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02 题号:1858807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用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因为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

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日本学者松浦友久所言:“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

(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

材料二:

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于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一)、(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

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于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通常而言,排除了王期的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的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而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怒诚《唐诗风貌》)

材料三:

新诗或曰现代诗歌作为一种崭新的文体是随着新文化运动而确立的。无论是“诗界革命”还是“新文化运动”,它们所承载的任务更多的是集中在对现代中国传输新思想、新精神的启蒙。因此,尽管二者都曾经在“诗”的改革上提出过较为细致的方案,但它们明显带有的反封建文化倾向以及与当时“政治革命主潮”难解难分的关系都使其各自的“运动”带上了鲜明的政治文化色彩。选择最具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诗歌作为突破口也确实是最为有力的一种“行为方式”。这种指向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文化的转型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但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色彩的倾向也造成了初期新诗不可避免地带有简单化、工具化,无法踏实地落在诗体建设上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诗质的丰富性被“时代精神”大而化之,诗歌语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被“白话”的透明性所替代,“自由诗”几乎成了“新诗”的基本符码。诗的美学要求已被降到最低形式,与语言艺术的考虑变得微不足道了。

(摘编自张立群《新诗与政治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在《毛诗大序》中,诗歌的抒情功用是先于政治功用谈的。
B.诗歌与政治关系密切是中国诗歌区别于其他诗歌传统的基本特征之一。
C.李白、杜甫都没有因为政治挤占了创作时间和精力而在诗歌创作上受损。
D.“起”与“僵”或从某一侧面或交糅在一起,直接或间接对诗歌创作产生影响。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诗或曰现代诗歌作为一种崭新的文体是为了传输现代中国新思想、新精神而产生并确立的。
B.诗歌本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但新诗却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色彩,出现了简单化、工具化的问题。
C.“自由诗”因为缺乏体现诗歌语言美学要求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所以语言具有“透明性”的特点。
D.同样围绕“诗歌与政治”,材料一主要论述二者的密切关联,材料二和三则侧重政治对诗歌产生的影响。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中提出的“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这观点的一项是(     
A.战国时,楚国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相斗争,孕育出了以屈原诗歌为代表的的爱国主义创作。
B.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遭压抑、受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由此兴起“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
C.国泰民安的盛唐,以李白为代表的诗人创作富有豪迈气势,形成了为后人称道的“盛唐气象”。
D.宋中叶,政治上要克服此前沿袭的习俗方针不利于国家发展的问题,诗歌领域出现的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风格创作高潮就是为了促进政治变革。
4.“诗与政治”相关联是中国诗歌传统之一,请根据材料概括政治对诗歌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慈善现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学界还是广大民众,对慈善的认知存在着不少偏差,大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帮助。如张文在《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中提出,慈善是“社会自发地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再分配,对其他社会成员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生活困难予以物质援助的社会安全机制”。实际上,考察慈善事业发生的历史可知,慈善不仅是一种民间社会主导的生活救助行为,还是一种以劝人为善为宗旨的教化活动。

现有研究表明,“慈善”一词最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前中期即三国、西晋时期的佛教经典中,意在表达“孝养、施舍、教化等诸种原始佛教的道德观”。说明在语源学意义上,“慈善”一词在其产生时期即包括了物质救助与劝人为善的功能。

尽管作为一个专门名词“慈善”的出现较晚,但具有慈善性质的活动其实古已有之,应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而慈善作为一种有组织、有规则、有一定规模的民间社会事业,大约出现于北宋时期。北宋皇祐元年(1049)范仲淹创办的苏州范氏义庄救济族人并惠及“乡里、外姻、亲戚”的行为,可以视为中国最早开展的慈善事业之一。范仲淹不仅设立义庄管理宗族公产、救助族众,还确立《义庄规矩》,对救助对象、方法、数量等进行规定,表现出慈善事业的明显特征。同时,范仲淹“又设义学以教,教养咸备”。南宋嘉定三年(1210)范仲淹六世孙范良在《续定规矩》中补充规定:“诸房闻有不肖子弟因犯私罪听赎者,罚本名月米一年;再犯者除籍,永不支米。”其中对受助族人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体现出明显的教化倾向。可见,从民间慈善事业产生的时候起,道德教化即成为其重要内容。

学界普遍认为,明末清初在中国传统慈善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一直存续到民国年间的各种各样的善会善堂几乎都创始于明末清初”。明末善会可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国社会新现象,其中同善会是创立最早、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的善会。

同善会最早出现于河南,而其盛行则在江南。其中以高攀龙等创立的无锡同善会和陈龙正等创立的嘉善同善会影响最大、最为典型。两地的同善会都留下了章程规则,分别称为《同善会规例》和《同善会会式》,后者由前者发展而来,大同小异。其中均有一则规定:受助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是该会是否予以救助的一个重要前提,所谓“助贫以劝善为主,先于孝子节妇之穷而无告者,次及贫老病苦之人公不收于养济、私不肯为乞丐者”,至于那些“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力强壮、游手游食以至赤贫者,皆不滥助,以乖劝善之义”。而且同善会还明确规定,聚会之日须安排演讲,“司讲者用通俗言语,不烦文采,务使人人易晓,感动善心”。

从此以后,在进行物质救济的同时注重劝善成为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个传统,也成为君臣绅民的一个共识。举凡影响较大、成就显著的慈善家大都在扶危济困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对民众实行道德说教,以此达到拯救时世、改良社会、敦善风气的目的。清代前期的苏州彭氏是积善世家,于劝善行善方面不遗余力,其行善积德之效历来为人称道。彭氏慈善不仅名著地方,更有全国性影响,如救助寡妇的“恤嫠会”即由彭氏首创,而后传播各地。彭氏也撰有多部善书,并以之作为教育子弟与学生的教材。著名学者游子安在《劝化金箴- -清代善 书研究》中评述:“彭氏自彭定求以后,世代诵读及撰著善书,所编印的劝善文字内容是多方面的,举凡劝孝、敬字、劝止溺女、戒斗、遏欲、戒杀、放生等都有涉及。”

(节选自王卫平《救济与劝善:“慈善”本义的历史考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慈善活动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时期,但发展缓慢,直到唐代依然处于无组织、无规则、缺乏规模的状态。
B.范氏义庄主要是救济族人,带有深厚的家族色彩。义庄的设立和规矩的制定,使得慈善有了财富和制度的保证。
C.比较《续定规矩》和《同善会会式》可以看出,前者侧重于家族成员,后者则扩展到社会之贫弱无助之人。
D.慈善家扶危济困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道德引导,这些行为和对民众的道德说教,都有助于拯救时世、改良社会、敦善风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破后立,先指出人们对“慈善”理解的局限,再提出观点:“慈善”是一种兼具物质救助和道德教化的活动。
B.文章多处运用引用论证,其引用的内容多为章程规则,有着明确的目的,即论证慈善家具有的美德。
C.文章分别以北宋、明末和清代的慈善家为例,三个事例既各有侧重,又体现了中国慈善的一贯宗旨。
D.文章结构为总分式,其主体部分又基本按照时间线索展开,条理清楚,让读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进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张文在《宋朝民间慈善活动研究》中对“慈善”的定义停留于物质救助,这表明宋代的民间慈善活动不太关注道德教化。
B.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用语,“慈善”一词中包含的“孝养、施舍、教化”等道德观,丰富了中国慈善事业的思想内涵。
C.继范仲淹《义庄规矩》之后,其六世孙范良又订立《续定规矩》,既继承其先祖的慈善事业,又弥补了先祖忽视教化的不足。
D.彭氏行善积德之效历来为人称道,其影响突破苏州,遍及全国,相比行善,彭氏更为重视劝善,有着著书、教育的传统。
2020-02-21更新 | 9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理解法治的关键之一在于对于“法”的认识。“法”具有丰富的内涵,至少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为外在的、对人进行约束的规则的“法”;二是作为内在的、利用道德力量产生自我约束机制的“法”。从这两个层面对“法”进行理解,可以对法治进行更为全面的思考。

第一个层面是把“法”视作一系列规则,从外部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约束。在这个意义上,首先,“法”具体体现为法律、法令、条例等制度层面的规则,法治就是规则之治,强调规则至上。其次,“法”必须服从三个基本要素:法必须是良法,法必须符合客观规律,法必须符合人民的需要。第三,法治与人治相对立,法治意味着任何人都必须服从法律,任何人都不能将个人的意志和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第四,法治不仅强调的是一种行为方式,还强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只有从心里真正对法律产生尊重与认同,才会在行为中遵守法律。

第二个层面是把“法”视作道德力量,从内部使人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在这个意义上,首先,即使是作为外部约束的法律制度,本身也承载着道德上的价值诉求,如果法律在道德上不受认可,那么它在实践中也难以得到遵守。其次,中国传统强调德治,然而作为一种道德力量的“法”,不仅体现在中国传统中,也体现在西方传统中。例如,自然法是西方法律传统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以贯之的核心观点是法律应该合乎某些先在的道德准则,法律的目的在于贯彻道德。从这一点上讲,强调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并非中国传统特有的观念。第三,进一步来说,“法”不仅可体现为法律,还可体现为根植于传统之中的习俗与惯例,因为习俗与惯例作为一种规范,同样具有强大的道德约束力,在道德层面上发挥着“法”的作用,规范着人的行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从上述两个层面,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互区别,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替代。如果说依法治国强调的重心是在“法”的第一个层面,即外显的制度规则层面,那么以德治国强调的重心则是在“法”的第二个层面,即内在的道德约束层面。另一方面,依法治国内含了以德治国的要求,因为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既包括外部的法律制度,还包括内部的道德力量。外在的法律制度需要内在的道德力量作为依托,没有道德力量依托的法律制度是脆弱的;内在的道德力量也需要外在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没有法律制度作为保障的道德不能外化为现实的制约力量。

(摘编自陈加乙《论文化传承与依法治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内外两个层面认识“法”,把握“法”的内涵,就能全面理解法治的含义。
B.把“法”视为一系列规则,法治就是规则之治,任何人都必须服从法律制度。
C.把“法”视作道德力量,法治就是道德之治,习俗与惯例可体现为法律制度。
D.中国法律传统强调德治,重视法律与道德的联系,西方法律传统只强调法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从两个层面阐述“法”具有的丰富内涵,并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B.文章第二、三段分别从外在规则和内在道德两个层面具体阐述“法”的内涵。
C.文章第四段认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应相结合,并论述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主要运用理论论证,重点阐述依法治国的两层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一部法是恶法,违背客观规律,不符合人民需要,就不能真正称之为法。
B.人们在道德上认可法律,法律就能在道德上约束自我,人们就容易遵守法律。
C.当依法治国所依之“法”体现为内部道德力量,依法治国就转化为以德治国。
D.外在的法律制度和内在的道德力量相辅相成,有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2020-01-10更新 | 2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一个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文艺是为地主阶级的,这是封建主义的文艺。封建时代统治阶级的文学艺术,就是这种东西。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我们的文艺,要为这四种人服务,就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鼓励革命文艺家积极地亲近工农兵,给他们以到群众中去的完全自由,给他们以创作真正革命文艺的完全自由。我们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学习社会,就是为着彻底地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用同志们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于提高呢,还是努力于普及呢?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也比较难于生产,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现在工农兵面前的问题,是他们正在和敌人作残酷的流血斗争,而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他们不识字,无文化,所以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去加强他们的团结,以便同心同德地去和敌人作斗争。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更为迫切。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

(摘编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他曾引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具体内涵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梦,是人民的梦。这里的人民指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人们,从广泛意义而言,包括认同并参与到中国梦的实践建设过程中的全国各族人民乃至海内外中国同胞。

立足于这一新的人民内涵,习近平提出文艺作品要讴歌那些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典型人物。他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文艺创作者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书写人民的喜怒哀乐,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同时,习近平强调文艺作品要发挥文以载道的功能。中国近百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历史的变革与转型导致了社会的分化。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很快。同时,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这方面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难以顺利推进。他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总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等的要求也更高了。但正如毛泽东强调的,人民大众也是有缺点的。习近平要求,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自己的时代使命,深入人民群众生活汲取文艺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创造出更好的文艺作品;另一方面,还要对人民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和加工,提升文艺创作的政治引领功能,用文艺的力量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

(摘编自蒋述卓《论习近平文艺思想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和外国旧的文艺形式,经过改造与创新也能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文艺。
B.积极亲近工农兵并保持完全自由的写作状态,才能使文艺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
C.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
D.以文艺为人民服务,抗战时期把普及放在第一位,新时代则在提高上加大力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判断文艺的阶级属性,不是看作者所属阶级或作品形式,而要看作品为什么人服务。
B.无论过去或现在,人民始终属于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中坚力量。
C.文艺创作要扎根于人民群众,必须从广大人民群众而非某一个人的生活中获取素材。
D.不同时期人民有着不同的需求,这是文艺创作者处理好普及和提高关系的重要依据。
3.下列对材料一、二论证特点的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语言具有形象性,比如,用“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来比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B.材料二重视辩证分析,比如,揭示文艺创作以人民生活为源泉,又反过来鼓舞和引领人民。
C.材料一常用设问句式,材料二则经常引用权威言论,体现讲话稿与学术论文的不同特点。
D.材料一、二都从“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去服务”两个角度平行展开论述,条理清晰。
4.下列根据所给例句作出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例句:只有将人民性放在具体历史语境,才能彰显其理论价值。
A.一旦脱离具体历史语境,“人民性”就没有什么理论价值。
B.只要结合具体历史语境,“人民性”就能彰显其理论价值。
C.即使“人民性”结合了具体历史语境,也有可能无法彰显理论价值。
D.如果“人民性”无法彰显理论价值,必定因为它脱离具体历史语境。
5.下列对所给语段包含的隐含前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习近平)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可以通过生动活泼、活灵活现的方式来体现。
B.塑造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是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途径。
C.认清什么该肯定、什么该反对,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评判文艺创作的优劣,关键看它是否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6.在思考文艺创作如何为人民服务这一问题时,毛泽东和习近平基于不同的形势分析确定了不同的工作重点。请结合材料一、二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答案按序号填入相应的答题区域)。
序号人物形势分析工作重点
1毛泽东“人民”包括四种人用文艺作品来加强团结
习近平“人民”有了新的内涵
2毛泽东要把普及工作放在首位
习近平
3毛泽东工农兵正和敌人流血斗争
习近平人民对文化产品要求更高

7.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以“白居易讽谕诗的人民性”为标题撰写小论文。请你结合下面文字和材料一、二,列出这篇小论文的观点提纲。

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讽谕诗。在《卖炭翁》中,白居易站在为民发声的立场,揭露社会黑暗,反映百姓悲苦。在《观刈麦》中,他同情田家艰苦和贫困,又对自我进行真诚的反省(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体现悲悯、自省的仁者情怀。此外,白居易的讽谕诗多数通俗易懂。据史书记载:白乐天每作诗,问(妪)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2023-02-26更新 | 1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