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 《说苑》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054115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晏子饮景公酒,令器必新,家老曰:“财不足,请敛于民。”晏子曰:“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今上乐其乐,下伤其赀,是独乐者也,不可!”赵简子春筑台于邯郸,天雨而不息,谓左右曰:“可无趋种乎?”尹铎对曰:“公事急,厝种而悬之台,夫虽欲趋种,不能得也。”简子惕然,乃释台罢役曰:“我以台为急,不如民之急也,民以不为台,故知吾之爱也。”中行穆子围鼓,鼓人有以城反者,不许,军吏曰:“师徒不勤,可得城,奚故不受?”曰:“有以吾城反者,吾所甚恶也;人以城来,我独奚好焉?赏所甚恶,有失赏也,若所好何?不赏,是失信也,奚以示民?”鼓人又请降,使人视之,其民尚有食也,不听。鼓人告食尽力竭而后取之,克鼓而反,不戮一人。孟简子相梁并卫,有罪而走齐,管仲迎而问之曰:“吾子相梁并卫之时,门下使者几何人矣?”孟简子曰:“门下使者有三千余人。”管仲曰:“今与几何人来?”对曰:“臣与三人俱。”仲曰:“是何也?”对曰:“其一人父死无以葬,我为葬之;一人母死无以葬,亦为葬之;一人兄有狱,我为出之。是以得三人来。”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故君子羞言利名,言利名尚羞之,况居而求利者也。

(节选自《说苑·贵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
B.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
C.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
D.止/夫乐者/上下同之/故天子与天下诸侯/与境内自大夫以下/各与其僚/无有独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是古老的园林建筑形式,为高出地面的方形平顶构筑物,古代的宫殿多建于台上。
B.“可无趋种乎”与“以趋于亡”(《六国论》)两句中的“趋”字含义不同。
C.“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像春风吹拂着人们,像夏雨滋润人,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D.“况居而求利者也”与“居无求安”(《论语·学而》)两句中的“居”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招待景公宴饮费用不够,有人建议向百姓征收贴补,但晏子不愿因此而增加百姓的负担。
B.赵简子得知因为自己筑台而耽误了百姓农时播种,深感不安,就中止了筑台放百姓回家。
C.中行穆子围攻鼓国,有人要献城请降,被他一再拒绝,直到鼓国粮绝力竭,中行穆子才攻取。
D.孟简子原有三千门客,但当获罪逃亡时,只有三人跟随,这是因为孟简子平日待人寡恩薄情。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以台为急,不如民之急也,民以不为台,故知吾之爱也。
(2)凡人之性,莫不欲善其德,然而不能为善德者,利败之也。
【知识点】 《说苑》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孔子闻之,曰:“公索氏比及三年必亡矣。”后一年而亡。弟子问曰:“昔公索氏亡牲,夫子曰:‘比及三年必亡矣。’今年而亡。夫子何以知其将亡也。”孔子曰:“祭,乃孝子所以自尽于亲也。至祭而亡其牲,则余所亡者多矣。吾以此知其将亡矣。”

下蔡威公闭门而哭,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以血,旁邻窥墙而问之。曰:“子何故而哭悲若此乎?”对曰:“吾国且亡。”曰:“何以知也?”应之曰:“吾闻病之将死也,不可为良医;国之将亡也,不可为计谋;吾数谏吾君,吾君不用,是以知国之将亡也。”于是窥墙者闻其言,则宗而去之楚。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应曰:“吾何以不至于此!且吾闻之也,言之者,行之役也,行之者,言之主也。汝能行,我言;汝为主,我为役,吾亦何以不至于此哉?”窥墙者乃言之于楚王,遂解其缚,与俱之楚。故曰:“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

韩昭侯造作高门。屈宜咎曰:“昭侯不出此门。”曰:“何也?”曰:“不时。吾所谓不时者,非时日也。人有利不利,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明年大旱民饥,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高门成,昭侯卒。竟不出此门。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壑深,蓄积多,其国宁也。”王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蓄积多则赋敛重,赋敛重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壑深,则民力矣。”兴兵伐之,遂取陈。

(节选自《说苑·权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
B.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
C.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
D.居数年/楚王果举兵伐蔡/窥墙者为司马/将兵而往来/虏甚众/问曰/得无有昆弟故人乎/见威公缚在虏中/问曰/若何以至于此/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期年而亡”与“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期”字含义相同。
B.“则举宗而去之楚”与“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逍遥游》)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
C.“人固有利不利”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D.“则民力罢矣”与“曲罢曾教善才服”(《琵琶行》)两句中的“罢”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国公索氏在正要祭祀的时候丢失了祭祀所用的牲畜,孔子预言了公索氏败亡后,弟子询问孔子预言的依据,孔子是从小事进行推断的。
B.下蔡威公由劝谏国君一事预感到国家将要灭亡,痛哭了三天,在墙外窥探的邻居听了他的话搬到楚国,威公得出结论能做的人是能说的人的主人。
C.韩昭侯建造高门,屈宜咎认为此时不是修建的好时机。因为之前秦国攻占了宜阳,第二年韩国闹旱灾,百姓三餐不饱。
D.楚庄王想要攻打陈国,打探的人认为从陈国的城墙、护城河、储备、国家情况看不能打,但楚庄王却从陈国的民情看出陈国能攻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窥墙者乃言之于楚王,逐解其缚,与俱之楚。
(2)不以此时恤民之急也,而顾反益奢。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2022-09-03更新 | 53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将寻斧柯。诚不能慎之,祸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众人惑惑,我独不从;内藏我知,不与人论技;我虽尊高,人莫害我。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行身如此,岂以口遇祸哉!

(节选自《说苑·敬慎》)

材料二:

(杨)修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修。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修所著赋、颂、碑、赞、诗、哀辞、、记、书凡十五篇。

(节选自《后汉书·杨修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B.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C.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D.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庙,指天子的祖庙。春秋时,鲁国称周公的庙为“太庙”。
B.“青青不伐”与《<老子>四章》“自伐者无功”中的“伐”意思相同。
C.《诗》指《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儒家经典之一。
D.“表”,古代的一种文体,是给皇帝的书信、奏章。如李密的《陈情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周太庙右边台阶前有铜铸人像,铜像的口被封了三层,背后刻着铭文,孔子阅读了铭文后告诫弟子们立身处世要避免说话不当带来的灾祸。
B.铜像背后的铭文用星星之火不扑灭会变成熊熊大火、涓涓细流不堵塞会汇成江河等四个比喻,从反面论证说话不谨慎会带来种种危害。
C.曹操在收复汉中后想趁机讨伐刘备,却处于进退两难之中,曹操只传话“鸡肋”二字,杨修就理解了曹操的话,领会了其计划撤兵之意。
D.杨修喜欢学习,才能卓越,机智聪敏,善察人意,但他是袁术外甥的身份,成为曹操最忌惮的一点,正因如此才找机会杀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顾谓弟子曰:“记之,此言虽鄙,而中事情。”
(2)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修。
5.《后汉书》评价杨修:“修虽才子,渝我淳则。”这句话说的是杨修虽是才子,却改变了淳厚的道德规范。请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06-28更新 | 10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先王之使其民,若御良马,轻任新节,欲走不得,故致千里。善用其民者亦然。民日夜祈用而不可得,苟得为上用民之走之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其谁能当之?《周书》曰:“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雠也。”有而众,不若无有。今世之人主,多欲众之,而不知善,此多其雠也。古之君民者,仁义以治之,爱利以安之,忠信以导之,务除其灾,思致其福。魏武侯之居中山也,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骤战而骤胜”武侯曰:“战而骤胜,国家之福也,其独以亡,何故?”对曰:“骤战则民,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然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曰:“善。”以为造父不过也,使之钩百而返。颜阖入见,庄公曰:“子遇东野稷乎?”对曰:“然,臣遇之。其马必败。”庄公曰:“将何败?”少顷,东野之马败而至。庄公召颜阖而问之曰:“子何以知其败也?”颜阖对曰:“夫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造父之御,无以过焉。乡臣遇之,犹求其马,臣是以知其败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适威》有删改)

材料二:

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国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季孙问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水浊则鱼困,令苛则民乱,城峭则必崩,岸竦则必陀。故夫治国譬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故曰:急辔衔者,非千里之御也。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若何而毋畏?”

(节选自《说苑政理》)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苟得为A上用B民之走之C也D若决积水E于千仞之溪F其谁G能H当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雠,指仇敌,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及仇雠已灭”的“雠”意思相同。
B.骤,指屡次,与《赤壁赋》中“知不可乎骤得”的“骤”意思不同。
C.罢,同“疲”,指疲惫,与《琵琶行》中“曲罢曾教善才服”的“罢”词性相同。
D.王者,文中指施行仁政治国的君主,行仁政的主张在《齐桓晋文之事》中也有体现。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氏春秋》认为当时世上的君主,大多不知道善待百姓,只会增加仇敌;古代的君主,致力于为民除害,思考着为民造福。
B.东野稷在庄公面前表演自己的驾车技术,庄公认为其技艺不能超过造父,于是命他让马绕一百个圈再返回。
C.颜阖认为东野稷的马一定要累坏。不一会儿,东野稷的马果然累坏而返,原因是他对马太苛刻。
D.季孙请教孔子“诛杀无道,亲近有道”是否可行,孔子先是反对诛杀,接着指出施政者为善会感染百姓,并以风和草为喻具体阐述。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
(2)故夫治国譬若张琴,大弦急则小弦绝矣。
5.两则材料用“御马”各自论证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
2024-05-13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