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84 题号:2011534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古籍今译,是把古籍翻译为现代书面语言,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有人追溯其历史,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尧典》等上古文献的改写,看作当时的古籍今译,这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在言文分离的时代,对前代典籍的字词改写与替换,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今译”并不相同。真正的古籍今译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大规模展开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批古籍今译的成果先后面世。

今译是赓续中华文脉的有效途径,大量的古籍文献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古籍今译者的历史使命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是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桥梁。赓续中华文脉的核心,还在于社会大众对古籍的熟悉与亲近。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让广大读者了解古籍、热爱古籍,从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这就要求译者要有自觉的读者意识,不可“曲高和寡”,使得呈现的今译受众面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随着历史进步与时代发展,古籍承载的很多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很大差异,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需要将其作现代的阐释。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今译就是要实现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人们常用严复所说的“信、达、雅”作为古籍今译的标准,其实,这更可看作是对今译“现代阐释”性质的说明:“信”是求真,强调译文要忠实于古籍文本;“达”是求通,强调译文要全面准确反映古籍的文化信息;“雅”是求美,强调译文文辞的文雅优美,这更是说今译文本的现代形态。一句话,今译就是要忠实、完整、准确、优美地再现古代文化信息,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

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形态多种多样。对社会大众而言,普通读者重视的是其阅读价值,今译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今译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不能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

(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

材料二:

古籍今译的根本不是古典文本的复制,今译古籍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替代古籍。实际上,今译的过程就是古典文化向现代文化的有机转换过程。今译古籍既不完全是古典文化文本,也不完全是现代文化文本,而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一种中介文本。

任何一种翻译都不可能是简单的复制,究其实质,翻译是一种旨在复制的阐释活动。整个翻译过程,可以划分成相互联系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翻译者对翻译内容的理解接受,第二阶段是对它的转换表述。当然,这样的划分是相对的,实际上两个阶段常常相互渗透、难分彼此,接受的同时就有转换,表述的过程加深着理解。第一阶段的理解接受,是力图与古典文本作者的心意沟通,客观、公正、全面地接受原有内容。但由于古代典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原有语境的丧失往往使它失去确定的含义,事实上,我们接触到的古代典籍常常是歧义丛生的,阅读时须作出自己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结果又总是由阅读者自身的文化心理背景、知识结构决定的。这样一来,原以为客观的理解接受就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主观色彩。第二阶段的转换表述更是如此,尽管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同属一种语言,但它们的语词系统、语法结构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自产生和使用的历史文化环境不同。所荷载的文化信息也大为不同。仅就语词而言,许多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就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句。在实际翻译中,在转换表述的同时,古典文本必然遭到某种程度的改造,新文本和古籍之间难以存在一致性。

从古籍今译的文化目的看,我们需要的也正是这样的一种阐释,而非复制。只有阐释才能使古典文本表达的内容有机地融入现代文化新结构,从而达到文化转换的目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借助翻译者文化心理背景中潜在的现代性因素和新语词本身携带的现代文化信息,古典文本被改造成一种新文本,一种易于为现代社会接受,也易于融入新文化结构的文本。

古籍今译是一种特殊的创造性劳动,说它是创造性劳动,是因为今译古籍应该是一种完整的自足的文本。谈论翻译的人往往都讳言创造,他们常常只是空泛地高标“信”“达”“雅”,其实要“达”要“雅”,哪里离得开创造?古籍今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必须具有特定的知识文化结构:不只能读懂古书的字句,而且对翻译对象的产生、流传、演变、影响等有具体、细致、全面的研究;不只了解该古籍的历史价值,而且要明了它的当代意义。今译的创造性,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不仅要做到对古典文本的忠实,而且还要做到在不损害这种忠实的基础上,使新的文本自然、优美。

(摘编自邵宁宁、王晶波《古籍今译与现代文化建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籍今译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真正发展是从二十世纪才开始的,大规模展开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
B.我国古籍数量多,形态多种多样,今译文本是古籍的现代形态,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因而比古籍更具有生命力。
C.古籍今译的过程是古典文化向现代文化的有机转换过程,今译古籍是一种介于古典文化文本和现代文化文本之间的特殊文本。
D.今译文本与古籍难免出现差异,但只有阐释才能使古典文本表达的内容有机地融入现代文化新结构,从而达到文化转换的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典籍歧义丛生,阅读者由于自身的文化心理背景和知识结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语义。
B.尽管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同,但古籍承载的很多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很大差异。
C.即使在翻译过程中找到完全对应文言词汇的词句,今译文本也可能与古籍存在文化信息差异。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古书虽经考证、研究、标点、索隐,仍只能局限于少数博识的学者,而一般人终难以接近,于此今译一法实足以济诸法之穷。”
B.“今译最重要的,是把原文的内容含义尽可能忠实地译为白话文,以利于大众阅读。这一点做起来尽管有困难,但还比较容易。”
C.“以古籍文本为经,以出土古物证明为纬的学术理念,得到学界的肯定。考古学的学术发展,为古籍今译研究的进步提供条件。”
D.“今译的学术价值显而易见。对专业研究者而言,优秀的今译能解决古籍文本中的很多疑难问题,从而促进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4.材料二第二段论证严密,请简要分析。
5.古风出版社拟对一部古代典籍进行文白对译,以期对非专业读者普及传统文化。出版社选用今译人员时应依据怎样的标准?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生态文学作家们努力探索和尝试,让生态文学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大地扎下根来。总结当代生态文学创作面貌,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质。

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物、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长篇小说如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儿童文学如黑鹤写动物的《银狐》等,都可圈可点。

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近年来,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陈启文《穿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成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因此,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生态文学都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

(选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

材料二:

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时候,生态文学的话题似乎有了更多的关注度。传统的文学,长时间来被人们理解为是人的文学,是以个性的语言故事、人物探析表达人的社会环境存在感受和命运的文学,是围绕着人的价值利害情景展开的语言叙述。生态文学则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于传统的文学的。生态文学有新的展开领域与活动舞台。因此,生态文学的开启,是一次深刻的文学变革与革命。

自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求。经过几千年文学表达的过程,如今人们渐渐地发现,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己感受追求范围内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人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了。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价值目标,甚至以近似疯狂的力量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忽略了对赖以生存的地球的严重破坏,忽略了对与人类共同生长于地球的各种动植物的毁坏,以至引发了严重的地球生态危机。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姿态提出挑战的根源。在茫然的地方寻觅,在盘桓的地方发现,在新的方向目标下出发,这就是生态文学勃发生长的机会与能动进取的意义价值。

因此,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最先要清楚地意识和理解,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而展开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的文学表达有着质的不同。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现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方能够感受到生态文学的魅力。

(选自李炳银《生态文学:文学的变革与革命》)

材料三: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生态文学可以深入反映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文学反映现实、抚慰人心、启发思考的社会责任。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首要是中国主题、中国题材、中国成就、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表现,它可以为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

生态属于全人类,生态文学具有世界普遍性,是可以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和中国样本,可以丰富和充实世界生态文学宝库。同时,生态文学对中国独特的生态保护解决方案、经验、模式的描绘和书写,也能为世界生态文学包括自然文学、动植物文学、环境文学等带去许多有益的启示。

今后,中国生态文学应继续沿袭参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做法,创作出更多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反映绿色中国、美丽中国建设成就,赞美绿水青山,讴歌美好生活的作品。同时,生态文学也应继续致力于鞭挞那些肆意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为,推动人们思想和社会观念的变革,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选自李朝全《生态文学的中国表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学是以生态作为创作和表现对象的一种文学形态,在中国发展时间虽不长,但已经蔚为大观。
B.生态文学与传统文学明显不同,它不是关于人的文学,而是对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
C.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而不关乎历史、政治等因素。
D.生态文学作品既要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展现生态文明发展成就,也要鞭挞那些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恶行。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这引发了生态文学作家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B.生态文学能从关注自然生态到关注人类精神生态,是因为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
C.中国生态文学需要立足于中国化的表达,从而反应中国生态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问题,承担起相应责任。
D.与传统文学相比,生态文学更具有世界普遍性,是更容易被全人类读者广泛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文学样式。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老舍的《草原》主要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和主客联欢图,抒发了对蒙汉两族的深情厚谊。
B.陈忠实的《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讲述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
C.姜戎的《狼图腾》表面上是写狼的习性,而背后折射出了生态系统的可循环性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必然性。
D.迟子建的《原野上的羊群》通过原野上羊群与都市人的对比,写出了人性的扭曲,表达了对人类应有天性的呼唤。
4.材料二是如何逐步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5.根据三则材料的内容,简析中国生态文学发展的意义。
2022-01-26更新 | 1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论语·雍也》中,我们能看到传世文献中最早关于“儒”的讲法。孔子告诫子夏:“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君子求义,小人重利。孔子告诫子夏,做“儒”就要做成有君子品格的儒,以义为尚。可见这里的“儒”应该是表示一种职业身份。君子、小人是对从业者道德水平的评价。

那么儒是一种什么样的职业呢?《说文解字》中讲:“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许慎认为“儒”是术士。所谓术士是指法术之士,和鬼神相结交,类似于巫婆、神汉、萨满、道士、和尚等。事实上“儒”字在殷商时代就已出现,我们能看到的原始的儒字。甲骨文中的儒字,“”,从大从水,大指人,人身上有水。金文中的儒字,“”,水在人上,水变成了雨字,演变成“需”,可以理解为沐浴濡身的样子。沐浴濡身为什么和儒有关系呢?沐浴濡身是敬鬼祭神的重要仪式,在与鬼神等结交前必须斋戒沐浴以示尊重。《礼记·儒行》中“儒有澡身而浴德”,《孟子·离娄》中也讲“斋戒沐浴则可以事上帝”。所以“儒”作为职业主要的任务是为人襄礼,祭祖事神,办理丧事。孔子三十岁,以知礼而闻名,曾经从事这种工作。“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帮助别人办理丧事,从未吃饱过。有人去世,作为襄礼的儒却大吃大喝,是无德的表现,孔子显然不会如此,并且他于当日不再唱歌。孔子是位音乐素养很高的人,弦乐不断,但当有人离世,身为襄礼,孔子心有戚戚焉,推己及人,不再歌咏。

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多次提到一位人物,名为“子需”,其主要职责是为王室主持宾祭典礼,祭祀人鬼,也就是祖先,是商王武丁重要的臣属。根据徐中舒先生的考证,“子需”,在其氏族中的名字为“父辛”,因为从事“儒”这个职业而位高权重,所以职业的称谓取代了原有的名字,被称为“子需”。可见当时的“儒”还是有很高的地位。但到了春秋时期,儒的地位已经下降了,《礼记·儒行》讲到“今众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人们对从事“儒”这个职业的人轻慢无礼,并讽刺挖苦,直到“孔子至舍,哀公馆之,不敢以儒为戏”。也就是鲁哀公认可了孔子“儒”的身份后,人们才改变了对儒者的态度。

可见,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儒”还是指处理丧葬等祭祀事务的神职人员,是术士之称。但至孔子始,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成为对孔子所开立学派的特称。我们现在使用“儒”字,已经不再将它与术士相关联,而更多意味着诗书礼乐等人文传统。

(摘编自史怀刚《人文的世界·说“儒”释义》)

材料二:

在周代社会中,“胥”是极其重要的乡族基层官吏。《周礼·地官司徒》论闾胥之职称:“闾胥各掌其闾之政令。以岁时,各数其闾之众寡,辨其施舍。凡春秋之祭祀、役政、丧纪之数,聚众庶。既比,则读法,书其勤敏任恤者。”由此可见,“胥”乃是在乡间主持礼乐、祭祀、行政、教育、文化的重要人物。

孔子年轻时,正是从“胥”出身。《史记》记孔子幼时“年少好礼”,“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稍长,又尝为季氏族任小吏以及助祭和傧相。这正是孔子出身于“胥”这个阶层的确切证据。又孔子一生,以博学多知、诲人不倦著称于当世,而这又符合“胥”的另一个语义:“胥,有才智之称也。”《论语·宪问》记孔子言论谓:“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孔子一生事业,所务在“克己复礼”,“唯礼乐之用所先”。儒家之学,独传在六经六艺,而重点则在礼乐。胥是商周时的礼官、乐师,兼为传授六经六艺的教师。由此可见,孔子所创的儒家,所继承的其实正是古代“胥”的文化。所谓“儒”,实来自“胥”,亦即“需”。

需在商代乃是一种礼官和祭师。而在周代则是礼官、乐官、祭师,又兼学师。在《周礼》中,需以近声字被假借作“胥”。而在春秋以后的文字变迁中,需增“人”旁,又书为儒。所以商代的需、周代的胥,就是春秋以后“儒”与“儒家”的前身。他们在社会中有特殊的地位,及其职业的特殊使他们沿袭有特殊的装束,亦即所谓“儒冠、儒服”。其特征是“逢衣浅带,解果其冠”。即宽大恢宏的衣袍与崔嵬高耸的礼帽。

同时,胥又是周代社会中广义的有才智之士,即知识分子的美称。所以春秋以后形成的诸子百家,凡有道术者,皆可在这一意义上称为“儒”,即“术士”。但是儒的本义则始终是礼乐之师。“儒以道得民”,“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古之儒者,博学于六艺之文”,乃是正统意义上的“儒”。孔子所开创的以礼乐为教的儒家,正沿循着“儒”的这一语义发展而来。

(摘编自何新《诸子的真相·儒的由来与演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对子夏的告诫以及孔子帮助别人办理丧事时的表现,说明儒对从业者有道德方面的要求。
B.儒在殷商时地位崇高,春秋时成为人们嘲弄的对象,至孔子出现,儒才重新赢得人们的敬重。
C.儒因为地位、职业特殊,商周以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装束:衣袍宽大恢宏,礼帽崔嵬高耸。
D.儒也曾经是对知识分子的美称,春秋以后形成的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都可以称为儒。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古文字的字形推演以及前人考古成果的引用来考证解释“儒”的涵义。
B.材料二从“近声假借”“文字变迁”的角度梳理了“需”“胥”与“儒”的关系。
C.“儒”为“术士之称”,然而,材料一、材料二对“术士”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
D.从“需”到“胥”再到“儒”的发展变化可见古人在文字使用上有很大的灵活性。
3.下列孔子的言论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中“儒”职业特点的一项是(     
A.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两则材料对“儒”内涵的演变有不同认识,请简要分析。
5.《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根据材料,试找出能够证明这一学说的依据。
2024-01-24更新 | 9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孔子是最早有意识地以《诗经》为教材的人。《诗经》本名是《诗》。汉代董仲舒把《诗》奉为经典,此后便有了《诗经》这个名字,后人把它列为“五经”之首。直到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废止读经”,两千多年间,《诗经》一直是儒家思想的经典教材,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而孔子的诗教思想对人的和谐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在孔子看来,《诗经》、礼、乐是弟子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诗经》是弟子学习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修养的开始阶段。孔子的诗教借助音乐启迪和陶冶人的情感,使人气质高雅,提高道德涵养,提升品格和情操。这种道德教化形式,是和诗乐的审美结合在一起的。《孝经》里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三句是断取《小雅·小旻》末章拿来教人谨慎、恐失孝道的名言。像这样直接用《诗经》教人修养自己德行的例子在《学而》《八佾》《子罕》等篇都能见到;《论语》中直接引用《诗经》说明修身养性进行道德教化的篇章有七章。

《诗经》还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孔子对《诗经》的审美功能有很深刻的理解,他总结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大意是“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首先是《诗经》引起人们的审美感觉,感染人情,激发人的志气,振奋人的精神,从而最终达到美育的效果;然后通过“观”来考察社会和执政的得失,提高人的观察能力,先秦有“观风俗,知得失”;再有“群居相切相磋”,在相互切磋中引发感悟,交流感情,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最后的“怨”是讽喻社会或者是表达不满情绪。因此说“诗教”是双向的,诗教是人心灵的净化器,纯洁的心灵是人和谐发展的基础。

孔子在诗教的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史记》曾言:“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认为,乐应该体现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正平和。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诗歌教学中,主张配乐吟诵,而且他还亲自把诗谱成乐曲,在教学中“弦歌”而诵,诗的内容通过美妙动听的“雅言”来表现,使学生不但受到思想的启迪,而且得到了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孔子还运用或引用《诗经》中的句子,采用谈话问答的方式来教育弟子。《韩诗外传集释》第十六章,就记述了孔子引证《诗经》的“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的诗句,用谈话问答法,教诲子路“取束帛以赠先生”。孔子用这种教学方法,以师生轻松、平等的关系进行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的性情在和谐的氛围中得到了陶冶。

孔子的诗教思想,无论是把《诗经》作为教材的角度,还是他的诗教方法和原则,都是在强调诗教对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有不可小觑的作用。诗教有助于养心怡德,它把汉语的声情、韵律、节奏及乐感的美发挥到了极致,能自然地和着人的生理和心理节律,引起情感的升华;能变化人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即是;能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和谐发展。

(摘编自赵会莉《孔子诗教思想与人的和谐发展》)

材料二:

孔子开创儒家的私学,坚持“有教无类”的主张,以真诚坦率的立场和民主平等的作风教育学生。他举办私学,目的就是为国举才,他感到当时各诸侯国缺乏栋梁之材管理政事,以致社会混乱,民生凋敝。因为当时掌握政权的世卿大夫多不称职,所以孔子在培养人才时不会只从贵族子弟中选取学生,而是秉持了“有教无类”的态度,不问阶级阶层,不分贫富贵贱,不限地域、年龄,来者不拒。“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的弟子中,有贵族,有富商,有新兴阶级,有平民。从区域上说,除鲁国人外,还有来自齐、晋等诸侯国的人。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冲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更切合了当时士阶层提高社会地位的要求,士人在春秋时或直接从贵族阶层下降,或直接从平民上升,而后者居多,他们处于社会中间部分,没有多少物质手段和政治资本,只有靠自己掌握文化知识,具备政治才能,才可跻身统治阶层。孔子以诗为教,培养了士人的政治才能,他坚信“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目的是鼓励士人更加努力。同时他深信教育是可以造就人才的,对学生充满了教育的信心。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认为后天的勤学苦读可以使人成才。因此他才满腔热情、真诚坦白地教育学生。

恰是在这种真诚的情感基础上,孔子养成了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从来不强迫弟子的学业,而是平等地与他们探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就说明了这一点。孔子知道:“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他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从学生身上学到不少东西,《八佾》记录孔子和子夏讨论《诗经·卫风·硕人》,孔子从子夏那里得到了理论的启发,感叹“起予者商也!”平等讨论从而教学相长正是儒家诗教的特色之一。

孟子和荀子沿着孔子的教育态度在不同路线上发展。孟子在实践中看重学习的自求自得,即使对儒家经典也是如此,“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何谓“以意逆志”?前人说法有两种,关键在对“意”的理解有异。一种认为“意”是读者之“意”,即从读诗之人自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出发去推度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志”;另一种认为“意”是客观地存在于诗篇中之“意”。从教育的角度看,孟子的关注在于前者,强调用读者自己的理解去揣摩作者之志。可见孟子发展了孔子平等观念中学生主动性的一面。荀子则把孔子之道神圣化,同时视传播儒道的教师为君子、圣人,认为教师应当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应“师云亦云”,服从老师,这就和孔子的教育态度背离了。尽管如此,荀子毕竟流传下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句,认可弟子可以超越老师,这又契合了孔子“后生可畏”的观点。

(摘编自马兆杰《早期儒家诗教的理论与实践-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代的统治者提升了《诗经》的地位,但是到了民国时期,人们开始普遍否定《诗经》存在的价值。
B.孔子在弟子完成道德修养的三个阶段后,便借助音乐启迪和陶冶人的情感,提高道德涵养,提升品格和情操。
C.《论语》和《孝经》深受《诗》的影响,两部著作都有引用《诗》的内容,以此起到教化的作用。
D.孔子着重从平民中选取学生,很少收纳贵族子弟,此举意在冲破当时贵族阶层垄断教育的局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的诗教思想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学习《诗经》可以让人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并可以表达不满情绪。
B.孔子强调乐的教化作用,他主张以乐为媒介将诗歌表达出来,这可以启迪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
C.孔子认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老师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也能从学生处得到启发,让自己成长。
D.孟子和荀子都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强调教育的实践功能,而荀子更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与探索。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观点的一项是(     
A.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B.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C.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D.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下面三段文字分别体现了孔子、孟子、荀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①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櫽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荀子·法行》)

②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

③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荀子·大略》)

[注]①櫽栝,矫正木的工具。②称,称道。③畔,通“叛”。

2023-02-23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