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1857674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名称和概念在20世纪上半叶的译介、传播进程,展示出其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基本样貌。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译著的介绍,在汉文文献中已谈到丝绸之路。自20年代起,在中文相关译作中已采用了“古丝商之路”“蚕丝贸易通路”“运丝通路”等不同的称呼;至迟于20年代末,已开始使用“丝路”“丝道”等译名。从30年代初起,由于斯坦因、斯文赫定等在西北新疆等地探险活动的直接推动,以及中西交通史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又与这一时期“开发西北”的呼声与思潮相联系,缘此诸因,经学人的译介引进和报刊传媒的作用,“丝路”“丝道”的名称和概念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并为国内学界接纳和采用。最初称谓尚不统一,呈现出命名多样化的状态,之后渐而趋向集中于“丝路”“丝道”的名称。一些学人陆续采用了这一外来的新概念和新名称,尤其是1935年之后,运用这一名称的明显增多,并成为学术表述的一种概念工具。

(摘编自邬国义《“丝绸之路”名称概念传播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古代丝绸之路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实现了东西方商贸互通和经济往来。

丝绸是沿线国家商品交易中最主要的高档货物。原产于我国的丝绸,在古代西方国家十分名贵。安敦尼执政时期,中国丝绸几经转手到了罗马,已是贵若黄金。在阿赫门王朝时期,丝绸产品和生丝是波斯与中国商人交易的大宗商品,波斯人采用萨珊传统纺织方式进行再加工,赋予中国丝绸新的活力。在中亚,索格底亚那的商人精通丝绸贸易,公元4世纪时,我国长安等地集聚着不少以经营丝绸为主的索格底亚那商人。为了争夺对中国丝绸贸易之利,公元571年拜占庭联合突厥与波斯发生了一场长达20年之久的“丝绸之战”。

公元5世纪前后,我国茶叶通过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陆续传入南亚、中亚、西亚,15世纪一经传入即迅速风靡整个欧洲。17世纪以前,中亚和欧洲人日常使用的器皿主要是陶器、木器和金银器。随着中国瓷器的大量输入,西方激起了一股“中国热”。

古代丝绸之路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以及炼铁术等技术,通过丝绸之路相继传入西方,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李国强《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及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

材料三:

从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贸及社会文化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中国是中亚5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中亚油气资源最大的购买国。

中国的兴起在世界历史上的意义,超过19世纪末美国的兴起,堪比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其原因在于,到19世纪末西方国家的总人口不过2~3亿,西方工业国的出现,造成少数人口居于全人类产业链与食物链的顶端,全世界的资源与财富多为他们所用,极大地扩大了全球的贫富差别。日本以及后来亚洲“四小龙”的出现,也没有影响这种世界格局,因为它们的体量太小。而中国的兴起,是相当于现存西方社会两倍以上人口的崛起,它意味着原先为西方少数人享用的全球资源要被新来者瓜分,原先已经存在的财富流动渠道和流向要改变。

(摘编自刘迎胜《丝绸之路的未来——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1.下列对“丝绸之路”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的名称概念最早源于国外的丝路,它的传播进程展示出其发展的主要线索和基本样貌。
B.古代东西方商贸往来有丝绸之路,如今中国和中亚国家商贸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有了新丝绸之路。
C.在古代,原产于我国的丝绸销往西方国家贵若黄金,波斯人经过再加工后赋予中国丝绸新的活力。
D.我国茶叶曾风靡整个欧洲,17世纪以后随着中国瓷器的大量输入,在西方曾激起了一股“中国热”。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路”“丝道”的名称概念得以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这与学者的译介引进、报刊传媒宣传等因素有直接关联。
B.丝绸之路的称谓最初不统一,之后逐渐趋向集中于“丝路”“丝道”,并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为国内学界所采纳。
C.古代的丝绸之路一开始就很繁忙,丝绸、瓷器等商品仅从陆路不断输出到沿线国家,珠宝、香料等商品不断进入我国。
D.当代新丝绸之路前景大好,随着中国的兴起,再加上中国本身的“体量”,中国和中亚5国的双边贸易额越来越大。
3.结合材料内容,简述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价值的例证有哪些。
【知识点】 学术论文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相对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倾向于生命哲学;相对于别的流派,儒学聚焦于理解和安顿生命。可以说,儒学首要是把握生命的,是生命的哲学。相对于其他儒家,朱熹的生命哲学色彩更浓厚。

朱熹所讲的生命,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也不是抽象意义上的生命,而是从人的日常生活上讲生命,从生活环境上讲生命。朱熹的生命对象,不仅是指活生生的人,而且还指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山河大地、风雨霜雷、日月星及等与人息息相关的自然万物。因此,朱熹喜欢以与人关系密切的草木来具体阐述其生命哲学。

朱熹认为,生命是有根源的。无无本之木,草木只有从根上才能生出茎干,抽出枝叶,开出花朵,结出果实。草木无根,就不可能长出千、枝、花、叶、果。若草木的根受到所伤或在泥土中扎根不稳,草木就难以欣欣向荣地生长。万物皆有一个根,皆有一个源,凭空之中不可能生出万物。朱熹说:“问梁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根是万物生命的活水源头,无根则无生命。

生命是渐变的。生命不是一观而就的,“渐”是自然生命最大的秘密。朱熹说:“且看春间天地发生,蔼然和气,如草木萌芽,初间仅一针许,少间渐渐生长,以至枝叶花实,变化万状,便可见他生生之意。”譬如草木,鹅黄的嫩芽初如一针许,假以时日,便会茁壮成长为干茎;假以时日,便会抽枝生叶;假以时日,便会开花结实。促发草木生命进展的秘密,便是时间之“渐”,在它的浸润中,生命力量含蕴积蓄,生命变化着它的形色样态,展现着生命的过程。它是那么自然,那么悄无声息。在朱熹眼里,生命不是“忽如一夜春凤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的突变,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渐变。

生命是有理有序的。生命的过程不是混乱无序的,而有其节奏韵律。朱熹认为,生命的展现有一个元、亨、利、贞的过程。元是生命的始发,亨是生命的通达繁盛,利是生命的成熟,贞是生命的收敛蓄积。草木的生长,一定有生根、发芽、长茎、抽枝、生叶、开花、结实、收获的序列,不可扰乱,不可颠倒,这是大自然生命之节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草木生命的大节奏,其中每一节点又有更小的节奏,正是在与自然环境相应的节奏中,万物生命呈现出自身的理路脉络。无理无序,只能导致生命的畸形、枯萎和死亡。

生命是有目的意向的。朱熹说:“天地生生之理,只是直。”草木挺直向上,体现着生命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他又说:“植物虽不能言知,然一般生意亦可默见。”草木生长有“好恶”,这是从情上说生意,具有明显的情感特征。看草木直生向上,看草木生命的由本至末,看生命的生、长、收、藏序列,看草木能量的摄取与排放,无疑都体现着草木自身生命的意向性和目的性。大自然中,葵花追逐阳光,藤蔓盘曲向上,密林中草木竞相争高……草木适应环境甚至改变自己的生命节律等。简而言之,万物的生命蕴含着意向性活动,有目的性努力。

(摘编自王锟《论朱熹的生命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倾向于生命哲学,儒学是生命的哲学,别的流派都忽视了对生命哲学的研究。
B.生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其节奏韵律,展现有一个元、亨、利、贞的过程。
C.万物的生命都是有目的有方向性的,而这目的和方向都是可以由自身选择和掌控的。
D.生命哲学中的生命既不是生物学意义与抽象意义上的生命,而是指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引入论题时,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比较,进而突显出儒家哲学的优势。
B.文章由总到分,借草木来具体阐述其生命哲学,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世界观。
C.文章主要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说服力,有力支撑论点。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具体深入地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认为根是万物生命的活水源头,无根则无生命。由此人的生命也一定是有根源的。
B.朱熹以自然草木为例,阐发生命哲学,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应具有-定的启发意义。
C.“渐”是自然生命最大的秘密,这现象启发我们任何事情都需要假以时日,静待其变。
D.草木能适应环境甚至改变自己的生命节律等现象,启示我们人类在生存中也要学会适应。
2021-04-11更新 | 8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条件。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春秋笔法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一种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那就是追求语言的简洁和意蕴的丰富,寓褒贬于叙事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是非和爱憎。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文,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而影射是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隐瞒,仅是对比较小的事情所作的隐瞒,大事从简或者曲笔。春秋笔法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晦,婉转的陈述和评论以及有目的的选择;曲笔是曲折抒笔,这里的“曲”是曲折,并不是歪曲。能够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以教化人民,在笔墨中又流露出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这是曲笔的最高宗旨和理想。

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协,是一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1.下列各项中,其手法不属于“春秋笔法”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进贾府》中,刻画权倾贾府、笑里藏刀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B.《雷雨》中,周朴园对女仆梅侍萍始乱终弃,三十年后面对鲁妈,在回忆当年时说侍萍是“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C.《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从鸿门宴上逃走时,写道:“脱身独骑。”用了一个“独”字,来显示作者的态度。
D.《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描写烈士遇害时,写到“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又写到“其一是手枪”“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编写《春秋》,行文不直接阐述自己的看法,而用一些特别的手法来委婉表达,“褒贬惩劝,各有义例”,形成了所谓的“春秋”笔法。
B.左丘明最先对“春秋笔法”做了精当的解说,但他对“春秋笔法”的解说还有些朦胧,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思考过程。
C.董仲舒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说了“春秋笔法”,使其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但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给它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D.杜预最终完成了“春秋笔法”的普及工作,这种表现技巧得以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写作与表达的常用范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笔法,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来表达作者的是非爱憎,因而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B.春秋笔法虽用曲笔,但追求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在笔墨中又流露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所以曲笔并不是歪曲。
C.春秋笔法以合乎礼法为标准,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惩恶劝善的目的,这使乱臣贼子害怕。
D.春秋笔法除了使用“影射”的手法,还对一些小事做了隐瞒,对大事从简或曲笔,孔子用曲笔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可见秉笔直书有多难。
2016-11-17更新 | 17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常常说中华民族有这样的特征,说话委婉,重视内蕴,强调含忍,说白了,说明了,就不美。美的体验应是一种悠长的回味,美的表现应该是一种表面上并不声张的创造。曲而深的境界,在中国艺术中有很高的地位,它是一种美感、一种美学情趣,其核心意思在阐释含蓄的内在意蕴。

宛曲是中国诗中的高妙境界。卢照邻《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凤早,飘零君不知。香味袅袅,荷影绰绰,曲岸凤荷响,其韵传出遥远。影的舞动、味的轻扬和宛曲的小径、澹荡的清池,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它的境界是流动的、清幽的、绵长的、内蕴的。《二十四诗品》有委曲一品。委就是曲,本意为曲折。曲的妙处,与直露无遗相对,委婉、曲折、深邃、悠远。从审美上说,柳暗花明、山重水复疑无路,忽然开朗,带来一种审美的惊奇感。曲线所关心的是那悠远的纵深、那层层推进的妙处,那深藏于有形之象背后的有意味的世界。

中国书法史上有永字八法之说,后人将其概括为无往不复,无垂不缩,点笔隐锋,波必三折。意思是:没有一横是不回来的,没有一竖是不收缩的,一点之中一定会藏着暗锋,一捺之中含有很多折转。书法家就是一个制造矛盾的高手,就是要造成书法内部的冲突,通过形式内部的避让、呼应、映衬等,造成内在的冲突,形成一种张力。这就是。含蓄在书法中叫做蓄势。书道之妙在于,反对直露,一览无余便没有韵味。永宇八法作为运笔的法式,透露出中国美学的一大消息,就是含蓄蕴藉,笔笔藏,笔笔收,不直截,不显露,不滑落,不漂移,稳实,有力,内蕴,外表平静如无风的水面,没有一点涟漪,但在其深处则暗藏机锋,暗藏玄机,充满了力的旋涡。

当然,隐不等于晦,必须要处理好隐和露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味讳莫如深,欣赏者一头雾水,如坠五里云中,那不是很好的隐。隐是为了更好地露,勾起人更幽深更玄远的用思;藏是为了更好地显,显出那更丰富、更感人的世界。在艺术上,含蓄讲究的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正如刘勰所说的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关键要有味,要启迪人想象的空间。

(摘编自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论十讲》)

材料二:

言简意赅、凝练节制,是古典文学重要的审美旨趣。在方寸之间、物象之外展现意义的深远阔大,含而不露,引而不发,意蕴丰富,从而形成了中华美学精神含蓄之美的标志性特征。

含蓄之美与古代诗词大多为短制有关,也与儒道文化博观约取相涉,一直贯穿于历代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之中。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注重在精微的字里行间隐藏深刻道理。司马迁评屈原其文约,其辞微,然而其指极大”“见义远。因此,意不浅露,语不穷尽成为文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吟安一个宇,捻断数茎须成为津津乐道的写作态度。唐代诗歌的含蓄更是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朱庆馀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内心渲染淋漓尽致,场景动作细致入微,可谓是唐诗中含蓄的典范。含蓄之美也是古典文论着重论述的文艺批评观。

宋代词人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提出:语贵含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这种余味”“余意自然需要通过天地万物的意、境、象等来营造,因而有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等美学范畴。汉乐府《江南曲》用鱼戏莲叶描绘了一幅明亮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传达的却是青年男女爱恋欢情、嬉戏追逐的主题。唐代金昌绪《春怨》写道: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首看似写闺情的春怨”,实际上反映的是征战带给百姓的苦难,颇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悲痛和无奈,却又更胜一筹,其层层叠叠,举重若轻。

含蓄之美不仅要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需要追求一种意境和境界。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极为简单的线条勾勒了边陲大漠的壮阔雄奇,表达的却并非纯美的边地凤光,而是突出都护在燕然的奋勇杀敌、征人的边关冷月和诗人的孤寂惆怅。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不只是一处水流湍急的岸边风景,而是安史之乱后诗人在滁州为官时的进仕和退隐的矛盾中,以水急舟横抒发顺其自然的心态。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抒发诗人久久无法平静的深情,而字句之中不见友情,只见浩渺无穷、天水合一的虚实之境,真是含吐不露而境界无穷。

(摘编自周根红《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古典文学里的中华美学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的表达强调含忍,重视内蕴,不能因为太过直白明了而失去美感,美的表现应是一种悠长的回味。
B.永字八法透露出含蓄蕴藉的中国美学传统,据此法式,书法家运笔既有“势”也要“藏”,形成张力,讲求韵味。
C.隐不等于晦,处理好隐和露之间的关系,隐显相宜,是为了勾起人更幽深玄远的用思,显出更丰富感人的世界。
D.“含蓄之美”与古代诗词篇幅短小、文辞简约有关,文人们在创作时注重在精微的字里行间隐藏丰富意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艺术讲求含蓄,除诗词、书法以外,其他诸如音乐、绘画、雕塑等样式也都有这一特征。
B.含蓄之美是古典文论着重论述的文艺批评观,因此文人们追求“意不浅露,语不穷尽”而不懈。
C.姜夔名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符合他所提出的“景外之景”“味外之旨”的美学主张。
D.李白诗中天水合一的虚实之境、含吐不露的境界,能够获得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含蓄美。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宛曲”特点的一项是(     
A.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B.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C.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D.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选项对下图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碑拓文字外表平静如无风水面,但其深处则暗藏机锋。
B.“君”字上面“尹”大,下面“口”小,制造矛盾,形成内在冲突。
C.上半部分的“尹”,布局凸显其大,意在表现书法之“藏”。
D.运笔时,笔画横的尾锋和撇的收笔,是书法形式内部的呼应。
5.综合材料一材料二,概括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含蓄之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024-08-21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