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1 题号:1865861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史学演进的过程中,按照史书的体裁和内容,可将史书分为通史和断代史两类。通史是按历史演进线索叙述历史的史书体裁,而断代史是指其叙事限定在某一朝代的史书体裁。

作为一种著史旨趣和价值追求,通史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从司马迁开始,通史之作连续不断,与此同时,对通史理论的阐释也精见迭出。到了清代,章学诚在其理论著作《文史通义》中把中国史学上重“通”的现象归纳为“通史家风”,对“通古今之变”这一传统进行了精彩概括。揆诸中国古代史学的实际,通史之通,有“纵通”、“会通”和“横通”之义。“纵通”,即贯通古今,把历史当作一个因革变通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呈现历史自始至终的联系和演化。“会通”是南宋郑樵极力提倡的作史方法,即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总《诗》《书》《礼》《乐》而会于一手,然后能同天下之文”。“横通”则是在“通古今之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史著所载社会历史内容的考量。

在“通史家风”丰富的内涵中,蕴涵着一种通史精神,这种精神告诉我们,通史不仅是“时历古今”的时间上的连续不断,更是在贯彻了“通古今之变”的意旨后对历史所作出的反思。围绕这一主题,古代史家提出了盛衰、治乱、得失、损益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系统的有关通史之“通”的理论认识。这些理论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强调以通识的眼光和整体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的变化,进而探求蕴涵在历史变化背后的事理法则,把“通”“变”“理”当作一个完整的体系看待。“通”是为了看到历史的“变”,即在历史的长时段考察人类社会古今之变的轨迹。考察历史之“变”的最终目的是求“理”,也就是找出历史兴亡成败的一般法则和社会新陈代谢的内在机制。

“通古今之变”离不开别识心裁,章学诚在讨论“通史家风”时,特别强调这一点。在他看来,思想层面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之言”是通史撰述的宗旨。历史上不少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仿的史书貌似通史,但实际上不能称之为通史,只能叫作“集史”。因为通史“别出心裁,成其家学”,而集史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由此,章学诚在《史考摘录》中指出:“凡所谓通史者,不问记载短长,学问疏密,要有卓然独见,迥出前人。”中国史学史上经典的通史著作均具备章学诚所提倡的别识心裁和成一家言的特征,流传至今,难以超越。

(摘编自王记录《通史精神: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材料二:

20世纪,宣扬进化史观的梁启超、夏曾佑、章太炎以及主张唯物史观的范文澜、翦伯赞等,都对中国通史撰述作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通史精神由求道转向对事物内在关系、法则和规律的揭示,撰述形式由传统的编年、纪传等史体转向以章节体为基础的多种体例交互并用,撰述的内容也在天人古今的基础上前所未有地突出了对世界、对民族、对中外关系的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通史编纂自成一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对通史精神进行了辩证扬弃,撰述的方法更是在通变、会通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大丰富。白寿彝编撰《中国通史》,他创制的“新综合体”吸收了纪传体、典制体等传统史书体的优长,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进程,既反映了历史的规律性,又反映了历史的丰富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的中国通史仍然是时代的需要。新的中国通史要打破教科书式的编写模式,不能把中国通史写成王朝的兴亡史。在这部新的中国通史中,要叙述中华各民族生长繁衍的自然环境,反映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状况,讲述中国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阐述历代生产方式的发展进步。阐述这样多方面的历史内容,需要创新历史编撰的模式。例如法国学者提出的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种历史时间观念,可以运用于通史的编写。可以用“结构”来表示的内容,如自然环境的结构、经济关系的结构,都是属于长时段的问题,由于变化较小不必每个时期都写;有些属于中时段的可以用“形势”变迁来考察,如秦汉时期、盛唐时期等;短时段的问题,就如传统历史阐述中的“事件”,需要重点加以叙述,如秦的统一、楚汉之争、安史之乱等。这样的中国通史,应该体现鲜明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继承中国古代历史著作的优良传统,又能运用反映时代特点和当代学术发展新成果的话语体系,要让广大读者喜闻乐见,而且还应便于向国外读者推广。

(摘编自杨艳秋《中国史学通史精神别具民族特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不同的史书体裁,通史纵贯古今,断代史横截历史,二者相比,前者更有价值。
B.章学诚提出的“通史家风”是通史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其核心是“成一家之言”。
C.“会通”注重考量历史内容,“横通”注重汇集文献资料,都是对“纵通”的丰富拓展。
D.有些集史在体例上与通史相似,实质上只是“合数代而称为一书”,不能被称为通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贯穿古今的“通”,不关注历史之“变”的轨迹,就无从思索治乱存亡之道。
B.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也具备章学诚所提出的通史“别识心裁,成其家学”的特征。
C.在新史观的指导下,通史撰述的形式、内容出现了新变化,撰述方法也得到了丰富。
D.运用不同的编撰模式和时间观念,才能对多方面的历史内容有重点地进行阐述。
3.新时代撰写中国通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旧唐书》修纂于五代,不少修纂者生于唐末,有“时近迹真,见闻亲切”的条件。由于官方重视,唐初以来,经过令狐德棻、吴兢等人不断修纂,元和以前已有纪传和编年两套国史、实录。后梁、后唐也不断搜集史料。这些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也给修纂提供了有利条件。《旧唐书》史料价值不言而喻。

②但《旧唐书》编纂很草率,成书过快,留下不少毛病。其一,重复杂沓,失之粗糙。像《唐绍传》“先天二年,今上讲武骊山”,这是《玄宗实录》旧文称“今上”,而书中没有删改;萧颖士、杨朝晟都是一人两传,编者没发现;“皇太子弘薨于合璧宫之绮云殿”(《高宗本纪》)、“庶人贤薨于巴州”(《则天皇后本纪》)都是当时史官为武则天毒死李弘和逼死李贤掩饰的话,却沿用在书中。此外,一事重见数处,一文叠出数卷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二,全书前后极不相称。德宗贞元及以前,由于有国史、实录为基础,本纪简明扼要,列传详尽明晰。而穆宗长庆之后,由于没有底本,编纂者便粗制滥造,本纪杂乱繁复,列传事迹寥寥,错误百出。如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所举《高祖本纪》记高祖在位九年事仅6814字,而《哀帝本纪》记哀帝不满三年事就用了13000字;《四库全书总目》所举的《武宗纪》记右庶子吕让所进婚状,《夏侯孜传》只记历官履历,《朱补传》只记其相昭宗一事等,都是明显例子。其三,对唐代历史缺乏深刻见解,体例、内容上沿袭旧史,无所革新。编者没对唐代历史进行过深刻研究,也没有明确目的,对唐代历史的看法是残缺不成系统的。例如宦官专权好像没有这回事似的,这说明了《旧唐书》修纂者历史见解的肤浅和史学观念的淡薄。因此,他们对唐重大历史现象,如藩镇置废、兵制演变、考选制度等都没有十分重视。

③《新唐书》针对《旧唐书》缺陷来修纂。首先,修纂者在搜集史料上下了功夫。由于宋代政局稳定,各种逸书佚史不断被发现,给重修《唐书》提供了不少新史料。其次,《新唐书》有《旧唐书》的“前车之鉴”,对史书的整齐简洁十分注意。如《哀帝本纪》在《旧唐书》中极为繁琐,在《新唐书》中便砍去三分之一。《新唐书》不仅没有一人两传的现象,就连一事分见数处、一文别见数卷的现象,也尽量做到以一处为主,互相参见。再次,《新唐书》的修纂者不仅对唐代兴亡盛衰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改修目的也很明确。北宋自真宗以来,国势日益衰颓,宋祁、欧阳修都是力图改革这些弊病的支持者或参加者,因此,在《新唐书》中,他们十分注意对唐代的兴衰原因进行探索,也着重叙述了那些在历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的人物和事件,针对各种制度的重大改革、演变专门立了志。

④然而,《新唐书》矫枉过正,又带来了新的缺陷。比如,他们用删减诰诏章疏、简炼文字的方法来浓缩史料,删削太过。为了增加史实,叫“在馆学士,人供《唐书》外故事两件”,硬性摊派,导致滥竽充数的现象。还有欧阳修、宋祁两人,一个“专以褒贬笔削自任”,一个“独以文笔词采为先”,特别是宋祁,他特别喜欢删改旧文,换用生僻字眼。如《灿武后传》的“耘夫菟子”、《窦成传》的“可胜咤哉”等,这些生造的词眼,使史文晦涩难通。

(摘编自《新旧唐书之比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纂者具有“时近迹真,见闻亲切”的条件,加上唐代官方重视整理自己的历史,后梁、后唐也不断搜集史料,这些都给《旧唐书》的修纂带来相应的便利。
B.《旧唐书》编纂前后极不相称,德宗贞元及以前已有国史、实录为基础,编纂尚称得当,而穆宗长庆之后没有相应的底本,编纂者掌握材料不一又未尽力搜集整理而粗制滥造。
C.《旧唐书》编纂者对唐代宦官专权、藩镇置废、兵制演变、考选制度等重大历史现象没有足够地重视,缘于他们历史见解的肤浅和史学观念的淡薄。
D.《新唐书》是针对《旧唐书》缺陷而修纂的,史学家在编纂《新唐书》时大量搜集增加翔实的新材料,编写整齐简洁,避免重复,注重重要人物与事件,对各种制度的重大改革、演变专门立了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二段在论证方法上以例证法为主,兼用对比法与因果法论证,论辩清晰。
B.文中引用“皇太子弘薨于合璧宫之绮云殿”“庶人贤薨于巴州”,是用来证明《旧唐书》编纂者忌讳武则天“毒死李弘和逼死李贤”之事而采用了曲笔。
C.选文采用多重并列结构论证,即在对《旧唐书》与《新唐书》论述的大层次上采用并列结构论述,而各层内部又以并列结构进行论述,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D.《新唐书》不仅没有一人两传的现象,就连一事分见数处、一文别见数卷的现象,也尽量做到以一处为主,互相参见,由此可见《旧唐书》重复杂沓,失之粗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史学家占有丰富而翔实的史料,对所编纂朝代的历史变革有深刻认识,能娴熟运用史书编写体例并有所创新,就可以避免出现文中所说修史的不足。
B.《资治通鉴》目的在于“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注重对历代兴衰原因的探索,可见编纂者司马光也是力图改革的支持者或参加者。
C.依据文本来看,史书要全面客观地记载历史,对于与一代兴亡盛衰大有关系的史实,编纂者就应特别注意,并根据这一代历史的特点适当改革史书的体例。
D.《旧唐书》与《新唐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读者了解唐代历史,只要看这两部书中的“所长”部分就可以。
2022-02-11更新 | 4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前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

(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

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
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
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可能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
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
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
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
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
B.杜甫的诗,可能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
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
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
2022-06-15更新 | 4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文艺创作离不开历史,历史题材是文艺创作的重要生长极。从更宽泛的意义上讲,任何文艺创作都是一定历史语境下的行为。就此而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不仅是历史题材创作的必修课,更是每一位文艺创作者都要面临的课题。

历史是奔腾的长河,在历史学家笔下往往只展现其绵延、线性、理性的一面。尤其是经过时间过滤,文字留下的往往只是一种中性的概括。但事实上,历史不是抽象符号,具体到某一刻度内,它总是斑斓而丰富的。文艺是有温度的,文艺的温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个体、国家、民族命运的历史观照之中。创作者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作品的情感温度。文艺家触摸一段历史,就是去感知和呈现生命的温度,民胞物与精神是创作者穿行于历史时应具备的。以《黄河大合唱》为例,正是因为创作者对中华民族数万万同胞历史命运深刻关切,它至今仍能唤起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感。这就是有温度的文艺,文艺也因此才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

文艺创作可以虚构,这是创作基本常识,历史上众多历史题材文艺作品也都大量使用虚构和想象。没有虚构和想象,《三国演义》很难成为《三国演义》。在面对历史时,创作者的虚构和想象必须遵循历史法度的规约。这一法度就是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创作者在进行历史题材创作时,必须在二者之间寻找到恰切平衡点。历史真实要求创作者尊重历史、敬畏历史,不能完全抛开历史信马由缰、随心所欲;艺术真实又赋予创作者一定虚构和想象的自由,两者彼此制约、相互养成。背离历史本质真实,历史题材创作就成为假借历史之名的冒牌货;没有艺术真实,历史题材创作就失去艺术魅力,沦为扁平的历史流水账。历史题材创作中,“历史”变得越来越“好看”、越来越“有趣”,但厚重历史感及其带给人们的思考却越来越少,这样的历史题材创作难以行远,值得深思。

有历史学家提出“小历史”概念,所谓小历史就是那些“局部的”历史,比如个人的历史,日常、生活层面的历史等。从文学艺术本质特征来讲,其具象化表现方式与小历史颇为契合。不过,小历史要写出历史大气象,是对创作者功力的考验。当前一些历史题材作品缺少的恰恰是这一点。本来是彪炳史册的英雄人物,在一些艺术家手中呈现出来的反而只是琐屑庸常一面。英雄固然也是人,也有儿女情长,也需要柴米油盐,但是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绝不仅仅因为这些,而是因为他们身上具有超出常人的特殊品质和力量。这种品质和力量对应的不仅是个人,更是整个时代、整个国家和民族。作家艺术家在进行历史题材创作时,要有胸怀天下的格局、目及古今的视野,只有这样,历史在其手中才会被赋予厚重感,拿出的作品才会具备应有高度。

作家艺术家不一定都要成为史学家,但多读一点历史是必要的。对历史一无所知,或者历史知识支离破碎,正确历史观就无从树立。只有真正走进历史深处,了解历史的宏大和壮阔,才会从心底升腾起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

(摘编自张江《文艺创作要树立正确历史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文艺创作都是一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正确的历史观因而成为所有文艺创作的主旨。
B.历史学家往往展现历史线性、理性、中性的一面,文艺家再现历史的方式与其不尽相同。
C.小历史要写出大气象,文艺创作者要关切个体、国家、民族历史命运,要有胸怀天下的格局。
D.作家艺术家多读点历史,不仅是为了增加历史知识,更是为了培育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强调历史题材、历史语境、历史观念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阐明了文艺与历史的密切关系。
B.文章比较了历史著作与文艺创作的不同,借以突出作品温度和民胞物与精神对于文艺不可或缺的意义。
C.文章《三国演义》的例证,是为了证明作家只有把握好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才能创作出经典。
D.文章指出英雄人物固然有其庸常的一面,但更具有超越庸常的特质与力量,体现了逻辑思维辩证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创作都是在一定历史语境下完成的,只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艺创作者就能创作出优秀作品。
B.能表现某个历史刻度的丰富内容,呈现生命的温度,是《黄河大合唱》成为时代前进号角的重要原因。
C.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历史题材创作想要行远必须尊重敬畏历史,侧重历史真实。
D.文学艺术的具象化表现方式很适合“小历史”,但这类写作者只关注琐屑庸常,难以写出历史大气象。
2021-10-26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