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0 题号:2013864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历来有着保护文化遗产的优良传统,《诗经》将民间歌谣与正声雅乐、宗庙祭祀舞曲歌词汇集传世就是例证。历朝历代文人笔下对市井民生业态、百工技艺等的记载也有大量文献,而且对我们今天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描述的物象情状和价值,汉魏儿童之谣谚,自能蕴蓄古雅,而卒莫能发其间者何也?盖琴之妙,在于抚弦拳指之间,了无可传矣。况求弈于推枰敛子之后,是何异于醒而说梦乎?抚琴、弈棋无形的技艺及依托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前人的认知,对我们今天的非遗保护仍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今天大家对它的概念已越来越清晰,但也仍常见一些人仅把物质的、可见的呈现形态当作非遗项目的全部。比如我们常看到的广告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酒等此类的表述。这样的说法往往会使我们忽视了非遗的实质内涵。实际上,酒的酿造技艺及技艺的文化蕴涵才是非遗的核心。而这样的现象,非遗保护要坚持科学保护的原则,今天仍然需要从它的基本概念、呈现形态、传承规律、保护原则与方式以及怎样认知非遗的价值、保护的意义等方面来正确认知非遗与非遗保护。

非遗与非遗传承人不可分离,非遗传承人保护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尊重传承人的传承(包括继承、延续、再创造),尊重传承人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是非遗保护也是理论研究最重要的命题之一。我们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时候,而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持有者的传承人、社区、群体基于该项目而产生的个体的情感记忆和精神依归,更是具有个性和独特性的。这种蕴含人类智慧和精神血脉的文化情感记忆,它基于个体感受的独特价值更应尊重。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非遗保护中真正尊重非遗项目的持有者(传承人、社区、群体),包括他们对非遗保护和管理范畴的话语权。有了这样一个原则,非遗保护才可能健康、持续。

非遗保护为文化创新提供宝贵资源,也是非遗保护的初心之一。文化产业要借助非遗资源大力发展,充分开发利用非遗资源是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但非遗资源的产业利用,文化创意产业不属于非遗保护的范畴,不能以文化创意发展作为非遗传承的路径,要防止创意性的变异。否则,我们可能会以保护的名义加速失去我们本应珍视和保护的东西。同时,应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非遗,这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珍视和认知它,不是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就表现在它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王文章《非遗保护实践进程中理论思考的记录》)

材料二:

学术是具有使命的。对于非遗学,使命二字尤为重要。它不仅在学者身上,还在学术本身。这也是由遗产的本质决定的。遗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我们既要好好享用它,还要把它完好地交给后人,作为一种活态的文化,很容易变异和丢失,这个使命理所当然就落在非遗学中了。民俗学没有这个使命。民俗学的使命是记录民众生活和建构民间文化,再往深处是探寻和呈现一个民族的民族性。

民俗学注重民俗事象的过去,非遗学注重非遗活生生的现在。民俗学把民间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在民俗学者眼中;在非遗学者眼中,非遗是活态的、动态的、应用的,而非遗学则要通过对现存的非遗的研究,来探索它们通往明天的合理的道路。

就像医学是为了守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一样,非遗学是为了非遗生命的存续、文化命脉的延续。学科的使命决定了学科的特征。于是,非遗学的使命首先决定了它的工具性。非遗学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它既是一种纯学术;又是一种工具理论,为非遗构建知识,因而与当下的非遗的保护实践息息相通和紧密相关。

为此,非遗学是一门田野科学。在田野中认知,在田野中发现,在田野中生效,从始至终都在田野。如果只是在田野中采风和搜集材料,就是活生生的民间文化。只有问道于田野,才能得到切实的答案,彻悟到非遗的需要以及非遗学的学术使命是什么。

不肩负学术使命的是伪非遗学。因此说,非遗教育中一定包含着责任教育。非遗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两种人才。一是非遗的研究人才,对于21世纪初刚刚进入人类保护视野的非遗,既缺乏研究乃至认知。

(摘编自冯骥才《非遗学的原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大量古文献记载了市井民生业态、百工技艺,全面揭示了我们今天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描述的物象情状和价值。
B.今天的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已越来越清晰,大家已经明白非遗的核心是那些物质的、可见的呈现形态。
C.我们要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性价值,更要重视其基于个体感受的独特价值,唯有如此。
D.民俗学侧重记录民众生活和建构民间文化;非遗学力求呵护、传承活态的非遗文化,探寻和呈现一个民族的民族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运用引用论证,引用康有为、徐沁的言论;材料二运用对比论证。
B.科学保护非遗,要研究非遗的基本概念、呈现形态、传承规律等,从而正确认知非遗与非遗保护。
C.对非遗学的认知、发现、探索等都不能离开田野,只有问道于田野,非遗学的一些问题才能找到答案。
D.非遗学认为非遗是动态的,在时代转型中充满不确定性,应将非遗固化。
(3)下列选项中,最不能体现材料一中的“科学保护”非遗的一项是(     
A.结合了高科技手段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展现了人们对盛唐时唐宫乐伎生活的历史想象。
B.忻州古琴依托非遗传承人杜威创建承弦堂古琴工作室,整理出版了《古琴漆艺》《古琴制作技艺》等书籍。
C.河南非遗项目黄河澄泥砚的第六代继承人张慧做了100多场公益培训,培训100多名聋哑大学生制作砚台。
D.中国彩瓷鼻祖长治八义通过非遗挖掘、校企合作、研学服务、文化旅游等举措,打造出非遗文化示范园。
(4)非遗学的学术使命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5)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科普活动,邀请你围绕“非遗保护与当代文化”的主题做一个简短发言,请你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列出三点即可)。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文明化进程中,聚落之间经过冲突兼并与融合聚成更大的集团。在政治治理中,仅仅依靠武力刑罚等暴力手段是很难将不同的部族凝聚成同一团体的,这就需要借助各种传统资源以达成政治整合,并促进不同部族或族群之间的共同文化认同,从而实现文化与意识形态的融合。其中宗教祭祀成为可资利用的重要传统资源,从而超越其原初的宗教意义,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并由此成为强化早期社会政治权力、早期王权的意识形态。中原地区的巫教氛围并不浓厚,而是高度关注现实秩序,呈现出与周边地区不同的文明演进模式。宗教祭祀的理性化、等级化、政治化发生较早,巫术与祭祀被纳入了礼制范畴,造成政治权力与祭祀的结合,无论是宗教神职人员,还是宗教祭祀的组织、功能,都是从属并服务于世俗政治。这也导致在中国早期文明中,并未发展出一个可与王权相抗衡的独立宗教集团。

私有制、社会分层与阶级的产生,并没有彻底斩断血缘关系,血缘组织(宗族、氏族等)成为社会架构的基础。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是族群兴亡的重要保障,其中祖先崇拜和祖先祭祀是维持强化家族或宗族成员凝聚力的重要方式。祖先崇拜并非中国所独有,从世界文明史上看,其他很多民族也有祖先崇拜,甚至直到今天,非洲的一些原始部落还保持着祖先崇拜的传统。而中国的祖先崇拜与祖先祭祀特别发达,为治史者所熟知。那么中原文化祖先崇拜的特征是什么呢?其中关键就是,中原文化的祭祀重人事、重实用,不务宗教的玄想而务实际,宗教祭祀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特征非常明显。致用观念形成很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这种务实讲究实用的观念体现在社会政治形态上,则是一种血缘意识,即相信具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能够同心同德,血浓于水的血亲关系是最可靠的。这种意识也是后世三代王朝血缘政治运作的心理情感基础,从而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族类意识。

血亲组织的存在与血亲意识的浓厚,使早期社会在提升血缘家族、宗族组织的向心力以及强化内部组织的体制中,将祖先崇拜及相关的丧葬、祭祖礼仪视为极其重要的方式。这在龙山时代中原地区的贵族墓葬、宫殿建筑、祭祀遗址等中都有鲜明而充分的体现。这种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礼制体系,其特征是将宗教祭祀与社会组织、政治分层体系结合,以世俗化的政治体系来组织整合宗教祭祀,并利用宗教信仰来促进政治体成员的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增强社会成员的凝聚力,强化宗族成员的血脉联系,建构世俗政体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与意识形态。

由于祭祀的礼制化和政治化,祖先崇拜和祭祖礼仪被更多赋予了社会政治功能,即祭祀是为了实现族内的权威认同和族人的团结。“祖宗”是血缘认同的源泉,史前社会的祖先神像、中原地区的神主,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族徽,均是族类认同的符号,是凝聚宗族成员的精神力量。祖先崇拜被赋予了人文意义,如崇德报功、报本反始等道德内涵,这种道德意义反过来又促进了血缘组织内成员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因而,中原地区建立在血缘族类意识基础上的祖先崇拜是一种政治统治策略和政治治理方式,具有世俗化、理性化特征。

(摘编自曹建墩《史前中原文明的文化特质与文化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早期文明没有与王权相抗衡的独立宗教集团,与巫术、祭祀从属并服务世俗政治密不可分。
B.祖先崇拜、祭祀让宗族有更强的凝聚力,能阻止私有制、社会分层、阶级斩断宗族血缘关系。
C.中原文化的祖先崇拜和祭祀被赋予了社会和政治功能,其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特征比较明显。
D.血亲组织、意识强化了早期社会宗族内部组织,可从对祖先崇拜和祖先祭祀的极为重视上体现出来。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列举世界很多民族和当代非洲都有祖先崇拜的事情,证明了中原文化祖先崇拜的复杂之处。
B.二、三段从血缘关系角度分别论述了宗教祭祀的实用、功利主义特征和加强族类认同的意义等。
C.文章论证赋予祖先崇拜人文意义作用时,论证了其道德意义和宗族血缘关系的相互作用。
D.末段通过诠释“祖宗”的社会政治功能,说明中原文化淡化宗教色彩、重视世俗实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聚落间构成更大集团时可能会通过暴力等手段,但治理时要先让不同族群达到文化认同,从而实现政治整合。
B.宗教祭祀作为政治整合的重要传统资源,在失去原有的宗教意义后成为强化早期王权的意识形态。
C.中原文化的祭祀重人事和实用,形成的族类意识成为后世三代王朝血缘政治运作的心理情感基础。
D.在长期的族群融合与政治实践中,中原文化祖先崇拜最终形成了一种务实致用与世俗、理性的价值取向。
2022-05-14更新 | 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不容否认,文化哲学已成为人类的一门“显学”。这与人类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在传统农业社会,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相对有限,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个比较和谐的状态,哲学所思考的问题主要基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展开。但是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水平的提高,文化世界越来越取代自然世界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环境。人与文化的矛盾关系逐渐成为人类日常生活无法回避的课题。

文化哲学是关于人类文化现象的哲学思考,是对人类文化的总体性把握,它应回答的问题包括什么是文化、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等等。学界一般认为,文化哲学兴起的标志是新康德主义。哲学所要面对的主要不是“已然”世界的问题,而是“未然”或者是“应然”世界的问题。“事实”的世界是科学要关注的对象,“价值”的世界才是哲学最需要关注的对象。例如在德国哲学家文德尔班看来,“哲学只有作为普遍有效的价值的科学才能继续存在”。在新康德主义思想家那里,核心价值诉求就在于从人类日新月异的文化世界中,确立人的价值的应有位置,切勿使人性消弭于喧嚣的文化世界中。德国哲学家西美尔明确指出:“只有人才是文化的真正对象。”因此,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完善”。

人所以要反思文化,皆因为文化在其发展中,除了对人的肯定性价值外,还包含着对人的否定性因素。而文化的二重性说到底又是根源于人是灵与肉的二重性,及人类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具体说来,人作为一种能动的存在,是通过自我意识的对象化来确证自身的,文化就是人类自我意识对象化的结果,通过文化,人确证了自己的本质存在。然而某种文化模式、文化规范一经形成,人类本质的各种丰富性潜能就有可能被规定于一种既定的文化形式中,从而形成了对人的丰富本质的否定。寻求永恒的超越意识,这是人的本性。因此,人类面对文化的否定性质,必然要诉诸一种抗争,而这种抗争首先应以对文化二重性的充分、全面的认识为前提。认识到了现实文化发展的这种双重本性,我们就能在实践中对于文化现实自觉投射一种反思与批判意识,在人类的成就与自信中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以使人类的文化实践减少盲目性,增加行为的自觉性。

人作为一种主体性存在,其文化创造不应是一种盲目的操作,一种现实文化实践要想成为自觉的文化而非随意的文化,就必须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反思;而一种哲学要想具有引领现实的力量而非虚幻的寄托,就必须进行文化的参与。

(摘编自邹广文《文化哲学及其构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和谐,也不存在人与文化的矛盾关系。
B.文化的内容,文化与自然、人、社会进步的关系就是文化哲学应该关注的对象。
C.文化具有二重性,表现在对人的肯定与否定,根源于人类自我意识的内在矛盾。
D.文化哲学兴起的标志是新康德主义,其核心价值诉求在于确立人的价值的位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阐明文化哲学生成的原因,是论述的前提。
B.第二段侧重阐述文化哲学的内容、兴起和本质,回答“文化哲学是什么”的问题。
C.第三段紧承第二段,从人的角度重点阐述了人要反思文化的根源,是前文的递进。
D.文章对文化哲学的阐发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展开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然”世界是被科学关注的“事实”世界,其不同于“未然”“应然”世界。
B.为减少文化实践中的盲目性,需要充分认识文化发展的特点,形成反思与批判。
C.文化是人确证自身本质存在的方式,但它的否定性大于肯定性,导致人要超越。
D.文化创造与哲学发展相辅相成,哲学助文化更加自觉,文化让哲学具有现实性。
2019-09-09更新 | 7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什么是经典?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定义的是说明天、地、人常理的书叫“经”。所谓“经”就是既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灭的训导。所谓“经典”,就是承载这种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文学经典就是承载文学既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灭的训导的各类文学典籍。
2005年5月底,在“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国际学术会议”上,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学经典”这一概念进行了阐释。樊星和王化学从普遍主义的立场出发认为“经典”是承载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典籍,因而具有“超时空性”和“永恒性”。蓝棣之认为经典作品“要有长久甚至永恒的生命力,要经得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阐释”。童庆炳提出经典的普遍性在于“写出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和‘共同美’的问题。就是说,某些作品被建构为文学经典,主要在于作品本身以真切的体验写出了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之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笔者认为,判断一部作品算不算文学经典,应该考虑以下标准:恒久流传,艺术价值,具有巨大的多向阐释的空间。
首先,是恒久流传。能不能为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众多读者所普遍接受,这是判断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比如《唐诗三百首》,不仅仅在当时广泛流行,甚至达到“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程度;也是200多年来流行最广的一部唐诗选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正是对《唐诗三百首》广受各朝各代读者欢迎的一个最形象的说法。再比如《三国演义》,一经问世就引起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仅仅在明代,《三国演义》便有多种刻本在民间流行,并且被广泛改编成戏曲和说唱文艺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堂吉诃德》出版后,上至王宫,下至市井,男女老幼争相传阅,由此可见这部小说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综上所述,能不能为各时代众多读者所普遍接受,这是衡量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文学经典的一个最显著也是最根本的标准。
其次,深刻的艺术价值。这是一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文学经典的根本所在,能不能塑造典型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有没有扣人心弦又引人深思的故事,是不是在作品中描绘出了某些涉及人性的东西,这些都是艺术价值的构成因素。一部《红楼梦》,塑造了数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其中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典型的就有二三十个,这决定了《红楼梦》文学经典的地位。
第三,具有巨大的多向阐释空间。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否丰富而多义,是能否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发和教益,这对文学经典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一部文字作品的内蕴极为丰富,哲理极为深刻,可供挖掘的内容较多,具有较大的多向阐释的空间,这样的作品就可以被建构为经典。比如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都能从《哈姆雷特》这部名剧中获得各自不同的收获,这是《哈姆雷特》魅力永存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经典进行各个层面的解读,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这是文学经典之所以能够成立的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
(选自《时代文学2010年第6期,有删节》)
1.从原文看,下列对“文学经典”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经典就是承载文学既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道理和不可磨灭训导的各类文学典籍。
B.文学经典写出人的情感,这些情感是人区别于动物之所在,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C.文学经典要有长久甚至永恒的生命力,能够经得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阅读和阐释。
D.文学经典的普遍性特点反应在作品能写出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
2.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三百首》广受各朝各代读者欢迎,甚至达到“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程度说明文学经典是恒久流传的。
B.塑造典型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这是一部作品成为文学经典的重要因素,扣人心弦又引人深思的故事也是文学经典具备的。
C.《三国演义》被广泛改编成戏曲和说唱文艺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的事实证明文学经典必须是当时的读者所能接受的。
D.《唐吉可德》出版后,上至王宫,下至市井,男女老幼争相传阅,可见这部小说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
3.3.下列对原文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衡量一部文学经典的一个最显著也是最根本的标准是各个时代的众多读者都能普遍接受它,肯定它。
B.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是《哈姆雷特》这部作品本身独特,使读者产生幻觉。
C.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否丰富而多义,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启发和教益,这是文学经典建构过程中的唯一要素。
D.作者在创作时就想到要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让读者从不同角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各个层面的解读。
2016-11-18更新 | 50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