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2005265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为什么要追求显耀的身份?对此问题的回答几成共识:要言之,无非是祈财、求名和扩大影响。

然而,有一个显然不为通行的权势规则所关注的字眼却能更准确地表述我们心中的渴慕,那就是“爱”。衣食一旦无忧,累积的财物、掌控的权力就不再是我们在社会等级中追求成功的关键要素,我们开始在意的其实是显耀的身份为我们赢得的“爱”。金钱、名声和影响只能视为“爱”的表征——或者是获取爱的途径——而非终极目标。

“爱”这一字眼,一般用于表述我们想要从父母或爱人那里得到的东西,怎么可以用来描述一种我们求之于社会,并受之于社会的诉求呢?也许我们应该同时在家庭、两性和社会三种范畴中寻求爱的定义,把它视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尊重,以及对其存在的关注。获得他人的爱就是让我们感到自己被关注——注意到我们的出现,记住我们的名字,倾听我们的意见,宽宥我们的过失,照顾我们的需求。因为这一切,我们快乐地活着。你可以认为,与社会身份相关的“爱”有别于两性之间的爱,婚姻不是其归宿,也有别于父母之爱,其施与者通常有附带目的,然而,你并不能否认这种爱的接受者一样能沐浴在他人关怀的目光里,备感呵护,就像忘情于爱河中的情侣。

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论》(1759)中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为了什么呢?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对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难道是为了满足自然的需求?如果是这样,最底层的劳动者的收入也足以满足人的自然需求。那么人类的一切被称为‘改善生存状况’的伟大目的的价值何在?”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就是我们想要从一切行为中得到的价值。”

威廉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中写道:“如果我们周围每一个人见到我们时都视若无睹,根本就忽略我们的存在,要不了多久,我们心里就会充满愤怒,我们就能感觉到一种强烈而又莫名的绝望,相对于这种折磨,残酷的体罚将变成一种解脱。”

爱之缺乏如何影响我们?为什么被人漠视能让我们如此“愤怒”“绝望”,乃至最残酷的体罚对我们来说都可以是一种解脱?

他人对我们的关注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原因便在于人类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同受制于周围的人对我们的评价。如果我们讲出的笑话让他们开怀,我们就对自己逗笑的能力充满自信;如果我们受到他人的赞扬,我们就会对自己的优点开始留意。反之,如果我们进了一间屋子,人们甚至不屑于瞥上我们一眼,或者当我们告诉他们我们的职业时,他们马上表现出不耐烦,我们很可能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当然,在一个理想世界中,我们可能更坚强一些。只要我们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清楚自身价值之所在,他人不公允的看待也不会伤及我们,因为我们清楚自己的地位和境遇。然而,我们对自己特性和品质的认识总是在一些相互矛盾的评价中飘忽不定。一会儿觉得自己聪明机巧、幽默风趣、一言九鼎,一会儿又觉得自己蠢笨如牛、了无情趣、一钱不值,在这种摇摆无定的情状下,我们对自身价值的判断完全受制于社会的态度——若得褒杨,我们就会感觉良好;反之,则痛不欲生。仿佛我们对他人的情感负有亏欠似的。

我们的“自我”或自我认知可以用一只漏气的气球来作比方——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他人的爱(对于气球而言,便是源源不断的氦气)来填充自己的内心,而经不起哪怕是针尖麦芒大的刺伤。我们的情绪变得难以控制,一会儿因他人的褒扬而开心,一会儿为他人的漠视而伤怀。同事的一句心不在焉的问候,几通没有应答的电话就可能使我们闷闷不乐;而如果有人记住了我们的名字,或送来一只果篮,我们又会觉得生活洒满阳光,人生何等惬意!

(摘编自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都认为追求显耀身份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金钱、名声和影响力,这体现出权势规则的通行。
B.人们在社会等级中追求成功的目标不是累积财物、掌控权力,而是财富和权力藏得的“爱”。
C.与社会身份相关的“爱”不以婚姻为归宿,不像父母之爱那般无私,接受者也同样倍感受用。
D.威廉•詹姆斯认为,被人完全漠视的精神折磨甚于残酷的体罚,这种爱之缺乏令人愤怒而又绝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针对人们对于追求显耀身份的通常认知,提出自己的观点:身份的焦虑与对“爱”的渴慕有关。
B.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是按照从“是什么”到“怎么办”推进的。
C.文章引用亚当•斯密和威廉•詹姆斯的话衔接上下文,也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支撑论点。
D.文章尾段综合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论证形象、具体、鲜明,更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家庭和两性范畴之外,还有属于社会范畴的“爱”,即感到自己被关注,这种“爱”给人们带来快乐。
B.由于常需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取相应信息来确定自身的价值,所以人们特别重视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C.如果一个人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了解自身的价值,清楚自己的地位和境遇,他就很难受制于别人的评价。
D.外界相互矛盾的评价往往令个人的情绪变得飘忽不定,甚至难以控制,这一切都源于自我身份的焦虑。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汉服分为古代汉服和现代汉服两个历史阶段。古代汉服源自黄帝创制衣裳,至清初行“剃发易服”政策而消亡,是自成一体的服饰文化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继承古代汉服基本内容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之所以划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部分,是因为历史造成的中断,不仅有民族服装属性的消失,还有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传统断裂,双重断裂导致很多人对“汉服”这一概念产生误读,特别是在民族性和传统性两个方面。

一方面,社会风俗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历史记忆,汉服在现实和历史记忆中都消失已久,与其他民族服装的一脉相承形成鲜明对比,使很多人认为只有其他民族才有民族服装。在多民族的中国社会里,民族服装是其他民族最重要和醒目的标识之一,往往可以成为少数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民族认同的象征,这是汉族所不具有的。

清初的“剃发易服”政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消解了黄帝以来的“衣冠之治”,也中断了汉服作为汉族唯一服饰的属性。汉族服饰从生活世界中消失,更不再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只是在特定人群和场合中保留了部分结构和元素。与此同时,承载汉服记忆的穿着群体发生了变化,汉服由“汉民族服饰”解构为“古人的服装”。这也导致汉服的样式对当代人来说显得陌生,甚至被当作戏服、和尚服等特定群体的着装,而近日一些韩国网友竟认为“汉服源于韩服”。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社会向现代转型,非西方文明国家的传统服饰都经历了应用场景的转换。日本和服与韩国韩服尽管不再是本民族的唯一服饰,但可以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而汉服在三百余年前的消失,导致它错过了现代演化的可能历程,一些人视之为被现代化、全球化淘汰的前工业时代产物。

(摘编自杨娜《现代汉服:在重构中传承》)

材料二:

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人继承古代汉服基本特征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主流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平中交右、宽褖合缨”八个字,它不仅是对外观的描述,更蕴含了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的内涵,充分体现中华服饰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的气质与美感。

第一个“平”字:指汉服运用平面对折剪裁的方式制作而成,前后衣身裁片肩线相连呈平面结构,整件衣服平铺时呈现出中线对折的形态,不论服饰的款式如何变化,都坚守“平裁对折”这一制衣理念。

第二个“中”字:指汉服的衣身前后均有中缝,体现了左右均分、守正执中的民族身姿和文明形态。保持中缝对称的剪裁习惯,与其他民族服饰形成结构性差异。又因前后中缝与地面垂直,被赋予“刚正、公平、正直”的含义。

第三个“交”字:指汉服穿着时通过“相交”完成闭合,如交领是左右襟交叠,裙腰是左右围合,裤腰是两片重叠等。衣裳叠穿、衣身前后闭合,也被赋予天地交泰、阴阳相合的含义。

第四个“右”字:指左衣襟向右闭合固定后的外观形态和习俗,这一原则扩展到下装也是向右侧交叠闭合固定。“右”作为汉服的本质特征之一,蕴含了文明有序的观念。衣襟向右掩视为阳,表示在世的人;衣襟向左掩视为阴,表示故去的人。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反映的正是当时汉民族服饰“右衽”的特点。

第五个“宽”字:汉服的用料远大于覆盖人体的需要,形成“松格宽摆”的特征,袖根宽松使腋下能自由运肘,裳或裙摆是腰围的两倍以上,形成文质彬彬、君子之服的形象,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气韵。

第六个“褖”字,读作tuàn,字意为衣服缘边,是一种包边工艺。古人认为衣领若不加缘边则为粗陋之服,称之为“褴”;如又加以缝补,则称“褛”,成语“衣衫褴褛”形容生活困苦。现代汉服礼服传承《周礼》之制,保持“续衽钩边”的结构,即前衣襟加接一幅和缘边,遮掩交叠之处有传承礼义之邦的含义。

第七个“合”字,即“腹手合袖”,约束袖长和仪态。特别是礼服,根据《玉藻》和《深衣》篇的记载,“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指袖长遮住手外能反折至肘部,双手合拢时袖子褶皱堆积,袖口左右相合,阴阳互补,蕴含“和合共生”的含义。

第八个“缨”字,字意泛指用于固定的带状部件或穗状饰物,也是衣襟的固定方式,不同于西式服装的单纽式或拉链固定式,而是采用衣带或佩绶等部件收束和装饰,若用纽扣则隐藏于不起眼处,形成隐扣系带,佩绞结缨的衣冠风貌。

总而言之,汉服与西式服饰的差别,在于汉服几乎所有部件和结构都有相应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即在自然之中寻找规律,进而赋予文化的解释。制衣理念的差异,表现为审美趣味的不同。从结构上看汉服是平面的,但是穿在人的身上,就会随之呈现不同的曲线,其行云流水般的外形,给人以随风而动、潇洒飘逸的感觉。这一点与崇尚开放性感、强调人体曲线审美的西方服饰,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服饰类别,表现出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差异。

(摘编自杨娜《现代汉服的文化密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服装属性的消失和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传统断裂,使一些人对汉服产生误读,认为汉族没有民族服饰,汉服是“古人的服装”。
B.古代汉服具有汉族的唯一服饰属性,并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而长期存在,其在生活中的消失意味着汉族的民族认同感在削弱。
C.汉服崇尚含蓄内敛、端庄稳重、潇洒飘逸的美感,表现出与西式服饰截然不同的审美趣味,就是源于东西方制衣理念的巨大差异。
D.现代汉服呈现“平中交右、宽褖合缨”的典型特征,其中外观上的“松格宽摆”特征,蕴含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古今,汉服都能彰显服饰与礼仪之美,在古代它还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之一。
B.古代汉服起源于黄帝,经周朝建制,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于清初消亡。
C.旗袍、中山装、新唐装等服装虽然也具有传统元素,但其本质上都不是汉服。
D.汉服的结构特征无论最初是何种原因所致,但几乎最终都会赋予文化的解释。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某大学拍摄“民族大团结”合影照,其他民族的学生都穿着本民族的传统服装,汉族学生却身着T恤和长裤出场。
B.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黄帝制衣裳之后,周公制周礼而天下治,汉服成为礼仪的载体。
C.今天有些人认为汉人穿的衣服就是汉服,有些人认为汉服的款式一直在变化,还有些人甚至认为“汉服”这一概念不存在。
D.“我国家以骑射为业,今若轻徇汉人之俗,不亲弓矢,则武备何由而习乎?”(《清史稿·舆服志》)。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最符合现代汉服主流典型特征的一项是(     
A.
B.
C.
D.
5.现代汉服如何“在重构中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建议。
2024-03-13更新 | 5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论自然美       李泽厚

就美的本质说,自然美是美学的难题。各派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对这个问题,我当年提出了“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亦即“自然的人化”说。

但“自然的人化”说却一直遭到误解和反对。它常常被人们从字面含义上肤浅地理解为被人力开发了的自然对象。其实,“自然的人化”可以分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这是狭义的自然人化。而我所说的,是广义的概念。天空、大海、沙漠、荒山野林,没有经人去改造,但也是“自然的人化”。因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

“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人所培植的花草等,也确乎是美的,但社会越发展,人们便越要也越能欣赏暴风骤雨、沙漠、荒凉的风景等没有改造的自然,越要也越能欣赏像昆明石林这样似乎是杂乱无章的奇特美景,这些东西对人有害或为敌的内容已消失,而愈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所以应该站在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上理解“自然的人化”。此外,还有人经常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如把松、竹、梅比作人的高风亮节,将自然对象作为人格的理想等。这是康德讲的“道德的象征”。这样理解“自然的人化”只能是种借用。

④社会美有历史尺度问题,自然美亦然。那么,这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变的历史尺度,又如何理解和计算呢?这个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大体从何时开始的呢?

⑤首先要指出,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原始人为什么不能欣赏山水花鸟,就是因为当时狭义的自然人化水平即生产力水平,使他跟自然的关系不存在那广义的自然的人化。在狩猎的时代或狩猎的原始民族中,大概只有某些种类的动物成为人类活动和意识的对象,其他的自然事物不是与人无关,便是与人敌对。农业社会之所以是人类历史的最大进展也正在于它使人类安居,并循天时、地利而延续着巩固着秩序化的生活,众多自然事物和整个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生活活动的真正的客观环境、条件、资源、工具,从而成为对象。这虽然还不是审美对象,却是它们日后成为个人审美对象的前提基础和根源,即是说,它们开始获有了美的本质,具有了审美性质。可见,“自然的人化”作为哲学美学概念,只涉及美的本质,它是山水花鸟、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至于具体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则属于历史具体地逐一研讨的实证科学问题。

(选自李泽厚《美学三书》,有删改)

1.下列是关于作者对“自然的人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的人化”是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分狭义的“自然的人化”和广义的“自然   的人化”两种含义。
B.“自然的人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其感性形式吸引着人们的对人有害或为敌的没有 改造的自然。
C.狭义的“自然的人化”作为广义的“自然的人化”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
D.“自然的人化”是一个哲学美学概念,是自然景物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自然的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没有经人改造的天空、大海、沙漠,也可以是“自然的人化”。
B.作者认为,把“自然的人化”解释为比拟性的,将自然对象赋予人的想象、情感、意会等等,只能是一种借用。
C.就自然美这个美学的难题,作者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
D.作者认为,具体的自然景物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不属于哲学美学研究的范畴,它是需要实证的科学问题。
3.作者认为自然事物怎样才可能成为审美的对象?请简要概括说明
2017-05-19更新 | 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古代蒙学教材的因与革
王海波
古代蒙学教材的兴替过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蒙学教材并不受古代政府管理,在自发的状态下产生了数量较多的教材,但真正广泛流行的经典教材并不多,周代以来主要有《史籀》《仓颉》《急就篇》《千字文》《蒙求》《百家姓》《三字经》《笠翁对韵》《声律启蒙》《龙文鞭影》《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它们构成了蒙学教材发展的主线。二是经典蒙学教材的生命较长,往往被使用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堪称教育史上的奇迹,但它们也会被后起教材取代。如汉代《急就篇》逐渐取代《史籀》《仓颉》,使用至唐代而渐渐衰落,南北朝时《千字文》渐渐兴起,到宋末与《百家姓》《三字经》一起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教材体系,这个体系完全取代了《急就篇》,一直沿用到清末;再如唐代的《蒙求》,至明清时被《龙文鞭影》取代。这样的兴替,均不是某种机构强力推行的结果,完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新的教育环境而主动选择的结果,这表明新的教材具有更多适合新的教育环境的特性。
在词汇学习阶段,初步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是蒙学教材一贯坚持的编写理念。古代教育崇尚博学,因此,蒙学教材十分重视在初学阶段就为儿童奠定广博的知识基础。《急就篇》的姓氏、诸物、五官三个部分,涉及古代部族、自然事物、生活器物、职官、地理、律令等基本知识,是一个极为广博的知识体系。到《千字文》时,这一知识体系进一步丰富,历史内容逐渐增多,也为后来《蒙求》以历史人物为主体编写教材开创了新的道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沿用长久,其实就是对蒙学教材博物教育思想继承与发展的有力证明。《小学绀珠》《幼学琼林》等类书式蒙学教材,更是将这种教育理念发挥到极致,《声律启蒙》一类教材也蕴含有广博的自然、人文常识。
蒙学教材一直重视道德人格教育,这是古代教育思想的可贵之处。如《孝经》及宋代形成的《四书》分别被视为立德之本、入德之门,相对而言比较适合儿童学习,在古代教育实践中被广泛使用。《急就篇》“五官”部分的律令教育,就是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儿童确立道德和行为规范,此外它还讲述了官员的道德修养要求。以律令和官员道德修养要求教育儿童,也符合读书人入仕的理想追求。以人物故事开展道德人格的教育,有十分古老的思想源头,《易传》中有君子蓄德之法,“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此后,以德行教育为唯一宗旨的朱熹的《小学》,其嘉言、善行两章也采用这种教育方法,《纯正蒙求》《龙文鞭影》皆沿用此法,直至清末。
诗文写作,是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诗文技能教育的需求变化直接影响着蒙学教材的生命力,而蒙学教材对这种需求变化的应对也十分迅速。因此,诗文能力的教育需求是推动蒙学教材变革的最为直接的因素。如汉代,“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大量识字及作赋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必备技能。汉赋主要艺术手法是铺陈相类事物,《急就篇》罗列相类事物词汇,类似于铺陈之法,这是《急就篇》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
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重,其主要考试文体是律诗、律赋。无论律诗、律赋,都讲求平仄押韵,且以切韵为准,这就需要应试者掌握切韵。《千字文》尚可以提供对仗的学习,但《急就篇》已完全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了,因此,《急就篇》开始衰落。而新生的《蒙求》在编排历史故事的时候,采用了切韵,并且四对八句一韵,这样就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因此,《蒙求》受到普遍欢迎。
宋代科举考试文体也增加了论。因此,《三字经》中的句子不再有描写,文字没有辞采,全文主要采用直白的叙述或议论,而它在议论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就是一段完整的议论。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蒙学教材数量较多,但不同时代主流教材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更适合新的教育环境的教材地位更稳固。
B.古代蒙学教材的兴替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教育环境的变化选择的结果,比如《蒙求》唐代比较流行,明清时就被取代了。
C.汉代比较重视赋这种文体,影响到启蒙教材的变化,罗列相类事物词汇、运用铺陈之法的启蒙教材就比较流行。
D.古代蒙学教材都是在自发的状态下产生的,不会受某种机构强力推行的影响,古代政府也难以对教材的兴替产生影响。
2.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儿童还处于词汇学习阶段,古代蒙学教材主张通过对词汇的学习,初步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
B.在古代,以人物故事开展道德人格教育是蒙学教材的重要方法,《易传》是这一方面的典范。
C.《蒙求》四对八句一韵,便于儿童学习格律及切韵,符合唐代科举考试科目的文体要求,成为当时重要的蒙学教材。
D.《急就篇》能够长时间盛行,和它含有律令教育、官员道德修养教育,符合读书人入仕的理想追求有关。
3.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蒙学教材基本都比较重视知识基础的广博,《急就篇》《千字文》《幼学琼林》等启蒙教材都含有广博的知识。
B.诗文写作,是古代考查人才的主要方式,如唐代科举重视律诗、律赋,宋代科举增加了论,因此蒙学教材很注重这一能力的培养。
C.古代蒙学教材也比较重视道德人格的教育,《孝经》《四书》《急就篇》《龙文鞭影》等启蒙教材都含有德行教育的内容。
D.诗文能力的教育需求直接推动蒙学教材变革,就诗文教育的效果看,《急就篇》不如《蒙求》,《蒙求》不如《三字经》。
2016-11-18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