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73 题号:1967386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②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③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以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第4差序格局

材料二:

①亲戚关系,过去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联结,如今正在青年之中式微,他们以一种逃离的心态远离传统的亲戚关系甚至断亲。这里所说的断亲一般理解为跟直系亲属、同辈之间乃至与长辈之间日常的互动频率降低,或者没有交往,不是法律上所指的绝对的割断亲戚关系。

②传统社会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因为生产力、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人们总是要互助才能活下去。我们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更多以市场经济为主。我们现在越来越处在逐渐富足的状态,导致了每家每户都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独立的生存方式。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好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我们不需要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来获取我们的生存机会。

③另外,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导致了各种内卷。尤其是教育的内卷,使孩子的大量时间都被各种辅导班和作业消耗掉了,他们从小到大都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基本独立于扩大化的家庭。这种内卷化的社会生长环境,对于青少年而言,休闲生活被极大地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与此同时,青少年从小就以学习为主,从小就与学校朋辈同学的见面、交流、互动显著增加,使得他们有了情感替代,用同学、朋友关系替换了亲缘关系。而且,围绕着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形成了一个圈子,造成朋友圈的替代,也就把原来的那些亲戚关系逐渐拉远。

④作为中国典型的互联网元世代00后在现实中越来越个体化、原子化和生活半径的紧缩化。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抢占了青年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性,断亲因沉溺网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地上演。

⑤最近几十年,中国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造成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乃至国外选择工作和成家立业。这种居住地的远距离分化,导致了表兄弟妹甚至亲兄弟妹之间也没法频繁交往。

⑥尽管互联网世代的青年呈现了比以往世代更加独立的个性和独自生活的适应能力,断亲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和家庭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00后世代的年龄增长,他们将成家生子,之后形成自己的核心家庭,而结婚带来新的亲戚关系,他们要不断适应成年人的亲戚网络,也将唤起新的亲缘。我把这个称为亲缘唤醒效应,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喚醒。这种心理也可以扩展到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认知层面,即有的年轻人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血缘、亲缘与学缘、地缘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

⑦还有一个变化是,由于国家推行二孩三孩政策,未来很多年轻人会有二孩、三孩,独生子女的现状会有很大变化。那么他们又有了兄弟姐妹了,下一代就会有二代的表兄弟姐妹。这种回归,当然不一定是完全复原,但某种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是会出现的。

(摘编自何国盛《断亲青年:谁还在走亲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洋社会,“家庭”界限分明,由夫妻双方以及他们的孩子共同组成。
B.中国人的亲属关系是一个以“自己”为中心,能涉及无穷多的人的网络。
C.材料二所谈及的“断亲”现象更多是一种情感心理意义上的,而不是法律上的。
D.受目前国家二孩三孩政策的影响,可以预期,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会出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用“捆柴”做比喻,形象地说明西洋社会的团体分子一般立在一个平面上,界限清晰。
B.“家庭独立”的程度会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生活的质量水平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
C.一些年轻人往往成家立业养育子女后,才会知道血缘、亲缘与学缘、地缘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
D.当今社会教育内卷严重地压榨了青少年亲缘交往的时间,这是造成“断亲”现象最重要的原因。
3.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相应结论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李老师在微信中把“工作群”置顶,然后是“家族群”,这种排序体现了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提及的“差序格局”。
B.中国家庭外出访友时经常用“阖第光临”,却无法清楚地说出到底去了哪些人,这说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淡薄。
C.本来关系亲密的张甲和张乙两兄弟,因工作所在地相距较远而导致无法频繁交往,关系淡化,这也是一种“断亲”现象。
D.家长们因教育孩子等问题而相互成为微信好友,关系密切,这表明传统的亲缘关系已经被现在的各种“朋友圈”所替代。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亲缘唤醒”是解决当前“断亲”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谈谈有哪些方法可以“唤醒”逐渐疏远的亲缘关系。
【知识点】 学术论文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中国治理观的一大特点,是以国内、区域、全球一体的治理观超越国内—国际二分法式基督教文明治理观。这种治理观继承传统中国内圣外王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基于历史传统与现实需求,吸取人类治理经验而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统上,中国就以天下一体的眼光看待个人、家国与世界,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费孝通先生曾讲到,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如涟漪般由中心向外辐射。这种中心并非个人主义的自我中心视角,而是有推己及人的意味,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世界的改变始于对自己与周边的改变,正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此外,中国传统的王道政治理想也包含道义上的要求,大国应当为周边及天下的稳定与繁荣作出贡献。

实际上,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就是一种开放性的世界治理样式,是无外部、无敌对的包容性治理思维。中国传统治理观所倡导的是多中心的区域治理:差序格局不是单一中心的秩序结构,而是网格状的多元共生。全球治理不是一个以我为中心的涟漪覆盖,而是一个个涟漪圈交叠,共同构建起整体治理的框架,不同的区域及不同的治理机制互联互通,从而形成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王义桅、张鹏飞《中国治理观的独特意蕴》)

材料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视为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这不仅需要坐而论道的智慧,更需要起而行之的力量。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各国应该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共同努力把人类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知行合一,行远自迩。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第一步,增进战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主旋律。中国在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指引下,与周边国家打造了众多有针对性的命运共同体——中巴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同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典范,与柬埔寨继续做高度互信的好朋友、肝胆相照的好伙伴、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与老挝携手打造牢不可破的中老命运共同体等。

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的根基,同样是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热土。在更大的地区范围,中非、中阿、中拉命运共同体等逐渐深入人心,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打造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2014年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中国率先伸出援手,开展了大规模卫生援外行动,累计向疫区及周边13个国家提供了总价值超过1.2亿美元的援助,派遣了1200多名医护人员。

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发展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等重要国际公共产品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动力。截至20211月,中国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从无到有、由点及面,一带一路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蒙古国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等相对接,跨越高山峡谷,穿越山河湖海,逐渐勾连起世界上最壮美的经济走廊;蒙内铁路的通车让肯尼亚百年梦圆;缅甸偏远的小山村里人们用上了点亮夜空的电灯;马尔代夫有了连接众多岛屿的跨海大桥;哈萨克斯坦实现了出海通道的梦想;老挝的村民们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在国际社会认知中,中国对全球治理最珍贵的贡献正在于价值理念和治理思路。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化解百年变局下的人类焦虑和忧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明世界前行方向,其重要价值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更加凸显。

(摘编自余晓葵、张斐晔《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答案》)

材料三:

与此同时,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层出不穷,尤其是地缘政治冲突风险近年来明显上升,使得世界和平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在此形势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呼吁各国从人类共同福祉出发,以对话取代对抗,以协商取代胁迫,以结伴取代结盟,以共赢取代零和,推动构建安全共同体。作为全球安全倡议的践行者,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推动构建地区安全合作架构,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国际热点问题上,中国秉持公道正义,致力于劝和促谈,积极参与人道主义援助。在应对气候变化、网络安全、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挑战方面,中国携手各国加强全球安全治理,共建人类安全共同体。

(摘编自卢静《发挥中国对全球治理变革的引领作用》)

1.下列各项中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治理是由一个个涟漪圈交叠建构起的整体治理的框架,不同的区域及不同的治理机制互联互通,从而形成开放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B.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打造中巴、中柬、中老等发展中国家命运共同体,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第一步。
C.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等重要国际公共产品,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动力。
D.习近平主席呼吁各国为人类共同幸福考虑,以更和平有利的方式推动构建安全共同体。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承了传统中国“内圣外王”理念的中国治理观超越了国内—国际二分法式基督教文明治理观。
B.中巴命运共同体和中老命运共同体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治理观所倡导的多中心的区域治理模式。
C.中国的周边外交理念是“亲、诚、惠、容”,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主旋律是增进战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
D.正是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化解百年变局下的人类焦虑和忧患,所以其重要价值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更加凸显。
3.请根据材料简析中国该如何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
2023-06-04更新 | 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从古至今,文艺文化的发展一直是与时代的变迁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先秦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纷争不断,催生出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而《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样式的不同呈现,则无不与其所处时代的精神气度、人文追求紧密相连。可见,文艺诞生于现实也有着深刻的时代性特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为世界瞩目的成就。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这种史诗般的变化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宝库和丰厚滋养,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和使命去反映这一伟大时代,写出中华民族的新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抒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实践,抒写多彩的中国、进步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从更深层次上说,伟大的时代孕育出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凝结成为具有向心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时代表达。因此,文艺要反映这一伟大的时代,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文艺反映时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通常而言,人们很容易产生厚古薄今、舍近求远的心理,对文艺而言,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古代的、西方的作品就是好的、优秀的,而当下的、中国自己的作品可能就是低水平的。这一观念的形成,与对自身文化缺乏自信是密切相关的。现在许多文艺作品躲避生活、逃避崇高,难以真实地反映时代,致使那些虚无历史、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的作品大行其道,泛滥成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所以,我们一定要树立文化自信,不仅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要多写中国当代故事,将美丽的中国、昌盛的中国、有担当的中国展现出来,不断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心、自豪感。

反映当代社会的伟大实践,是文艺发展的内在要求。没有现实生活,文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动人感人的,这是由文艺的本质规律所决定的。历史已经证明,能够千古流传的文艺作品,比如《诗经》《史记》《荷马史诗》《神曲》等,无一不是立足于其所产生的时代,并对这一时代作出深刻反映的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可以说,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它们创作的首要原则都应是立足现实、反映生活,这是任何文艺创作都不能违背的原则。只有反映了时代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从而推动文艺发展和繁荣。

(摘编自丁国旗《习近平有关文艺系列重要论述的方法探讨》)

材料二:

张江(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习近平同志指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这体现了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从文艺本体角度来讲,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艺术应该是也必然是与时代贯通的,而不仅仅是只与自我相通的内化品。它浓缩时代、折射时代、呼应时代,成为时代的意义表征。

吴义勤(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从中外文学发展史来看,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始终是叙事作品创作的中心环节。优秀的文艺作品,因为成功塑造了典型形象,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中国现代文学中,鲁迅笔下的阿Q、巴金笔下的觉新、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都是典型人物。当代文学经典成功塑造的杨子荣、梁生宝、江姐等新人物形象,也都以鲜明的时代性和丰满性格感动成千上万读者。

柳建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当代中国正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社会生活天翻地覆,为新的文艺高峰积累肥沃土壤和丰富营养。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既是新时代给文艺家提出的新任务,也是当代文艺家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作家、艺术家们若仔细研读生活,遵循文艺创造规律,一定能创造出一批可与这个伟大时代相匹配的典型人物形象。

张志忠(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间中华民族为追求民族复兴前赴后继,可歌可泣,为文学提供巨大表现空间。人与时代一起成长,贴近大时代的灵魂脉动,表现历史剧变中人的命运遭际,塑造萃集时代和人生深刻内蕴的英雄、弄潮儿、普通人等形象,正逢其时。但同时,时代的发展变化导致社会的复杂性、环境的复杂性、人的复杂性都空前增强,将这种纷繁复杂转化为有效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无疑是更大的挑战,需要更高超的本领和能力。

(摘编自《典型的高度就是艺术的高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文学样式,与其所处时代的精神气度、人文追求有密切关联。
B.只有深刻理解中华文化,多写中国当代故事,才能扭转人们“古代的、西方的作品就是优秀”的观念。
C.从文艺本体角度来讲,富有典型意义的文学艺术一定要与时代相贯通,成为时代的意义表征。
D.时代的发展变化导致社会纷繁复杂,这为当下文艺工作者塑造有效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增加了难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伟大时代的新变化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有助于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B.任何文艺创作都应立足现实,反映生活。因此作家想要打造反映时代的精品,可以深入一线。
C.从中外文学发展史来看,作家那些享有盛誉,获得成功的作品,都有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
D.国内的作家们若能仔细研读生活,遵循文艺创造规律,一定能创造比西方作品更经典、伟大的佳作。
3.下列文论,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班固:“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B.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C.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D.王安石:“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4.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论证的严密性的。
5.作家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北方某省会城市某平民区为背景,以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21世纪初,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2019年8月16日,此书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该作品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原因。
2023-11-24更新 | 9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于悲剧美和喜剧美这对范畴,古典美学在进行形而上的论述之余,也会破例运用一些心理分析,亚里士多德在定义悲剧时就用了“通过怜悯和恐惧使心灵获得陶冶”的说法,这里的“怜悯”“恐惧”“陶冶”,都已经是心理学概念。但是,他在论述喜剧时就无法沿用类似的心理学概念完成立论。直到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康德,才用“心理预期逆反性失重”来论述喜剧,却也存在“以偏概全”之弊。

在社会的一般认知上,人们也习惯用心理学概念来解释悲剧美和喜剧美。例如把悲剧美说成是对悲哀记忆的释放,把喜剧美说成是对愉悦欲求的满足。这种说法也没有错,只不过停留在浅层心理之上。

从深层心理上说,悲剧美和喜剧美,对应着人类对社会物象的仰视需要和俯视需要。

悲剧营造英雄,而悲剧英雄就是人们仰视的对象。在艺术中,仰视与地位、财富、学识无关,而主要决定于他是否遭遇悲剧,以及在悲剧中的表现。其他物象的崇高感,也都与不可抵达有关,甚至与牺牲有关。仰视,是人类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而悲剧美的仰视,则是这种心理需要的最高实现方式。

悲剧美所提供的仰视,既崇高又感人,但时间一长就太令人疲劳了。克服这种心理疲劳只有两个方法:一是把仰视的高度降低;二是让自己内心产生与被仰视对象近似的因素,造成感同身受的效果。但这两点,在古典主义悲剧中很难做到。那种悲剧为了摆脱人们的疲劳只能寻找新的刺激,而那种刺激总是让悲剧英雄更加走向惨烈,结果与观众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

在西方,古典主义悲剧的转型从雨果的浪漫主义时期就已经产生重大突破,而真正获得理论成果的却是比利时文学家梅特林克。

梅特林克认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毒药、自杀、决斗,都太偶然,又离普通观众太远,因此那种悲剧是“偶然悲剧”,对观众而言是“与自己很远的悲剧”。其实日常生活中也有大量与人人有关的悲剧,例如某天早晨在镜子里发现了自己的第一根白发。这种悲剧看似琐碎却最为普遍,而且可以撬动人生的前前后后。第一根白发是一个转折点,从童年到这里的过程产生了另一种意义,从这里到死亡的过程也产生了另一种意义。这一来,这种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也就成了“必然悲剧”,而且对观众而言是“与自己很近的悲剧”。但是这种悲剧也有重大失落,那就是与悲剧美紧紧相连的崇高和庄严,不见了。

(摘编自余秋雨《观众心理美学》,有删改)

材料二:

对悲剧体裁的界定,或者说对“悲剧性”的现解,是西方古典诗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悲剧人物是“比我们好”但又不完美、“遭受了不该遭受之不幸”的人,悲剧情节的主要成分是“突转”“发现”和“苦难”(《诗学》)。这些论断影响深远,也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悲剧性”。

在思考悲剧冲突时,要努力理解在那些看似偶然或带有幻想特征的情节之后,悲剧冲突深层的必然性、严肃性,理解悲剧冲突既是人与人的冲突,也是思想的冲突。在理解悲剧主人公时,要探讨其悲剧命运的深层原因,透过其具体性格特点,把握这一人物所承载的思想意义。悲剧主人公导致悲惨结局的行动,古典诗学称之为“过失”,但这一范畴的实际内容,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戏剧作品中又是千变万化的,它可能表现为悲剧主人公因为某种性格缺点或对真实情况暂时无知而采取的错误行动,也可能表现为悲剧主人公面对两难处境时作出的某种自觉抉择。悲剧主人公犯下过失,而又自觉承担这一过失的后果,宁愿毁灭,也不向悲剧命运低头,“通过自己的牺牲,英雄表现出配得上悲剧性之伟大”(帕特里斯·帕维斯《戏剧艺术辞典》)要全面地看待悲剧作品的情感价值和思想认识价值,要避免在欣赏悲剧作品时将其简单化,在缺乏充分的阅读(观看)体验基础时进行抽象的思想探讨,而应该首先驻足于悲剧作品带来的情感震荡,以面对作品时的实际体验为基础,透过具体的细读品味来导入思想主题的探讨。这实际上是学习一切文学作品时的基本原则。也只有坚持这个原则,才能够真正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摘编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编写说明》,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无法用类似的心理学概念完成对喜剧的立论,康德却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B.在社会的一般认知上,把喜剧美说成是对愉悦欲求的满足,只是停留在浅层心理之上。
C.古典主义悲剧很难借助降低仰视高度和与之造成感同身受的效果来克服观众心理疲劳。
D.面对两难处境时作出的某种自觉抉择,常常成为悲剧主人公“过失”的可能表现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亚里士多德率先使用心理学概念对悲剧进行定义,体现了他在古典美学论述上的进步。
B.因悲剧美提供的仰视是心理需要的最高实现,崇高且感人,故时间一长就令人产生疲劳。
C.在古典主义悲剧的发展历程中,亚里士多德、康德、雨果、梅特林克均是关键性人物。
D.“必然悲剧”比“偶然悲剧”更为普遍,与观众的心理距离更近,但崇高和庄严缺失。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看似偶然或带有幻想特征的情节”一项是(       
A.关汉卿《窦娥冤》:窦娥法场发誓愿引发天降大雪。
B.曹禺《雷雨》:周朴园偶然想起让侍萍取衬衣。
C.莎士比亚《哈姆莱特》:哈姆莱特误杀波洛涅斯。
D.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毅然离家出走。
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王利发是话剧《茶馆》中的主人公,请依据材料二分析其悲剧性。
2022-11-11更新 | 1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