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19817131
下列对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起笔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酿造出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B.《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空间之无际衬托出离愁之无限。
C.《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D.《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整,情韵悠扬。白天吹笛子,夜晩唱菱歌,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蓬姑娘都很快乐。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哪一诗句是用来形容“严以修身而品格清廉”的名句?(     
A.一江春水向东流B.一身能擘两雕弧C.一片冰心在玉壶
2021-03-23更新 | 40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地行,车儿快快地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以途中的景物为线索抒情写意,从不同侧面展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
B.柳丝虽长,却难系住远行人的马,想使疏林挂住斜阳也是枉然,用客观事物衬托远行人去意已决,难以挽留。
C.张生骑马在前,因依恋而慢慢地走;莺莺坐车在后,因难舍而紧紧跟随。曲词真实、细腻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离别之苦。
D.莺莺因将与张生分别而消瘦。虽然高度夸张,却准确地写出了莺莺在感情折磨下身心交瘁的状况。
2021-01-02更新 | 4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虽老,但不忘为国效力。
B.作者借廉颇虽老还有人想起用他的故事,反衬自己得不到朝廷重用,从而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感慨。
C.为今天再也找不到像廉颇这样的大将感到痛惜。
D.怀念廉颇,吊古伤今,渲染一种悲壮苍凉的情绪。
2021-11-12更新 | 7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