的序幕。

土壤健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健康的土壤拥有持续生产力,能够维持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并促进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中华五千年农耕文明孕育出了诸如秸秆养畜——畜粪肥田——土地生产的闭合循环农业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土壤地力得以持续。随着化肥工业兴起和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这一闭合循环模式被打破:化肥逐渐取代有机肥,规模化养殖取代分散式养殖,导致秸秆不再养畜和薪用,畜禽粪污产生集中、农牧脱节、种养分离,秸秆和粪污回田之路被阻断。秸秆和畜禽粪便变成了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由于有机质得不到有效补充,土壤面临板结、结构变差、盐碱化等退化问题。设施农业中,大水大肥和高强度的土地利用模式,进一步加剧了连作障碍、土壤微生物菌群失衡等问题,土壤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尽管各级政府一直引导和推动秸秆与畜禽粪污的回田利用,但收效甚微,农业废弃物利用难和土壤退化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因此我们提出了基于作物秸秆热裂解的生物质炭科技与工程构想,以此作为我国农业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2017年,秸秆炭化还田被列入国家十大秸秆处理模式之一。2020—2021连续两年,秸秆炭化还田入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榜单。十多年的实践证明,生物质炭化还田是实现土壤改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食物优质与环境友好的绿色农业科技,能够服务于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区别于生活和环境用途的木炭和活性炭,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最显著的功能是施用于土壤,提升耕地质量。生物质炭农业应用经历了直接施用和炭基肥施用两个重要阶段。将生物质炭直接施用到农田土壤中,可显著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容重、增强保水性能等,进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但对生产者来说,经济效益是生物质炭应用的关键,价格因素是限制生物质炭大范围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目前,直接施用生物质炭仅限于经济作物(例如人参、三七等中药材和大蒜、山药等)生产中。因此,只有降低施用成本,才能发挥生物质炭的土壤改良与固碳效益。

生物质炭基肥是将生物质炭与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造粒制成,可以替代化肥施用,同时增施了有机质。生物质炭基肥的施用量等同于化肥,施用成本与普通复合肥相当,对消费者来说有很强的竞争力。但作为一种新型肥料,生物质炭基肥全面替代化肥尚需要解决市场机制问题。

(摘编自刘晓雨、潘根兴《生物质炭农业应用与碳中和》)

材料二: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措施大幅度影响土壤碳氮循环变化,其表现和影响之一就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从而导致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等负面效应。如何减少在土地利用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当前减缓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而土壤碳库对土壤肥力以及作物产量等有重要的影响。碳、氮循环是农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过程,受到人为作用的影响和调控,同时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力及其环境效应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由于施肥量大、用地方式不合理等原因造成的土壤肥力退化、土壤酸化等情况,严重威胁着环境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落实。因此,找到切实可行的减排固碳措施能够达到生产与环境的双赢。

为了应对土壤碳库以及气候变化,各类措施已经被广泛实施与应用,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例如秸秆还田虽然可以增加蔬菜产量,但是由于土壤的矿化作用等过程,并不能对土壤碳库产生持续的影响(短于30年),还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而生物炭由于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以及其碳负性固碳理念,在近些年来被作为一种良好的减排措施广泛应用于各类试验中。生物炭是指各种有机植物残体在无氧条件下高温热解或者气化后的固态产物的统称,能够有效减少农业生态系统中二氧化氮的排放,增加农业土壤有机碳含量并且不增加或者少量增加甲烷与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同时,生物炭还能够改良土壤,提高作物的生产力,因而可以作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增汇、增产的双赢途径。

(摘自《生物炭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运用》)

材料三:

土壤中添加的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可以防治土壤中的重金属和一些污染物质沉积,有利于土壤改良与修复。相关研究发现,不同原料和裂解温度所生产的生物炭不同,故对土壤重金属修复的效果不同,不同类型的土壤重金属对于生物炭的响应也是十分复杂的,从而呈现出互不相同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效果。另外生物炭还田,由于生物炭几乎为纯碳,这等于把碳封存进了土壤中,减少了二氧化氮和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有利于减轻现今地球的温室效应。因此,生物炭的综合利用有助于构建新型发展模式,追求低碳高效经济发展,对保障国家环境、能源、粮食安全等有是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展了与生物炭更广泛作用有关的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美国和英国有专门的“生物炭研究中心”,这些研究中心在关于生物炭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摘编自章明华、李婧姝、黄梦琦《生物炭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物质炭是各种废弃生物质在厌氧环境下发生热解反应生成的黑色生物炭,它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构建新型发展模式,追求低碳高效经济发展。
B.利用生物质炭改良土壤的思想根源于亚马孙河流域黑色肥沃土壤,它是2500多年以前原住民将植被被开垦后的林木废弃物土法化后混入土壤中的。
C.秸秆炭化还田是中国农业农村部的重大引领性技术之一,它作为一种绿色农业科技,可以达到土壤改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食物优质与环境友好的目的。
D.生物质炭直接施用到农田土壤中,能显著改良土壤结构,具有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容重等多种好处,进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作物产量,因此利用前景广阔。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而土壤碳库中碳的含量的对土壤肥力以及各种作物产量,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B.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其他措施大幅度影响土壤碳氮循环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产力及其环境效应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C.生物炭由于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以及其碳负性固碳理念,使其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在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试验中。
D.在土壤中添加生物炭,不仅可以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和一些污染物质沉积,改良与修复土壤,而且还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3.下列各项中,属于炭基农业技术运用的一项是(     
A.湖南永州养猪场:利用活性炭处理的养猪场污水,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B.甘肃甘州大棚蔬菜种植业:利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助力蔬菜产业大发展。
C.潘根兴团队:将秸秆通过热裂解技术制成碳颗粒,提供秸秆炭化还田方案。
D.海南花卉种植业:在苗木移栽中,用草木灰配合有机肥做底肥,改良土壤。
4.材料一中采用什么论证结构?请简要说明。
5.节选的三则材料都提到了生物质炭在农业上的运用情况,但三则重心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23-03-22更新 | 17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个老爷子

戴希

老爷子住在乡下。绿树翠竹掩映着红砖青瓦的房舍,四周庄稼果木环绕,微风一吹,温馨的泥土气息和果蔬幽香,就如一壶老酒,熏得他们一家男女老少脸色酡红。

老爷子年逾九十,满头银发,依然精神矍铄,他身上常穿着城里难得看见的土布对襟褂,腰间斜插一支吊着红布烟袋的旱烟管,一走动,布烟袋就晃来晃去,像他一样精神。

近些年,儿女不让老爷子下地劳作,但他闲不住,一丝不苟地把小院子打理得方方正正,蔬菜一茬接一茬,从未间断。

一家人的田园生活也悠闲自在。

令人想不到的是,老爷子记性越来越差,很快就认不得自己的儿女,还时常在家里大喊:誓死守卫长沙!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杀鬼子、杀鬼子啊!喊完,又高举棍棒俨然高举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老爷子这是怎么啦?动辄疯疯癫癫的!他的儿女想不明白。

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老爷子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儿子和女儿都无奈地摇头。

有个风雨天,忽然看见老爷子扛起家里装米的袋子往外跑,边跑边下命令:日本鬼子要进攻长沙了,战友们,赶快垒筑防御工事!儿子劝不住也拦不住,哭笑不得。心想,老爷子病了,糊涂了,由他去吧。

这还真不是办法,万一哪天老爷子走丢了,怎么办?儿子担忧,找妹妹商量。

妹妹略一愣,说:不如在老爷子的衣服后背上贴张字条,写上我俩的手机号码,方便好心人联系。儿子点头。

不久,老爷子冷不防离家出走。在路上他看到一辆行驶的军用卡车,赶紧狂追上去,司机从后视镜里看到了,很快停住车。

老爷子急切道:鬼子在进攻长沙,我迷路了找不到部队,请你火速送我上前线抗日!

司机莫名其妙,正欲扶老爷子去路边休息,忽然瞥见老爷子背上贴有电话号码,便立即打电话联系。

老爷子的女儿匆匆赶来将他接了回去。回去后,她总想不通:真是奇了怪了,老爷子总嚷着抗日、杀鬼子、保卫长沙,可他就是一介农夫,打仗与他何干?

妹,你别多想,我们耐心照看就是。老爷子的儿子说。

接下来,儿女对老爷子的反常之举渐渐习以为常。

到了冬天,天寒地冻。突然有一天稍一疏忽,老爷子竟冒着刺骨的寒风,颤颤巍巍地奔向村子附近的河边,大喝一声:上刺刀,杀鬼子,拼了!然后就纵身跳进河里。

路人见状,赶紧呼救。众人七手八脚,合力将老爷子营救上岸。老爷子的儿女闻讯赶来,不料他虽已嘴唇发紫、全身哆嗦,口中仍在念叨:刚才接到薛岳长官的命令,让我部死守长沙!不一会儿,他缓过气来,又喊:新墙河南岸决不能失手,决不能让日本鬼子打过来!战友们,死守,死守!

这种情形令老爷子的儿女十分尴尬。在儿子拱手向众人致谢之际,女儿赶紧俯身劝阻老爷子:爸,如今早就不打仗了,还哪来的日本鬼子?老爷子一听火冒三丈,怒斥道:你胡说,我的部队就在长沙抗日!现在,战友们的子弹都打光了,要和小鬼子拼刺刀!说完他挺一挺身子,又向部队下达命令:战友们:全体上刺刀,准备白刃战!女儿不知说什么好,儿子则在一旁摇头叹息。

这是咋回事啊?众人云里雾里,一阵哄笑。

乡亲们,我是参加过越南战争的退伍军人。我知道你们没有恶意,但是请不要笑了,大家安静下来。这时,一个精壮汉子从人群中站出来,动情地说,一个没有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人,不可能对战争如此刻骨铭心!所以我想,老大爷肯定是位抗日英雄!

这,这,这?众人愣了。

可我爸一直在乡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来没听说他当过兵,打过日本鬼子啊!老爷子的女儿不解道。

是啊!老爷子的儿子也在一旁应和。

这时,老爷子又紧张地大喊起来:二狗,快把那把大刀拿来,杀鬼子、杀鬼子啊!

退伍军人的眼眶一下红了,眼里噙满热泪。他叮嘱老爷子的儿女:好好看护老人吧。

第二天,退伍军人就带了一位记者上门采访老爷子。当他们提起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名字时,老爷子立马挺直身子,举手行了个标准的军礼。请长官放心,我们一定杀尽鬼子,守住阵地。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

政府有关部门深入调查后证实:老爷子16岁那年(1937年)在南京市区读书,亲眼目睹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投笔从戎。当年从军,他的所属部队是国民党37军第60师。因为杀敌英勇,两年后他被提升为连长,上级给他配了个勤务兵叫二狗。老爷子参加过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和常衡会战。在长沙会战中,老爷子所部负责防守新墙河南岸。日本鬼子雨夜突袭,老爷子所部死战不退,子弹打光了就和鬼子拼刺刀。日军八次猛攻也未能突破新墙河南岸防线。后来鬼子使用毒气弹才迫使他们撤退。在抗日战争中,老爷子曾担任敢死队队长,参战无数也杀敌无数,多次身负重伤,但都有惊无险地闯过了鬼门关。抗战结束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老爷子不愿打内战,毅然选择退役,解甲归田,从此绝口不提自己的抗日往事。新中国成立后,老爷子结婚生子,安心地过起了他的农耕生活。

这个老爷子!

得知真相后,乡亲们都情不自禁地对他肃然起敬。

这个老爷子!

那动人的故事更令他的儿女眼含泪水,为他骄傲和自豪。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爷子居住在乡下,环境优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气息和果蔬幽香,生活过得惬意自在。
B.面对众人的哄笑,退伍军人及时予以制止,并且认定老爷子一定经历过刻骨铭心的战争。
C.面对老爷子痴呆后的反常举动,儿女们先是感到担忧,继而习以为常,感到尴尬和不解。
D.老爷子参战无数杀敌无数,但都有惊无险,抗战后他向往农耕生活,毅然选择解甲归田。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除了通过视觉、嗅觉描写景物,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了老爷子居处的特点和生活的闲适。
B.老爷子自在的田园生活与奋勇杀敌的战争经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人们得知真相后都由衷地发出感叹。
C.小说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手法塑造了老爷子的形象,还运用侧面描写使其形象特点更鲜明。
D.小说中的“退伍军人”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正是他的出现和坚持才揭开了老爷子反常举动的谜底。
8.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老爷子”的人物形象。
9.小说以“这个老爷子”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亡,母何更行,见养祖母。治《春秋左传》,博览五经,多所通涉。机警辨捷,辞义起。事祖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膳饮汤药,必过目尝口。本郡礼命,不应。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

大同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及书招,欲与相见,皆不往。以祖母年老,心在色养,拒州郡之命,独讲学,立旌授生。武帝立太子,征为洗马。诏书累下,郡县相逼。于是密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见抚养。……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武帝览之,曰:“密不空有名也!”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及祖母卒,服终,徙尚书郎,为河内温令。敷德陈教,政化严明。太傅钜平侯羊公薨,无子,帝令宗子为世子嗣之,不时赴丧。密遣户曹赍钱推毂遣之。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责求供给,吏民患之。密至,中山王过县,征刍茭薪蒸。密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一无烦费。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识先戒,本国望风,式歌且舞,诛求烦碎,所未闻命。”后诸王过,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密去官,为州大中正。性方亮,不曲意势位者,左迁汉中太守。诸王多以为冤。一年,去官。年六十四卒。

著《述理论》,论中和仁义、儒学道化之事,十篇。安东将军胡罴与皇甫士安深善之。寿良、李骧与陈承祚相长短,密公议其得失而切责之。常言:“吾独立于世,顾为畴,而不惧者,心无彼此于人故也。”

密同时蜀郡高玩,字伯珍,受学于太常杜琼,术艺微妙,博闻强识,清尚简素。少与密齐名,官位相比。大同后,察孝廉,除曲阳令。单车之县,移檄县纲纪,不使遣迎。征为太史令,送者亦不出界,朝廷称之。方论大用,会卒。

(节选自《华阳国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
B.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
C.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
D.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机警辨捷,辞义                                   桴止腾,余韵徐歇
B.其诚款,赐奴婢二人                                肇锡余以
C.论中和仁义、儒学道化之事,十篇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再变矣
D.独立于世,顾为畴                                   凡百元首,承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闻名当时。祖母生病后,他就哭泣流泪,侍候时侧身呼吸,甚至不敢大口出气,内心忧惧不安。
B.太傅钜平侯羊公去世后,因其无子,皇帝令其宗子为世子,临时赴丧。李密派遣部下带着钱财,然后推车送他离开。
C.李密认为中山王过境时要求烦碎,所以希望他表达孝思要遵守先王法则,行为举止牢记先贤告诫,要学习效法高祖。
D.高玩与李密年轻时齐名,官位相比更高。其被举荐为孝廉,任曲阳令,乘单车赴任,发文书要求县里不得派人迎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寿良、李骧与陈承祚相长短,密公议其得失而切责之。
14.文中多处征引李密的相关语句,请据此概括他为人为官的准则。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杜甫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

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

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

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注】①此诗为诗人于广德元年送友人暂至绵州时作。东津,属绵州,今四川绵阳。阆州,今四川南充。录事,即录事参军,官甚微。②承乏:指官位空着无人出任,暂且由自己承担。旧时常用作官场自谦语。③《晋书·陶潜传》:“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题目交代了诗歌的送别主题,送别地点在东津,送别对象为友人韦讽。
B.首联写诗人虽未亲到阆州,但听闻阆州山水之美,友人此行可以吏而兼隐。
C.颈联写友人此去并不是官位空着无人出任才被推荐,而是需要他去“操持”。
D.尾联运用典故,实写友人到任之后,巡行县下,对陶潜式的县令没有怠慢。
16.请简要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2)唐代诗人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记述了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沙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3)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着意描绘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2020-10-22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天练》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 B 素养拓展区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中国现代数学开拓者之一的苏步青身上所体现的科学报国、淡泊名利,严谨治学、开拓创新等“步青精神”被传颂至今。但这样一位大数学家,还是一位①        。在人们过去的印象中,数学家似乎是一群“怪人”,他们满脑子都是数字、公式、图形,②        ,苏步青打破了人们对数学家的认知。翻开苏步青的人生画卷,是满满的诗情画意。“极目东西无净土”“愁闻辇鼓动余哀”,这是他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凉风吹澈晴空暮,唤起相思万里情”,这是他离京前往苏联进行访问以及参加数学家大会时的绵绵乡愁;“黄冠翠袖足清闲,淡泊生涯水石间”,这是他借称颂水仙花表达自己愿一生从教、两袖清风、宁静致远的广阔情怀;“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这是他耄耋之岁雄心未灭、创新不止,仍不断求真求实的豪言……

数学与诗词,③        ,苏步青却深谙二者相通之精髓。在他看来,数学和旧体诗都十分重视想象和推理,读写旧体诗能起到“窗外看雁阵”的作用,可避免头脑僵化,他还向有志于学习自然科学的学生呼吁;“搞点形象思维,读点诗词,对打开思路、活跃思想是很有好处的。”

1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管做任何工作,有两件事都是最重要的保障,一是吃,一是睡,只有吃得好,睡得好,①______________,对于航天员而言,就更是如此了。

在电视里,航天员在太空舱中飘来飘去,②______________,但实际上航天员的工作强度非常高,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太空出舱任务为例,从前期准备工作算起,到后期收尾为止,航天员需要连续十个小时高强度工作,体力和精神的双重消耗可想而知。既然航天员的工作如此繁重,③______________,而在没有上下之分的失重环境下睡觉,专用的睡眠区是必不可少的。

而说到睡眠区,(                 )国际空间站的睡眠区显得有些憋屈,在航天员乘组轮换期间,仍然会出现航天员没有床位的情况;天宫空间站的睡眠区相对安静,空间更大,采用了规则的横向布局,更有利于航天员的精神放松。

21.联系上下文,在空缺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
2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就不得不提到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那么,这两个空间站的睡眠区有什么不同呢?
B.就不得不提到天宫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这两个空间站的睡眠区有不同之处。
C.就不得不提到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那么,这两个空间站的睡眠区有什么不同呢?
D.就不得不提到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这两个空间站的睡眠区有不同之处。
2022-03-30更新 | 626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话题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责任”“担当”的什么思考?请结合自己的认识或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拟题目,自选文体。②不得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65其他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杜甫(712-770)  赠友送别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6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修辞手法  变换句式  连贯表达题组
21-220.85连贯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65青年成长  道德与社会  话题作文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