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199738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城市中的荒野是工业文明桎梏下的野性遗漏,是由金属与玻璃构建的寂寥城市的凄美回眸和慰藉。好奇与探索的天性让人类文明在发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从非洲草原走向亚洲丛林、欧洲冻原、美洲荒漠……于是,粗糙的矿石被打磨成光滑的玉器,黏土变作了洁白的瓷具,燧石的火星烧去了原野的荒芜,殖民地中的野花经过培育成为了贵族花园中的奇葩,自由流淌的溪流被改造为光滑的河渠,沼泽被开垦为田园和城镇……这是一条逐渐背离荒野的文明之路,城市、农田和园林在化石能源和机械力的推动下,不断取代原生的自然;自然的野性被日益驯化。“光滑”“精致”“高雅”和“温顺”等渐渐成为当代文明的重要特征。现代城市是当前最高层次文明的载体和象征,却已被演绎为用塑料、金属和玻璃搭建的宫殿——光鲜亮丽,不着尘埃,野草和昆虫失去容身之所,自然和野性只存在于电子屏幕和声光电的感官刺激之中。失去野性的人类,正如豢养在拉斯维加斯五星级酒店玻璃房中的老虎,寂寥而萎靡。于是,野性和荒野被重新提起。

城市荒野之于人类文明和城市化,恰如困兽囚笼中的一棵绿树、一丛野草或一条溪流。从发生学意义上讲,部分城市荒野作为原生自然的遗存斑块或廊道得以在城市中幸存,如残存的湿地(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等);此外更多的是挣脱了文明约束的次生自然,如在荒废的灰色基础设施中恣意繁衍的自然(纽约高线公园的前身等)。城市荒野并不局限于荒野景观,还包含保留了野性的、不受人工干预的自然过程和生物——从自由流淌的径流、未被改造的土壤和栖息其中的微生物、自由繁衍的乡土植物,到从水泥地中挣扎而出的野草和排水沟石壁上顽强生长的灌丛、随季节而生长凋落的树叶、能够感知天时的鸡鸣和蛙声……

从生态学意义上讲,城市荒野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依照自然规律做功,并以其自身逻辑建立起深邃的秩序,是保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性的要素。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系统服务,诸如净化空气和水、调节城市微气候、维持乡土生物多样性等。

从文化和心理学意义上讲,城市荒野的审美启智功能让人类探索未知的天性得以释放——这正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原动力。于我看来,东西方哲人的深邃思考和智慧大多来源于荒野:如释迦摩尼的菩提树、穆罕默德的希拉山洞、王阳明的龙场山洞,以及梭罗的瓦尔登湖等。生态心理学认为,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将有损人类健康,而人类的健康源于地球的健康,疗愈人类身心疾病有赖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修复,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景观感知的相关研究表明,景观的复杂性和可探索性决定了自然环境的美感。相较而言,园艺化的景观(如修剪整齐的草坪)显得索然无味——它们纵然代表着文明进步、能令人获得须臾的喜悦和激动,却唤不起人类的探索欲望和冲动,也难以传达诗情画意的美感。

(摘编自俞孔坚《城市荒野:另一种文明》)

材料二:

把灾害转嫁给异地,是现代水利工程的起点和终点:诸如防洪大堤和异地排水,都是把洪水排到下游或对岸,或把干旱和水短缺的祸害转嫁给无辜的弱势地区和群体。海绵的哲学是就地调节水旱,而不转嫁异地。它启示我们用适应的智慧,就地化解矛盾。中国古代的生存智慧是将水作为财,就地蓄留、消化旱涝问题,遍布中国大地上的陂塘系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都是典型的大地海绵系统。这种“海绵”景观既是古代先民适应旱涝的智慧,更是地缘社会和邻里关系和谐共生关系的体现,是几千年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经验和智慧在大地上的烙印

哈尔滨国家湿地公园(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吸取了中国农业文明中的基塘技术,用简单的填挖土方工程,营造了一处城市中心的绿色海绵,用10%的城市用地,来解决城市的雨涝问题。

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占地34公顷,位于哈尔滨群力新区,新区占地27平方公里,公园处于低洼平原地带,而当地的年降雨量近600毫米,集中在夏季,所以雨涝是一大问题。设计的核心策略是借鉴三角洲地带悠久的传统农业中的基塘技术:即通过简单的挖方和填方,来解决低洼地的积水问题,形成了洼地与高岗地相结合的“海绵”系统。高地种植旱生果木,而洼地养鱼和种植湿生植被,从而形成丰产的三角洲农业景观。这一技术在群力雨洪公园中经过提炼,得到了应用。设计者沿场地四周,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成为一条蓝绿相间的“海绵”带,收集城市雨水,使其经过滤、沉淀和净化后进入核心区的低洼湿地。水泡中为乡土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山丘上密植具有东北特色的白桦林,再通过高架栈桥连接山丘。在此整体格局基础上,建立步道网络,穿越于丘陵和泡状湿地之间,水泡中设临水平台,丘陵上有观光亭塔之类,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体验空间。

建成后的雨洪公园,不但为防止城市涝灾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新区居民提供优美的游憩场所和多种生态体验。能够吸收雨洪的城市绿色海绵目前已被列为国家城市湿地,成为一个国际海绵城市的典范。

(摘编自俞孔坚等《海绵城市的三大关键策略:消纳、减速与适应》)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性遗漏”是指在现代工业文明束缚和限制下残存的原生自然,以及挣脱了文明约束而形成的次生自然。
B.“宫殿”是现代人运用塑料、玻璃、钢铁等材料搭建的高楼大厦,它已经成为现代最高层次文明的载体和象征。
C.“烙印”是劳动人民为了化解旱涝问题,运用经验和智慧在大地上改造的陂塘系统、桑基鱼塘等“海绵”景观。
D.“绿色海绵”在文中指的是位于哈尔滨群力新区,通过挖填方等技术形成的洼地与高岗相结合的解决涝灾问题的雨洪公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列举释迦摩尼的菩提树、穆罕默德的希拉山洞等,是为了说明东西方哲人的智慧、人类的进步均来源于荒野。
B.材料二第一段先指出现代水利工程的缺点,再明确海绵哲学的特点和启示,最后以古代海绵景观作为印证并对其评价。
C.两则材料都运用比较法,将城市荒野、“海绵”景观与现代工业文明下的工程进行比较,肯定了前者的重要意义。
D.两则材料语言风格各异,材料一运用比喻等修辞,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文采;材料二列举数字加以说明,语言准确而严谨。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建设理念的一项是(     
A.哈尼族人在大山里开挖干渠水沟,收集雨水,解决了梯田稻作的用水问题。
B.黄河下游泥沙沉积,河床抬升,人们加固大堤来治理水患,形成了地上河。
C.湖州先民通过堤围改造,蓄水成塘,水塘养鱼,塘边植桑,形成农业景观。
D.沈阳采用雨污分流解决雨涝问题,处理水中污物,雨水峰值削减后再补给河流。
4.两则材料都提到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请分析其不同的作用。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非打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

打一个譬喻来说明:在我们比赛足球时,裁判官吹了哨子,说哪个人犯规,哪个人就得受罚,用不到由双方停了球辩论。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每个参加比赛的球员都应当事先熟悉规则,而且都事先约定根据双方同意的规则之下比赛,裁判员是规则的权威。球员对于规则要谙熟,技艺要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的程度,他需要长期的训练。如果发生有意犯规的举动,就可以说是训练不良,也是指导员的耻辱。

这个譬喻可以用来说明乡土社会对于讼事的看法。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秩序并不常有的。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在这种秩序里是败类无疑。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在乡村里所谓调解,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我记得一个很有意思的案子:某甲已上了年纪,抽大烟。长子为了全家的经济,很反对他父亲有这嗜好,但也不便干涉。次子不务正业,偷偷抽大烟,时常怂恿老父亲抽大烟,他可以分润一些。有一次给长子看见了,就痛打他的弟弟,这弟弟赖在老父身上。长子一时火起,骂了父亲。家里大闹起来,被人拉到乡公所来评理。那位乡绅,先照例认为这是件全村的丑事。接着动用了整个伦理原则,小儿子是败类,最不好,应当赶出村子。大儿子骂了父亲,该罚。老父亲不知道管教儿子,还要抽大烟,受了一顿教训。这样,大家认了罚回家。那位乡绅回头和我发了一阵牢骚:一代不如一代,真是世风日下。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当时体会到了孔子说这话时的神气了。

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刑罚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尤其在民法范围里,他并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权利。在英美以判例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下,很多时间诉讼的目的是在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讼》)

材料二:

嘉兴11月4日电“39”“25”“11”,在浙江嘉兴平湖市新埭镇星光村,村书记许强自豪地向记者举出三个数字:2017年星光村在平湖市法院涉诉纠纷39起,2018年下降到25起,2019年至今只有11起。

星光村涉诉纠纷走起了“下坡路”,靠的正是平湖近年来探索推广的“无讼”工作——调和息讼,就地化解矛盾。这一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不仅从源头上有效减少矛盾纠纷产生,更推动了传统无讼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融合。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浙江平湖“息事无讼”:擦亮基层社会治理“无讼”品牌》)

材料三:

今天,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各类利益关系相互交织,各种社会纠纷也大量增加,诉讼案件数量逐年增长。然而,司法资源相对有限,司法机关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强调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这一模式与传统的“无讼”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

当然,我们对“无讼”理念的借鉴,不能简单照搬历史上的某些做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纠纷的内容及复杂程度远异于前,而司法与其他矛盾纠纷解决方式的配合已有较好的制度基础和现实条件。我国正在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非诉解纷手段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努力使大量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

与此同时,要强化司法对于社会纠纷解决的引导作用,特别是通过司法案例明确司法对于各种社会行为的判断,引导当事人对纠纷解决结果形成合理预期,为非诉化解纠纷提供示范。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推动人们对诉讼形成理性认识,正确对待和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抑制滥用诉讼权利、浪费司法资源的行为,让“无讼”文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顾培东《认识传统社会“无讼”理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社会需要人们服膺传统规则,做人必须遵循传统的“规矩”,即“礼”。
B.孔子觉得,听讼的过程就是自己在被批评教化的过程,十分难受,所以他认为让诉讼行为不发生才是重要的。
C.每个人都自动守规矩的情形只能出现在有理想礼治秩序的社会,所以孔子的“无讼”理想从来就没有真正成为现实。
D.浙江平湖“息事无讼”的成功做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当前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形式。
2.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非常注重教化,如果有人越出规矩,会被认为教化不够;如果有人打官司,也会被认为教化不够。
B.乡土社会中人的利益关系相对简单,人们的权利意识也不够强,教化更多的是“以儆效尤”而不是获得规则。
C.推行现代司法制度,能帮助人们树立法治思想、权利意识,改变其诉讼观念,因而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纠纷。
D.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不断健全,各种非诉解纷手段充分发挥作用,让一些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成为可能。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与“无讼”无关的一项是(     
A.孔子指出“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德政使人们富足,用礼教使人们知耻,人们就会自我约束,走上善道。
B.《儒林外史》中“族长严振生,乃城中十二都的乡约。”乡约,即乡中小吏,主要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等。
C.《阿Q正传》中,阿Q调戏吴妈,被地保教训一通后,答应了地保所提出的包括到赵府赔罪在内的五项条件。
D.卷入党派政治斗争的苏轼,被迫承认在诗中批评新政,从而平息事端,苏轼最终也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4.材料一运用了多种与鲁迅《拿来主义》相同的论证方法,请分别指出并举例说明。
5.某同学在阅读完以上三则材料后,认为“无讼”文化在现代法治社会还是有必要的。你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请根据这三则材料的内容,谈谈你的理由。
2022-03-19更新 | 16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的开创之功是不言而喻的。司马迁网罗搜集天下散失的旧闻,对历代帝王兴衰的因果溯源察终。记事上起轩辕,下至于汉,著十二本纪;按世系、国别等类别加以排列而作十表;记述礼乐变革、律历改易、兵法权谋、天人关系等,作八书;记录辅弼股肱之臣的忠信行道,作三十世家;记录普通人仗义而行,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全书总计一百三十篇,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

《史记》每篇人物传记末尾都有司马迁的论赞。这些评论,既是太史公的一家之言,也是人物传记的灵魂,更体现了司马迁对于人情、人性特点以及历史发展变化规律的深沉思考。这“一家之言”既表现为他在每篇之末的赞语中对前人观点或世俗评价的不盲从,也表现为他编排人物传记时的独树一帜。在对传主进行评论时,司马迁从不轻易对前人观点随声附和,而是冷静地加以辨析,甚至犀利地予以批判。

对于自己颇为崇敬的大英雄项羽,司马迁在《项羽本纪》篇末论赞中充分肯定他的功业,也犀利地指出了他的问题所在,反驳了项羽的天命论:项羽舍弃关中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他自夸战功,一意孤行却不肯师法古人,想成就霸业却只靠武力征伐,结果五年之间身死国灭,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大错特错;而他竟用“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这话来为自己开脱,令人叹息。

《伍子胥列传》的论赞,简直是司马迁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的典型:假使伍子胥追随父亲伍奢一起赴死,那性命就和蝼蚁无异。当伍子胥在江边面临困窘危难之时,在逃亡路上沿途乞讨之时,家仇国恨提醒他克制忍耐,终于在吴国成就功名。不是性情刚烈的大丈夫,谁能达到这种地步呢?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的人生选择,与司马迁忍受腐刑、以求完成传世史著的抱负,从心理动机、价值态度方面看,何其相似!这些传主的生命轨迹,正是司马迁借以探讨历史和人生的载体。

《史记》的人物传记在编排上也不落窠臼。如“本纪”原为历代帝王的传记,其中却有《项羽本纪》和《吕太后本纪》,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是这样解释的:秦失其道,豪桀并扰;项梁业之,子羽接之;杀庆救赵,诸侯立之;诛婴背怀,天下非之,作项羽本纪第七;惠之早霣(yǔn),诸吕不台;崇疆禄、产,诸侯谋之;杀隐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祸,作吕太后本纪第九。可见,太史公为人物立传的依据不是名号——项羽没有当过皇帝,惠帝虽登基但大权握在吕氏手中——而是其历史影响。同样的例子还有:起义军领袖陈涉、儒家大师孔子被列入王侯家史的“世家”系列,成为无冕之王;不登大雅之堂的游侠、刺客、商人被列入群星闪耀的“列传”中,在历史上有了一席之地;除了一些好官被列入“循吏列传”引人崇敬之外,一些暴虐酷烈的官吏也被载入“酷吏列传”,令人触目惊心。正是这些原因,历代评论者无论对《史记》赞赏与否,都不得不承认它是一部奇书。

今人品评司马迁、品读《史记》,往往能从中获得很大的启发。司马迁能成为一代良史,写就史家之绝唱,绝非偶然,而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比如家传和师承的广博才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漫游经历,刚烈正直、发愤著书的个人意志,慧眼如炬、理性冷静的远见卓识等。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班固大力称扬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实事求是,乘笔直书,这是中国古代史官的良知底线,是他们赢得尊重的原因。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它让我们明智,让我们更好地去走未来的路。司马迁以及其他一些良史,给了我们读史明智的机会。

(摘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开创之功。
B.《史记》上起轩辕,下至汉,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每篇都有司马迁评论性的论赞。
C.《史记》因人物传记编排等原因,历代评论者无论赞赏与否,都被认为是一部奇书。
D.《史记》作者司马迁由于家传和师承,使其具备了广博的才学,这是他写成此书的一个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史记》及其作者司马迁展开阐述,得出了读史让我们明智的结论。
B.文章的论说方式以举例论证为主,生动形象,在叙述中说理,在说理中抒情,有很强的可读性。
C.文章既突出了《史记》一书的独特价值,也赞美了《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独特魅力,两者交相辉映、水乳交融。
D.文章用《项羽本纪》《伍子胥列传》等例子说明司马迁的论赞既犀利客观,又在探讨历史和人生,凸显了《史记》在编排上的特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本纪》中,司马迁认为项羽只靠武力征伐而不觉悟、不自责是大错特错,更让人叹息的是他竟用“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来为自己开脱。
B.《伍子胥列传》中,伍子胥与司马迁的人生遭遇非常相似,司马迁既是在写伍子胥,也是在写自己。
C.因为历史影响,项羽和吕太后都被司马迁放进了历代帝王的传记——本纪,从而有了《项羽本纪》和《吕太后本纪》。
D.司马迁能成为一代良史,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是根本原因。
2022-05-15更新 | 15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词似诗,便“非本色”。这是陈师道对东坡词的评价。因为词作为一种新文体,它的文化属性主要还是在于它的庶族文化特性,即平民文化属性,更多是表现与再现个体私人生活和个体内宇宙细腻情肠。在气质与风调上,苏轼一部分词不具备这种词的特性,线条粗放,境界疏阔,本质上更接近于诗。

我们检点苏词,可发现苏轼的“似诗”之作有三个特征。一是在价值取向层面,苏词符合主流文化价值取向。传统儒学特别强调诗歌的教化作用,在内容上要求作品能够体现家国怀抱及政治使命感。苏轼将这一诗教要求迁移至词的创作,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便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二是在审美意义层面,苏词强调作品的阳刚之气,也就是男性美。中国古代诗歌体现出阳刚与阴柔两大审美系统的对立与调和,主流文化往往强调阳刚之气和豪杰之风。苏轼一向反对阴柔艳冶之词,尽管他也有大量婉约词作,但主要词风,表现出对阳刚之美的偏爱执着。三是在表现方式上,苏词以直抒怀抱为主,既少用比兴,又不像柳永那样铺叙形容,而是议论的成分较多,没有词的曲尽其意的婉转韵味。

苏轼词的“士大夫化”,是其词“似诗”的重要因素。苏轼的人生观、思想意志、行为举止和生活态度,都体现了典型的士大夫人格。他从本质上是瞧不起柳永的,也不屑与柳永为伍。他对柳永的不认同,实质上是对世俗与平民文化的不认同。尽管他也肯定柳永有雅词,“不减唐人高处”,但正是他这种对于柳永词中“雅”趣的肯定,暴露出其不满意柳永之“俗”的本质。苏轼的士大夫人格,决定了他“词似诗”的文学创作态度和价值取向。所以王灼在批评那种认为苏词“似诗”乃“句读不算之诗”的观点时,很气愤地说这种观点是中了“柳永野狐涎之毒”。这实际上从另一角度证明东坡词与柳永词疆界分明,是典型的士大夫词,因而得到士大夫正统批评家的肯定。

(摘编自沈家庄《苏轼“词似诗”新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部分词作不具备词的平民文化属性,线条粗放、境界疏阔,其本质与诗相同。
B.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内容上体现了家国怀抱,符合当时主流文化价值取向。
C.苏轼偏爱阳刚之美,一向反对创作阴柔艳冶之词,他的词作都体现了他的这一主张。
D.苏轼对柳永雅词“不减唐人高处”的否定性评价,反映了他对柳词本质的不认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通过引述陈师道对苏词的评价,引出了对苏词“似诗”这一现象的思考。
B.文章第二段从价值取向、审美意义、表现方式等方面,阐释了苏词“似诗”的特征。
C.文章第三段论证了苏词之所以“似诗”,主要是受苏轼典型士大夫人格因素的影响。
D.文章先提出苏词“似诗”现象,再阐释了苏词“似诗”的特征及其产生的重要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词拓宽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作的风格,得到了古代士大夫正统批评家的肯定。
B.苏词多有体现家国怀抱之作,符合传统诗教要求,可见儒学对苏轼创作影响很大。
C.苏轼因为瞧不起柳永,对柳永不认同,所以对世俗与平民文化也持不认同的态度。
D.苏词士大夫文化属性与柳词平民文化属性的不同,是二人词作疆界分明的主要原因。
2020-08-14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