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865842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学史研究和文艺批评来说,个人性评价具有思想逻辑的合理性。文艺批评是一种科学活动,也是一种审美活动。作为一种科学活动,文艺批评必须具有逻辑性,具有一般科学的普遍理性;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文艺批评又必须具有情感性,具有思想的个人性。无论是从学科属性还是学术研究来看,不同学科都存在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在文学研究和文艺批评领域,除了具备哲学社会科学以上几个基本特点之外,还具有其独到的思想属性和审美价值要求,而在此之中,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个人性和情感性。

文艺批评话语的个人性首先表现在独到的思想性层面。思想性不等于理论性和逻辑性,后者可以是通过对现有思想的阐释而形成的,既可能具有思想的总结性,也可能具有思想的重复性。其中或许是逻辑自洽的,也就是自圆其说的,体现出一种话语形式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但是却缺少创新性的思想内容。而思想的重复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关键在于思想的创新。在文学史研究中,史料性研究最容易缺失个人性评价,构成一种碎片化的资料爬梳。其实包括史料整理在内,从史料到史料从来不是文学史研究的目的,史料的思想性和逻辑化才能活化资料和历史本身。而对于文艺批评而言,个性化的思想更是不可或缺的。

文艺批评的个人性还表现在话语方式和叙述风格上。目前,在文学研究和文艺批评的学术体系建构过程中,话语方式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玄学化和模式化问题。其主要表现就是套用西方各种理论,把一种日常知识用非常深奥甚至晦涩的话语曲折地阐述出来,西方理论的某些词语成为文艺批评的关键词甚至主题。这种理论的过度哲学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玄学化倾向,其实也是一种话语方式的模式化。玄学化和模式化的共同特点,是脱离研究对象的内涵和批评实践的目的做一种纯粹形式主义的研究,其话语表达逻辑严密、概念深奥,但内容是常识性的或者反常识性的。当前许多文学研究和文艺批评实质上做了哲学学科的搬运工,简单利用当代哲学理论来解释文学现象,从而造成了普遍接受的障碍。个性化是在对常识的反思和超越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个人性话语表达。文艺批评的本质特征是审美批评,其所具有的科学性不能简单地转换成空转的逻辑。其实,这一要求也体现在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之间的差异性上。学科体系需要固定化,强调公共性;而学术体系则应该个性化,强调创新性。个性即风格,个性不鲜明,风格就难以形成。

文艺批评话语结构的模式化,是导致批评话语个人性不足的外在表现形式。一篇关于具体作品的批评文章的文体结构往往具有大致相似的格式,多由这样几个部分构成:作家简介、作品内容简介、作品思想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征,最后点出一两点不足,而且结论也往往是“瑕不掩瑜”之类。无论是文学史研究也好,还是文艺批评也好,评价的核心就在于突出作品最独到的特色,将自己的感觉阐释出来而得到最大多数的认同。如果面面俱到,就使作品淹没于一种雷同的模式中,丧失其真正的特色,而文艺批评的个人性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尊重和鼓励文艺批评个人性话语的建构,是维护文艺创作和批评本身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对于人类思想文化和文艺创作基本规律的坚守。

(摘编自张福贵《文艺批评个人话语的思想逻辑与审美价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科学活动和审美活动的文艺批评,具有逻辑性、情感性、个人性等多种特性。
B.文艺批评话语的思想性可以通过对现有思想的阐释形成,思想的创新性更加重要。
C.一味套用西方各种理论,以严密的逻辑、深奥晦涩的话语进行表达,会使文艺批评的话语方式模式化。
D.突出作品最独到的特色是文学史研究和文艺批评的评价核心,不需要面面俱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论述个人性评价具有思想逻辑的合理性,说明文艺批评的学科性质决定文艺批评的特点。
B.文章在阐述文艺批评个人性的表现时,用“首先表现在”“还表现在”这样的提示词,条理清晰。
C.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在具体分析文艺批评话语个人性的相关问题后,指出文艺批评最终要追求当代价值。
D.文章使用因果论证的方法,论述文艺批评作品采用雷同的模式会导致文艺批评的个人性缺失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学科存在不同的个性特征,文学研究和文艺批评具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几个基本特点,还具有其独到的思想属性和审美价值要求。
B.文学史研究中,要想活化资料和历史本身,必须重视史料的思想性和逻辑化,同样,个性化的思想对文艺批评也至关重要。
C.简单利用当代哲学理论来解释文学现象,难以让大众普遍接受,而个人性话语表达具有反思和超越常识的思想基础。
D.尊重和鼓励文艺批评个人性话语的建构,是对于人类思想文化和文艺创作基本规律的坚守,保证了文艺创作和批评健康发展。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相比于人类能够直接感知并长期赖以生存的陆地,在地理知识和世界知识尚未充分发展的历史时期,海洋无法为人所认知,因而代表着未知和虚空。中国文化名人屈原曾有震撼人心的《天问》。其中“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一句,将分布在我国东南的茫茫大海视作陆地缺损的虚无之处。若追寻最初字义,则会发现“海”的本义源自“晦”,取其昏暗晦黑之意。

但海洋并非没有历史,海洋史作为一门学科,在近几十年中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海洋以其彼此连通的特性,使世界有了成为一体的可能。因此,海洋史被视作全球史研究的有效路径之一。

中国史研究先天缺乏关注海洋的动机。文明的形成、历史的面貌,和地理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地中海文明所面对的被海洋分隔的“破碎的”陆地不同的是,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我国以土地的广袤辽阔,以陆地的完整独立,孕育出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但不能因此忽视海洋。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在认识海洋、探索海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海洋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向东方、南方的传播,也有赖于海上航线的开辟与航海技术的进步。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和世界知识,正是随着对海洋的探索而逐步完善的。在中国史研究中引入海洋史观自有其必要性。

王子今教授新著《秦汉海洋文化研究》,即在秦汉史领域做出的有益探索。作者深耕秦汉史领域数十年,此番以六十万字专著描绘面向海洋的秦汉文化,是建立在对秦汉历史和文化的充分掌握之上,跳出陆地史观的全新尝试。全书体例完备,内容丰富,涉及秦汉海洋文化的方方面面。作者以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广泛搜罗史料,进行跨学科的综合考察,深入历史的细微处,以小见大,多有开拓之功。

将古代的海洋作为历史空间进行描述殊非易事。海洋以其不断的流动,以其难寻边界的宽广无垠,共同宣示着一种难以为人所控制的无序状态。这种不可知性和不可控感,激发了秦汉方士等古人的奇崛想象,滋生出独具魅力的神秘文化。秦汉方士所描绘的海洋世界,是仙人所居、奇药之属,又有符命祥瑞,萦绕在海的氤氲水汽之上。这令秦汉帝王魂牵梦绕。秦皇汉武之日常所居毕竟远离海滨,但无论是他们屡次“并海”而行和“东巡海上”。还是秦始皇陵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海洋构想,汉武帝在宫殿区营造的“海池”与“海中神山”意象,所共同体现的,都是一种强烈的海洋情结,是对海洋的憧憬与向往。秦汉时期的海洋探索,就一定程度上建立在这种憧憬与向往之上。前有徐福为秦始皇东渡入海寻仙药,后有东方朔谏止汉武帝“欲自赴海求蓬莱”。面向海洋,秦汉帝王所求有二,一是希求长生不老,二是祈望预知政治气运。这些在科学原则下看似荒诞不经的追求,却在客观上促进了海洋资源的开发、航海技术的进步、海洋航路的开辟和海外联系的初步扩展。这种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想象力与实用主义的缠绕,共同构建起秦汉时期海洋文化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

(摘编自董家宁《面向海洋的秦汉文化——评<秦汉海洋文化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较于陆地而言,人类对海洋的认知曾经极度匮乏,海洋代表着未知和虚空。
B.近几十年来,作为一门学科的海洋史有了长足发展,丰富了全球史研究的内容。
C.中国土地广袤辽阔,陆地完整独立,缺乏关注海洋的动机,因此中国的海洋文化的研究是自近代才开始的。
D.秦汉时期的海洋文化独具特色,其理性与非理性、想象力与实用主义交织缠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了屈原《天问》中的诗句,论述了古代的中国人无法正确认知海洋的现象。
B.文章从中华文明的组成、传播等方面,论证了中国史研究先天缺乏关注海洋的动机。
C.文章论述王子今《秦汉海洋文化研究》的特点,肯定了它在秦汉史领域做出的有益探索。
D.文章分析秦皇汉武的海洋情结,论述了当时海洋探索的目的及所起的客观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海”的本义来源于“晦”,这体现了在中国古代,人们缺少海洋知识,将茫茫大海视作陆地缺损的虚无之处。
B.海洋史成为全球史研究的有效路径之一,这是因为海洋彼此连通,把整个世界连成了一体。
C.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在探索海洋的进程中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和世界知识逐步完善起来。
D.海洋的不可知性和不可控感,激发了秦汉帝王对海洋的憧憬与向往,从而滋生出神秘文化。
2022-06-15更新 | 20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1)每次观览,总会有新的强烈感受,开始是惊奇,继之是震撼,最后则是欢喜赞叹,不管怎样都是语言所难形容的。

(2)这实在是一部“天书”,你称之为书法也可,称之为绘画也可,视之为文字也可,视之为符号也无不可。出于现代人之手,而所表达体现的,是几千年前岩画、铭刻那种深邃神秘的文化精神。迸发喷涌的奇思妙想,根源于古代,但在说不出摸不着的地方,又显然超越了古代的范畴。既然是“天书”,就不能解读,也不应解读。韩美林先生再三力嘱,要我在这里写点什么。我虽学习古文字有年,对如此新颖的创意体认究竟有限,下面几段话均属题外,是耶非耶,只好请大家来评判了。

(3)文明时代有哪些标志,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一直存在争议,可是大家都承认,文字是文明断不可缺的。人类有了文字,才算得上进入文明时代,才真正由自然的动物状态脱离出来,实现了天、人的分立。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无怪乎古代传说予以重视,讲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了。文字是一种符号,符号还有多种多样,而只有文字能够代表事物,记录思想,并且传播到远方以及后世。其他符号,比如数字算是同文字最相像的,性质便大有区别。其实符号都是需要专门考察的,有一种很流行的学问叫符号学,我曾极感兴趣,在找来几本书读后大失所望,因为其中不如我设想的能回答上面所说的那类问题。

(4)有些学者想从文字产生演变的历史过程来探索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因此文字起源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注意。按照当前西方学者的成果,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出现最早,其原始形态现在已可上推到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左右,许多作品就说这是文字的起源了。他们以为世界古代的所有文字都有同一的起源,在某一地方最先发明了文字,随后流布到其他所在,于其影响下出现各种文字。这种观点,近年已逐渐为事实所纠正。一些高水准的新作,如我几次介绍过的W·森纳主编的《文字的起源》,业已肯定各国的古文字会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而且将过去很少涉及的中国古文字包括在内。

(5)中国对古文字的研究起步甚早,至少在汉代就已经有了。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的古文、籀文,今天看主要是当时见到的战国文字。北宋以下重点转移到金文(bronzeinscription),大多为西周、春秋文字。及至清末,殷墟甲骨文出土,系统分析商代文字成为可能。到了近二三十年,简帛大量发现,人们又回到战国(以及秦代汉初)文字上来。我常讲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眼福,由商代到秦汉,文字的演进谱系可说没有缺环了,尽管目前对商代以前文字的情况,我们所能了解的尚属有限。

(6)这里说的古文字,即汉字的祖先,置之于世界同时的种种文字之间,是有其非常鲜明的特色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全然没有走上字母化的道路。为什么是这样,可以说是中国古文字学最大的一个谜。我个人对此有一陋见,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字一开始便赋有明显的艺术性。《易大传》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字像持笔书写,“契”字像以刀刻画,书法、篆刻这两种我国特有的艺术即由此而生。于是文字不只是工具,也同时是艺术。艺术就要追求完形和意境,而如字母化便与之背道而驰。

(7)                                                                        

(8)我们需要艺术的眼光和思维。韩美林先生已经指示我们,古文字不是冷冰冰的化石,而是有性格,有气质,有神韵,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他以一枝妙笔,写下了这部不仅有字而且有情的“天书”。

1.文章题目提及的“情”字是强调古文字的“      ”性。
2.写出第⑶段包含的两层意思:               
3.把下列句子组织起来填入第⑻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在外国,这种看法也颇普遍,早在古代希腊,人们即常以科学、艺术相提并论,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尤其如此。
②我们讲的古文字学也是科学,自发现材料,整理考释,描写其性质,抽绎其规律,在方法论上都是科学的,只是不隶属自然科学而已。
③法国卢梭的成名论文,便专门讨论科学、艺术的关系及其对人类进步的意义。
④ 但是,对于富于艺术特性的中国古文字,难道仅能这样的看待和分析吗?严守学科的界限,会不会使我们错失什么,甚至是古文字所能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呢?
⑤ 这几年不少学者在谈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主张和推动的多数是自然科学家。
A.51342B.24531
C.25143D.51324
4.下列有关文中“天书”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古汉字与其它字母化的文字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特征。
B.能让人惊奇,震撼,欢喜赞叹,语言所难形容的作品。
C.形态丰富多姿,兼有深厚古今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
D.能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具有开创性价值的作品。
5.文章先说明“文字”与“符号”的关系,再说明“文字”与“艺术”的关系。请说明这样排列的理由。
6.“序”,一般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以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对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上文具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文本,加以简述。
2019-01-30更新 | 12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伺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村与村之间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一个村子里的人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大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瓷器,还是他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一文不要的交了来,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激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在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摘自《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近10年来,80、90后出生的农二代成为进城务工的主力军。他们在社会特征上体现出很强的入城不回村倾向。在迁移模式上,农二代不仅如农一代那样,一如既往地离土出村,而且更多选择跨省份流动、前往东部地区以及大中城市务工经商。研究发现,农二代前往东部省份务工的概率高出农一代大约10%;农二代明显偏好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比例高达54.9%;流入地级以上城市的农民工比重仍在持续上升;在跨省份流动农民工中,80%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省份内流动农民工则有54.6%流入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农二代对在城家庭生活的重视以及对加强子女教育的期望提高。农二代举家迁移比重上升,数据显示,2014年,举家外出的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比例达到21.27%。农二代发生“夫妻迁移”或“举家迁移”的概率显著高于农一代。有研究表明,在长三角等地区,改善子女教育是农民工选择家庭迁移的首要动机。

在城里购房与在乡下建房呈此涨彼落之势。根据2016年农民工监测报告,进城农民工的购房比例在不断提高,当年购房者占农民工总数的17.8%。农二代购房意愿也比本地农业户籍居民高出很多。一些买不起房的家庭甚至在县城租房陪读。与农一代孩子留守乡村的模式相比、农二代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减低家庭分割对孩子教育的伤害。

相关研究表明,农二代对城市的融入意愿显著高于农一代,他们普遍对城市价值更为认同。农二代在休闲娱乐方式上越来越多元化,并乐于通过商场、公园等城市公共设施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在过年等节庆与仪式,或者说这类乡土社会的文化与社会关系汇聚的场合,农二代却更少“在场”,不少人在春节期间返乡也很多住在县城或乡镇的酒店,再开车回到村里,并且不会选择长时间停留。

作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批离开村庄的人群,他们的“出村不回村”,正在令乡土中国日益变为回不去的“故土”——乡村制度、传统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及以“礼治秩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价值规范都在这一场村庄转型中面临严重的冲击与挑战。

(摘自《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在乡土社会中,基层人口是不流动的。
B.在西洋的商人眼中,中国人天生就讲信用,这点在很多的神话故事中都能得到印证。
C.与农一代不同,农二代选择离土出村,跨省份流动,前往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务工经商。
D.越来越多的农二代在城里购房而不太愿意在乡下建房,其购房意愿高于本地农业户籍居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论述乡下人的“土”时,将农业与游牧、工业进行比较,使结论更具说服力。
B.材料一作者以遇见过的研究语言的朋友所说的情况,论证了乡土社会流动性小的特性。
C.材料二在解释农二代有很强的入城不回村的倾向时,层层递进,使文章富有深度。
D.材料二在说明具体问题时,善于用数据说话,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准确,更具说服力。
3.依据材料简要分析“农二代”入城不回村的原因。
2022-01-18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