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当代 > 路遥(1949-1992) > 《平凡的世界》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1948644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重建学校

路遥

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

“我上了二十块布施。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

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咂巴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

“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

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虎子这半年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

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

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一个人慢慢溜达着。

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

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

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

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

“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

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战栗!

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

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他蹑手蹑脚来到“教室”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价响。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味直冲鼻子。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在念拼音。他鼻根一酸……

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

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支持他办这件大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

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

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那个破学校!

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事情由生病的妻子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

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

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

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五十章,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调动多种感官描写饲养院“教室”环境的简陋破旧,并着力刻画虎子读书的认真,这坚定了少安重建学校的决心。
B.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的事情,说明当时一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也与孙少安个人出资重建学校形成了对比。
C.小说反复写到村里原来的学校“衰败”“颓败”,却没有对学校进行直接描写,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小说人物语言具有浓郁的陕北地方特色,如“你娃娃不敢这样”“万一怎”。叙述语言庄重华美,富有感染力。
2.小说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分点概括。
3.小说是如何塑造孙少安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 遥

这一个晚班,孙少平几乎发疯似地干活。攉煤的时候,他把上衣也脱光撂在了回风巷中。铁锹雨点般在煤堆中起落。在他旁边不远处,安锁子背对着他,身上一条线不挂,一边攉煤,一边嘴里还骂着什么——他就是不骂人,也要骂骂煤溜子或铁锹什么的。

孙少平突然在一片纷乱中,看见溜子拉出来一根钢梁,几乎像闪电一般朝安锁子戳去。在他还来不及发出惊叫的时候,就见从老坑里蹿出一条黑影,把那根长矛似的钢梁拼命往自己那边一扳,紧接着便传来一声悲惨的喊叫!这分明是师傅的声音!

少平丢下铁锹,几步就奔到了他身边。

所有干活的人都跑过来了。有人立刻用灯光晃动着,让机头那边停下了溜子。带班的副区长雷汉义也从机头那边跑过来。

那根钢梁无情地从王世才的肚子里戳进去,一直从后背上穿出来。

他死了!

少平把师傅抱在怀里,在黑暗中闭住了眼睛。

不息的热血在涓涓地流淌。这是矿工的血,血渗进煤中;血成为黑色——这染血的煤将变为熊熊炉火。难道我们还不能明白,为什么炉火总是那样鲜红……雷汉义双膝跪下,用自己的嘴对着那张没有气息的嘴,做人工呼吸。虽然毫无指望,但矿工们一个接一个对着王世才的嘴,希望用自己的气息让班长复活。

雷汉义沉默地摆了摆手,人们停止了这徒劳的努力。副区长再一次双膝跪地,在老战友的额头上亲了亲。黑暗中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不知什么地方,梁柱在大地的压力下,发出叭、叭的声响。

少平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把师傅背起来,离开掌子面,所有的人都跟在两边,沉寂地爬出了回风巷。

下绞车坡了。安锁子和其他人分别捉着师傅的胳膊腿,生怕被岩壁碰磕着——他身上的伤已经够多了……在风门口,雷汉义自己背起了王世才,他叫几个人跟他上井,然后打发少平和其余的人都回掌子面继续干活。区长的话就是不容违抗的命令。

是的,生产不能停——这就是煤矿!

当师傅的尸体在井口的报警铃声中升上地面的时候,他刚刚淌过血的掌子面上,煤溜子又隆隆价转动了……

对于煤矿来说,死人是常有的事。这不会引起过分的震动,更不会使生产和生活的节奏有半点停顿。

当医院后边的山坡上又堆起一座新坟的时候,大牙湾的一切依然在轰隆隆地进行。煤溜子滚滚不息地转动,运煤车喧吼着驶向远方;夜晚,一片片灯火照样灿若星海……王世才却和这个世界永别了。不久,青草就会埋住他的坟头,这个普通人的名字也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只是他近二十年间的劳动所创造的财富,依然会在这个世界上无形地存在;他挖出的煤所变成的力量永远不会在活人的生活里消失。

我们承认伟人在历史过程中的贡献。可人类生活的大厦从本质上说,是由无数普通人的血汗乃至生命所建造的。伟人们常常企图用纪念碑或纪念堂来使自己永世流芳。真正万古长青的却是普通人的无人纪念碑——生生不息的人类生活自身。是的,生活之树常青。

这就是我们对一个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做的祭文。

一个普通人的消失对世界来说,的确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可是,对大牙湾煤矿黑户区这个小院落来说,这似乎就是世界的末日。我们知道,这里曾有过一个多么温暖而幸福的家。现在,妻子失去了丈夫,儿子没有了父亲。他们的太阳永远殒落了……

几天来,不幸的惠英一直在床上躺着。

直到现在,她还不相信丈夫已经死了。她披头散发,两只眼睛像蜂蛰了那般红肿。即是风摇动一下门环,她也要疯狂地跳下床,看是不是丈夫回来了?

这天,她真的听见院子里传来一阵脚步声!

她破门而出。

走进这小院的是孙少平。

几天来,孙少平和这不幸的母子俩同样悲伤。眼前这个家庭的全部灾难,也就是他自己的灾难。没有任何考虑他就自动地、自然地对这不幸的家庭负起一份责任。

少平知道,惠英嫂和明明眼下多么需要人来安慰。师傅死得太突然,他们很难在这个打击中恢复过来。

他无法用言语来安慰嫂子和明明。言语起不了什么作用。他来到这个愁云笼罩的家庭,只能干一些具体的活。

他干活,并且尽量弄出声响,使这死气沉沉的院落有一点活人的气息;使这痛苦不堪的孤儿寡母重新唤起生活的愿望。他干活,也使他自己冰冷的心恢复一点热气。他知道,人的痛苦只能在生活和劳动中慢慢消磨掉。劳动,在这样的时候不仅仅是生活的要求,而是自身的需要。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比得上劳动更能医治人的精神创伤。少平对此已经有过极为深刻的体会。

在这些日子里,他一上地面,就匆忙地赶到这院落,默默地干起了活。除此之外,他不知道该怎样使惠英嫂从这可怕的灾难中缓过气来。

他在山里给明明逮蚂蚱,拔野花,千方百计使孩子快乐……这天,他担着从矸石山上捡的两筐子煤块,引着明明回到师傅家。明明一进门,就把他给他拔的那一大束野花捧到妈妈床边,说:看,孙叔叔给我拔了这么多花!妈妈,你说好看吗?

好……看……惠英嫂嘴角第一次掠过一丝笑意。孙少平猛地转过身,眼里旋起两团热乎乎的泪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矿工井下攉煤的情景。“孙少平把上衣脱光撂在了回风巷中”“安锁子身上一条线不挂,一边攉煤,一边嘴里还骂着什么”,表现了井下环境的恶劣及工作的艰辛。
B.“这是矿工的血,血渗进煤中;血成为黑色——这染血的煤将变为熊熊炉火。”蕴含了作者对生命逝去的悲痛之情,以及对矿工高尚精神的赞美。
C.“夜晚,一片片灯火照样灿若星海……”这一环境描写含蓄地暗示了矿工在矿区遇难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人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表达了作者对人心冷漠的批判。
D.文章结尾,惠英嘴角的那一丝笑意正是孙少平所期待的。他眼里旋起的两团泪水饱含了感动、释怀、喜悦等复杂的情感。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柱在大地的压力下,发出‘叭、叭’的声响”,以声衬静,与上文“黑暗中一片死一般的寂静”相呼应,渲染了王世才遇难后沉重、悲伤、压抑的气氛。
B.本文对王世才着墨不多,只是运用正面描写的方式塑造他的形象。如文中“蹿”“扳”等动作描写,直接塑造了王世才在千钧一发之际舍己救人的高大形象。
C.惠英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悲痛万分。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行为描写等手法,通过写她红肿的眼睛、散乱的头发和反常的举动,突出了她极度悲痛之情。
D.小说语言朴实厚重、本色通俗。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而热烈的情感,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阐发哲思,均笔下含情,真切深挚。
3.结合文章选段,理解文题“平凡的世界”的内涵。
4.《平凡的世界》是用温暖的现实主义的方式来讴歌普通劳动者的文学作品。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1-07-07更新 | 9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黄原城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其历史可追溯至周。周以后,历代曾分别在这里设郡、州、府,既是屯兵御敌之重镇,又是黄土高原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现在作为地区首府,管辖着黄原市和周围十五个县

该城坐落在一个大川道里,被连绵的群山包围。黄原河由北向南穿城而过,于几百里外注入黄河。市区在黄原河上建有两桥,连结东西两岸。市中心的桥建于五十年代,称为老桥;桥面相当狭窄,勉强可以对行两辆汽车。上游还有一座新桥,桥面虽然宽阔,但已在城市外围,车辆和行人不像老桥这样拥挤。

黄原城以老桥为中心,形成了几个主要的区域。大桥以东统称东关,因为汽车站在这里,各种杂七杂八的市场摊点和针对外地人的服务性行业也就特别多。东关大桥头也是出卖劳动力的市场,经常像集市一般涌满了各地漫流下来的匠人和小工,等待包工头们来“招工”。城市的主要部分在黄原河西岸。东关的街道通过老桥延伸过来,一直到西面的麻雀山下,和那条南北主街道交叉成丁字形。

当孙少平背着破烂行李,从拥挤的汽车站走到街道上的时候,他便置身于这座群山包围的城市了。他恍惚地立在汽车站外面,愕然地看着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一刹那间,他被庞大的城市震慑住了。这就是我要开始生活的地方吗?他在心里发出疑问。你,身上带着十几块钱,背着一点烂被褥,赤手空拳来到这里,你怎样才能生活下去呢?

这一切他全然不知道。

孙少平发了一会愣怔,便迈着沉重的脚步,往前走去。

到东关大桥的时候,他看见两边的人行道上,挤满了衣衫不整、穿戴破烂的人。他们身边都放着一卷简单的行李;有的行李。上还别着锤、钎、刨、錾、方尺、曲尺、墨斗。这些人有的心慌意乱地走来走去,有的麻木不仁地坐着,有的干脆枕着行李睡在人行道上。少平马上知道,这就是他的世界。他将像这些人一样,要在这里等待人来买他的力气。

他自然地加入了这个杂乱的阵营,找了一块空地方把行李搁下。他不熟练地卷起一根旱烟棒,靠着铺盖卷抽起来。此时已经是下午,黄原河被西斜的太阳照耀得金光灿烂,大片的楼房已。经沉浸在麻雀山的阴影中。刚从寂静的山庄来到这里,城市千奇百怪的噪音听起来像洪水一般喧嚣。尽管满眼都是人群,但他感觉置身于荒无人烟的旷野。一种孤单和恐慌使他忍不住把眼睛闭起来。现实的景象消失了。他通过心灵的视觉,却看见了炊烟袅袅的双水村,看见夕阳染红的东拉河边,饮饱水的黄牛抬起头来,静静地凝视着远方的山。

“唔……”他呻吟般地发出一声叹息。

严酷的现实横在这个漂泊青年的面前。他既没有闯世的经验,又没有谋生的技能,仅仅凭着一股勇气就来到了这个城市。

他久久地闭着眼睛,内心痛苦而烦乱,感觉自己在这里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那么,返回双水村吗?这很容易,明天早晨买一张汽车票,大半天就回去了一回到他那另一种苦恼之中……可是,他怎么能回去呢?

“不!”他喊叫说,睁开了眼睛。周围有几个人在看他,脸上显出诧异的神色。孙少平尽量使自己振作起来。他想:他本来就不是准备到这里享福的。他必须在这个城市里活下去。过去的生活都已经成为历史,而新的生活现在就从这大桥头开始了。

这种自我安慰的想法,使孙少平的心平静了一些,他开始谋算自己眼下该怎么办。

他没想到聚在东关“找工作”的人这么多。每当一个包工头,嘴里噙着黑棒烟来到大桥头的时候,很快就被一群揽工汉包围了。包工头就像买牲畜一样打量着周围的一圈人,然后挑选几个人带走。带走的人就像参加了工作一样高兴;没被挑上的人,灰心地又回到自己的铺盖卷旁边。

当又一位嘴噙黑棒烟的家伙来到大桥头的时候,少平毫不犹豫地跟随众人,挤到了他的跟前,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选拔。

这人扫视了一下周围,说:“要三个匠人!”

“要不要小工?”有人问。

“不要!”

那些匠人便带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把赤手空拳的小工攉在一边,纷纷问包工头:“一个工多少钱?”

“老行情!四块!”

所有的匠人都争着要去,但包工头只挑了其中三个身体最好的带上走了。

孙少平只好沮丧地退回到砖墙边上。

麻雀山后面最后一缕太阳的光芒消失了。天色渐渐暗下来,路灯都亮了——黑夜即将来临。孙少平仍然焦急地立在砖墙边上,看来这工不好上!至少今天是没有任何希望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语言朴实生动,既有贴合人物形象的准确描摹,又有对自然环境的诗意呈现,于朴实中流淌着灵动,有着鲜明独特的语言特色。
B.“黄原河被西斜的太阳照耀得金光灿烂”的景物描写映射了孙少平的心情:有初到黄原城的兴奋,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初来乍到的孤单和恐慌。
C.小说精于细节描写,令人如身临其境,如对嘴里噙着黑棒烟的包工头挑选揽工汉的描写,就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带给了读者逼真的感受。
D.小说在塑造孙少平这一人物形象时没有回避现实,而是如实描写了孙少平揽工的艰难,体现了底层奋斗者的艰辛,具有现实主义特色。
2.小说前面三段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
3.心理活动描写是本文一大特色。本文通过对孙少平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了他身上的哪些丰富的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1-07-23更新 | 13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孙少平一下把右手的四个指头塞进嘴巴,用牙齿狠狠咬着,脸可怕地抽搐成一种怪模样。洪水扑灭了那几行字,巨浪排山倒海般向眼前涌来……他收起自动伞,在大雨中奔向二级平台的铁道。他疯狂地越过选煤楼,沿着铁路向东面奔跑。他任凭雨水在头上脸上身上漫流,两条腿一直狂奔不已。他奔过了东边的火车站。他奔出了矿区。

他一直奔跑到心力衰竭,然后倒在了铁道旁的一个泥水洼里。东面驶来的一辆运煤车在风雨中喷吐着白雾,车头如小山一般急速奔涌而过——他几乎和汽笛的喧呜同时发出了一声长嚎……

孙少平伏在泥水中,绝望地呻吟着。大雨在头顶哗哗浇泼,满天黑色的云朵,潮水般向北涌去。铁道那面的黑水河,发出呜咽似的声响。远处,矸石山那里,矸石噼噼啪啪在向深沟中滚落。(2)滚落!整个大地都在向深渊滚落!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当孙少平满身泥浆返回宿舍,那神态已经完全像一个疯子或纯粹的白痴。同宿舍的人看他这副样子,都吓住了,谁也没敢问他个长短。

1.下面对与本文段相关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描写的是孙少平得知田晓霞牺牲后的反应,当时,他正准备搭火车去铜陵,在矿部的阅报栏浏览省报时看到了晓霞的死讯。
B.此时的孙少平已请假准备回黄原,除了回家探望亲人,更令他激动、焦躁不安的是赴与晓霞两年前在古塔山后杜梨树下的约定。
C.孙少平回到宿舍后收到了晓霞父亲田福军的电报,心中顿时升起晓霞还活着的希望,因为田福军根本不知道他和晓霞的事情。
D.回到黄原后,孙少平依然准时前往古塔山履行与晓霞的约定,之后立刻买了返程车票,期望通过劳动医治沉重的精神创伤。
2.文段中两处划线语句富有表现力,请分别加以赏析。
3.《平凡的世界》中,有很多情节表现出孙少平极强的自尊心,请选择一处加以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2021-07-18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