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4 题号:1849525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有重视“古”的倾向。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画贵在“仿”,书重在“临”,都是重视传统的思想在艺术中的投射。中国艺术家也常怀太古心,对高古寂历、古拙苍莽的境界简直到了痴迷地步。

“古”,当然与时间有关。说到“古”,人们自然会想到复古、重视过去、崇尚传统等。但是,传统艺术观念中“古”的内涵很复杂,人们所说的“高古”“古朴”“古雅”“古澹”“简古”“浑古”“古拙”“苍古”“醇古”“荒古”“古秀”等概念,都不是“复古”可以概括的,不能仅从回归传统、重视古法上来理解“古”的追求。从时间角度看,传统艺术追求的“古”,有两种不同的内涵:

一是时间性的。古是与今相对的概念,过去的历史。历史中显现的权威话语,由权威话语所形成的古法,成为当下创造的范本。这种“古”——时间、历史所构成的无形存在,如同艺术家脚下的大地,是创造的基础,也是价值意义的显现。如赵孟頫说:“作画贵有古意。”他所理解的“古意”,本质上是时间性的。其中包含的潜在观念,乃是以古为美,所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他认为,有成就的艺术家,要“近”于“古”,承续艺术正脉,追寻先贤传统。

二是非时间性的。古不是与今相对的过去,而是超越古今所彰显的人的真实生命感觉。它重在透过变化的表相,去追踪时间流动背后不变的内涵,发现人生命存在的意义。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今人心中有,古人心中也有,岁岁年年人不同,但年年岁岁花相似,天地人伦中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如龚贤诗中所说:“小台临寂历,溪断欲生烟。此地近于古,何年方及春?”这里所言“近于古”的古意,不是题孟頫的古风,它是“不及春”的,无时间是其根本特点。龚贤在高古寂历中,将人从知识表象中、历史丛林里、功利追逐处拯救出来。

石涛这方面的理解堪称透彻。他说:“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人不能一出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古人之迹”,是时间延传中存留的作品以及作品粘带的法度;“古人之心”,是非时间性的,它是通于天地、古今的存在,是人在生命体验中发现的真实。真正的艺术创造,是要从“古人之迹”中发现“古人之心”,在时间性的成法背后去追求勃郁的生命精神。

前人有“金石鼎彝令人古”的说法,元明以来艺坛很多人对布满锈迹的对象感兴趣,如青铜器物。这并非是要证明器物、顽石年代久远,来历不凡,也不只是为了满足主人博雅好古的趣尚,斑驳陆离的意味,却有另外一种精神启发,如同打开一条时间通道,将人从时间中拉出,去与另一世界的知心者对话。千余年来中国艺术观念中追求的“古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这超越时间、归复真性的创造精神。

在千余年来艺术观念发展过程中,这两种“古意”并非截然分别,而是彼此相关。时间性古意,往往又是达至非时间古意的前提,甚至是必要前提。艺术家是在时间性古意之外去追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永恒“古意”。

节选自朱良志《说中国艺术中的"古意"》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有重视“古”的倾向,“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说法就是这种倾向在诗歌散文领域的体现。
B.传统艺术观念中“古”的内涵并非“复古”二字可以概括,不能从回归传统、重视古法上来理解“古”的追求。
C.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古人之心”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进入超越时间、归复真性的精神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D.本文所说的“古”是超越古今所彰显的人的真实生命感觉,重在追踪时间流动背后不变的内涵和人生命的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龚贤的诗歌为例,意在证明存在一种超越时间的和能拯救人于知识表象、历史丛林、功利追逐中的古意。
B.文章通过对比论证,阐明了“时间性古意”和“非时间性古意”的关系,突出了“非时间性古意”的重要地位。
C.文章引用石涛的话,既说明真正的艺术要由“古人之迹”到“古人之心”,又引出对两种“古意”关系的讨论。
D.文章先指出“重古”的现象,再分析“古”的两种内涵,最后论述两种“古意”的关系,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代王世贞称赵孟頫的书法“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体现了赵孟頫承续艺术正脉,追寻先贤传统的思想。
B.由时间和历史构成的时间性的“古”如同艺术家脚下的大地,是当下创造的范本和基础,也是价值意义的显现。
C.当一代代的人望向张若虚笔下那轮年年相似的江月时,应该会感受到天地人伦中那鱼古不变的勃郁的生命精神。
D.传统艺术中的“高古”指高远古雅、不涉俗韵,是一种寄心太古,风神超凡的艺术追求,应属于时间性的古意。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传统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社会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艺术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杜诗、颜字,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了数百年的风骚,它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这如同魏晋时期曹植的诗、二王的字以及由汉赋变来的骈文,成为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作为正统,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一样。曹、王、骈体、人物画与杜诗、颜字、古文、山水画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文艺领域内的两种显然有异的审美风尚、艺术趣味和正统规范。

这些实际产生在盛中唐之交的艺术典范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但又保留了前者那种磅礴的气概和情势,只是加上了一种形式上的严密约束和严格规范。……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规范斟酌并不是齐梁时代那种四声八韵的外在形式的追求,纯形式的苛求是六朝门阀士族的文艺末流。这里则是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规范。这种形式的规范要求恰好是思想、政治要求的艺术表现,它基本是在继六朝隋唐佛道相对优势之后,儒家又将重占上风再定一尊的预告。杜、颜、韩都是儒家思想的崇奉者或提倡者。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忠君爱国的伦理政治观点,韩愈的“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的半哲理式的儒家信念,颜真卿的“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六一题跋》)的卓越人格,都表明这些艺术巨匠们所创建树立的美学规范是兼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在内的。跟魏晋六朝以来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并常以之作为哲理基础的前期封建艺术不同,以杜、颜、韩为开路先锋的后期封建艺术是以儒家学说为其哲理基础的。尽管这种学说不断逐渐失去其实际支配力量;但终封建后世,它总是与上述美学规范纠缠在一起,并作为这种规范的道义伦理要求而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后代文人总强调要用儒家的忠君爱国之类的伦常道德来品赏、评论、解释杜、颜、韩的缘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的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是天才抒发。
B.杜诗、颜字和韩文作为正统,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和统一,影响到晚唐北宋。
C.曹植的诗、二王的字及骈文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是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
D.后期封建艺术因为注重形式,所以强调用儒家的伦常道德来品赏、评论杜、颜、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运用对比论证,阐明了盛唐之音的美学意义和前后期封建社会不同的正统规范。
B.文章着重论证了以杜诗、颜字和古文等为代表的艺术典范的特征,及其深远的影响。
C.文章阐明了杜甫颜真卿等与六朝门阀士族在形式规范上不同的要求,论证条理清晰。
D.文章第二段中以杜甫和韩愈的诗文为例,目的是论证其美学规范必须要有哲理基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没有李白、张旭等人的“破旧”,就不会有杜甫、颜真卿等人的“立新”。
B.李白与杜甫在才华上并无高下之分,但李白无可仿效,杜甫却有法可学。
C.以杜诗、颜字和古文为代表的艺术典范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严整的规范。
D.尽管儒家学说的力量不断弱化,但它始终与后期封建艺术的美学规范相伴。
2020-12-10更新 | 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以推断作品中的意向,将诗人的仕宦出处、爱情生活、师友渊源乃至异闻轶事,都列为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可靠指引,这种鉴赏,是传统方法中常用的,像《唐诗纪事》《宋诗纪事》及许多诗话,无不如此。后来写文学史、诗史的作者,也都是采用这种历史的鉴赏法,着重于诗歌本身以外的材料。谈到诗歌的本身,便只用些抽象的词汇来形容,像讨论到高适的诗,不是渲染他“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的神话,就是详述他在旗亭看“妙妓”唱诗的趣事。对作品本身的鉴赏,最多说它“风格雄放”,能将它与岑参的诗作一比较,说什么相异处是“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相同处是皆以“悲壮为宗”,稍稍涉及作品的本身,已经算是说得很透彻了。传统的诗歌鉴赏滞留在这个圈缋中打转,历时甚久,许多说诗的资料,重复引用,愈积愈多,至清末的夏敬观作《唐诗说》,总结前人所说而集其大成,可以举为这一派鉴赏法的代表。就缺点而言,这样的鉴赏往往将作品内在的结构忽略,我们不否认研究作者的历史,是与作品的鉴赏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作者的生平历史往往只数十百言,即使加以编年纪事,一年所纪仍有限,要想了解每首作品仍有其困难,而即使了解诗作的本末,与了解诗作的艺术成就依然是两回事。若作品的本身被忽略,则鉴赏家退居为史评家,诗的鉴赏就会全部落空。

所以考明了作者的生平事迹,还应据以深究作品的艺术结构。譬如鉴赏杜甫的《宿府》诗,据生平历史,知道此诗作于五十三岁,杜甫入严武幕府,做了工部员外郎,赐给绯鱼袋,就“杜工部”的宦途而言,乃是漂泊一生中最有依靠的岁月。全诗是:“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矩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从末句中知道他有“姑且相就”的心思,但鉴赏不应限于此,该就诗作去分析脉理,发现“独宿”二字是通篇的眼目,“井梧寒”“蜡矩残”,当然是在写独宿,而“永夜角声悲”时自言自语,也是独宿的凄凉景况,“中天月色好”时谁共赏看?也是独宿的无聊心情。“悲”也罢,“好”也罢,结果一样凄凉无聊,如此一顿一挫,神味加倍隽永了。下面风尘侵寻、乡书阔绝,写来也来不得;关塞萧条、归路艰难,写去也去不得,这才是“姑且相就”的独宿原因。然而“一夜独宿”时寓有多少“十年”中的感慨;“一枝栖息”间寓有多少漂泊的空间,今日暂依于此,思绪翻腾,必然是凄恻不眠了。全诗脉络紧凑,命意悲壮,得历史生平的配合而益为彰显,如此才是理想的鉴赏法。

(节选自黄永武《中国诗学·鉴赏篇》)

1.下列与诗歌采用的“历史的鉴赏法”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这种鉴赏方法是传统鉴赏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是通过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来推断作品中的意向的鉴赏方法。
B.这种鉴赏是将诗人的仕宦出处、爱情生活、师友渊源、异闻轶事等作为理解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可靠依据来进行的。
C.鉴赏者不从诗歌本身进行鉴赏;而是着重诗歌本身之外的材料,通过研究作者的历史来了解诗歌创作的本末。
D.这种鉴赏具有一定的缺点,即作品内在的结构往往被忽略,而一旦作品本身被忽略,诗的鉴赏就会全部落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诗纪事》《宋诗纪事》及许多诗话,都是采用历史的鉴赏法,对诗歌作者的相关史料进行研究并以此来推断诗歌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
B.用“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来说明两人诗作的不同处,用“悲壮为宗”来说明两人诗作的相同处,稍稍涉及了作品本身的鉴赏,但也算说得透彻了。
C.夏敬观的《唐诗说》将众多说诗资料加以总结、汇集,成为历史的鉴赏法的代表,也是这一派鉴赏法的集大成之作,突破了传统诗歌鉴赏的圈缋。
D.《宿府》一诗通篇的眼目是“独宿”二字,“独宿”的原因在于风尘侵寻、乡书阔绝的来也来不得,关塞萧条、归路艰难的去也去不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研究诗歌作者的历史是与作品鉴赏有密切关系的,但诗歌作者生平史往往记载文字不多,想借此了解诗人的每首作品仍有很大困难。
B.作者认为了解诗歌创作的本末与了解诗作的艺术成就并不是一回事,更多地关注作者的生平历史,加以编年纪事,将会使一位鉴赏家退居为史评家。
C.作者认为考明了作者生平事迹还不够,还应据以深究作品的艺术结构,诗歌的脉络与命意在诗人历史生平的配合下会更加清晰、明确。
D.作者将讨论高适的诗与鉴赏杜甫的《宿府》诗作对比,前者意在说明什么是历史的鉴赏法,后者则否定了历史的鉴赏法,并指出了最理想的鉴赏法。
2019-02-21更新 | 15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语方言书面化是影响方言传承和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泛指具有方言特征的语言单位以文字形式转化为书面文本。“文字把语词诉诸可见表达后,语言的表达力倍增。”文字使书面方言获得巨大力量,使其表达力大大超过了纯粹的口语方言。只是,汉语方言所处的生态位决定了方言很难实现完全书面化,不会从根本上危及普通话和现行汉字的权威生态位。

早期方言成分进入书面文献,多是历代文人为满足猎奇心态、增添诗文情趣、寻求方言书证等的零星运用。后来,方言作为现代文学语言资源的审美价值日益受重视,不少作家投入方言写作,产生了大量带有地域风格的方言文学作品。在传统媒介时代,汉字是汉语方言书面化的唯一书写符号选择。网络新媒介为方言传播提供了便利,在书写符号选择上,汉语拼音成为补充符号,如pia(啪)、jio(脚)、热fufu(热乎乎)、小naofu(小老虎)等。采用汉语拼音拼读方言,便于保留方音特色,弥补汉字表音功能的不足。以汉字为主,兼用汉语拼音,是汉语方言书面化的符号选择总貌,但是,绝大多数方言书面化文本呈现为随意、混乱的原生状态。

汉语方言处于相对弱势的附属生态位,但与共同语之间却是兼性互惠的深度共生关系。深度共生决定了方言书面化符号选择必然依赖共同语。方言群体从小学习现行汉字和汉语拼音,与之相应的音形义标准都是建立在共同语基础上的,已经建立了稳固的心理联想。对于方言群体来说,利用成熟的共同语书写符号系统,显然要比新造一套系统更为便利。方言群体选择汉字或拼音,是明智又经济的自然选择,但这种选择需处理好方言差异与共同语标准的关系,方言群体采用的同音假借、训读替代等办法会对共同语的书写符号及其标准音推行带来干扰。

曾经,汉语方言在书面语空间缺乏话语权,几乎是“失语”的。网络新媒介时代,方言群体有了“话语释放”的机会赋权和语言选择自由,他们在虚拟化网络空间里重新以“方言”为媒介聚集,以书面化形式释放话语的实践越来越多。然而,如何利用统一的书面符号彰显方音特征?“在书面文本里,语词本身缺乏原有的全部语音特征”,对方言来说,最便利的就是发挥汉字的记音功能,选择假借汉字这一符号来记音。假借汉字既具有可识读性,又可以实现“同中显异”,以共同语为参照系,在对比中显示方音特色,利用不规范书写形式达到“视觉方言”效果。

近年来,网络新媒介极大地解除了方言的书面化束缚,方言词汇大量进入网络书面交际,如菇凉(姑娘)、酱紫(这样子)、蓝瘦香菇(难受想哭)等方言谐音词广为流行。然而,作为汉语方言书面化的一种符号选择,这些谐音词大多属于同音别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行汉字的规范运用,引来不少批评,但因为有着独特的修辞表达功能,一直为网民乐用而屡禁不止,成为了网络“土味”嬉戏文化的重要风格特征。如“菇凉”用“凉”的普通话音值记录“娘”的方言读音,使词汇生动化;“菇”与“姑”同音,是用不同字形突显差异,借此消解“姑娘”作为规范形式的严肃性,产生“语义别解”,达到陌生化效果。

方言书面化是方言群体文化调适的重要方式,应给予适当的生存空间,加强规范化引导,以满足方言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动态多样性需求,缓解方言群体的传承焦虑。

(摘编自王桂亮《汉语方言书面化的表现及其生态伦理动因》)

1.下列对文中“汉语方言书面化”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语方言书面化关系着方言传承的问题,决定了汉语方言的传播效果,它以文字为载体,用可见的形式呈现具有方言特征的语言单位。
B.汉语方言书面化经历了方言成分由少量到大量运用的过程,早期多是文人为猎奇等目的的零星运用,后来是作家为挖掘方言审美价值而创作。
C.汉语方言书面化的书写符号系统不具独立性,当下表现为以汉字为主、拼音为辅的样式,这种混合拼写呈现的文本多数是随意混乱的。
D.汉语方言书面化的“严肃性”被网络新媒介带来的“非严肃性”解除,“菇凉”等流行方言谐音词体现了网络“土味”嬉戏文化风格。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以汉字为书写符号的汉语方言书面化虽然增强了方言表达力,但仍存在汉字表音功能不足的问题,而拼音作为补充符号则弥补了这一不足。
B.方言群体获得“话语释放”的自由后,得以用“方言”形式释放话语,这有利于方言摆脱“失语”困境,有助于方言群体进行文化调适。
C.假借汉字发挥了汉字的记音功能,记录书面文本中缺乏的方言语音;另一方面,其不规范的书写形式则会对共同语的规范带来一定干扰。
D.汉语方言无法改变附属生态位,但适当的生存空间和规范的引导,可以促进方言文化的动态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方言传承的焦虑。
3.概括汉语方言书面化选择汉字、拼音作为书写符号的原因。
2021-11-12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