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王维(701-761)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6 题号:20341871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辋川,水名,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下,王维曾在此隐居三十余年。裴迪,王维诗友。②接舆: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装狂遁世。
1.下面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山中秋景。“转”字化静为动形象写出山色因季节而变的动态;“日”字让流动的水带给人始终如一的守恒之感。
B.颔联写诗人在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日暮蝉鸣。柴门表现田园隐居生活;倚杖临风,则表现了诗人安闲、潇洒的意态。
C.尾联用典,诗人自比楚狂接舆,塑造出完全不同于颔联的狂士形象,以此表现自己与裴迪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
D.本诗是一首兼具诗、画、乐的五律。风光、人物、歌声,接替呈现,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阅读以下链接文字,回答问题。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选自《红楼梦》“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有改动)

化用是一种修辞手法,即将他人作品语言,根据表达的需要,重新组合,灵活运用。虽然黛玉认为前人的句子更“淡而现成”,但本诗的化用仍有其精妙之处,请你结合前人诗句分析本诗化用之妙。

【知识点】 王维(701-761) 赠友送别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诗歇,完成下面题。

田园乐(二首)

王维

其四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萋萋”“落落”使用叠词,不仅表现了春草的茂盛和青松的高直,而且韵律和谐。
B.“绿”用赏心悦目的颜色,“寒”用诗人的舒适感受来表现诗人生活在此间的愉悦。
C.“山”是远处的山峰,因山下有“远村”;“孤烟”衬托出人,写此处人烟稀少。
D.“独树”“孤烟”相对,“高原”“远村”比邻,营造出苍凉孤寂、沉郁悲凉的意境。
2.“牛羊自归村巷”和“一瓢颜回陋巷”两句分别通过“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022-07-17更新 | 140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孙二

王维

郊外谁相送?夫君道术亲

书生邹鲁客,才子洛阳人。

祖席依寒草,行车起慕尘。

山川何寂宾,长泪沾巾。

送卢主薄

王勃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A.第一首诗中,作者以问人诗。自然引出颔联作者对孙二的介绍和欣赏。
B.第一首诗中,作者在和孙二道别后,坐着车子离开,只留下了路上的尘土。
C.王勃在尾联中用了“松竹”一词,作者借此事物,表达了自勉自况之意,
D.第二首诗先写卢主簿的品格,后写离别,叙写简约,韵短意长、语淡情浓。
2.两首诗虽同为赠友送别诗,但是表达的感情却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做简要分析。
2024-05-22更新 | 218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食城东即事

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晚春感事四首(其四)

陆游

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

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

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摧只自伤。

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地独焚香。

【注】①蹴鞠,古代踢球的游戏。古时有在寒食蹴鞠的习俗。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诗前两联流水桃花柔美宁静,溪流水草淡雅清新,一派安逸美好景象,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B.陆诗首联写骑马少年,“如鹘似蝶”,生动形象,将一个身手灵活、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C.同为春日的即事感怀,王维诗充满蓬勃的青春力量,渴望建功立业;陆游诗则蕴含壮志难酬的悲愤与不平。
D.“蹴鞠”“秋千”与“春日”“少年”俨然成为两位诗人笔下的固定搭配,可见当时年轻人对这两项运动的喜爱。
2.两首诗都写到了“蹴鞠”和“秋千”这两种体育运动,请结合诗句赏析其表现手法的不同之处。
2023-03-06更新 | 38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