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2024802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这里有一座歪房子

     

我们只见过因年久失修而歪斜的老房子,哪有人专门去建一座倾斜欲倒的新房子呢? 但还真有这样的事。婺源严田村就建了一座精心设计、结构复杂、外斜内平的徽式新房。

婺源向以山清水秀的风景和白墙黛瓦的民居闻名。近年来,婺源除吸引了走马观花的游客外,还有一批艺术家、作家、学者长期住在那里。他们将身心融入山水田园,同时,他们又按照自己的理念来解读生活。文化,从来都是在传统与变异中前行的。于是,这座歪房子就成了老树上的一朵新花,忽放奇彩,蜚声四野。而每当一个内涵丰富的意象出现,总会有无穷个不同的解读,斯为艺术。

世界万物没有一个绝对的平衡,总是在倾斜与校正中来回摆动。这座歪房子不过是将这种意识具象化,让人可看、可摸、可住、可思,去理解人生。其实,以“斜”警世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有一种叫“款”的器皿,在一根横木上挂一陶罐,空着时,罐身半斜;加水一半,罐身正;加满水,罐子立刻倾翻。孔子见而感叹道:“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这是警惕人不要自满。“欹”,名“宥坐之器”,“宥”同“右”,意为座右铭,是在以斜警正。国宝山西永乐宫壁画里有众多人物故事,但是没忘了画一个细节:一个童子,正在用一块斜木片去垫支一个桌腿。别小看这块斜木片,明代学者李渔的《闲情偶寄》曾记录它。宋代学者刘子翚曾有一首咏物诗专说它:“匠余留片木,楮案定欹倾。不是乖绳墨,人间地少平。”这也是以斜示正。清代诗人龚自珍有一名篇《病梅馆记》,他说梅花本来长得好好的,有人偏要把它们绑得东扭西歪,以曲为美,这是病态。他同情被扭曲之梅,就买了300盆梅花为它们松绑,发豪言要将天下病梅全部解放。这也是以斜说正。佛说“一物一世界”,看来无论是一个小陶罐、一块小斜木片还是一枝梅,都含有辩证法,都可解物警世。

以上所举三件,都是可于手中把玩之小物件,现忽有庞然如一所房子者矗立眼前,人可绕其外,入其内,效果又当如何? 这正是现代艺术与传统之别吧。遂有感而作《歪房子铭》:

人居地球而不知头朝下行走,居平常之屋而不知反常之事,正所谓习以为常,歪以为正,非以为是。

居都市者,吸汽车尾气而不觉;吃农药残留之粮菜而不觉;夜不见星光之灿烂而不觉;日不闻鸟语之欢鸣而不觉;身处喧闹纷扰之市而不觉;心陷案牍之劳、商利之争、职场之累而不觉。疲于奔命,忙如蜂蚁,自以为得意。

有某君一日行至婺源严田古村,见山青水绿,天朗气清,惊为桃源。遂造屋数间以引知音,又筑歪房一座以警人心。房外观之,为将倾欲倒之状,入内则敞亮平稳,目跳远山天际绿,耳听鸣泉心上流。坐饮清茶一杯,顿悟今是而昨非,尽洗半生红尘。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今以房为镜,可明居世之道。陡然一倾,震悟人生。

(摘编自《解放日报》2022年1月20日)

文本二:

文章传统的传承与进阶

—论梁衡的《树梢上的中国》兼及其散文创作史

高明勇

王梦奎曾说:“考察近代中国文学史,散文发展的主流始终是同社会政治和思想进步的潮流相呼应的,有成就的作家很多都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作品的社会意义也因此而提升。梁衡的散文继承着这种优良的传统。”他所说的“传统”,更多偏重于“文以载道”的传统。

关于文章写作,梁衡有一篇非常重要的文本,谈“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由此,他提出了“文章五诀”的写作主张: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其中形、事、情、理正好是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种内容,又是描写、叙述、抒发、议论四个基本手段。四字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

他进一步阐释:“(创作)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作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如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 ,等等。所以文章之法就是杂糅之法、出奇之法、反差映衬之法、反串互换之法。”

这个写作主张,其实就是对“文章传统”在方法论层面的重新理解与高度提炼,来自梁衡散文创作的经历与认知,又反过来影响甚至统摄其散文创作。在宏观层面,“文章传统”可与“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相衔接;在微观层面,又与梁启超、叶圣陶、唐弢、夏丐尊以降的文章修养相沿袭,进而言之,对话题选择的重视、对写作目的的反思、对语言推敲的专注、对修辞锤炼的讲究、对思想表达的思索,都是“文章传统”所在意的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梁衡谈“为文之道”,大多是通过“文章”——当然,从诗歌、散文、小说的分类来看,散文的创作逻辑也是最符合文章传统的。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运用设问修辞,作者自问自答,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歪房子”,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将歪房子比作“老树上的一朵新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歪房子是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新理念的产物。
C.作者赋《歪房子铭》赞美歪房子,列举了生活中的一系列反常之事证明“歪以为正,非以为是”的观点。
D.文章以物明理,文末又运用类比手法,劝诫人们要像古人以铜、人为镜一样,以歪房子为镜,感悟人生。
2.文本一的语言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
3.文本二中梁衡指出,一篇好文章要有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请问文本一是如何落实这一点的?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棋是竞技,是游戏,是艺术,是形下之器,又被赋予了形而上的“道”的意义。中国文化传统,一切知识都要在“道”的面前检验其存在的合法性,以此证明自我价值。立象比德,技进乎道。当然,这“道”,既是儒家的仁德之“道”,道家的自然之“道”,也是中国文化的和谐之“道”。在某种意义上,围棋成了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一个标本、一种象征。

儒家对围棋的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贬抑围棋,所谓围棋“不仁”“失礼迷风”,玩物丧志;另一方面,“游心”之戏又是人的精神需要。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围棋与圣贤之道,与人的“成德成仁”联系在一起,使下棋这一“游戏”之事具有不同凡俗的意义。班固在《弈旨》中论棋:“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成,行之在人,盖王政也。成败臧否,为仁由己,危之正也。上有天地之象,次有帝王之治,中有五霸之权,下有战国之事。览其得失,古今略备。”班固将围棋与天文、阴阳、王政、仁德联系在一起,开启了“立象比德”的论棋传统,由此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儒家棋论话语。形而下之“技”通于形而上之“道”,为围棋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如果说儒家为围棋提供了一套价值评判的尺度,道家则更多地与棋人的生命追求、棋艺境界相通,棋成了人精神存在的一种方式。施定庵在《弈理指归》序中曾谈到自己“棋悟”的一段经历。一次施定庵与梁魏今同游岘山,梁指着山下蜿蜒曲折的泉水,对施说:“子之弈工矣,盍会心于此乎?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任其自然而与物无竞,乃弈之道也。子锐意深求,则过犹不及,故三载仍未脱一先耳。”定庵由此得悟,棋艺大进,终成一代国手。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弈棋应如行云流水,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平淡自然,这是天地之境,也是审美之境。所谓技进乎道,当棋到了一定的境界,它又与艺术境界、道的境界相通了。

围棋是竞技,同时又被称作“手谈”。竞技的本质在于冲突与征服,话语的本质则是沟通与交流。对话,使围棋具有一种宽容性。围棋自然是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的战争,但在“围地”的过程中,并不非要你死我活,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所谓两眼即活,一盘棋终,常常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平共处的态势。和而不同,正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在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相处中需要提倡的。这就像现代企业的竞争,并不追求非要击垮对手,而是在平等竞争中,大家都有收益,当然,多得者为胜。“手谈”,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辩证法——冲突中的和谐。对话乃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真正的对手既是敌人又是契友。真正的棋局,也是双方在不断的冲突中最终走向和谐。下棋如此,人生亦然。

立象比德,技进乎道。小小黑白子,承载的是东方智慧:平等竞争,和谐之道。围棋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围棋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如今,承载着中国传统的围棋正日益走向世界,为世界不同肤色的人所认同、喜爱。世界共下一盘棋,围棋完全可以成为国际性的公共精神产品,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摘编自何云波《围棋与中国思想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是游戏,是竞技;在某种意义上,它还是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一个标本、一种象征。
B.不同于儒家对围棋的一味贬抑,道家则与围棋人的生命追求、棋艺境界相通。
C.围棋的过程中往往既有冲突与征服,又有沟通与交流,体现了冲突中的和谐。
D.围棋终了所呈现出的和平共处态势,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和而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儒道等方面论述了围棋存在的合法性,指出了围棋的价值和意义。
B.文章举施定庵“棋悟”的事例,意在阐明“技进乎道”的弈棋观。
C.文章第四段通过对比论证阐明了围棋中的中国文化精神,具有辩证意味。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述结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被赋予了形而上的“道”的意义,不再是“玩物丧志”的游戏或者形下之器。
B.班固将围棋与圣贤之道、仁德之道联系在一起,开启了“立象比德”的论棋传统。
C.下棋和人生的相通之处在于:总会面临不断的冲突,但终会在冲突中走向和谐。
D.围棋被世界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认同、喜爱,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2022-05-14更新 | 1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作为中国书法史的高峰,魏晋书法所彰显出的风度和气象是后世始终都无法超越的。儒学精神的存在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的发展状态,并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相契合,最终成为中国书法的典范。

②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艺术与道、德、仁相辅相成。但这之后发生了变化,艺术的地位日趋下降,到西汉《礼记•乐记》就变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了,书法也由此而被视为“小道”“末技”。所以,当汉末书法发展出现第一次自觉时,士子们抛却儒家典籍而疯狂研习草书的行为,立即遭到谨守礼法的儒士们的严厉批判,东汉辞赋家赵壹的《非草书》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产生的。赵壹的《非草书》对处于起步状态的草书做了很好的规整,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书法的发展有了厚重的思想基础,为魏晋书法高峰时代的到来创造了必要的思想和文化条件。

③魏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而儒学精神则借助世族这一社会载体发挥作用。自两汉开始形成的经学传统对于如琅琊王氏、东海王氏、龙亢桓氏等家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魏晋时期的一些新兴家族也大多是汉代儒生之后,如颍川钟氏、河东卫氏等。颍川钟皓、卫暠、庾乘等虽然不愿出仕,但无一例外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并因为精通儒学而对士林产生较大影响。魏晋时期,这些家族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展开,即使后来天下大乱家族迁移,这些有着优良儒学传统的家族也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④中国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他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在王羲之身上,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即使受到道家思想影响,也都被他化在骨子里的儒家思想慢慢消解和吸收,其放浪形骸、纵情挥洒的性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克制。草书除了出现之初因为不受儒学精神的限制而曾经恣肆和张扬过,在后世书法史上,草书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的境地,它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

⑤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书家尊崇和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为中国书法在后世发展的典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艺术的地位和道、德、仁相当,后来艺术的地位逐渐下降,而书法的地位更是在艺术之下。
B.魏晋时期,在以儒学精神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中发展繁荣的世家大族,在天下大乱家族迁移时,始终没有抛弃礼法。
C.魏晋时期的钟皓、卫暠精通儒学,都是当时著名的儒生,因颍川钟氏、河东卫氏,成为魏晋时期的新兴家族。
D.赵壹的《非草书》很好地规整了处于赴状态的草书,并把书法纳入儒家的思想体系之内,使魏晋时代的书法达到高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阐述了魏晋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
B.文章举王羲之的例子作为论据,论述了书法的发展与儒学精神的紧密关系。
C.第三段论述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与儒学精神的关系,世家大族对传承儒学有重要作用。
D.文章以赵壹对士子们抛弃儒家典籍而研习草书的行为的批判为例,论证了草书的危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魏晋书法能始终保持中和唯美发展状态的是儒学精神。
B.书法史上最负盛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不仅将书法与儒家文化完美地融为一体,而且把儒家和道家逐渐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书法的高峰和典范。
C.除了出现之初,草书在后世书法史上始终坚守在一定的礼法范畴内,从来都没有突破儒学精神的束缚而进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境地。
D.魏晋书法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它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对后世书法发展有启示意义。
2020-10-29更新 | 5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现代白话新诗,中国的诗歌语言伴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嬗变、创新,形成千姿百态的脉络和流派。其间,语言之体与文化之用、内外变相影响,互为两翼。

就诗歌的文化之用而言,作为文学之一体,诗歌本身就是文化之一端,不但要受到哲学、绘画、音乐、风俗等相邻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是时代文化的一种反映和体现。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文化哺育一代诗歌。中国诗歌的发展,既源自内在语言形式的演化,也受制于不同时代政治生活、经济基础等硬背景的变化,而以文化心理为代表的软实力,正是其间起到重要作用的桥梁。

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其间的反映、影响关系,有如水洒在地上,浸湿附近的土壤是水的本性、但被浸湿的程度则需要视土壤情况而定;又如发光体与反射体,在合适的时候,还会相互映衬。这里不妨以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关系为例。北宋文化吸纳此前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皮毛落尽,精神独存,不仅各个文化领域、各类文化形式、各种雅俗文化百花齐放,而且以独树一帜的北宋文化精神卓然自立。苏轼诗歌正是在北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典型性的文人代表,苏轼通过2700余首包蕴丰富、千变万状的诗作,展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北宋文化“清明上河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宋文化精神中最为突出的两个方面——议论精神和淡雅精神,对苏轼诗歌产生了直接深刻的影响,而苏诗的议论化和崇雅尚淡倾向,也反过来代表了北宋文化的这两种精神。

在北宋文化议论精神的影响下,苏轼诗歌反映出尚理的主动趋向,适时而深刻。其方法的千变万状使苏诗中的议论视野开阔,容量宏大,雄深博辩,气象万千。其议论的题材大到宇宙时空,小到鸟兽虫鱼,广到社会人生,狭到碑刻古玩,雅到诗书画艺,俗到接物处世,远到海外仙国,近到花草木石,天生健笔一支,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

在北宋文化淡雅精神的感召下,苏轼诗歌奏出崇雅趋淡的乐章,典型而突出。苏诗将淡雅的追求脱离了纯功利性目的,提高到审美层次,妥善处理了雅与俗、绚烂与平淡、人工美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朴素却圆熟的辩证法精神。其诗歌语言,或避俗趋雅,或以俗为雅、化俗为雅。比如,《除夜大雪留潍州元日早晴遂行中途雪复作》“助尔歌饭瓮”,“饭瓮”乃山东民间俗语和歌谣语。《发广州》“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苏轼自注“浙人谓饮酒为软饱”“俗谓睡为黑甜”。这些各地的俗词俚语,被创造性地融入苏轼诗中,显出一种雅人深致。苏诗还擅长用典故来题咏俚俗之物,化俗为雅。如《豆粥》“沙瓶煮豆软如酥”不免俚俗,但运以刘秀、石崇二人与豆粥相关的典敁,诗的典雅气息油然而生。

以语言为体、文化为用的中国诗歌,尽管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但至今尚未止步,其生命仍在不断变化延长,继续“昭烛三才,辉丽万有”(钟嵘《诗品序》)。

(摘编自陈才智《汉语是富有诗意的语言一中国诗歌的语言之体和文化之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的嬗变、创新,可谓千姿百态,流派众多。
B.中国诗歌的发展既是诗歌语言形式演化的结果,也是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的结果。
C.北宋时期,我国的诸多文化都达到了发展巅峰,丰厚的文化土壤涵养了北宋的诗歌。
D.中国诗歌既是文体之一种,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受时代因素影响,又反映时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诗歌是文化的一端为论点,从语言为体,文化为用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国诗歌生长发展的特点。
B.文章以水湿土壤、发光体与反射体为喻,形象地论证了中国文化与中国诗歌相互反映、影响的关系。
C.文章以苏轼诗歌为例,从议论尚理和崇雅趋淡两个方面论证了北宋文化对苏诗风格形成的决定作用。
D.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证,在论证诗歌与文化的关系这一分论点时,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诗作众多,诗歌题材广泛,议论方法多样,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北宋绚丽多彩的文化。
B.苏轼作诗追求淡雅,不求功利,将诗提高到审美层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
C.苏轼对语言的运用炉火纯青,不避俗词俚语,或避俗趋雅,或以俗为雅、化俗为雅。
D.苏轼作诗善用典故,如《豆粥》中相关典故的运用,就妥善地处理了雅与俗的关系。
2023-07-23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