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实用类文本 > 实用类文本常见类型 > 新闻、通讯、访谈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1989875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落幕,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会所具有的多维度意义开始展现出越来越清晰的脉络。

北京市的冰雪产业结构日渐清晰,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活动2万余场,参与人次约3100多万,冰雪运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冬奥期间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科技应用,让全球的运动员们纷纷“点赞”。多项数字技术的使用让本届冬奥会成为科技与体育融合的一次标志性赛事,北京冬奥会也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舞台。

在冬奥会的筹备、举办过程中,以及在冬奥的赛场上,青年一代展现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自信、担当与活力。在成长为祖国栋梁的过程中,冬奥成了他们难忘的记忆。包括冰球运动在内,大量的冬季运动项目都因冬奥会的举办而在中国蓬勃发展,“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已然实现。全国范围的“冰雪运动热”,必将带动青少年更加广泛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更健康、更茁壮地成长。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留给未来的宝贵财富》)

材料二:

   

(摘编自《数据解读——2022年冬奥会》)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带火造雪师、制冰师、IP运营师等职业,有效提升了我国冰雪产业相关产业人才技能水平,突破地域限制扩大了就业吸纳范围,创造了多元化,可持续就业机会。

造雪师和制冰师是冰场和雪场基础设施的打造者和维护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场地运动的体验感和安全性。随着全国冰场和雪场数量的不断增加,相关人才需求不断攀升。

此外,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全球走红,让公众看到了IP设计师和IP运营师在优质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打造方面的巨大价值。数据显示,近三年来,IP设计师岗位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

在冰雪产业的上中下游,有至少15个细分领域在快速发展。“冰雪+”复合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我国冰雪专业人才储备的能力,并为其他领域的劳动者创造了大量多元化就业机会。

(摘编自《北京冬奥会带火造雪师、制冰师、IP运营师等新职业》)

材料四:

从开幕式上惊艳全场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黄河之水天上来”等中华文化展示,到颁奖典礼上穿戴“瑞雪祥云”“唐花飞雪”服饰的礼仪人员;从造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雪如意”“冰玉环”等场馆,到灵感来自古代同心圆玉璧的奖牌……一系列中国元素呈现着中国文化和冰雪文化、奥运文化的完美融合。

开幕式从“小”处着手,展示一个大国内敛含蓄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始的蒲公英是“小”的,五环破冰是“小”的,会歌合唱是“小”的,这种“小”正是我们国家的文化自信,不用再强调我们国家的地大物博,而是让世界看到我们国家文化更具象、更深层次的一面。

运动员入场式上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全部取材于中国各地的经典传统门窗图案;开幕式上引导员手持的雪花引导牌,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古老的手工编织工艺——“中国结”的图案;30枚体育图标,融合传承千年的中国篆刻艺术;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分别以中国“国宝”大熊猫和中国灯笼为原型……本届冬奥会立足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彰显中国风采,传递中国自信。

(摘编自《冬奥会邂逅“中国元素”“中国式浪漫”享誉全球》)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其他三次冬奥会相比,2022年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就业机会最多,为中国拉动60万人的就业规模。
B.崇礼区2020年接待游客创历史纪录,达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3亿元,相较2012年有较大的增长。
C.2014年到2020年,崇礼区旅游综合总收入的增长率高于崇礼区接待旅游人数的增长率。
D.2013年和2014年,崇礼区旅游综合总收入增长量和接待旅游人数增长量都比其上一年要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是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具有多维度的意义,最重要的意义是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B.造雪师和制冰师是专业度极高的小众职业,随着冰场产业发展,相关人才需求会不断攀升,人才缺口也将会逐年扩大。
C.“冰雪+”复合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了我国冰雪专业人才储备的能力,也扩大了就业吸纳范围,创造了多元化就业机会。
D.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的“蒲公英”等从“小”处着手,比起过去只强调“大”,更能突出作为举办方的中国的文化自信。
3.历届冬奥会都对举办方产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知识点】 新闻、通讯、访谈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0年8月3日,香港大学向江苏高考生白湘菱发放了录取通知。虽然“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北”事件暂告一段落,但事件引发社会对实行到最后一年的江苏高考乃至教育模式的关注和讨论仍在继续。更重要的是,讨论开始回归高考改革,关注计分原则、录取方式等环节对于人才选拔的影响,以及究竟如何做到惜才又公平。

贺佳雯:你如何看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因历史科等级无缘多所名校一事?

孙干:这一事件是由于考生本人某一门学科的失利,影响了录取。这不是不公平,是制度本身导致可能流失一部分人才。制度希望学生能成为全才,不要偏科,这对一些偏才或是选测有失误的考生的高考录取有桎梏。在当前制度下,高考招生录取必须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既看总分又看选测科目等级是现行规则决定的。

贺佳雯:回到高考制度本身,江苏高考08方案的争议点究竟何在?有哪些利弊?

孙干:08方案主要争议在于可能会导致部分高分人才选不到最一流的高校。这是等级计分原则的一个弊端。如果白湘菱的历史科按照分数计入总分,那总成绩可能在语数英高分的弥补下也会取得不错的排名。简单以等级划分容易出现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可能虽然一个等级,实际中间差了很多分。对人才选拔也不公平。

张端鸿:江苏高考08方案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学生只有做到参考科目没有短板,才能录取到最理想的学校。这可能导致学生选考科目的单科全省排名如果不理想,就会影响学生的全局;高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也缺少自主权。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过去十年,我们一边改,一边有意见反馈过来,于是再调整。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不建议学生偏科严重,因为选测科目本身,已经是学生自选的相对擅长的科目。

贺佳雯:08方案改革的初衷是什么?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初衷在于强调语数英三门主科的学习,夯实基础,同时减轻其他副科的学习压力。就是放到现在,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一致的。

孙干: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走样。考生容易作出功利化的考量,只奔着高分区去。这种功利化,会导致理科高端人才培养中的人才流失,对人才培养实际上非常不利。

贺佳雯:江苏高考经历了十年五改,从你的视角,认为其中哪些是关键时间节点,个人有哪些思考?

张端鸿: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应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高考招生录取,最核心的改革应当是赋予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江苏高考改革注重“术”的改革,而忘记了“道”的改革。

孙干:有些高考方案,确实是有亲身经历的感受更深刻。很多老师、家长,可能都认为高考改革是一种“瞎折腾”———总分低拉不开分数,扁平化拉不开差距,状元上不了名校,学生为了一些学科上各种补习班负担很重等等。所以就出现了选科功利化、学生的理化学科素养不高等情况。我觉得作为一线老师,也迫切希望高考进行改革。

贺佳雯:新高考改革能否解决江苏现有高考存在的问题?可能还会有哪些新的问题有待厘清?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明年江苏也是750分总分了。这种现象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了。新高考是借鉴了江苏这些年高考改革经验的,它的其中一个升级之处在于,为了防止功利性选科,限定学生要在物理和历史两门中选择一门。

张端鸿:当前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核心是公平和效率两大原则难以兼顾。新高考改革以后,能规避单科等级制约招生录取这一因素,但“教育行政部门划批次、分数为核心”主导高考招生录取的格局不会变。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对全过程规定都很细,分数、等级和录取之间构成高度的因果关系,很难有破格录取。今后的高考改革方向,应当在有效监督的基础上,赋予高校更大的招生录取自主权。

(摘编自《高考改革“术”与“道”》《南方周末》2020年8月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白湘菱无缘清北一事,孙干认为是考生本人的学科成绩影响了最终的录取。这与公平无关,是制度本身所致。
B.面对江苏高考08方案可能引发的后果,张端鸿与孙干都认为学生的参考科目没有短板,才能录取到最理想的学校。
C.江苏高考08方案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让考生夯实基础,减轻负担。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
D.江苏高考经历了十年五改,太过频繁,这与高考录取制度应当具有很强的稳定性相悖,从某种角度看是不成功的改革。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方周末》作为组织方,聚焦高考改革,关注计分原则、录取方式等环节对于人才选拔的影响,希望选拔制度惜才又公平。
B.张端鸿作为讨论的一方,关心高考改革方案的初衷和争议点,是为了呼吁江苏不要只注重“术”,而忘记了“道”的改革。
C.江苏省教育厅作为讨论的一方及高考改革的组织方,面对一直充满争议“08方案”,也在不断的反思和调整改革的措施。
D.如何解决江苏现有高考存在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各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高考背景下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
3.贺佳雯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020-12-07更新 | 4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总体来看,具备‘政府主导、项目管理、分类收集、因地制宜、村民自治、市场运作’这几个特点的垃圾处理方式值得借鉴”。

政府主导就是要通过政府科学规划、政策扶持等途径来建立长效机制,同时按照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实现自上而下分级负责的运行机制;项目管理就是将垃圾处理工作与示范村、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等项目结合起来,多渠道争取配套资金,支持分类收集垃圾桶等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收集就是强制实施农户初分、源头减量的政策,大力推动分类处置机制建设;因地制宜就是合理布局垃圾中转池或倾倒池,选择最佳资源化利用途径;村民自治就是实行垃圾处置收费和保洁员制度;市场运作就是引入如有机农业企业、蔬菜合作社、有机肥厂等市场运作主体。

——访农业农村部沼气研究所研究员张敏


材料二

在城镇化进程中,法国政府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之一,农村及小型城镇的垃圾分类回收及处理标准也与大型城市一样。目的是为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应对未来环境保护需求和能源对城市建设的挑战。

法国自然资源匮乏,因此必须重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降低其对国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严格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根据法国政府规定,无论是废旧报纸、电池,还是报废的汽车、轮胎、电脑、冰箱、电视机,所有家庭和工业垃圾都必须经过再循环使用处理,所有公共垃圾场只接收经过再循环处理并已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垃圾。法国有200多家大型垃圾处理厂,其中绝大多数使用高温焚化炉,拥有强大的垃圾处理能力和领先的处理技术。目前,法国约80%的生活垃圾得到了可循环处理,其中63%的废弃包装类垃圾经过再处理被制成了纸板、金属、玻璃瓶和塑料等初级材料,17%的垃圾被转化成了石油和热力等能源,垃圾资源化利用已成为法国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法国农村,相关社区产生的垃圾均由市政一级的机构进行统一收集和处理。

——法国:农村垃圾处理变废为宝


材料三

材料四

我们必须在填埋和焚烧这两个基本的处理方式上进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体制上,要建立垃圾分类处理运行系统。用行政或市场的手段,建立起替代计划经济时期,曾由供销社系统负责的垃圾回收体系。在机制上,要创新垃圾分类处理管理办法。在倡导全民垃圾分类之初,要实行奖励和处罚并重的办法。在形成规范后,持续实行收费和处罚并重。在技术上,对垃圾分类处理不可怀有一蹴而就的思想。垃圾分类是个技术活儿,要从娃娃抓起,让垃圾分类的技术规范进幼儿园、进小学课本,必须从源头灌输,并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

——用新发展理念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村垃圾处理的政府主导就是利用政府的规划、政策等优势,实现自上而下的政府五级联动分级负责的运行机制。
B.张敏研究员所说的分类收集就是在垃圾收集之初强制农户实施垃圾分类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分类处置机制建设。
C.在法国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其垃圾处理的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应对未来环境保护需求和能源对城市建设的挑战。
D.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垃圾处理理想的路径是“消费者—垃圾—分类—处理—产生新能源、新产品—消费者”。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政府主导、项目管理、分类收集、因地制宜、村民自治、市场运作”是目前中国农村垃圾处理的最好方式。
B.法国因其资源匮乏,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降低其对国外能源的依赖程度,而垃圾分类问收体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C.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所有的垃圾经过再处理之后都可以完全转化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再次为人们所用。
D.法国政府规定,所有的垃圾都必须经过再循环使用处理,法国所有的公共垃圾场不接受没经过再循环使用处理的垃圾。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如何更好地对农村垃圾进行处理。
2018-07-15更新 | 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有关规定,中国拥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洋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公里,约合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拥有312万公里长的海岸线,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我国是海洋大国,同时也是海洋小国。我国的海岸线长度为世界第四,大陆架面积为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从这些数据看,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然而,从人均海洋面积来看,就显得十分可怜了,按《公约》规定,中国的人均海域不到世界人均的1/10,人均占有面积排在世界第122位,海洋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1/30,人均大陆架盆地的面积只有世界平均的1/40,大陆架油气资源人均不足世界的1/2。

(选自何传添《中国海洋国土的现状和捍卫海洋权益的战略思考》)

材料二: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这是今年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之后,又一个国家级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专家认为,自海洋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之后,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将通过这3个试验区连成一片,形成以海洋经济为基础的沿海大城市群。

据国家海洋局3月公布的《201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为38439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12.8%,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海洋资源潜力巨大。

厦门大学海洋政策与法律中心副主任朱晓勤表示,海洋中的丰富资源可为人类资源短缺提供巨大的物质支,在开发时所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也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发展海洋经济对于保障我国海洋主权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每鸿胜表示,中国要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利益,应该将木国可以利用的海域成先利用起来,然后以中国内部的发展实力为基础,争取海洋话语权,并最终保证中国的海洋国家利益。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年8月)

材料三:

(选自《自然资源部发布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材料四:     

随着综合国力的大幅跃升,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当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债权国。201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74.4万亿人民币(约合11.5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美元的两大经济体之一。中国也建立起了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国家科技体系、工业体系以及比较系就的国防科研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船舶、航空、航天,兵器、核工业电子等军工企业拥有较强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

与此同时,军队转型建设不断深入,尤其是海军建设逐步向远洋海军转变。一大批新型装备陆续服役部队,海军战斗力建设得到了实质性增长,战略性、综合性,国际性军种的特征逐步显现:海军主战武器装备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中国首艘航母16舰正处于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之中,首艘自主研制生产的航母、万吨级驱逢舰也先后下水,新型核潜艇、052D型驱逐舰以及轻型护卫舰、大型护卫舰、大型船坞登陆舰、新型综合补给舰等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相结列装服役,海军作战平台向大型化、远程化方向迈出了坚实步伐;抢抓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机遇,实现了水面规艇编队、海军航空兵、核潜艇和常规潜艇走出去常态化,在出布提成立了首个海外保障基地;走向深蓝、走向世界的步伐明显加快,先后完威了环球航行访问,亚丁湾护航、利比亚撒侨、叙利亚化武护航、马航客机搜寻、马尔代夫紧急供水,也门战火中侨等重大远海任务,彰显了大国担当,赢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好评利高度赞誉

(摘编自《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人民网,2017年09月2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拥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洋面积范围辽固,其中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说明我国是海洋大国,这是有法理依据的。
B.2011年,国务院先后批准实施了三个与海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规划方案,这说明海洋经济的发展开始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发展的地位。
C.近几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持续增加,但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海洋生产总值的增速略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
D.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有所突破,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就人均海洋面积而言,中国的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而且人均资源占有量也极其不足,就此而言,中国尚属于海洋小国之列。
B.海洋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能合理开发,既能为人类资源短缺提供巨大的物质支撑,也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优化国家经济结构。
C.中国军工企业的研发与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也取得突破,这是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近几年,中国海军建设逐步向远洋海军转变,走向深蓝、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系列的远海任务,彰显了大国担当,维护了地区和平。
3.要维护中国的海洋国家利益,需要从哪几方面加以努力?请结合文本分析。
2019-11-21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