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7 题号:1922860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经过千年的发展与积累,每个要素都有特别的含义。从服装的款式、配饰到色彩,再到制作工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这种服饰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传统文化精神附着于服装这种物质载体之上,使得服装成为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

李泽厚曾提出中国文化具有一种实用理性的特点。他指出实用理性是经验合理性的概括或提升,并阐释了中国文化精神中富含实用主义的特征,而实用主义这一文化精神也贯穿于中国传统服饰的演变过程之中。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为适应与以骑射为主的少数民族的作战需要,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服饰改革运动。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废弃汉族传统裙式下裳而穿裤,变舄履而着靴,史称胡服骑射。魏晋南北朝时期受魏晋玄学的影响,追求自由飘逸、潇洒脱俗的境界。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对魏晋时期人物的绘画作品中,人物多赤足散发,袒胸露乳,这种服饰潮流张扬虚无、有意仿古,体现对礼法的轻蔑。到了唐朝,政治清明,南北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中外贸易频繁,交通发达,异国的礼俗、服装等不断引入中原,服装的整体趋势从简单变得复杂,服装风格高贵奢华。另一个服饰发生明显人为变更的阶段是明末清初时期的满汉交融。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人入关,采取断发易服的强制手段,使中国流传千年的传统服制被有限终止。纵向看传统服饰的变化可以看出,传统服饰的变化,是受一个时代的军事需求、政治需求、民族融合等现实需求影响的。不论是胡服骑射”“轻蔑礼法还是对龙图腾的保存,都体现了传统服饰在变化过程中重视实际功效,讲究变通的实用主义精神。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儒家中庸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且主要体现在传统服饰的款式、裁剪之中。中国传统服饰强调对身体的遮蔽覆盖,刻意以衣裳障碍替代人体的自然曲线。服饰款式设计中含蓄婉约的特点是与中国人和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的。最为典型的中国古代服饰深衣,就体现了这一特点。深衣属于汉服,即取其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之意,其长无曳地,短无露肤。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极好地保护了身体的私密性。同时,中国传统服饰追求儒家倡导的中和”“中正之美,所以以深衣为代表的传统服饰多采用中正裁剪,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对称为美,以中央为尊的认知,强调正衣立冠是为礼的礼学思想。而也正是由于礼,在服饰发展的过程中,对身体轮廓的表现逐渐削弱,服装早已超越了其原始作用,不断雅化。

(摘编自《论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材料二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它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又注重形式美的创造,还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进而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

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于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摘编自《中国传统服饰综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服饰演变的过程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虽然传统文化精神贯穿始终,但实用主义精神起主要作用。
B.在礼学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服装的款式、剪裁等正不断趋向高雅化,服装对身体的遮掩等原始作用已被超越。
C.“五德终始说”是由“五方正色”图式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而出,并与生命道德相连而形成的学说。
D.黄色成为中国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始于先秦,源于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二段以时间为序列举了诸多史例,证明实用主义与传统服饰的变化关系紧密。
B.材料二引用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的话语,论证服饰能反映出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
C.两则材料均阐释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意蕴,均认为服装色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D.两则材料均认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且服饰体现其物化的形态。
3.《红楼梦》中人物的服饰对其形象是有所暗示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红箭袖”“银红撒红半旧大袄”“厚底大红鞋”等服饰多为红色,展现宝玉富贵活泼热情的形象特征。
B.“蜜合色棉袄”“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等服色多为暖色调,衬托出宝钗温柔、随和的性格特征。
C.“素色小皮袄”“浅灰色坎肩和粉红小花裙子”等体现了黛玉纯洁坦荡的性格和寄人篱下低调含蓄的心理。
D.“秋板貂鼠昭君套”“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体现王熙凤轻薄虚荣的一面。
4.现代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中华地区的汉服来推广,让其成为汉族文化的代表。请结合材料一陈述理由。
5.校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服颜色不仅能展现学生的精神风貌,还能体现学校的文化内涵。请结合材料谈谈校服颜色所蕴含的意义。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在中国小说中,是一部空前伟大的作品。它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它的结构的庞大严整、人物的典型生动、语言的流利传神等艺术方面的成就上,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有着决定这些艺术性成功的高度思想性。它是以爱情悲剧为线索来写出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经过,从而成为反映封建社会的一面最忠实的镜子,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巨著。

《红楼梦》全书虽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为线索,大观园的风月繁华为背景,但它的真正重点并不在这些地方。它写贾家用度的奢侈、礼法的虚伪、骨肉的内哄、在社会上的专横、对下人的残忍、收租放帐的剥削等等,都非常深刻。它写的虽然只是一个封建大家庭,但却是代表了千万的同样的家庭。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封建社会最基本的土地问题,和一系列的宗法问题、奴隶问题、家族问题……它不只刻画了封建家庭,并且对于当时的社会政治也是无情揭发暴露的。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有钱有势的打死了人“没事人一般走他的路”,而孤苦无告的被打死者的家属则是“告了一年的状无人作主”。一张“护官符”是多么尖锐的刻画了官僚地主们互相勾结包庇的本质。

说《红楼梦》是一部空前伟大的小说固当之无愧,但读它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的真假虚实,轻重隐显,变化百端,使我们不容易抓住,而且稍一疏忽,就会走入迷途,误解到作者原意的反面去。作者虽然是刻画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却并不曾完全背叛了他本来的阶级,虽然思想中有许多进步的成分,但也仍然保留了一些落后的东西。这种既痛恨又追怀的矛盾思想,就形成了既暴露又掩饰的曲折的笔法。

如书中的凤姐,写得可以说是相当显豁了,但也有不明写之处。如第六十九回,尤二姐被胡庸医误用药打胎,致死,写得好像与凤姐根本无干,又早在第五十一回安排下“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的回目,好像胡君荣用药一向乱七八糟似的;其实仔细看这一回书,就可以知道胡君荣用药乃是凤姐买嘱的。凡这些地方,都是微词曲笔。

形成这种微词曲笔的原因,除作者自己的思想有着矛盾以外,还有许多不得已的缘故。第一,作者虽然不曾完全背叛了那个阶级,却大大地开罪了那个阶级,就难免成为众矢之的,况且作者生于清朝雍正初年,雍正即位,大诛异已,而曹家所依附的皇族正好是雍正的冤家对头,于是弄到抄家罢职。当时曹家处境的狼狈恐怖,可想而知,作者自不能畅所欲言,只好采取了迂回的方式,说一半留一半了。

不仅如此,这种微词曲笔还有它本身的意义,就是艺术上的处理问题。《红楼梦》把大观园、十二钗表面上写得那么漂亮、美丽,自有它的必然的因素。他有这么写的必要。它透过封建家庭的表面的繁华和尊严的礼法来反映这腐朽淫靡行将崩溃的真实情况。这样写来才能使人了解封建家庭的本质,而不为其外象所迷惑。因此作者不愿意把这丑恶都给表面化了。

不过,这种迂回的写法在某些程度上未尝不是阻碍了读者对《红楼梦》的正当了解。《红楼梦》一百多年来之所以被人曲解、误解,与它本身的隐晦是有关系的。用作者自己的话,他在书中屡屡提出“真”“假”的观念。明显地写出来的是假的,相反的,含而不露的才是真的。第一回甄士隐走了,就表示“真事隐去”,第二回记贾雨村的谈话,就表示“假语村言”。话虽分在两回说,实则是一回事,所隐去的真事也就暗藏在假语村言中,并非言是言,事是事,各不相干的。但有许多人看《红楼梦》只从第三回黛玉入府看起,什么甄士隐、贾雨村,几乎不知其为何许人也,对作者强调的“正”为“假”,“反”为“真”完全不了解。

我们读《红楼梦》,假如能够掌握上面的这种看法,自然就不会走入迷途了。

(摘编自俞平伯《我们应该怎样读<红楼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伟大是因为它的高度思想性,而不是因为它的结构、人物、语言的艺术性。
B.《红楼梦》以爱情为线索,以大观园为背景,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统治。
C.《红楼梦》采取曲折迂回的方式,没有进行直接表达,这深化了作者既痛恨又追怀的矛盾思想。
D.曹雪芹不愿意背叛封建阶级,有一些落后思想,但仍不愿意把封建丑恶都给表面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四段举尤二姐被胡庸医误用药致死的例子,是为了突出凤姐阴险狠毒的形象。
B.文章论述应该怎样读《红楼梦》,重点阐释需要理解曹雪芹微词曲笔的写法。
C.文章从曹雪芹的现实境况和艺术创作两个方面论述了他运用微词曲笔的原因。
D.文章通过举例来说明《红楼梦》中微词曲笔的体现和其“正”为“假”、“反”为“真”的深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写出了封建大家庭由盛而衰的经过,忠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真实情况,此书有助于人们了解封建家庭和封建社会的本质。
B.很多人读不懂《红楼梦》,主要是因为它的真假虚实,轻重隐显,变化百端,不易抓住,人们稍一疏忽,就会误解作者的原意。
C.《红楼梦》用艺术的手法,把大观园、十二钗写得非常美好,通过封建家庭里表面的繁华和尊严的礼法来反映封建社会的丑恶。
D.作者在书中通过甄土隐与贾雨村这两个人的谈话,突出了自己的“真”“假”观念,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甄士隐、贾雨村是何许人也。
2022-09-04更新 | 13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 )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 周邦彦《满庭芳》 )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节选自《说“木叶”》)

1.下列对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文章开头紧扣题目,说明“木叶”的来历,以及对后代诗歌产生的影响。
B.“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引用这些诗句,都是为了说明古代诗人特别喜欢使用“木叶”一词,因此“木叶”在古诗中很常见。
C.“‘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设问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D.“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木叶”就是“树叶”,引用诗句说明古诗句中“树”和“叶”是常见的,而“树叶”连用不常见。
2.捕捉文中信息,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木叶”这个独创性的词语,源出于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之所以成为历代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对象,是因为历代诗人们受到屈原诗的影响和启发。
B.“落木”这个独创性词语,源出于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杜甫创造出了千古流传的形象鲜明的诗句。使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C.“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桑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诗中的“落叶”是碧绿柔软的,是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屈原诗中的“木叶”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二者的颜色、质感、密度、动感都有所不同。
D.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诗中的“黄叶”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飘零之意,而且颜色湿黄而非枯黄。“木叶”是风中飘零的枯叶,属于风而不属于雨,是典型的清秋性格。
3.“‘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是几乎是一字千金。”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探究一下“艺术形象的领域”哪些因素使得“木叶”与“树叶”产生了几乎事一字千金的差别。”
2022-06-24更新 | 21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复兴,尤其是儒学的复兴。复兴儒学不仅是一个学习儒学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儒学的问题,因为儒学从来不仅仅是一种抽象思辨的学问,更是一种躬行实践的学说。儒学实践不仅是关乎个人的行为,而且是关乎民族复兴的行为。如果说,中华民族的命运注定是与儒学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既然是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与儒学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在儒学实践中,必须处理好关于学习实践的关系。实践不能是盲目的实践,而必须要以对儒学的深入学习和准确把握为前提。所谓准确把握,最重要的是要严格区分儒学的基本原理和儒学的历史形态。历史上出现过各种版本的儒学: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型时期的原始儒学(如孔子、孟子、荀子等的儒学);自汉代至清代的帝国儒学(其中包含若干不同版本的次级形态,如汉代经学、宋明理学、清代汉学等);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第二次大转型时期的洋务儒学、维新儒学、20世纪的现代新儒学和21世纪的大陆新儒学,等等。这些不同形态的儒学,都只是在回应它们各自所属时代的问题,因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儒学之所以能够面对不同时代的问题而形成不同时代的学术形态,恰恰是因为它具有一套能够穿透历史时空的儒学原理。这里所说的儒学原理,指的是蕴涵于儒学的各种历史形态之中而又不等于这些具体形态的基本理论,它并非现成地摆在那里的东西,而是需要通过创造性的诠释和抽绎才能够呈现出来的。这套儒学原理的最核心的理论结构即仁→义→礼,其中属情感,属意向行为,属规范。按照一般心理规律,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会产生某种情感;这种情感会产生进一步的意欲和意志,这种意志又导向进一步的行动,但这种行为不能为所欲为,而需要加以规范,这就是发乎情,止乎礼义

儒学实践不是单纯的照抄照搬的学习,而是对儒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现代新儒家人物贺麟先生指出:五四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促进儒家思想新发展的一个大转机。这就是说,中国社会近代转型以来的儒学危机,实际上恰恰是儒学获得新生的转机,儒学可以借机转化前代社会的内涵,而发展出现代性的内涵,后者才是我们实践儒学的内容。不能区分儒学的基本原理和儒学的历史形态,其结果是无法创造出现代性的儒学形态,所实践的儒学往往不过是前代形态的儒学,实践者成为腐儒,给自己、社会和民族国家带来危害。

(摘编自黄玉顺《儒学实践的理性反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复兴决定了民族的复兴,因为中华民族的命运是与儒学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
B.历史上各种形态的儒学只能回应它们各自所属时代的问题,我们要彻底抛弃它们。
C.“仁→义→礼”作为儒学原理最核心的理论结构,能够穿透历史时空指导儒学实践。
D.能够严格区分儒学的基本原理和儒学的历史形态,就能创造出现代性的儒学形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对儒学实践的理性反思,提出必须处理好“学习”与“实践”关系的观点。
B.文章既分析了儒学具体形态,又对儒学基本原理进行诠释,显示了作者的理性态度。
C.文章引用贺麟的话,目的是论证儒学在社会转型时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横向展开分析,最后概括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儒学实践过程中,既需要学习继承,更需要发展创造,二者缺一不可。
B.深入学习并准确把握各种版本的儒学,才能够正确理性地进行儒学实践。
C.面对当前时代的问题,我们需要转化并创造具有现代性的内涵的儒学形态。
D.儒学实践者如果因循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有可能成为“腐儒”。
2021-02-05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