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74 题号:2064674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显然并非所有古代重要科技领域的原创地,但通过无与伦比的消化融合能力,“中国制造”成为古代丝路上优质产品的代名词。以中国周边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为基础,从历史实境出发来反观融合后创新并高出一筹的中国发明,无疑能让我们更加贴切真实地体认先人的智慧与成就。

中国周边地区对“中国制造”的早期认识几乎只能从考古遗迹中获取。公元前6至3世纪分布于阿尔泰山北麓、形成巴泽雷克文化的游牧民,通过向周边地区卖出马匹,积蓄了来自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大量商品。墓葬所出遗物中,除一辆中国设计风格的大型四轮马车外,更引人注目的还有原产自楚地的铜镜和战国风格丝织物。这些产品有些饱含深厚的技术积累,有些展现出精致绝妙的制作工艺,还有些则涉及难以企及的奢华原料。它们通过巴泽雷克等文化中转,进一步传播到北面的米努辛斯克盆地、西面的东欧大草原等地。古罗马作家曾悲叹中国丝绸不仅吸去大量黄金,同时还助长追求奢华的社会风气。尽管各国奢侈品都使古罗马这样的消费主义帝国黄金外流,但仍不难窥见中国发明在外来珍奇中占据的独特地位。

到西汉时期,中国官营作坊生产的漆器,则通过和亲等途径大量流入匈奴,成为贵族墓葬中常见的陪葬珍宝。可见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发明,是备受近邻们青睐的车辆、铜镜、丝织品和漆器。

数百年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朝治下的首都巴格达,同唐都长安一样,万邦来朝,商旅凑集。这个文化勃兴时期的文献记载骤然增多,其中不乏盛誉中国发明的文字。生活在巴格达的文化名流贾希兹(776-869),在其《论市场监察官》中提到从各国进口的货物,其中来自中国的有“优质宝剑、丝绸、大瓷碗、纸、墨、孔雀、快马、鞍鞯、毡、肉桂、大黄”。在数量上中国商品与来自拜占庭和波斯古城伊斯法罕的货物相当,略多于印度。但后面几处的出产多为动植物、矿产甚至奴隶,唯独中国以工艺品为特色。

中亚加兹尼王朝的文人撒阿利比(961-1038)在其《珍闻谐趣之书》里提到中国时,开宗明义地对中国产品赋予极高评价:“阿拉伯人习惯把一切精美的或制作奇巧的器皿,不管真正的原产地为何地,都称为‘中国的’……在制作珍品异物方面,今天和过去一样,中国以心灵手巧、技艺精湛著称。”撒阿利比指出除精美透明的瓷器、可追溯到中国的撒马尔罕纸以外,中国人在塑像和绘画方面也拥有举世罕见的技巧。中国画家不仅要在笔下呈现出人物的神情形态,还要更加力透纸背地刻画出人物的灵魂,辨别出其笑容蕴含的究竟是嘲弄、困惑、莞尔还是惊异。

对中国制造的模仿在西亚一直在进行着,但大部分时间内,当地工匠最终收获的是叹服。波斯作家穆军默德·花德米尔(逝世于1534年)记录了赫拉特(现阿富汗西北部城市)一名在金属器皿上绘制图案的工艺大师曾数次尝试烧制中国瓷器,但经过不懈努力,他始终只能制作出形制与中国产品极为相似的器皿,但在颜色和纯净度上则仍稍逊一筹。限于篇幅,笔者在此不再列举读者容易找到的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和阿克伯《中国志》等关于中国发明的记载。从丝路实境来看,有一种认识自古一以贯之,即中国发明在西亚和中亚作家眼中,已经远远不只是瓷器、纸张、丝绸、宝剑、工艺美术等具体事物(这些器物往往并非最早出现于中国),而是对精益求精、“画龙画虎亦画骨”的工匠精神的无尽追求。抚忆往昔,这无疑是更加值得国人自豪和深思的历史遗产。

遥远的地理和心理距离容易带来认识上的偏颇。翻看中世纪阿拉伯史料,无论是在大马士革还是开罗,其市场之繁荣、古代中国未尝发展但常见于西亚的科技领域之多,昭示出人类文明发展如钻石般拥有多个切面;即便如此,中国发明在其他切面依然拥有杰出地位。

(摘编自陈巍《古丝路语境下的中国发明》)

材料二:

汉朝时,中国就开始同周边的族群进行交往,这些族群都是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来源是原始的游牧和狩猎,与中国发达的农业文化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当时繁华的唐朝具有丰富的物产、先进的政治制度,世界各地的外交使节挤满了长安城,都来取经学习,将中国作为模范。在这些附属国的心中,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霸气十足的泱泱大国,这些国家主动向中国称臣,同时从中国引进各种文化以及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雕版印刷术、造纸术、制瓷技艺等等。

古代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开始认为自己的文化思想是最优秀的文化思想,自己的科学技术是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会把周围弹丸之地的小国家放在眼里。从事物的发展规律看,当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碰撞时,落后文化会向先进文化学习,而先进文化则不会向落后文化学习。于是,落后文化在向先进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开始走向先进,而先进文化觉得落后文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它吸取,还会对落后文化产生鄙视的心态,不断增强的自我优越意识,从而使得它们不思进取,因脚步停滞不前而衰落。

(摘编自张馨元《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对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既有明确的文献资料记载,也可以从考古发现中得到充分的验证。
B.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国制造的车辆、铜镜、丝织品和漆器等,就先后以其精湛的工艺水平受到周边地区的喜爱追捧。
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此消彼长、相辅相成的,有其深刻的历史社会因素和内在的逻辑关系。
D.两则材料都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不同之处在于材料一侧重列举史料,材料二侧重理性分析。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形成于阿尔泰山北麓的巴泽雷克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转作用。
B.刻画出人物的灵魂,比呈现出人物的神情形态难度更大,也更能体现中国古代匠人在技艺上精益求精的追求。
C.作者没有选用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人的记载做论据,是因为这些记载被大家所熟悉,论证力度不够。
D.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到了近代,不思进取、故步自封的大国心态导致科技发展落后于世界。
3.下列说法中,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画横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A.《哦,香雪》中,香雪想从旅客手中换得铅笔盒,凤娇关注旅客头上的“金圈圈”。
B.《小王子》中,小王子抱怨沙漠里有点孤独,蛇说:“在有人的地方也一样孤独。”
C.《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王善保家的轻视探春:“又是庶出,她敢怎么着?”
D.《西游记》中,乌鸡国太子曾经如此评论唐朝:“你那东土虽是中原,其穷无比。”
4.材料一中,从史料记载看,中国古代科技及艺术远超其他国家的表现有哪些?
5.中国古代科技艺术等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原因有哪些?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屏幕之中的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就是“弹幕”。

尽管弹幕被纳入“评论”范畴,但是,弹幕文化与传统的文艺批评存在巨大的鸿沟。

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深思熟虑,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尽管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与弹幕存在某种相似的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操作程序。

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譬如一个角色的相貌,出场那一刻的步态等等,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至少在目前,速度与深度的恰当比例仍然以印刷文化作为范本。

尽管弹幕的即时评论也诉诸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它与即时性、交互性构成弹幕文化的巨大吸引力。传统的文学批评无法企及这种吸引力,“深度”也无法替代生气勃勃的喧哗产生的号召。一旦“深度”置换为“速度”,零碎化、平面化、喜剧精神与反讽、拒斥精英趣味也就成了弹幕的另一些表征。对于年轻的一代来说,互联网以及电子传媒的传播方式正在隐蔽地重塑他们的感官、躯体和意识。

(摘编自南帆《弹幕:一个奇特的屏幕现象》)

材料二

20206月,B站隆重上线四大名著,无数年轻观众都是奔着弹幕,或是弹幕与四大名著的“化学反应”去的。但对于年纪更长,文化取向也更为传统的网友来说,弹幕污染了剧作,庸俗了原著,宛若妖雾遮天蔽日,毫无理性可言。

表面看,这是代际差异。但实际上,弹幕的两极评价,昭示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彰显了当下信息读写的双轨制。厌恶者所代表的,乃是印刷文明培育的读写习惯,推崇经典,讲究逻辑与秩序;喜爱者所代表的是互联网文化中跨媒介、多感官、娱乐化的接受方式,注重趣味性与参与感。

弹幕空间中,正确、完整、规范、和谐都变得无足轻重,代之而起的,是无政府主义式的“搅和”。原属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如同重回蒙昧时代。经过理性文明的长期洗礼后,短暂地“蒙昧”一下,自编自导“人间喜剧”,反倒成为暂时摆脱文明重负的一种人生选择。

另外,与当代社会中无所不在的“计算”相比,这一场场文字游戏是如此地毫无功利。以共同兴趣为纽带,网友们互称“兄弟”,埋头建设自家“指挥部”,在蓦然而至的弹幕中寻获同好知音。“居然还可以这么看”“居然与我想得一样”,这样会心一击的感受,令孤独的当代人倍感满足。

不同于社会场域中被反复思量过的表达,凭借直觉敲下的弹幕,出于真心、近乎自白,乃是电子时空里的“我手写我口”。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弹幕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便是直抒胸臆。依赖于口语词,形成众声喧哗的交谈氛围。唯有无限趋近言文一致,那个最本真的自我,才能跃然而出,袒露人前。或者更准确地说,弹幕的终点并非呈现完整的自我形象,而是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

弹幕的游戏性与趣味性,真的可以带来更美好的人生状态吗?

首先必须承认,弹幕文字游戏的创造门槛与理解成本都极低。鉴于运动速度飞快,且面向最广大的受众,所以必须令人“秒懂”,秒懂的前提,是对庸常的臣服,这不仅是指对于媒体流行语的追随,更指向一种“自诩快乐的末人心态”,自嘲或嘲讽,均跳不出金箍棒画下的“安全圈”,保持在尚不触及本质的限度内。

与口头表演一样,弹幕业已创造出了许多“套话”与流行语。比如,2019B站的年度弹幕是“awsl”(即“啊, 我死了”) 。这是一句再直白不过的赞美语,形容视频内容令自己无比折服,这种缩略语以极其经济的拼音缩写,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召唤出固定的、集体性的反应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来语言的“失焦”。格套无可厚非,但其中令人上瘾的传染力,以及凌驾于差异性表达之上的霸权地位,恐怕与解放创造力的初衷恰好相反。

更重要的是,弹幕带给人的趣味性、解放感与反讽意味,也日渐固化为一种模式与立场。在进入弹慕空间之前,观者已做好了发笑准备。我们虽不必重弹“娱乐至死”的老调,但在开放态度之外,更需警惕潜伏着的负面因子:弹幕用户被设定为一群单纯追逐快乐的人,而平台迎合(甚至监控、计算)用户需求来生产内容,从而形成了一个“快乐”的闭环,这一闭环将带来“人的再生产”:它召唤快速、固定、永不停歇的人类反应模式,从每一个神经元做起,在每一次欢笑中起步。

(摘编自夺静《弹幕版四大名著:“趣味”的治理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圣叹、毛宗岗等擅长的评点式文学批评,以整体观照原著为基础,讲究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品鉴、沉吟、揣摩,和弹幕评论有形似之处而差别很大。
B.针对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弹幕能够即时即兴点评,虽同样以文字符号为载体,但在营造狂欢气氛、联结社会关系方面,是印刷文化不可比拟的。
C.B站上线四大名著后,对弹幕的评价呈两极化,这既反映出代际差异,也昭示出不同的文化机制与主体状态,一些年纪更长的观众对弹幕表示反感。
D.材料一拿弹幕和传统文艺批评、印刷文化对比,分析其长处与弊端,材料二对热衷弹幕者整体上持否定态度,同时也辩证地指出弹幕存在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影响,印刷文化在思想的交换上受到一些限制,而又相对具有深度。因此就印刷文化而言,应追求更为缓慢的节奏。
B.在弹幕环境中,不假思索地直击键盘,更能够袒露一个本真的自我。可见,网络时代的写作要想表达真我,就要避免反复思量,字斟句酌。
C.人们在弹幕的文字游戏中互称“兄弟”,寻获同好知音,获得心理满足,这其实折射出人们在现实中缺乏知音慰藉,为功利所束缚的窘境。
D.在弹幕空间中,不同范畴的信息被一锅乱炖,不同类型的语言形式被杂糅拼贴,流露出参与者在理性文明的洗礼后完全摆脱文明重负的心态。
3.材料二说,弹幕不必呈现“完整的自我”,而要“探入‘有趣的灵魂’的某个侧面”。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时,关羽慷慨陈词,张飞跟着附和“俺也一样”。弹幕“没文化真可怕。”
B.《红楼梦》中,贾母问黛玉读了什么书,黛玉答道:“只刚念了《四书》。”弹幕:“还看了《五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C.《西游记》中,孙悟空没有受邀参加蟠桃会,于是在园子里肆无忌惮地大吃一通。弹幕:“我是桃饱会员。”
D.《水浒传》中,孙二娘、张青在十字坡开店,武松与两名公差推门而入。弹幕:“请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
4.根据材料一,给弹幕下一个定义。
5.面对弹幕,我们应警惕它的哪些负面影响?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简要作答。
2021-10-09更新 | 30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文人画萌芽于唐,文人画的概念却是从宋代才兴起的。11世纪,时为北宋文坛领袖的苏轼率先提出了关于文人画艺术的新理论,即“士人画”。不过,苏轼之“士人画”与“文人画”还是有一些提法上的差异,而随着宋代过去以后,善画的文人不一定是士人,于是“士人画”的说法逐渐被更宽泛的“文人画”取代。

文人画和院体画的彻底分流,是在南宋晚期形成的。在那个时期,几乎没有院体画家效仿北宋文人,文人画家也基本不涉及院体风格绘画。如果说两者在早前尚且都被官方认定为艺术而非手艺,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到了此时,文人画就作为一个“专属特定阶层”的艺术,已广泛地被社会各界所接受。文人画的范畴也开始明朗,产生了新的变化,譬如,山水主题的绘画渐渐从主流走向小众。山水画在中国古典绘画中占据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跟历代文人对山林之隐始终未绝的渴望息息相关,但这种流行却一度在南宋时期中断了。南宋文人兴趣普遍转移的原因,或许是希望能在前人代代沿袭的山水传统之外另辟一条通路,或许是偏安江南,心态上也暂时性地远离了这种“高下纵深、阴阳向背”的大主题,总之,这时期形成典型的是文人花卉树石画法。如今我们常能看到的梅兰竹菊、禽虫石器等题材,在这一时期都能找到极具特色的作品,文人画家借其以抒发不沦凡俗的心志。

时代的特殊性使得元朝的文人没有太多的选择。在此时期,山水画重新成为了文人艺术的普遍题材,时任朝廷高官、同时也是书法家和诗人的赵孟頫成为当时的领袖。赵孟頫提倡“古意”,主张师法古代大家,但又不是全然地模仿,而是追求一种古典的简洁美。他的努力使得元朝的山水画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与赵孟頫的朝堂经历相反,同时代的倪瓒则常“黄冠野服,浮游湖山间”,俨然一个显得与世俗格格不入的隐士。“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其实也可以看做是对苏轼关于“写意”“传神”等观点的承继,乃至更甚:苏轼更多还是主张有效地抓住自然意神,而到了倪瓒,已经开始为自己画的竹不像竹而高兴了。

文人画和院体画的和解是在明代时开始实现的。从这个时候起,社会阶层与画作题材风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始消解,以沈周、文徵明等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接过了传承文人画的责任。在此阶段,文人画的特点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文人开始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研习专业技术,琢磨具体的技法,而文人阶级也开始慢慢朝社会相对低的阶层渗透。原本显得曲高和寡的文人艺术,也在这个商人崛起的朝代开始带上了商品的属性——商人阶级渴慕文人的品位,为文人画提供了市场。当然,也会有相当部分文人以此为耻,以各种方式继续维护和标榜自己的尊严。到了明朝晚期,以董其昌为中心的文人圈终于创造了新的理论,为明代文人画提供了可与前代相连的根基。

到了清代,文人画彻底占据当时艺术界的主导地位,专业画家和院体画家也开始沿用文人画的风格来作画,起于士大夫精英阶层的文人绘画,至此终于彻底完成了对中国所有形式绘画的塑造。

(摘编自晏藜《中国文人画的历史》)

【注】①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整细致一类的绘画。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人画的某些创作思维灵感和艺术实践就已经显现出来。中国文人画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元。在宋元时期四百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伴随着文人思想日益蓬勃发展,迎来了文人画的辉煌鼎盛时期。所以史称宋元时期为文人画的黄金时代。

文人画从字面上理解,即文人的绘画。最早文人画被称为“士夫画”,它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流派。在创作上强调了诗、书、画等艺术的结合,而创作者大多数是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文人画有别于传统的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它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体系,比较注重画家自身的艺术情趣和笔墨趣味,不追求绘画的形似,且神似即形似。

中国文人画在取材上一般选取梅、兰、竹、菊,以及花鸟、山水、河流等等。因文人皆崇拜拥有高尚情操的人,不苟同当时社会中出现的腐败之气。所以文人利用这些高风亮节的题材,绘出自己的理想,抒发自己心中的一些苦闷。借以物象抒发意趣,抒发自己内心真实情感。文人画对画家本身的文化造诣和文学修养要求很高,即以下几点:

众所周知,文人画的作者多数都是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们可以把诗、书、画很好地结合起来,并且在画面上表达出来。用笔墨情趣抒发艺术情趣。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有王维、苏轼等。他们在画面上题诗作词,将诗文画和画面巧妙结合在一起,画与诗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互补充,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文人画家在作画的过程中,不在乎绘画的形,不过分沉迷于绘画。文人画家只有“不留意于物”,才能抛开那些与情感表达没关联的细枝末节,不被混乱庞杂的事物外形迷惑,准确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人画家认为,描绘客观世界不能完全表达绘画的美,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绘画本身的线条和色彩,这直接关系到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观念。文人画倡导水墨的用法和技巧,这是发自肺腑的,是感情的切实流露。这些文人画的创作都是通过绘画景物来达到宣泄心情的目的。创作过程中强调了笔墨运用,注重神似的美学思想,将“神似”和“写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为最高的艺术追求。

(摘编自武丹丹《浅析文人画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人画萌芽于唐朝,但具某些创作思维和艺术实践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显现。
B.山水画在中国古典绘画中占据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与历代文人追求山林之隐有关。
C.文人画最早被称为“士夫画”,因为其创作者都是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
D.文人画家认为体现绘画本身的线条和色彩比较重要,他们还倡导水墨的用法和技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文人兴趣曾普遍转移,希望能在前人代代沿袭的山水传统之外另辟一条通路。
B.时任朝廷高官的书法家和诗人赵孟頫,提倡“古意”,追求一种古典的简洁美。
C.明代,由于商人的崛起,商人阶级渴慕文人的品位,大量文人画成为交易的商品。
D.文人画家在作画的过程中,不在乎绘画的形,将“神似”和“写意”结合在一起。
3.下列对两则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先指出了“文人画”概念的出现,然后以时间为序,分别论述了“文人画”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不同发展状况。
B.材料二先概括论述了文人画的发展历程、文人画的特点,然后又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从全文看,形成了总一分的结构形式。
C.材料一引用倪瓒的话语,论证了倪瓒对苏轼关于“写意”“传神”等观点的刻意承继,也证明了山水画重新成为了文人艺术的普遍题材。
D.材料一在论证方法上灵活多样,既有引用论证,也多次运用举例论证;材料二主要是分析论证为主,论证方法较材料一相对较少。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述宋、元、明、清时期文人画与院体画的嬗变与消长。
5.请根据材料二,概述文人画的艺术特征。
2023-02-18更新 | 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立足本土、深耕沃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时代进步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建设。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形成了天下为公、四海一家、民惟邦本、德主刑辅、礼义廉耻、选贤任能、革故鼎新、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其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于国家制度、运用于国家治理,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为中国人乃至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对于当代中国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需要勇于并善于借鉴,不断推陈出新。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人的眼里,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家庭是国家和谐安定的基础;家庭秩序是国家秩序的前提和保障,家齐才能国治。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国家治理与家庭治理息息相关,家庭伦理与爱国情怀高度一致,强调正确对待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民族和国家利益。这一价值内涵已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成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

德主刑辅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治国方略,其发端于西周“明德慎罚”的观念。孔子继承这一思想,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倡导为政以德。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主张前德而后刑、大德而小刑、务德而不务刑的观点,确立德主刑辅的法制原则。德法共治的基本原则,蕴含着法治与德治辩证统一的思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系统的治国理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论语》的“礼之用,和为贵”和“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无不蕴含着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理念,体现了对和谐、和平的珍视。这些价值理念发展至今,可理解为与邻邦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妥善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它们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滋养着中国外交理念的根脉,并运用于国家治理实践,凝练为传之后世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制度。

(摘编自张剑伟《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建设》)

材料二:礼治思想代表了中国文化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建设理想社会秩序的重要特点。尽管近代以来人们大量批评儒学的所谓“泛道德主义”,可是如果我们从中国文化的习性出发,即可发现这一批评的片面。不管现代人是否承认,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要特别注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重建秩序,而不能完全指望法治等制度建设。所谓伦理道德,并不就是今人通常所理解的道德说教,而主要包括社会风气的改造,行为规矩的塑造,社会道德的提升等内容。我们要明白,中国人历来都是相信非正式的制度胜过正式的制度,习俗、传统的力量大于制度、法律的力量,心理上认可的权威大于官方政策的权威。

如果法治代表的是用统一的、一刀切的制度来管理这个社会的话,礼治代表的则是通过习俗、传统的力量来管理。中国人认为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凡是不符合人情的制度、法律和规则,随时会被人们根据具体情况变通。所以,礼才是维护社会和人间秩序最重要的纽带,礼比法更能发挥约束中国人行为的作用。这当然不是说中国人自古以来不重视法律,或中国文化不需要法律。我只是说在中国文化中礼大于法,没有说以礼代法。可以这样说,礼是中华文明成为文明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方朝晖《礼治与法治:中西方制度的基础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B.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理念、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C.德法共治脱胎于古代德主刑辅的基本治国方略,在孔子、董仲舒的传承中形成系统治国理论。
D.中国人历来相信非正式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要注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重建秩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与制度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制度体系能够承载文化价值理念。
B.修齐治平理想造就的治理模式,强调个人利益对国家利益的服从。
C.以德治国,同时注重法律约束,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D.“地球村”抗疫“异域同天”体现的思想与材料一结尾段表达的意义不相通。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梁漱溟认为,对于团体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不和,“总要以情动,以理喻,而必不可以势(法律)相胁(以威力控制、强迫)”。
B.法学教授张晋藩说:“法合人情则兴,法逆人情则竭。情入于法,使法与伦理相结合,易于为人所接受;法顺人情,冲淡了法的僵硬与冷酷的外貌,更易于推行。”
C.“儿子刺死辱母者被判无期徒刑”引发舆论热潮,广大网友呼吁“应该正视此事发生之时的伦理情境,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更多考虑。”
D.张文宏团队称“新冠的症状与流感、感冒等相似,阳后99.5%的人不必去医院”,这比国务院的“防疫二十条”更让人信任。
4.对于闹离婚的夫妻,传统讲究“劝和不劝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从“礼治”与“法治”的关系角度对以上态度与行为的相同点、不同点作出分析。
2023-05-04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