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96940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印发,描绘了未来15年我国学校美育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宏伟蓝图。和以往的政策相比较,其站位更高、系统性更强、保障力度更大,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推动学校美育升级转型的意志和决心。

进一步深化了对学校美育的认识。《意见》丰富了美育的内涵,深化了对学校美育功能和地位的认识。一是美育不仅仅是艺术审美教育,更不只限于艺术技能教育,还是心灵教育、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从而超越了狭隘化的美育观,走向了融合或综合的大美育观。二是对美育功能的认识上有所拓展,在注重个体精神享用和发展功能的同时,关注美育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功能,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和增强文化自信。三是进一步提升了美育的地位。改革开放后,有关教育方针的表述中曾一度不提美育,把美育视为德育的组成部分或有效路径,而今学校美育被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标志着学校美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性要求。

构建了更为系统的学校美育体系。《意见》系统构建了适合新时代特征和要求的学校美育体系,提出了学校美育发展史上迄今为止最为清晰详尽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架构,明晰了新时代深化美育改革的方向、方案、方式、方法,明确了未来3年和未来15年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摘编自2020年12月30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材料二:

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的有机统一,对于提升人的审美素养、道德情操、人格修为、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当前,在“五育融合”的背景下,补齐学校美育“短板”,构建科学系统的学校美育体系,已然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当务之急。

廓清学校美育的意涵界域和核心特质,是构建新时代学校美育体系的先决条件。何谓“美育”?目前学界有两种认识:一是“狭义论”,认为美育是“艺术教育”;二是“广义论”,认为美育是“素质教育”抑或“情感教育”。马克思主义美学从人类的本质出发,指出“审美活动”是人的劳动实践的特殊方式,“审美需要”是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和生命追寻,“审美关系”则是架构起人的“理性王国”和“感性王国”之间的桥梁,人最终要在“真善美”的统一中达至“自由王国”。美育是让教育对象在审美体验中感知并获得“真善美”的深层力量。

美育教师是开展学校美育工作的关键力量,打通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梗阻,积极培育能够感染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思想、丰盈学生精神、触动学生灵魂的“美育之师”具有重要意义。一要优化师资结构,聚力解决“有人教”的问题。二要注重现实保障,聚力解决“愿意教”的问题。三要增强核心素养,聚力解决“能教好”的问题。

(摘编自2021年10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材料三:

         


   

材料四:

近年来,美育受到各界广泛关注。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美育实践存在的差距等问题,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建议,助力人人养成与美相关的文化兴趣和爱好。冯远提出,首先将学校作为主阵地,牢牢把握美育的方向,发挥其核心引领、辐射的作用,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教材建设;完善测评考核机制、创新美育形式,用好多媒体和传播科技是主要任务;同时,高校应做好美育专题理论研究,形成系统的基础理论,以利指导实践。其次,创造条件积极倡导、推进社会美育工作,进一步营造全社会重视文化环境的氛围建设,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作用;让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的(包括离退休老人)群体,人人都有接受有关审美教育、文化活动的机会,通过各种阅读、观摩、欣赏和学习相关知识技能,达到入眼入耳入心;参与各式实践活动,鼓励动手动脑、会心会意,真正达成以美养德、以德铸魂、化育人心的效用。

(摘编自2022年3月7日《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一、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见》描绘了新时代我国学校美育发展的蓝图,丰富了美育的内涵,对学校美育功能和地位的理解更深入。
B.《意见》将美育的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认为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而不再是德育的有效路径。
C.当前学校美育存在一些“短板”,构建科学系统的学校美育体系,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当务之急。
D.“审美活动”是人的劳动实践的特殊方式,美育就是让教育对象在审美体验中感知并获得“真善美”的深层力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意见》系统构建了新的学校美育体系,提出了顶层设计和整体架构,落实好《意见》将能彻底解决学校美育的系列问题。
B.70%的家长会为孩子选择艺术类素质教育,其中约45%的家长倾向选择美术教育培训,这表明家长受“狭义美育论”的影响大。
C.家长对学校美育工作也很关心,其中“是否进入升学考试”关注度较高,这表明家长对美育在考试中的作用依旧重视。
D.学校是美育的主阵地,起核心引领作用;社会美育是学校美育的组成部分,对学校美育起支撑推动作用。
3.如何更好地开展学校美育工作?请依据上述材料,从国家、社会、学校三个层面概括回答。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感恩教育是通过以情动情、以德报德、以人性唤起人性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包括认知层次,即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惠和帮助,并在内心产生认可;情感层次,即在认知基础上,衍生出一种愉悦、温暖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自觉的感恩意识和回报冲动;实践层次,即将感恩意识和回报冲动转化成为报恩乃至施恩的行为。

家庭是人的感恩意识认知和感恩情感培养的摇篮。首先,父母应在孩子稚嫩的心田里早早播下感恩的“种子”,要让孩子从小学会体贴父母、关心他人。其次,给孩子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敬父母、报答恩人、与人为善的故事。其三,适度灌输中国传统孝道的精华。孝是中国古代最深入人心的观念之一,“百善孝为先”是千古流传的古训。《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通过家庭的感恩教育,弘扬传统孝道中的精华,注重对青少年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的培养,这些可以为日后道德教化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教育就是通过“浇水”和“施肥”使感恩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新加坡的许多幼儿园中,老师让每个孩子在肚子上绑一个大包袱,扮成妈妈怀孕时的样子,然后让其爬楼梯或打扫卫生,感受妈妈的辛苦。这样,孩子们放学回家后都会给妈妈搬凳子、擦汗水,尽力所能及的孝心。《孝经》借孔子之口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表明,珍爱生命就是孝敬父母、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具体行动。

在社会中,互爱、互帮、互助是幸福与快乐的源泉。学生在学校接受的道德教育要在步入社会后进行全面的践履。随着心智的成熟,他们感激和关爱的意识会逐渐内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并外化为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具体行为。社会应大力宣传和倡导中华民族礼尚往来、知恩图报的美德,如《礼记》所云:“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同时,社会还应使大众牢固树立“知恩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乃小人”的理念,从而使感恩这一闪烁着人性之美的善端不断发扬光大。

感恩是做人生的加法,它让人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回馈社会;忘恩负义是做人生的减法,它让人自私狭隘、懈怠颓废、不思进取。更重要的是,感恩能使人在互助、互敬、互爱中共享幸福和快乐,实现情感与道德的共赢。感恩是“小爱”,但在善的引导下,它能使人最终走向“大德”。

(摘编自张自慧《感恩:道德品行的善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恩教育是一种以知恩为基础、感恩为驱动、报恩和施恩为践履的人文教育。
B.感恩认知和感恩情感的培养应从孩提时做起,使孩子能亲其亲、善其善、孝其孝。
C.学校是强化感恩教育的重要基地,要拓展学生的感恩意识,并使之付诸具体行动。
D.学生接受的感恩意识在其步入社会后,会直接外化为具体的报恩行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概括感恩教育的层次,再分别从实施感恩教育的三个途径进行层进式论述。
B.文章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地阐释了在感恩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C.文章第2段引述古训和《孝经》中的话,强调家庭感恩教育中弘扬传统孝道精华的重要性。
D.文章将感恩和忘恩比作加法和减法,通过对比论证突出其影响,是为文末的结语做铺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的感恩教育因为包含了灌输中华民族传统孝道中的精华,故而是社会道德教育的基石。
B.通过具体行动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是新加坡的许多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的重要措施。
C.感恩虽然只是“小爱”,却是在做人生的加法,最终必会使人走向“大德”。
D.华罗庚曾经说:“人家帮我,永志不忘。”这与文中感恩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
2020-10-12更新 | 14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民法典系统整合新中国70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借鉴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民法典编纂提供了丰厚滋养,使民法典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

民法典明确立法目的是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法典分编中有专门对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权益的保护规定,如有关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则要由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同样,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些都体现了仁者爱人、恤老怜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民法典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庸》有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论语》中也有这样的表述:“礼之用,和为贵。”民法典在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中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和睦、和谐观念。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文化滋养,很多理念已深深融入民法典条文中。

诚信体现社会道德准则,也是民法典的重要原则。《论语》中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诚信不仅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修为,也是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民法典合同编第五百条规定,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这为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的道德规范提供了法律支撑。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特点。《逸周书·大聚》记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罢,以成鱼鳖之长。”民法典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绿色环保原则在民法典分则中也有充分体现。例如,在物权编中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在合同编中规定,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在侵权责任编中,设有专门章节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进行规范。民法典回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传承和弘扬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摘编自柴荣《人民日报》2020年11月25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年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因而是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
B.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历史文化基础是中华传统美德,民法典中多条规定都体现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弘扬。
C.儒家认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础;民法典规定,从事民事活动的人都要遵循诚信原则,如有违背,应承担相应责任。
D.古籍中有记载,人们曾在6、7、8月这三个月中不得下河捕鱼,这种绿色环保原则在民法典中也有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围绕我国民法典,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民法典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作用。
B.文章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结构清晰。
C.第3段引用《中庸》中的文句和民法典中的相关规定,表明民法典条文中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观念。
D.第4段主要运用引证法,证明“诚信”是民事主体应当遵守的法律规定,而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规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不符合民法典规定的一项是(     )
A.贫困山区17岁女孩小荣,被父亲要求退学打工赚钱供弟弟读书,相关部门应批评父亲的重男轻女思想,并责令其依法承担相关义务。
B.连南市政局直接倾倒垃圾至垃圾填埋场,导致附近湟白水村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污染。人民法院判处市政局消除污染并赔偿17.21万元。
C.杨先生未满周岁时,母亲远走他乡,断绝音信40多年后母亲突然回来,身体病弱、生活困难,要求杨先生供给生活费。
D.甲将一个古董卖给了乙,不久后乙发现古董为赝品,且甲是知情者,但双方在交易时已签订了有效合同,乙只能自认眼拙,自担损失。
2021-01-25更新 | 14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以具有年代感的逼真生活场景、视角开阔的多维全景式刻画以及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出百年前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创时刻的生动画卷。这些艺术形象此前已经在不同电视剧中,程度不同地得到过一些刻画,但像在《觉醒年代》中这样,紧密依托《新青年》杂志的传播轨迹,将多种多样的人物和事件共同组合成一幅完整而又多元、多元而又归一的群像作品还是第一次见到。

这部电视剧在叙事结构上体现出一个鲜明特点:将百年前相继发生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建立中国共产党三大历史性事件相互贯通,对建党进行多维度全景式描绘,由此而产生一种美学效果——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先后成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两大必然而又重要的历史性步骤。

如果说,从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日本早稻田大学首次会面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消息传来,叙述的中心事件是新文化运动,那么,从青岛问题凸显至陈独秀被营救出狱,主要叙述重点在“五四”运动;而从李大钊和陈独秀在长城谈话中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及道路选择到剧终,则主要叙述建党前夕的诸多人和事,风起云涌而又纷纭繁复的线索九九归一地共同指向一个中心——建党伟业的成就。

从这个结构设置可知,全剧叙事的重心看起来在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进程,而对建党过程主要采取侧写、渗透或贯穿于前两场运动的方式,但其实后者才真正是前者的叙事主旨。这种结构设计可以起到两方面作用:一方面突出建党这一开天辟地事件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展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作为先导性事件而成为建党运动的铺路石同样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电视剧把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作为建党大业的先导性事件加以叙述,因而两大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就必然被赋予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创者的正面历史地位及其意义。陈独秀被视为与李大钊一样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又作用有别的人物加以叙述,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在“五四”时期的作用得以突出,胡适、蔡元培、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易白沙、辜鸿铭等曾经发挥的正面作用得到直接描写,现代文学首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写作和发表被浓墨重彩地渲染等,共同构成《觉醒年代》创作中的一次具有集成式意义的美学收获。为了突出这种多元归一的必然性,全剧体现出一种历史人物评价上的辩证法:多元道路选项中的任何一道选项,在当时无法未卜先知的有限条件下,都是一种道路选择的艰苦探索过程。

在重绘这组多元归一群像的过程中,该剧在故事情节设计上体现了独特的叙述追求:以一刊、二人、三事和多元思潮为中心,组织全剧故事框架和塑造人物群像。一刊即《新青年》,二人即两个主角李大钊和陈独秀,三事即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建党三次历史性事件,多元思潮即保皇、复古、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多种思潮。重要的是,以《新青年》杂志为基本叙事线索,由此展开全剧故事情节,有效串联起该刊创始人陈独秀和重要参与者李大钊的所有重要活动,重点强化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建党这三大历史事件之间的紧密联系,及其在多元思潮激荡中最终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作用。

总之,该剧的显著突破,集中在有关百年前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创者群像的完整而多元的塑造上,传达出当代电视艺术创作者的美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于今后同类题材艺术创作也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摘编自王一川《〈觉醒年代〉的美学突破:重绘新纪元开创者的多元归一群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觉醒年代》是一部以一个刊物的传播轨迹将人物和事件组合成一幅完整而又多元、多元而又归一的群像作品。
B.从李大钊和陈独秀在早稻田大学首次会面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消息传来,《觉醒年代》叙述的中心事件是新文化运动。
C.电视剧《觉醒年代》正面叙述的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进程,其中心和叙事主旨却是建党伟业的过程及成就。
D.电视剧《觉醒年代》故事情节设计的独特叙述追求是以《新青年》为基本叙事线索,串联起陈、李二人的所有重要活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先概括性介绍电视剧《觉醒年代》,接着通过对比论证突出其在叙事结构和叙事追求方面的独特性。
B.文章从美学角度评价《觉醒年代》,阐述其美学突破,指出其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及对其他作品的借鉴意义。
C.文章的主体部分呈并列结构,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和叙述追求三个角度对电视剧《觉醒年代》进行了评述。
D.文章在阐述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美学突破时,既有整体性的概括,又有具体的举例分析,二者相互结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成功取决于其人物形象的鲜活、生活场景的高度还原和全景式刻画视角的多维开阔。
B.百年前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创者的多元群像得以在《觉醒年代》中辩证地重绘,折射出当代人们的文化自信。
C.《觉醒年代》正面呈现了辜鸿铭等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以及他们所做的艰苦探索,这也是本剧美学收获所在。
D.如果没有多元思潮的较量,我国最终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也许更漫长,《觉醒年代》艺术地传达了这一观点。
2021-08-24更新 | 2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