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1924567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一个民族应该对自己的民族精神有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

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汉代以来的两千多年中,《周易大传》被认为是孔子的著作,因而具有最高的权威,所以这些名言影响广远。广大的劳动人民也具有发愤图强的传统,这与《易传》的名言也不无联系。《易传》虽非孔子所著,但确实是孔学的发展。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言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国语·郑语》)。”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我们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并不是说对这些观点没有意见分歧,也不是说历史上任何人都能表现这种精神。历史上,每次外族入侵,广大群众奋起反抗,但是总有不少卖国求荣、引狼入室的投降派。在封建时代,奸相佞臣、贪官污吏,更是载满了史册。我们只是说,在传统思想中,广泛流传而又具有推动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的,是《周易大传》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湛思想。这些思想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

(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材料二:

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达到“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境界。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时,万山丛棘中的“蛇虺魍魉、蛊毒瘴疠”磨砺出他“不动于心”的定力与大气。这种静气和锐气,在王阳明带兵平定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时得到了生动体现。王门弟子钱德洪所撰《征宸濠反间遗事》载,军旅中的王阳明不顾战事繁忙,坚持与门人讲学问道。一次探马来报前方战事失利,弟子皆惊惧失色,王阳明接待完报信者,徐徐就座,神色自若地重拾中断的话头继续讲解。很快又有探马来报前方叛军大溃,弟子皆喜形于色,王阳明接待完报信者,仍徐徐就座,神色自若地继续讲学。有人请教得胜之术,王阳明说:“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

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与进取锐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关系。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跟从的人忧慌失据,但孔子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因为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孔子在陈、蔡之间弦歌不辍、修礼作乐而不休,体现的就是其于困境之中坚持克己成己、进德修业的勇猛精进品格。

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困境,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

(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民族精神发展过程中,有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被所有人民信奉,能够激励人心,起着主导作用。
B.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佛教东来”“西学东渐”等文化,体现了我们思想中有兼容并包的“厚德载物”思想。
C.王阳明带兵平定宁王朱宸濠发动的叛乱,体现了他沉着的静气和进取的锐气,王阳明可以称为真正的勇者。
D.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他凭着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在情势危急之下也不忧慌失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自古以来,《周易大传》就被认为是孔子的著作,因而具有最高的权威,所以里面的名言影响广远。
B.广大的劳动人民具有发愤图强的传统是受到了“自强不息”思想的影响,它与《易传》并没有联系。
C.王阳明在给门人讲学问道时,探马两次来报告前方战况,无论是败还是胜,王阳明都能做到神色自若。
D.孔子珍视困境,因为困境能成就孔子成为勇士,使孔子自我砥砺,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的一项是(     
A.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阮籍)
B.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
C.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司马迁)
D.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庄子)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5.孔子曾带着弟子去宋国,途经匡地(今商丘市睢县匡城)时,被匡人误认为是残害百姓且被百姓恨之入骨的阳虎,匡人首领率领武士将孔子包围,想要杀了孔子。弟子们都很惊恐、着急,子路不顾生命危险冲进包围圈,但见孔子若无其事,谈笑风生,还不时弹琴吟曲。子路问他大难临头为何还能神情自若,孔子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请结合材料二,对这段文字进行简要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剪纸在北方又俗称“窗花”,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淳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专家们称陕西剪纸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石相似的“牛耕图”等,均传承自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陕北剪纸的重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面、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哪里的农村,都要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北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包括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自由,民间趣味十足。陕北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她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剪纸的表现样式丰富多样,可分为单色剪纸、色纸拼贴剪纸、点彩剪纸、渗染剪纸、纸塑窗花和剪纸熏样等。陕北剪纸以单色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传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畅快,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一带,剪纸又变成了另外一种风格,小巧玲珑、纤细入微,又可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乐乐”(指剪纸的装饰纹)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于延安、绥德之粗犷,又不同于江南之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相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1993年,延安的安塞县被当时的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塞剪纸已开始从传统用途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品,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睐,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通过对大量民间剪纸的整理和制作,已有100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收藏,许多国外人士纷纷购买收藏,人称“具有生命力的陕北高原山菊花”。

学习剪纸讲究的是心灵手巧,可现在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太有诱惑力,年轻人很难做到像以前的老人那样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静下心来反复揣摩。过去妇女人人必会的一项技艺正逐渐成为一门少数人掌握和从事的艺术,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人顿感时光的流逝与无奈。如何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积极有效地传承并发展这门古老艺术,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与深思。

(摘编自李军科《陕北剪纸艺术概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剪纸艺术不仅仅存在于陕北地区,全国各地都有风格和特色各异的剪纸艺术。
B.陕北剪纸以窗花最为普遍,有着淳朴、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具有古朴的民风。
C.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出自村妇之手,受民间文化影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D.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一带的剪纸风格有所不同,和南北文化交流有一定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中国北方剪纸引出陕西剪纸艺术,然后延伸到陕北的民间剪纸艺术,思路清晰。
B.在介绍陕北民间剪纸艺术时,文章从其重要形式、表现内容和风格等方面阐述其特点。
C.文章以安塞剪纸艺术发展历程及获得的荣誉表达了对陕北剪纸艺术美好前景的展望。
D.文章结尾段针对剪纸艺术保护和传承面临的困境表达了忧思和对寻求破解方案的期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活化石”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陕西剪纸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及思想观念。
B.陕北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并且前者所占比例较大。
C.陕北剪纸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畅快,个性极强,是因为当地缺少孔子教化。
D.安塞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因此,安塞剪纸获得了“群芳母亲”等美誉。
2023-03-13更新 | 17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朱熹指出:“立学校以教其民,……必始于洒扫、应对进退之间,礼、乐、射、御、书、数之际,使之敬恭,朝夕修其孝悌忠信而无违也。”他重道德、重精神的“德育为先”理念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廉吏清官、孝子烈女、醇儒贤才,对封建社会后期的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启迪现代学校明确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选择,培育健全学生的理想人格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与“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相一致,朱熹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处处渗透着道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朱熹结合南宋社会重伦理纲常的现实状况,建构了以儒家经典著作为基础,以史书典籍为补充的课程设置。为了捍卫儒学的正统地位,整顿科举制度选才无德的情况,朱熹以儒家经典作为书院课程的“入学之门”和“修德之木”。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作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成为学校培养个体德性的主要教材。其次,经史并学、以经导史是贯穿朱熹书院德育课程设置的重要理念。朱熹将道德教育与封建政合,把史学作为辅助课程,精选了《春秋》《汉书》等史书典籍作为学子们学理明义的课程内容。

“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家传统德育的一贯主张,朱熹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注重行礼践礼的礼仪教化,倡导通过祭祀活动和习礼活动使生徒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和伦理纲常的教化。如朱熹在创建竹林精舍期间不仅建造了孔子庙堂,还以颜氏、曾氏、孔氏、孟子配享,以周敦颐、二程等人从祀,亲率领门人行释菜之礼以强化生徒尊师重道、标榜先贤的道德修养能力。“先生以坐中多年老,不敢居中位,再辞不获,诸生复请,遂就位,说为学之要。”礼仪教育其本身所蕴含的榜样示范、尊师重道的含义是所谓“格物致知以穷理”的重要教育过程,其所渗透的内省体察、立志克己的主体精神也是门人学徒“笃行践履以修身”的重要体现。

朱熹深受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重视发挥外在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学子德性培育的作用。据黄干《朱子行状》记载,朱熹在书院的选址上无一不是选择依山傍水、幽深清静的自然清雅之地,“每休沐辄一至,诸生质疑问难,诲诱不倦,退则相与徜徉泉石间,竟日乃返”。朱熹在授课讲学的过程中真正将治学求道与修身养性结合在一起发挥了自然环境涵养心性、陶冶情操的作用,达到了深层次的德育效果。朱熹十分注重书院的建筑布局与内部装饰,以朱熹主持修复的岳麓书院为例,将自然环境与人为建筑统一为整体,凝聚了朱熹以德育人、涵养性情的人文关怀。

朱熹在对门人生徒进行人伦教育和修身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注重通过道德知识内化个体的德行修养,更注重的是通过道德实践外化个体道德行为的落实。“某此间讲学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某只是作得个引路的人,作个证明底,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道德实践就是让学子通过躬身践履的道德行为去领会事物之理。所以,朱熹经常采取游学式的德育方式带领学子们走出书本课堂,深入自然山川,游览名人古迹,体察民情世情,通过各种渠道洞悉社会百态,将道德知识真正地应用到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以此贯彻“经世致用,传道济民”的办学宗旨。

(摘编自王萍《朱熹“德育为先”理念及其当代启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同等重视学生劳动技能教育、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学习。
B.儒家经典成为学校培养个体德性的主要教材,因而自然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C.朱熹注重书院的建筑布局与装饰,体现了其个性追求,凝聚了他浓郁的人文关怀。
D.道德教育过程,既有德行修养的内化,也包括通过道德实践个体道德行为的外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主要论证朱熹“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其课程设置上两个方面的体现。
B.文中运用举例论证,以竹林精舍事证阐明礼仪教化是朱熹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
C.文章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观点,明确论题,然后层层深入展开论述,思路清晰。
D.文中多次引用朱熹言论,既增强相关论证的说服力,又丰富了大儒朱熹的形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熹“德育为先”的理念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度契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B.朱熹以儒家经典为主、以史书典籍为辅的设置课程,是为了捍卫儒学的正统地位,重振儒学。
C.朱熹在祭祀习礼过程中制礼严谨,行礼谦逊,其亲身示范行为有着直观生动的感化教育作用。
D.朱熹“德育为先”的理念受封建等级观念的限制,维护封建伦理纲常,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2021-07-20更新 | 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从方式上看,是假定性但又是真实性。文学作为审美意识与科学意识是不同的。虽然艺术与科学都是人类所钟爱的两姐妹,都是创造,都是对真理的追求,但他们创造的成果是不同的。科学所承认的意识,是不允许虚构的,科学结论是实实在在的对客观规律的揭示。文学意识是审美意识,它虽然也追求真实,但它是在艺术假定性中所揭露的真实。这里,科学与文学分道扬镳了。

文学虽然有不同的对现实的把握,有的作品运用了神话、传奇、荒诞、幻想等来反映生活,有的作品则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描写来再现生活,但不论把握方式有何不同,文学按其本性是假定性的。所谓假定性就是指文学的虚拟的性质。所以文学的真实是假定性中透露出来的,可以说是假中求真。一方面,它是假定的,它不是生活本身,纯粹是子虚乌有;可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它会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真的还真。文学作品所显示的审美意识就是这种假定与真实的统一体。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与读者达成的一种默契。读者允许作者去假定、去虚拟,他们津津有味地去看作品中的故事,并为它欢喜或落泪,可并不认为它是实有其事。作者却也宽宏大量,允许读者不把他的作品中的故事当作事实看待,允许读者把他的作品当作谎话。正是在这种默契中,文学放心大胆走到了艺术假定的这一极。文学之所以不是生活本身的实录,不是科学论文,不是通讯报告……就在于它的假定虚拟性质,或者说文学作为审美意识的前提,就是它不是事实的记录,是假定的虚构。

文学的审美意识是假定的,但也是真实的。就是说,这假定是具有真实性的。艺术真实性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时有认识但又不止是认识。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过程中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的心理动作——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等。因此,艺术真实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有理,又有情。简括地说,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所谓合理,是指艺术形象应符合生活发展的逻辑。作家完全可以虚构,虚构是作家的权利。作家可以不写真人真事,关键是要写得合理,写得合乎逻辑。换句话说,一件生活中没有发生过的事情,由于作家揭示了它在假定情境中的内部发展逻辑、内在的联系、内在的规律性,也完全可以是真实的。艺术真实性不在于所写的人、事、景、物是否真实存在过,而在于所写人、事、景、物是否展现了整体的必然的联系。对于文学,当然是可以假定和虚构的,但在假定和虚构的情境中,则不可人为地编造,不可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要充分注意到事物之间的整体的天然的联系,即要合理,这样才能创造出艺术真实来。

合理是艺术真实性的客观方面,艺术真实性还有主观方面,因此除了合理之外,还有合情。按文学的审美要求,合情是更重要的。因此文学审美意识不是直接用道理说出,而主要是以情感为中介,所以合理必须与合情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艺术的真实性。

所谓合情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人们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和真诚的意向可以把假定的、虚构的升华为真实的。作者真切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它可以把看起来不真实的描写提升为艺术的真实。在文学审美描写中,作者真挚的感情更为重要。真挚的感情往往可以把虚幻的东西升华为真实;在文学审美描写中,作者的真诚的意向,也十分重要。一旦这个真诚的意向成为作品的艺术逻辑,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达成的默契,那么十分怪诞之笔,也可以令人信服。

(节选自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审美意识包含假定性和真实性,但因真实性来自假定性,故假定性更为重要。
B.艺术与科学均为创造,都追求真理,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对待艺术假定性的态度。
C.只有作家充分揭示了人、事、景、物的整体必然联系,才可以称之为艺术真实。
D.作者和读者都可以假定虚构,他们才达成默契,文学也才实现艺术的合情合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对“假定性”等多个专业术语进行阐释,从而更有效论述了“文学审美意识”。
B.文章在阐述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真实性”这一方面时,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
C.否定“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的说法,是为了论述文学作品的合理性。
D.文章阐释了艺术真实中“合情”“合理”的概念,并且采用对比论证加以具体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艺术真实”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的《边城》中翠翠赌气对祖父说的自己早被河里鲤鱼吃掉了,虽不可能,但因为翠翠的真诚而成为艺术真实。
B.《孔雀东南飞》中焦、刘二人死后化而为鸟,比翼双飞,生活中不可能的事情因作者灌注了真情而成为艺术真实。
C.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不符合事实,但因为写出了作者对黄河水奔涌而出的真切感受而成为艺术真实。
D.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死后三桩誓愿一一实现,因作者对窦娥的同情、读者的认同而使荒诞成为艺术真实。
2021-01-27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