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即事感怀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3 题号:1956817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冬末自长沙游桂岭留献所知

杜荀鹤

家隔重湖归未期,更堪南去别深知。

前程笑到山多处,上马愁逢岁尽时。

四海内无容足地,一生中有苦心诗。

朱门只见朱门事,独把孤寒问阿谁【注】

【注】阿:作语气助词,表示询问。阿谁:谁个,谁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说在长沙已家隔重湖,归期未卜,又不堪离开好友继续南行;言浅情深,直抒胸臆。
B.“山多处”扣题中“游桂岭”三字,隐喻仕路坎坷、前程渺茫,“笑”字有自我解嘲之意。
C.颈联上句中的“四海”与“四海无闲田”中的“四海”含义相同,表达了对黎民流离失所的同情。
D.杜荀鸻的律诗善于以家常语作工巧对,如本诗的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精巧,用词浅显平易。
2.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知识点】 即事感怀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归家

王冕

我母本强健,今年说眼昏。

顾怜为客子,尤喜读书孙。

事业新灯火,桑麻旧里村。

太平风俗美,不用闭柴门。

归家

李若水

半载长安客意寒,一鞭归兴旧家山。

妻孥问我成何事,买得虚名满世间。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前四句叙写本来强健的母亲突然说眼睛不好要“我”归家,其实是想念在外的子孙。
B.王诗后四句用反衬的手法,写到家乡虽然贫寒破旧但风俗淳朴,乡人们自在快乐。
C.李诗的第二句中“一鞭”一词十分形象,极写出作者快马加鞭匆匆归家的急切之心。
D.李诗后两句一问一答,概括了自己“半载长安”客居生活的复杂心情,有自明之味。
2.两首诗都题为《归家》,但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不同之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2-12-29更新 | 12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雨中偶赋

陆游

鬓毛萧飒齿根浮,徂岁翩翩肯暂留?

穷巷多泥谁问疾,空阶滴雨又经秋。

自营可笑夸三窟,善守宁须筑百楼①?

但使胸中机事尽,一樽随处送悠悠。

【注】①百楼:指古代瞭望敌情的高台。东汉末年公孙瓒筑百楼进行防御,却被袁绍攻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作者描述自己年老体衰的现状,白发已经稀疏,齿根开始松动。
B.第四句作者用空阶滴雨的景象渲染了空寂凄寒的氛围,增添了人生的感伤。
C.既想营一己之私,又自夸能以狡兔三窟来避祸,作者觉得这样的自保非常可笑。
D.诗的结尾写诗人借酒消愁,抒发诗人内心因年老体衰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2.请从诗中两处反问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2023-03-07更新 | 7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陈与义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注]①陈与义:宋朝诗人,靖康之难后,他避难南奔。这首词是他流寓两湖一带,恰逢端午有感而作的。②楚词:楚辞。③午日:端午。④戎葵:蜀葵,花常朝向太阳,⑤湘中:湘江水中,此处指屈原投江殉难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咏楚词”表明词人借吟诵楚辞篇章度过端午时节,透露出词人感伤的情绪。
B.“榴花不似舞裙红”意思是面对着盛开的石榴花和舞女的舞裙,词人觉得舞裙更鲜艳。
C.“无人知此意”主要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动荡和自身飘零的凄苦,无奈之情。
D.下阕中,词人将今日之酒与昔日之酒进行对比,深浅一样,词人举杯倒酒,祭奠屈原。
2.请从内容和情感两个角度赏析“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2023-06-08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