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庄子(约前369-前286) > 《庄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7 题号:1961454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至此乎?

庖丁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解牛》节选)

(乙)

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元朔三年,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会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张骞具为天子言西域诸国风俗。元鼎二年,浑邪王既降汉,汉兵击逐匈奴于幕北,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后兵稍强,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故浑邪地空无人。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他旁国。骞既至乌孙,昆莫见骞,礼节甚倨。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则汉遣公主为夫人,结为兄弟,共距匈奴,匈奴不足破也。乌孙自以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匈奴,不欲移徙。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于阗及诸旁国。是岁骞还,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乌孙王既不肯东还,汉乃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稍发徙民以充实之。后又分置武威郡,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

1.根据下列甲文中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技至此乎       盖:大概B.庖丁     释:放下
C.大卻            批:劈、击D.如土     委:卸落、散落
2.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B.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C.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D.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3.下列对乙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古代游牧民族,最初以獯鬻、猃狁、俨狁、恭奴等名称见于典籍,后统称为匈奴,单于为其最高首领,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B.祁连,即祁连山。狭义的“祁连山”指河西走廊南部山地最北的一支山岭。“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
C.元鼎,汉武帝刘彻的第五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由秦始皇首创,始创年号为建元。
D.中郎将,古代武官名。汉朝武官分将军、中郎将、校尉,因将军不常置,故平时一般武官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掌管皇家卫队。
4.下列对乙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经强大的月氏的国王被匈奴杀害,月氏人怨恨匈奴,却无人与其联合抗击匈奴。汉武帝得知这一情况后欲联合月氏夹击匈奴。
B.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出使,他从陇西郡出发,经过匈奴所控制的地方,被匈奴单于俘获后扣留了十多年,险些被杀。
C.张骞到达大月氏后在那里停留一年多,也没弄清月氏人的打算,就回国,在归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又被拘留一年多。
D.乌孙自认为远离汉,也不知汉朝疆域多大,加之一直臣服于匈奴,邻近匈奴,朝中的大臣都畏惧匈奴,不想向东迁徙。
5.翻译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2)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
6.结合原文内容,简要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收获与影响。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材料二:

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事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王曰:诺。明日见,谓惠子曰: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则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惠子曰: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王曰:善。

(节选自刘向《说苑·善说》)

注:①斄(lí)牛:牦牛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不呺然大也                           呺然:内中空虚而宽大的样子
B.客得之,以吴王                    说:同“悦”,取悦
C.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罔罟:网中
D.于是应曰                           更:更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为其无用而掊                    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B.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       自矜不长
C.大败越人,裂地封之             物格后知至
D.卑身而伏,候敖者             不赂者赂者丧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夫釐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B.今夫釐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C.今夫釐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D.今夫釐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子告诉庄子,自己把“五石之”打破,不是因为它内中空虚而宽大的外形,而是因为它对自己无用,庄子批评了惠子这种固陋思想。
B.吴王之客在越入侵吴时凭借宋人之药裂地受封,庄子有对大葫芦妙用的认识,从这个角度上看,庄子和吴王之客在境界高下上是相似的。
C.面对惠子的质疑,庄子用狸牲捕捉猎物和被猎人捕获的事例告诉惠子,那些认为自己的话大而无用的人是因没有遭遇到真正的困境使然。
D.梁王让惠子说事情时直接说,惠子就用解释“弹”的事例来说明自己之所以这样说话的道理,梁王最终明白了惠子这样说话的真正原因。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2)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6.材料一第一段庄子通过“不龟手之药”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从多角度分析。
2024-02-05更新 | 6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货。学不学,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节选自《老子》)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夫子出于山,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夫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之,唯道德之乡乎!”

(节选自《庄子•山木》有删改)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者无功        伐:夸耀
B.不贵难得       之:结构助词,的
C.死不亡者寿       而:连词,表转折
D.其脆易            泮:折断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B.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C.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D.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
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运用三个例子来说明“有”和“无”的关系,并认为“无用”才是最大的“用”,正是因为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
B.《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明辨是非,自我夸耀的人不能成就大功。认为“自知”比 “知人”更加重要,“自胜”比“胜人”更加难得。
C.山中大木因“不材”得以保全,而雁不能鸣却被杀,庄子看来只有处于“材”与“不材” 之间,才能免于累。
D.庄子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
4.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
B.《老子》又名《南华经》,全书的思想结构: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修身上力求性命双修。
C.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他一生贫困,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精神自由。
D.庄子的文章,富有想象力,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超常的想象和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庄子奇特的形象世界。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②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2022-11-17更新 | 10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对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不                       中:合乎。
B.庖丁刀对曰                 释:放下。
C.依乎天理                       天理:指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
D.大窾                         导:击。
2.判断下列语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
B.《庖丁解牛》一文中的成语有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越俎代庖等成语。
C.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一剪梅、扬州慢都是词牌名。
D.《史记》正本130篇。分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本纪:记载帝王朝政兴衰;世家:记载诸侯王事迹;列传:记载知名人士事迹;书:记录典章制度;表:大事年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自然段中,通过触、倚、踩、抵等一系列动词,展现出庖丁动作协调潇洒。
B.《庖丁解牛》一文告诉我们,“技”是“道”的基础,“道”是“技”的升华。
C.《庖丁解牛》一文中,通过夸张、拟人、对比、描摹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
D.顺应自然,物我合一,本是道家的追求,庖丁以此为解牛之方,才使他达到炉火纯青、技艺超群的地步。
4.请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3)族庖月更刀,折也。
2022-06-21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