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简明、连贯 > 情境补写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2 题号:1900683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双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下列是《论语》中孔子关于“礼”的论述,与上文费孝通《乡土中国》节选部分关于“礼”的论述内容不同的一项是(     
A.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
B.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
C.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D.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023·湖南·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羊了个羊”让人沉迷?1975年,心理学学者米哈里·契克森来哈赖写了一篇《超越无聊和焦虑》的报告。在报告里,他提出了非常著名的心流理论。所谓心流,①      。在做一个非常需要脑力和体力投入的事情时,比如玩游戏或者做科研,我们可能会忘掉时间,完全投入进去,这就是一种心流的状态。米哈里·契克森来哈赖最早讨论的就是游戏,游戏为什么会让我们进入到心流的状态?他讲到了心流体验的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个条件,是针对行为的机会,做这样一件事情的难易程度是怎么样的?我成功的机会有多少?第二个条件,②      ,也就是我有没有技能去完成这个游戏。他认为,当一个游戏的难易度和玩家所具有的技能比较平衡的时候,人就能体会到心流。比如说玩家觉得难易度正好,所掌握的技能正好能够完成游戏,这个时候人就会感觉非常舒服,如鱼得水,沉浸其中。但是反过来,如果这个玩家的技能比较低,游戏难度很高,怎么玩都过不了关,玩家就会感到不安和担心,对自己产生怀疑。所以,③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羊了个羊”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B.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C.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3-02-05更新 | 141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碳是自然界最普通的元素之一,是地球上能够形成生命的最核心要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铅笔的笔芯是由碳组成的,钻石也是。米饭蔬果都是以碳为基本元素的化合物组成,衣服和日常用品也全是碳化合物产品。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碳不仅是食物的来源、能量的来源,更是材料的来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碳材料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二维碳材料组成的石墨烯、由碳原子组成的纳米碳材料都将对未来科技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即使在未来实现“碳中和”,人类对碳基材料的需求还会保持在高位。

所以,______________。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二氧化碳本身也不是问题,问题的核心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的大量燃烧带来的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它在所有温室气体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威胁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碳中和”就是把某一时期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到最低限度,实在无法减少的通过对冲手段中和,使得人类活动往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为零。


(1)联系上下文,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不超过20个字。
(2)科普文章兼顾“科学性”与“通俗性”,结合以上文段,谈谈你对此的理解。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2021-09-18更新 | 138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3】根据情境,补全文段,必须包含一种人生哲理,不少于50 字
小溪水一路奔腾,有时遭遇丛生的荆棘,有时流进险恶的深潭,有时冲击巍峨的大山,有时跳下斧劈的悬崖……和万千细流共同汇入浩瀚大海之时,小溪水说:
2016-12-13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