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现代 > 曹禺(1910-1996)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0 题号:191327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北京人(节选)

曹禺

《北京人》主要描写一个旧中国典型的封建家庭如何从“家运旺盛”的时代,逐步走向衰落以至于彻底崩溃的过程。

剧中人物:曾皓,封建家长。曾文清,是曾皓的长子,与表妹愫芳情投意合,却未能与愫方结合,只能与曾思懿结婚。曾思懿,曾文清的妻子,掌管家中财权和具体事务。江泰,是曾皓的女婿,曾文清妹妹曾文彩的丈夫,出国留学回来后曾做官,后来失势寄居曾家。袁任敢,寄居曾家的人类学教授。

曾思懿(提出正事)媳妇听说袁先生不几天就要走了,不知道愫妹妹的婚事爹觉得——

曾皓(摇头,轻蔑地)这个人,我看——(江泰早猜中他的心思,异常不满地由鼻孔“哼”了一声,曾皓回头望他一眼,气愦地立刻对那正要走开的愫芳)好,愫芳,你先别走。乘你在这儿,我们大家谈谈。

愫芳   我要给姨父煎药去。

江泰   (善意地嘲讽)咳,我的愫小姐,这药您还没有煎够?(迭连快说)坐下,坐下,坐下,坐下。(愫芳又勉强坐下。)

曾皓   愫芳,你觉得怎么样?

愫芳   (低声不语)

曾皓   愫芳,你自己觉得怎么样﹖不要想到我,你应该替你自己想,我这个当姨父的,恐怕也照拂不了你几天了,不过照我看,袁先生这个人哪——

曾思懿   (连忙)是呀,愫妹妹,你要多想想,不要屡次睾负姨父的好意。以后真是耽误了自己——曾皓(也抢着说)思懿,你让她自己想想。这是她一辈子的事情,答应不答应都在她自己,(假笑)我们最好只做个参谋。愫芳,你自己说,你以为如何?

江泰   (忍不住)这有什么问题﹖袁先生并不是个可怕的怪物!他是研究人类学的学者,第一人好,第二有学问,第三有进款,这,这自然是——

曾皓   (带着那种“稍安勿躁”的神色)不,不,你让她自己考虑。(转对愫芳,焦急地)愫芳,你要知道,我就有你这么一个姨侄女,我一直把你当我的亲女儿一样看,不肯嫁的女儿,我不是也一样养么?

曾思懿   (抢说)就是啊!我的愫妹妹,嫁不了的女儿也不是——

曾文清   (再也忍不下去,只好拔起脚就向书斋走)

曾思懿   (斜睨着文清)咦,走什么?走什么?(文清不顾,由书斋小门下)

曾皓   文清,怎么?

曾思懿   (冷笑)大概他也是想给爹煎药呢!(回头对愫芳又万分亲热地)愫妹妹,你放心,大家提这件事也是为着你想。你就在曾家住一辈子谁也不能说半句闲话。(阴毒地)嫁不出去的女儿不也是一样得养么?何况愫妹妹你父母不在,家里原底就没有一个亲人——

曾皓   (当然听出她话里的根苗,不等她说完——)好了,好了,大奶奶,请你不要说这么一大堆好心话吧。(曾思懿的脸突然罩上一层霜,曾皓转对愫芳)那么愫芳,你自己有个决定不?

曾思懿   (着急,对愫芳)你说呀!

曾文彩   (听了半天,一直都在点头,突然也和蔼地)说吧,愫妹妹,我看——

江泰   (猝然,对自己的妻)你少说话!

(曾文彩默然,愫芳默默立起,低头向通大客厅的门走)

曾皓   愫芳,你说话呀,小姐。你也说说你的意思呀。

愫芳   (摇头)我,我没有意思。

(愫芳由通大客厅的门下)

曾皓   唉,这种事怎么能没有意见呢?

江泰   (耐不下)你们要我说话不?

曾皓   怎么?

江泰   要我说,我就说。不要我说,我就走。

曾皓   好,你说呀,你当然说说你的意见。

江泰   (痛痛快快)那我就请你们不要再跟愫芳为难,愫芳心里怎么回事,难道你们看不出来?

为什么要你一句我一句欺负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小姐?为什么——

曾思懿   欺负?

曾文彩   江泰。

江泰   (盛怒)我就是说你们欺负她,她这些年侍候你们老的少的,活的,死的,老太爷,老太太,少奶奶,小少爷,一直都是她一个人管。她现在已经过了三十,为什么还拉着她,不放她,这是干什么?

曾皓   你——

曾文彩   江泰!

江泰   难道还要她陪着一同进棺材,把她烧成灰供祖宗,拿出点良心来!我说一个人要有点良心。我走了,这儿有封信,(把信硬塞在曾皓的膝上)你们拿去看吧。

曾文彩   江泰!

(江泰气呼呼地由通大客厅的门下)

(有删改)

1.下列对节选部分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愫芳长期寄居在姨父曾皓家,侍候一家老少,还要看人脸色,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B.曾皓“不要想到我,你应该替你自己想”的话中,表现了他对愫芳的关心与尊重。
C.曾思懿“大概他也是想给爹煎药呢!”的话中,暗示愫芳与曾文清有微妙的关系。
D.江泰说“这药你还没有煎够?”这既是对愫芳的一种担忧,也是对她的一种嘲讽。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本人物语言中多处使用破折号,都表示由于一方抢话而使另一方的话语中断,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
B.江泰对愫芳连说四个“坐下”,这四个重复的祈使句表现了对动作的强调、对气氛的缓和及对愫芳的安抚。
C.剧本中“冷笑”“阴毒地”属于舞台说明,写出了曾思懿的神态,凸显出曾思懿笑里藏刀的形象。
D.剧本选取平凡的日常生活和家务琐事,在貌似平静的生活画面下涌动着人物情感和性格的较量。
3.本文围绕愫方的婚事写了哪些矛盾冲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4.剧本选段中愫芳的语言极其简省,甚至是静默无声,这样处理带来怎样的戏剧效果﹖请谈谈你的理解。
【知识点】 曹禺(1910-1996) 戏剧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周朴园 你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衣也捡出来。

鲁侍萍   旧衬衣?

周朴园 你告诉她在我那顶老的箱子里,纺绸的衬衣,没有领子的。

鲁侍萍 老爷那种纺绸衬衣不是一共有五件?您要哪一件?

周朴园 要哪一件?

鲁侍萍 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隆,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 还有一件绸衬衣,左袖襟也绣着一朵梅花,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还有一件,——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 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怎么,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的,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 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 从前的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侍萍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侍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个个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事。

周朴园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 我何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周朴园 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俱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 (低头)哦。

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 (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不必说了。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 你不要怕。他永选不会知道的。

----------节选自《雷雨》

1.《雷雨》的作者是______,请写出其另一部代表剧作(《雷雨》除外)______
2.下面一段文字中所缺的“舞台说明”,依次填写最准确的一项是(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1)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2)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A.悲愤        愤怨B.怨愤        悲愤
C.冷静        悲愤D.悲愤        冷静
3.戏剧中的台词对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有重要作用。请分析以下两处的人物心理。
(1)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2)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4.作者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并没有将之扁平化,而是勾勒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言行,展现人性的复杂。请结合本选段内容,分析侍萍这一人物形象。
2021-04-21更新 | 8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   (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周朴园   你可以冷静点。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鲁侍萍   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周朴园   从前的旧恩怨,过了几十年,又何必再提呢?

鲁侍萍   那是因为周大少爷一帆风顺,现在也是社会上的好人物。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我没有死成,我把我的母亲可给气死了,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周朴园   你的第二个孩子你不是已经抱走了么?

鲁侍萍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带走的。(自语)哦,天哪,我觉得我像在做梦。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待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里做过的事。

周朴园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周朴园   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   (低头)哦。

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   (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节选自《雷雨》)

1.画线的两句话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分别表现了鲁侍萍怎样的心理?
2.鲁侍萍认为周朴园最后的几句话“傻”,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
2021-08-25更新 | 1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廷见元帝

曹禺

(燕婉动听的官乐在大殿里飘荡。宫娥仪仗迤逦摆开。王昭君丰容靓饰,光彩照人,顾影徘徊,惊动左右。她走上来。)

萧育:贵人朝见大单于殿下。

王昭君:后庭王昭君觐见大单于殿下,千岁!千千岁!(垂下眼)

元帝:平身。

王昭君:谢天子。

萧育:(望着元帝与呼韩邪)下面还有备选的美女,还要看吗?陛下。

元帝:(望着王昭君)不,不用了。

萧育:(对呼韩邪)大单于呢?

呼韩邪:(还在惊愕中)不,不,就依天子陛下吧。

元帝:(赞美地)汉宫中居然有这样一块未曾雕琢的美玉啊!(和蔼地)好,你为我们唱一段《鹿鸣》之曲,来欢祝单于吧。

王昭君:后庭王昭君万死,昭君没有学过。

元帝:哦?

王昭君:臣昭君愿唱一支比《鹿鸣》还要尽意的歌子。

(举朝震惊。)

元帝:什么?

王昭君:(从容地)《长相知》。

王龙:(厉声地)大胆!这是乡俚下民的情歌,怎么能在天子面前歌唱,侮慢圣听!

元帝:(吃惊,却没有发脾气)哦,《长相知》,这叫什么东西?

王昭君:(从容不迫)陛下愿听吗?

萧育:(也忍不住了)这个姑娘简直是出人意外。

元帝:(被王昭君雍容自若的态度所吸住,笑着)好,你唱吧。下面有人伴奏吗?

(殿下无人回答。)

苦伶仃:(走出跪下)老奴苦伶仃愿试一试。

王龙:(抗议地)陛下!

元帝:(温和地)让她唱。

(苦伶仃从腰间拿出一支胡管,吹起来。)

王昭君:(唱)上邪!/我欲与君长相知/长命毋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长相知啊/长相知。

(王昭君唱得悠婉动人,声彻天外。元帝随着歌声,领会每一句诗,王昭君唱毕,跪拜。)

元帝:唱得好,真唱得好!是天上的音乐。平身。

王昭君:谢陛下。(站起)

元帝:(忽然)但是你不觉得你有罪吗?

王昭君:(又跪下)昭君死罪。昭君没有迎逢陛下圣意,歌唱陛下的御作,昭君死罪。

元帝:不是。你在这样的嘉宾面前,唱起这样儿女的情歌,不是失了礼吗?

王龙:就是啊,陛下,这应该交掖庭治罪,该砍头的。

王昭君:陛下能容臣昭君一言不?

元帝:好,你说。

王昭君:陛下,如果能容昭君一言,这样的话是要站着说的。

元帝:好,你就站着说。

王昭君:(立起来,意态自若,侃侃然)陛下,礼发于诚,声发于心,行出于义。天生圣人都是本着“义”和“诚”的大道理治理天下的。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弟兄之间,不都要长命相知,天地长久吗?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长相知,长不断,难道陛下和单于不想“长相知”吗?难道单于和陛下不要“长不断”吗?长相知啊!长相知!这岂是区区的男女之情,碌碌的儿女之意哉!

元帝:(忍不住连连点头)好,好!

呼韩邪:(也忍不住)啊,陛下,这真是说得好极了。

(这时,全朝上下也忽然欢快起来。)

元帝:(听了多遍,依然忘记)你叫什么名字?

王昭君:臣早已禀奏,王昭君。

元帝:哦,王昭君,王昭君。你恰恰说到我们的心上了。

元帝:(对呼韩邪)你看,这一点不就神奇吗?(对苦伶仃)可你怎么也会吹这个调子呢?

苦伶仃:启奏天子,塞上胡、汉两家百姓都会唱这个歌子的。

元帝:哦,胡人、汉人都会唱的?

苦伶仃:是,陛下。

(这时,一个年老的大黄门执羽檄,上。)

黄门:启奏陛下!鸡鹿寨十万火急,羽书传到长安,请圣裁。

元帝:萧卿代读。

萧育:(展开羽书)“鸡鹿寨都尉祁连将军、云中太守陈昌等急奏天子陛下:昨夜匈奴骑兵突然袭击,放兵抢劫汉朝商队,将货物一扫而空,又乘风纵火,将关市烧毁。臣等急派兵马。胡骑遁去,不知下落……”

元帝:不要念下去了。

呼韩邪:(大惊失色)温敦,这是怎么回事?

温敦:消息突然,小臣毫不知晓。

元帝:(拿着羽书,笑着说)你们说,这个紧急军报奇怪不奇怪?大单于——

呼韩邪:(离座)陛下!

元帝:(望着萧育)这岂不是太荒唐了吗?

呼韩邪:(猜不出元帝是什么心思,紧张地望着元帝)陛下……

元帝:(忽然向王昭君,立起)你刚才说什么“相疑相知”的话,是怎么讲的?

王昭君:(清清楚楚地)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

元帝:(忽然,对呼韩邪闪出宽慰的笑容)对啊!不相疑,才能长相知。弟兄朋友之间,不就是这样吗。(走到呼韩邪面前)呼韩邪单于,边塞上的事情出人意外,总是不免的。但是对我们天长地久的昆弟、翁婿之欢,这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吗?放心吧。猜得出来,匈奴刚刚太平,有一些不臣之徒在找单于的麻烦,趁你在长安,要给你难堪。难道中原的人可以上这样的当吗?

呼韩邪:臣惶恐。今天,中原天子的深情,臣永远不能忘记,臣定要彻查此事,禀报天子。

元帝:(劝慰地)不说这些了吧。我们亲家还谈我们的和亲大事吧。(对萧育,指王昭君)

这就是单于未来的阏氏吗?

萧育:(望着呼韩邪)那就看大单于的心意了。

呼韩邪:(立刻走向元帝面前,作礼)臣感谢天子。

萧育:恭贺单于殿下选了阏氏。

(这时,全朝上下顿时欢呼起来。殿外喊着:“单于和亲,千秋万岁!”)

【注】①本节选自曹禺《王昭君》第二幕,题目为编者所加。后面故事为昭君被册封公主,出嫁匈奴。她和单于一心,互相守护,化解种种危机。

1.下列对节选部分戏剧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长相知》是表现生死不渝的情歌,在剧中表现王昭君与元帝情投意合、生死相依而又恋恋不舍的情感。
B.礼发于诚,声发于心,行出于义。意思是天生圣人都是本着“义”和“诚”的大道理治理天下的。
C.剧中的汉元帝在面对匈奴挑起事端的斗争时,表面上保持了大汉的威严,实际上是对单于的忌惮,是个昏君形象。
D.呼韩邪单于亲赴长安和亲,自己的部下却在边境骚扰,面对元帝的质问和谅解,单于表面平静,内心复杂。
2.下列对戏剧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中除正面描写外,还多运用侧面描写,如通过众人反应表现昭君的美丽与不凡。
B.节选部分主要通过人物对白展开故事,众多人物的形象在言谈举止中跃然纸上。
C.开头舞台说明描写了王昭君华丽出场,暗示出人物在剧情发展中将有不俗表现。
D.作者对苦伶仃这个人物说出胡汉百姓心声之事极尽渲染,表现追求和平的主题。
3.剧本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剧本设置昭君唱《长相知》这一情节有什么效果?请结合文本回答。
2023-06-18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