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2 题号:1878097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的上游,而古典文学的载体——文言文,是根底,是骨架。不读文言文,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包括文学,我们很难吸收,很难理解。先奏时代是中国文言文形成并逐渐成型的重要时期。那个时代的文言文虽然离所谓“今古文”还较有距离,但已经为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汉代华丽的赋体、魏晋风骨,唐诗宋词做了铺垫。应该说,从先奏开始,中华绚烂的文化便和文言文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所以说,不熟读古文,就不会见识到中文能美到什么程度,也不会领悟古人的造诣能抵达怎样的深度和高度。学习古文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文以载道,经典古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背诵和学习这些经典古文,对我们的眼界、志气、品格修养的提高大有帮助。

有很多人对学习古诗文有误解,认为学了这些诗文也不能吃,也不能喝,甚至想到是不是还要回到古代那样的生活,我必须告诉各位,其实这是一种功利思想在作怪。当然,读了古诗文,的确可能不能马上看到什么成效,获得什么收益。但是,学习古诗文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能涵养一个人的心性并为之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而最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文化熏陶正是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与自己的先人进行对话的基本途径。现代著名文史学家顾随先生曾经说过:学古诗文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现代人。一个人学习了古诗文,能够爱生活、有情趣、平等待人、学会宽容,而且可以获得阅读体验和精神感悟,这无疑是最大的收获。一个现代中国人,没有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严格意义上讲,尤其从文化意义上来说,不能算作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摘编自张胜强《古诗文学习的现代意义》)

材料二:

古人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当人们吃饱穿暖,自然就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古典诗词以短小的形态、精准的表达、高度的思想性、动情的内涵回应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最近,抖音发布的《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古诗词短视频在抖音上累计播放量达178亿,同比增长168%。无独有偶,来自图书销售市场的数据显示,近几年古诗词图书销量猛增。这些充分说明,在精神文化产品极度丰富的今天,古诗词依旧热度不减。

古诗词中,唐诗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体裁之一。经过一千多年的流传,人们依然能在唐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找到与古人强烈共鸣的情感瞬间。那些经过时间洗礼的经典诗句,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之所以大家喜欢唐诗,一方面是因为诗歌本身的节奏韵律十分便于朗诵记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唐诗兴盛的时代极具魅力。历史上的唐朝,风气开放、兼收并蓄,出现了许多英雄和天才人物,涌现出大量诗人、艺术家。现存的5万多首唐诗,基本涵盖了一个中国人所能想象到的生活和情感的全部。再加上高超的艺术水准、高深的思想境界,因此唐诗成为中国古典诗歌领域最为璀璨的明珠,让后来历代人充满敬仰。也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唐诗是中国人情感的最大公约数”。

今天我们如何阅读古诗词?以唐诗为例,许多经典篇目都是诗人在困境中的有感而发,今天我们回顾这些诗句时,不仅要读出诗人们曾经遭遇的困难和挫折,更要读出他们展现的乐观心态。比如,《行路难》,李白在诗中感慨“将登太行雪满山,欲渡黄河冰塞川”,显示出他对前途困难的清醒认识。面对艰难险阻,“诗仙”李白也会有迷茫,但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种豪迈自信之力跃然纸上,令人动容。

我们的诗人没有回避人生面对的困难、遇到的阻力,但是最终释放出来的是希望、理想和前景。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家一读古诗词就能百病皆消。只是希望大家遇到困难时,能够学习诗人的自信、乐观:我遇到了困难,我承认这个困难,我也敢于面对这个困难,并最终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诗里有悲伤、有泪水、有痛苦,还有挫折和烦恼,但最终传递给人们的是希望,是未来,是阳光,这也是许多古诗词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

总之,人们对于古诗词的热爱,就在于它能够变成自己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当你读一首绝句或者律诗时,文字背后的诗意、韵律也被深深印入脑海,使我们看月不仅是月,还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看水也不仅是水,还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情。时代在发展,但古诗词所蕴含的诗意与文化,仍与我们当下的生活息息相关,滋养着我们的精神。我想这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摘编自康震《古诗词在今天为何热度依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时代的文言文为后来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汉代华丽的赋体、魏晋风骨、唐诗宋词做了铺垫。
B.功利思想造成很多人对学习古诗文有误解,但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须继承和发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C.现存的唐诗,基本涵盖了一个中国人所能想象到的生活和情感的全部,这是唐诗受人敬仰的原因之一。
D.阅读古人面对困境之作,不是为了体会其遭遇的困难和挫折,而是要学习其展现出来的自信和乐观的心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古诗文(词)在当今社会的作用,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阅读古诗词,我们往往能从中学习到诗人的自信,乐观,能够感受到希望,未来以及阳光。
C.文史学家顾随先生针对人们认为学习古诗文不能吃也不能喝的问题做出有力的答复。
D.中国古典诗词依然热度不减,所蕴含的诗意与文化,依然可以为当代人提供精神动力。
3.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观点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A.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D.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著名学者商伟认为,学习古诗文可以使我们成为更好的现代人。请结合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
5.你校将举行“走进唐诗”推介活动,让你写一篇推介词。请依据材料二列出推介词的要点。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道家与儒家。道家思想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极端的自然主义,一是极端的个人主义。惟其偏重自然主义,所以蔑视制度文为。一切都应任其自然,无为而治。惟其侧重个人主义,所以蔑视社会。老子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实并非有所作为,不过人人各安其所,把文化与生活需要降到极低限度,互不侵犯,“共存共荣”而已。儒家虽不倡个人主义,而论道德,说仁义,却全从个人本位出发。季康子问政,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达固可兼善天下,穷仍可独善其身。儒家所提倡的美德大半含有社会性,但是他们所着重的却不在它的社会性而在它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要。

西方思想界最占势力的是希腊人所传下来的哲学系统和从希伯来所吸收过来的基督教。哲学支流虽多,最显著的是柏拉图和黑格尔,他们都以为国家高于一切,个人幸福应以社会幸福为本。卢梭本是菲薄社会者,也说民约既成,个人意志即须受制于公众意志。近代西方人所提倡的自由似稍替个人主义助声势,但是他们的理想的自由,如穆勒所标榜的,是“最多数人的最大量的幸福”,仍不脱社会本位的看法。

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形成中西文化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浓厚,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思想出发。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伦理思想常为政治法律思想所左右。中国人的伦理观是“离心的”,由内而外的;西方人的伦理观是“向心的”,由外而内的。

依中国传统的看法,在一个坏的社会中,如果有少数个人敦品励行,标出一个好榜样,使多数人逐渐受感化,造成一个新风气,然后那个社会自然会变好。依一部分西方学者的看法,社会自身本其固有的力量逐渐转变,它所潜藏的弱点就是它向另一方向转变的萌芽。比如封建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近代国家社会;农业社会到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工业社会;私产社会走不通时,自然会转变到企业公营社会。总之,社会转变不出两种方式,或由自变,或由人变。我们承认社会本身有一个常趋转变的大势,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少数人的努力也往往可以促成、延滞,或移转这个大势。

要复兴中国民族,我们必须在青年心理中养成对于个人努力的信任。我们必须尊敬而且维护社会上一切环境困难而能挺身奋斗者,必须鄙弃而且消灭社会上一切侥幸苟安者夤缘幸进者和颓废因循者。无功受禄者与不才而在高位者都是社会的寄生虫,我觉得政教当局须特别注意,为着自树声势而多引用或扶助一个无品学的青年,便是多奖励一分苟且侥幸的心理,多打消一分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办法可危及国家命脉,我们当知警惕。

要把中国社会变好,第一须先把人的质料变好。我并不敢菲薄现代青年,我总觉得现代青年大半仍在鼓里过日子,多数人徒以学校为进身干禄之阶,品格固不砥砺,学问也止于浅尝肤受。这种风气必须改变过,中国才真正有希望。改变风气是教育的事,但是教育却不仅是学校的事。

(摘编自朱光潜《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伦理观》)

材料二:

我常走在前门一带通衢,觉得那样狭隘的一条道路,其间竟能容纳数多时代的器物:也有骆驼轿,也有上贴“借光二哥”的一轮车,也有骡车、马车、人力车、自转车、汽车等,把二十世纪的东西同十五世纪以前的汇在一处,轮蹄轧轧,汽笛呜呜,复杂万状,稍不加意,即遭冲轧。推一轮车的讨厌人力车、马车、汽车,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反说回来,也是一样。新的嫌旧的妨阻,旧的嫌新的危险。仔细想来,全是我们创造的能力缺乏的原故,若能在北京创造一条四通八达的电车轧路,我想那时乘坐驼轿、骡车、人力车等等的人,必都舍却这些笨拙迂腐的器具,来坐迅速捷便的电车,马路上自然绰有余裕,不像那样拥挤了。因此我很盼望我们新青年打起精神,于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种种方面开辟一条新径路,创造一种新生活,以包容覆载那些残废颓败的老人,不但使他们不妨害文明的进步,且使他们也享享新文明的幸福,尝尝新生活的趣味,就像在北京建造电车轧道,输运从前那些乘驼轿、骡车、人力车的人一般。

(摘编自李大钊《新的!旧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讲求兼济大下,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虽提倡符合社会需求的美德,但其本质仍属个人本位的伦理观。
B.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即使菲薄社会的卢梭和标榜自由的穆勒,也仍不脱社会本位的看法。
C.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少数人的努力往往可以促成社会变化,西方有些学者则认为社会本身有一个常趋转变的大势。
D.当我们的青年创造出符合各个阶层需要的新生活,人与人之间就将不再互相憎厌,而且能和谐共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第一段老子的话可知,道家偏重自然主义和个人主义,一切任其自然,无为而治。
B.材料一第二段综述了多位西方学者的观点,其目的是证明西方的伦理观是否定个人本位的。
C.《红楼梦》中“夤缘复旧职”的贾雨村是朱光潜认为必须鄙弃且不该重用的一类人。
D.二十世纪初的旧中国新旧杂陈、矛盾丛生,朱光潜、李大钊从各自角度发出吁求,提出解决的思路。
3.下列选项,不符合中国“由内而外”的伦理观的一项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B.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之道》
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4.民族复兴,为什么要在青年心理中养成对于个人努力的信任?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新青年”想成为“最勇敢的人”,应具备怎样的品质及能力?请结合两则材料谈一谈。
2023-05-17更新 | 1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戏剧性是戏剧艺术审美特性的集中表现,是戏剧之所以为戏剧的那些基本因素的总和。戏剧艺术有五大要素——剧本、导演、演员、剧场、观众,这些要素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或者说有一个五者共同追求的东西,那就是戏剧性。因此,戏剧性便是我们把握戏剧艺术的一个美学入口。从此入口,便可沿着艺术的门径由浅而深,探知戏剧王国里的许多奥秘。

戏剧性这一概念,历来众说纷纭。戏剧本身有双重性,或者说,戏剧有两个生命。它的一个生命存在于文学中,另一个生命存在于舞台上。在中国古典戏曲中,有所谓案头之曲场上之曲,指的就是戏剧这种存在方式上的差别。不过,好的戏剧作品应该同时具有很强的文学性与舞台性。古今中外那些经典的戏剧作品,都是既经得起读又经得起演的。只供阅读而不能演出的戏剧作品与只能演出而无文学性可言的戏剧作品,都是跛足的艺术。正因为戏剧有这种双重性,人们对它的特性的认识,或着眼于文学性,或着眼于舞台性,或着眼于两者的结合,于是便形成了对戏剧性的种种不同的说法。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表达戏剧性的意思时使用了戏剧一词的形容词:戏剧式的”“戏剧化的。这是对戏剧性含义的最早表达方式。亚氏认为戏剧是对人的行动的摹仿,故而历代论者均以行动(动作)为戏剧之根本特征。然而并非一切行动均有戏剧性。亚氏所强调的对行动之戏剧式的戏剧化的摹仿有两种情况:第一,史诗诗人也应编制戏剧化的情节,即着意于一个完整划一,有起始、中段和结尾的行动。第二,通过扮演,表现行动和活动中的每一个人物。这里讲戏剧性,前者着眼于文学的构成(戏剧化的情节),后者着眼于舞台的呈现。后世论戏剧性者,大都是沿着这两条线索来进行思考与论述的。

这样一来,我们在理解戏剧性这一概念时,首先就要分清它在文学性与舞台性两个不同层面上的含义及其区别与联系。举例来说,针对清代批评家金圣叹对中国古典名剧《西厢记》的评论,清代戏剧家李渔指出:圣叹所评,乃文人把玩之《西厢》,非优人搬弄之《西厢》也。文字之三昧,圣叹已得之;优人搬弄之三昧,圣叹犹有待焉。李渔说,如果金圣叹能克服这一局限,全面评价《西厢记》,就会别出一番诠解。显然,不论是从事戏剧创作,还是从事戏剧评论,都要重视它们。

必须强调的是,这两者的区别是相对的。当一部完整的戏剧作品被在舞台上时,这两者就完全融为一体,不可分割了。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为舞台呈现中的戏剧性提供行为的动力,后者则赋予了前者可感知的外形,也可以说,后者为观众进入前者深邃的宅院提供了一把开门的钥匙。这两者的完美结合,便是戏剧性的最佳状态。

(摘编自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

材料二:

剧本对语言的特殊要求,一般地说,有两个方面:

第一,在剧本中,塑造人物的基本手段,仅仅是依靠人物自身的台词,而不能像在小说中那样,可以由作者出面用叙述、议论的语言,暗示读者应该怎样理解人物,甚至给读者解释人物隐秘的思想活动和行为动机。这是剧本创作的难处。正是考虑到这种特殊的限制,高尔基认为剧本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读长篇小说时,我们会经常看到这样的语言:凤姐虽然如此之忙,只因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衰贬,故费尽精神,筹划得十分整齐,于是合族中上下无不称叹……在小说中,作家常常用这样的语言暗示自己对人物的看法,画龙点睛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作家常常用这样的语言直接告诉读者应该怎样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例如,在《欧也妮·葛朗台》中,介绍葛朗台这个暴发户、守财奴的性格特征时写:讲起理财的本领,葛朗台先生是只老虎,是条巨蟒……这种形象的比喻,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这样的提示,是生动的、精辟的。可是,在剧本中,这种提示的语言,却没有容身之地。作家对人物形象的构思,只能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对话、独白、旁白)体现出来。

第二,剧本的语言要更富有动作性。小说中人物的语言,也应该有动作性。比较起来,对语言的这种要求在戏剧中要重要得多。可以说,它是戏剧语言首要的、基本的特性,这是关系到戏剧性的首要问题。鲁迅曾经说过:剧本虽有放在书桌上的和演在舞台上的两种,但究以后一种为好。不能拿到舞台上演出的剧本是不成功的。可以说,戏剧,就其本质来说,是动作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手段是动作,戏剧如此,电影如此,小说也是如此。这样,似乎仍然不能明确小说和戏剧的界限。不过,这个界限是清楚的。小说也用动作表现人物的性格,但却往往是对动作的叙述、描写,读者通过这些叙述、描写的文字,通过自己的想象,在眼前浮现出人物的动作。而戏剧把动作作为表现人物性格的基本手段,指的则是人物自身的动作,是人物动作在舞台上的直观再现。

(摘编自谭需生《论戏剧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之所以为戏剧的基本因素的总和,与戏剧艺术五大要素共同追求的东西并不一致。
B.“案头之曲”指向戏剧存在于舞台中的生命,“场上之曲”指向其存在于文学中的生命。
C.亚里士多德强调的对行动“戏剧化的”摹仿的两种情况,都着眼于文学构成中的戏剧性。
D.小说的作者可以出面用叙述、议论的语言暗示如何理解人物,剧作家就很难做到这一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的戏剧作品同时具有文学性和舞台性,由此可知,只能演出而无文学性可言的戏剧作品并非经典的戏剧作品。
B.李渔指出金圣叹未能摆脱“文人把玩”的局限,可见李渔意识到了“戏剧性”存在文学性与舞台性的区别。
C.《欧也妮·葛朗台》中形象的比喻能引起联想,这种提示的语言在剧本中却不存在,这体现了小说语言与剧本语言的差异。
D.鲁迅认为演在舞台上的剧本比放在书桌上的剧本好,可知他注重戏剧艺术的舞台性,而排斥戏剧艺术的文学性。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雷雨》第二幕中鲁侍萍的台词: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B.《“玩偶”的误读》提到:娜拉能重新选择,在于社会环境,也在于自身的条件。
C.哲学家黑格尔说:“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
D.贝克在《戏剧技巧》中说:“哪怕性格描写很差,只要富于动作,仍然拥有观众。”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戏剧性”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性是把握戏剧艺术的一个“美学入口”,由此进入可探知戏剧的许多奥秘。
B.人们关于戏剧性的认识主要来自戏剧本身兼具文学性和舞台性的“双重性”特点。
C.戏剧性的最佳状态是将行为的动力与可感知的外形完美结合起来。
D.剧本对语言的特殊要求中是否包含动作性是关系到“戏剧性”的首要问题。
5.两则材料都提到“动作”,二者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4-05-16更新 | 1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勰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认为好的说辞或纵或擒,要看情势的需要。他还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即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

烛之武说秦穆公。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一层是郑亡以后,秦国得不到郑国,对秦国无利,所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层是灭亡了郑国有利于晋国,即亡郑以陪邻。三层是加强了晋国就削弱了秦国,即邻之厚,君之薄也。这三转就说明了灭亡郑国对秦国的不利。四层是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说到这里好像话已说完了,但烛之武还要进一步说。因为以上讲的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无利而有害,都是推测,推测的话还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得举出事实来做证,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

烛之武再引过去的事实做证。说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送他回国即位。晋惠公愿把焦、瑕两邑送给秦穆公作酬报,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绝秦国,说明晋君是背恩的。从而证明秦军帮晋军灭亡郑国以后,晋国也会背恩抛弃秦国,使秦国不利。因此再作进一步推论,晋国占领了郑国,又会向西侵占秦国。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动言中务,顺情入机

(摘编自周振甫《〈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材料二:

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大凡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要想凭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现实的,主要还是凭实力。然而,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

谈判实际上就是辩论。对立的双方利害关系相反,没有共同语言,必须有一个双方认可的前提,才能把辩论转化为对话。烛之武必须找到一个秦穆公认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抓住了一个关键词,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这就把论题转移了:第一,不是对秦国和郑国有没有益,而是对秦国和晋国有没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对秦国有没有益,而是未来对秦国有没有益。

为了回避与秦对抗,烛之武坦然放低姿态:退一万步说,郑既知亡矣,郑亡如果真对秦国有益(有益于君),那就听便。但是,他反过来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条件有二。第一,灭了郑国,郑国成了秦国遥远的边地,可当中隔着晋国,秦国鞭长莫及,要向晋国借道,管理却受制于晋,对秦国有什么益处呢?第二,郑国灭亡,实际上是增加了晋国的疆土,对于晋国有益,那就意味着对秦国是无益的(邻之厚,君之薄也)。这是从反面讲。从正面讲,如果不灭亡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大道上的朋友(东道主),秦国有什么外交使节,郑国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这对秦国有什么害处呢?

说到这里,从逻辑上来说,是够雄辩的了。但是,烛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说之士,满足于逻辑的推断,他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进一步用历史的事实来实证。晋国的野心是很难满足的。秦国曾经有恩于晋惠公,武装护送他归国,惠公承诺割让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约,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黄河边筑起工事,防备秦国进入黄河以东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断,晋灭亡了郑国,扩张了东边的领土,再要扩张,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国,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本来,秦穆公纠结于眼前战事,烛之武从战略上着眼,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了秦穆公。秦国不但退兵,且与郑国结盟,驻兵于郑,为郑协防。

从这里可以看出,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辞。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如《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作为外交使者,居然与秦王以在咫尺之间血拼相威胁,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无穷。又如晏子使楚,将楚国这个大国比作狗国,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外交不讲究实力是空的。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

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两路大军压境的危急关头,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谈判;第二,先争取利害关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关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战略上,不但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从长远看,化晋秦同盟为郑秦同盟。有了这样着眼于实力转化的大视野,口才、逻辑的胜利才有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说秦穆公采用了一纵一擒、一放一收的方法,而在“擒”“收”上指出了秦晋围城对秦国的危害。
B.烛之武引过去的事实做证,其目的是劝说秦穆公认清晋国的本来面目,进一步佐证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
C.烛之武认识到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只着眼于郑国与秦国的关系是难以说服秦穆公退兵的,所以他要另辟蹊径。
D.烛之武的说辞,从逻辑上看具有雄辩的色彩,但秦国之所以能够退兵,更重要的是因为烛之武能够在策略和战略上考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均引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原话,其作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材料作者对历史史实的主观认识。
B.烛之武站在秦国一方思考问题,没有逞一时之勇,图口舌之快,这是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的正确选择。
C.烛之武选择秦国而不是晋国作为谈判对手,是因为郑国与秦国利害关系密切,能形成郑秦同盟。
D.外交谈判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要有战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第一段刘勰观点的一项是(     
A.韩愈借《师说》阐述人们如何对待老师。
B.《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对齐宣王谈如何施行王道。
C.魏征向唐太宗进献《谏太宗十思疏》告诫君王。
D.庄子在《庖丁解牛》中强调把握规律,依乎天理。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对刘勰的观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这对你阅读经典作品有何启示?
2023-09-29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