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维(701-76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4 题号:18844840

阅读下面这三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终南望余雪 祖咏[1]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游终南山   孟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祖咏: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本诗为一首应试诗。当时祖咏并未按照规定写成五言排律,而是只写了四句就交了卷,并说“意思已经完满了”。

1.下列对三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诗写遥望积雪,顿觉雪霁之后,暮寒骤增;景色虽好,不知多少寒士受冻。咏物寄情,意在言外,表达了作者对天下寒士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慨叹。
B.王诗最后写作者在游山过程中偶然遇到一位老人,与之谈笑甚欢,竟舍不得让老人回去了,由此可见作者的悠闲和热情。
C.孟诗“日月石上生”一句,感觉日月像从石上“生”出来一样,写出了诗人长时间身处山中的错觉,也侧面表现其游兴之浓。
D.孟诗“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把万顷松涛的形象和万壑清风的形象统一起来,表达了对终南奇景的赞叹与欣赏。
2.终南山为隐逸之山,多为诗家垂青,祖咏、孟郊、王维三者之诗皆有此心,更于写景状物之处各有妙笔。请比较以上三首诗在写景状物上的不同点。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接舆:陆通的字。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
B.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了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
C.颔联所写之人,倚杖柴门,临风听蝉,老态龙钟,给人莫名的伤感。
D.“渡头馀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极具美感。
2.王维对号称“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十分仰慕,结合你中学所学,谈谈这首诗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点。
2023-11-23更新 | 2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氛垢:雾气和尘埃。
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这是一首_______
2.颈联分别用“□”、“□”两字来显示雨后“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之景,最为精炼传神。
3.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20-08-18更新 | 33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为五言咏怀诗,主要描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和心态。语言清新,情趣盎然。
B.颔联运用对比手法。“遍”表松茂鹤多,“稀”表访者稀少,两者对照写山居环境的幽静。
C.尾联落在“归”字上,暗合其归隐之意,这与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意蕴相近。
D.夕照满山,柴扉紧闭,炊烟袅袅,人们采莲而归,无不流露出诗人闲适喜悦之情。
2.苏轼评价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结合颈联作简要赏析。
2020-02-10更新 | 1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