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61 题号:2072339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

其一,爱无等差。“‘兼,尽也。尽,莫不然也’。兼爱,谓尽人而爱之。”(伍非百《墨子大义述》)“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所谓“厚不外己,爱无厚薄”(《大取》),“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小取》),“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为什么要“兼爱”呢?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法仪》篇说得更明确:“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做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兼爱中》)。可见,“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其二,兼以易别。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者爱人”不同,后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亲”、“尊尊”为原则,主张仁爱有等,“轻重厚薄”有别;前者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基础,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不分亲疏厚薄。儒家的爱发自内在心理的“仁”,以伦理为本位;而墨家的爱源于外在互利的“义”,具有功利主义色彩。儒家的爱重“别”,“别”者区别也,注重远近、贵贱、亲疏、上下之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源。“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中》)墨子的爱重“兼”,《说文》释“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并持二禾而不专持一禾,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墨子视爱人若己为兼,亏人自利为别,并据此作出了“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的区分,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通过“兼以易别”(《兼爱下》),达到人格平等地位的最终实现。

(摘编自马作武《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材料二: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大力倡导墨子之道。1939年4月24日,他在“抗大”生产运动初步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一个比孔子高明的圣人。孔子不耕地,墨子自己动手做桌子椅子。他还进一步发挥说:“马克思主义千条万条,中心的一条就是不劳动者不得食。”他对陈伯达研究墨子称赞有加:“《墨子的哲学思想》看了,这是你的一大功劳,在中国找出赫拉克利特来了。”毛泽东视墨子为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表达了他对墨子的高度评价。

陈独秀也推崇墨子,他说过:“设若中国自秦汉以来,或墨教不废,或百家并立而竞进,则晚周即当欧洲之希腊,吾国历史必与已成者不同。”又说:“墨子兼爱,庄子在宥,许行并耕,此三者诚人类最高之理想,而吾国之国粹也。”

李大钊赞同墨家“节用”的经济主张,认识到“《墨子》《节葬》《节用》《非乐》等篇,均以节用去奢侈为主旨”。

萧楚女非常推崇墨家那种裂裳裹足、摩顶放踵的牺牲精神:“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他还认为墨子的伟大人格与列宁相同,学习墨子有助于革命者去除自身潜藏的种种个人主义。

(摘编自郑林华《<墨子>与中国共产党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缅怀与追思无等级的氏族时代,他对当时混乱的社会现状感到痛心,借兼爱之说消弭了战争。
B.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者爱人”不同,但墨子的“厚不外己,爱无厚薄”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蕴含的爱的程度是相似的。
C.与儒家不同,墨子不认为“远近、贵贱、亲疏、上下有别”,他对“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进行了区分,认为“兼以易别”是实现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径。
D.墨子爱重“兼”,“兼持一禾”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平等、相互尊重,要爱人若己,不能亏人自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聚徒讲学,其目的为了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他的“兼爱”思想是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
B.萧楚女说“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墨翟,不需要陶潜、李白”,这句话既有对墨子牺牲精神的肯定与赞美,同时用陶、李的例子衬托了墨子精神在那个时代的重要作用。
C.材料一通过儒墨两家的对比,指出墨家的爱源于外在互利的“义”,具有功利主义色彩,但墨家的这种“兼爱”思想对当下社会仍有积极意义。
D.材料二中,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和萧楚女都推崇墨子,其中墨子的“节用”经济主张对共产党人的“廉政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
3.下列哪种思想符合墨子“兼爱”主张(     
A.鸣琴垂拱,不言而化。B.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D.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第五段的论证思路。
5.根据材料内容,简述中国共产党人赞同墨子思想的原因。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残缺是相对于圆满、完整而言的,它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场,是整体的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状态。残缺美是以残缺为审视对象,从美感的角度对残缺进行的审美体验。从某种意义说,残缺因素是审美情感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了它,主体的审美体验才会变得深刻而持久。为什么残缺会使人产生审美体验呢?

从审美心理角度讲,残缺美是残缺物在人们心中趋于完美化的心理作用的结果。“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心理上有一种出自本能的“完形倾向”,总是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人们通过感官知觉所得到的是一个个“完形”。当人们看到一个不规则,不完满的形状时,会产生一种内在的紧张力,迫使大脑皮层紧张地活动,以填补“缺陷”使之成为“完形”,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这是一种“完形化”的心理趋势,这是一种对物体或事物进行理想化再造的过程,人们能在这种“再造”之中获得一种愉悦感。

从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来说,一方面,文学作品是审美主体感知欣赏的审美对象,它对读者的认知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想象是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品质,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没有想象也就没有文学作品的欣赏。完整的文学作品会给读者以完美的赏识,残缺的作品也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文学作品的残缺会给读者留下一个思索的空间,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而无穷无尽的想象,可以使欣赏者能动地把审美对象加以改造或创造,从而产生新的形象。

另一方面,从审美主体来说,文学作品欣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受众通过再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以达到赏心、悦目、怡情的目的。这个新形象本质上不背离审美对象的形象内涵,但又不等同于审美对象,它具有更新的内容与更深的意蕴。所谓“有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指的就是这个艺术规律。歌德曾经说过:“优秀作品无论你怎么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曹雪芹凭借“半部《红楼梦》”蜚声文坛,他的作品也是残缺的,但带给读者的却是回味无穷的美。可见,残缺能给予读者更多的再创作空间,使文学作品具有更大价值的美感。

——李建群 周合军《论文学作品中的残缺美》

材料二:

《红楼梦》后四十回缺失,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有着神秘莫测的残缺美。事实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整的维纳斯,也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只是《红楼梦》的续写有的过于乌托邦,有的令人肝肠寸断:有的过于随性,有的比较专业。然而,于各人而言,总归是美的。

在后四十回中,读者最关心的必定是钗黛二人的结局。“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判词所预设的结局,由此看来,这两个人的下场必定是悲剧的,至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悲”法,却各家有各家的说法,像宝玉遗弃宝钗,像钗黛沦落教坊。这些都应和了原著的悲剧走向,不像后来有些续本的大团圆结局,虽然给人不少喜感,但是读来无味,如果这样,《红楼梦》就丧失了应有的艺术价值,就不能算是一本奇书。如今人们接触最多的程高本结局是黛玉早死,宝玉出家,宝钗守寡。高鹗所续的结局虽然凄凉,但还未到苍凉的程度。所谓苍凉就是一种放下书后,仿佛置身空旷的天地之间,低头一声惆怅,仰天泪流满面,静静地思考历史的长度与人生的厚度的感觉。

至于《红楼梦》中的二线人物,在前八十回中大多指明了结局。大纲已出,但是细节之处着实值得遐想创作一番。原著暗指的结局符合现实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审美,这种“美”的源头——《红楼梦》十二曲就像是整本书的骨架,贯穿全书,如若续写不当,就会使全书的美畸形。

——李相《红楼未完,残缺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主体感知审美对象获得深刻而持久的审美体验,是由于审美对象处于未完成或已失去的残缺状态。
B.想象是艺术创作和鉴赏的重要品质,有了想象,就一定有艺术创作和文学作品的欣赏。
C.在《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本中,黛玉和宝钗悲剧的结局更符合“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判词的预设,应和了原著的悲剧走向,能更好保留应有的艺术价值。
D.“有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红楼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与众人完全不同的林黛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完整的《红楼梦》,这与人类心理上本能地想将残缺的物体完整化、完善化有关,人们又通过这种理想化“再造”获得一种愉悦感。
B.残缺的作品会引发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这有助于读者能动地改造或创造审美对象,从而产生新的形象。因此残缺的文学作品也能像完整的作品一样,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C.从审美主体来说,文学作品欣赏就是再创作一个本质上不背离、但是又具有更新内容与更深意蕴的新形象的过程。
D.高鹗所续的《红楼梦》结局比喜感的大团圆结局更有艺术价值,让读者产生静静地思考历史的长度与人生的厚度的感觉。
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正是作品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使读者得以参与文学的意义构成,并形成文学理解在不同空间和时间中的个性变异。
B.文学残缺的功能是在读者那里引起有结构的运作过程,文本意义在读者的想象力中变得栩栩如生。
C.残缺美是指美因残缺而形成的审美缺憾,给予我们的是一种反思和回味。
D.人们对于残缺艺术往往有“尽善尽美”的审美心理,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人们希望通过想象得到完全的欣赏,而非零散的、残缺不全的。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请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文学作品残缺美和修补复原”这一现象的理解。
2023-01-04更新 | 9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中国式乡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坚固和不可动摇,赋予了乡愁同样坚固和不可动摇的性质。但是,当人体验乡愁的时候,显然是把自己置身于故乡之外的,是把故乡作为一个反观、反思或者是眺望的对象。这意味着,在中国,虽然传统农耕生活将人固着于土地,但一个悖论仍然存在,即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构成思乡的前提。

②一般而言,乡愁是围绕着个体的情感经验被建构出来的,似乎只关乎个人的经历。但是,对于一个民族来讲,乡愁的意义绝对不仅止于个体,而是对民族共同体整体有效的情感。从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之所以有这种恒久的维系自己文明的能力,显然不是因为私人性的对历史的回望,而是在文明的整体进程中,形成了这一民族关于自身历史的共同记忆。今天,人们习惯于将中华民族称为文化共同体,认为文化价值共识是让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但更深层的原因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民族共同记忆。中国文化的乡愁,就是在这种民族共同记忆中得到了奠基。当然,也正是有这种民族性的乡愁在,中国文明虽然代有变化,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连续。

③中国式的乡愁是一个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在核心处,它指向血缘,即从对父母的牵念中获得关于乡愁的原初经验;其次是父母所居之地,即父母所居,便是故乡。以此为背景,它进而被放大为亲族和家国概念,放大为“四海为家”或“四海之内皆兄弟”,甚至最终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以上序列使乡愁成为一种圈层式结构,它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这是人从血缘共同体逐步迈向人类共同体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以普遍理性克服情感本能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演变为哲学的逻辑。但显然的问题是,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也就愈益导致个体的情感无处安放,并由此生发出无家可归的虚无感和悲情意识。

④乡愁作为情感表达是直观的,但它背后却潜隐着社会政治变革的强大促动,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认识中国当代社会的乡愁性质也是重要的。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国社会再次巨变的时代,城市化步伐加快,传统乡村文明日益递变为城市文明,这种社会巨变必然重塑人们的乡愁。在这种背景下,一个新问题就出现了,即当代中国城市建设能不能有效承载中国人的乡愁。传统乡村因为自然环境的独特以及建筑形式的多元,往往具有高度的可辨识性。但现代城市不一样,它的建筑基本上是同质化的,这就必然导致乡愁寄寓对象的模糊,甚至容易让人产生无家可归之感。这也意味着加大现代城市形象的可辨识性,在单向度的空间展开之外添加上时间、历史和人文的深度,将极为重要。或者说,让城市变得更个性、更人文、更有历史感和地方感,将是它成为乡愁寄寓对象的必备条件。

(节选自《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有删改)

材料二: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农民进城,既离了“乡”,也离了“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联结纽带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社会中,作为不同个体之间联结方式的血缘、地缘,已不能满足社会现实和个体生存的基本需求,越来越多的人经由职业、爱好、性别、年龄等多元因素组织起来。但是,人们由乡村进入城市,在文化上可能仍保留着原有的文化和价值认同,其生命的意义仍在乡村。如红白喜事的往来、人生情感的寄托、春运不远千里回家过年等,仍与“乡”与“土”有关。在此阶段的“乡愁”正处于从“传统乡愁”到“现代乡愁”的过渡,因而兼具二者的某些特点,但也有与众不同之处,承载主体是在城乡之间不断流动的农民工群体;客体特征兼具“传统乡愁”之有形、具体、确定与“现代乡愁”之无形、抽象、非确定;主观体验上则因在城乡之间不断游走而与家人分离,既离不开城市,也离不开乡村,由此生发“有家难归”“有根难依”的情感体验。与工业化、城市化相应的,是大量“乡村”的消失,无论是政治经济学层面,如“合村并居”与外来人构成的“产业村”,还是社会伦理学层面,“乡”或“家”的原有意涵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这种乡土变迁对既有生活方式、联结纽带、伦理规范等的挑战,成为一种共享的特定时代氛围,赋予人们以某种相似的生活感受、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这为特定个体或群体的“乡愁”扩展为近乎全社会共有的“乡愁”提供了外部条件。

(节选自《“现代乡愁”的社会性基础》,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土地的坚固和不可动摇赋予了乡愁同样的性质。传统农耕生活将中国人固着于土地之上,使得中国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构成思乡。
B.一般而言,乡愁似乎只是关于个人。但是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乡愁的意义不只止于个体,它还是一种对民族共同体整体有效的情感。
C.我们生活在中国社会再次巨变的时代,传统乡村文明转变成了城市文明,城市化的社会巨变必然重塑人们的乡愁,我们将面临新问题。
D.大量农民工进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方式和联结纽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命意义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主要论述了城市化发展促进乡愁发生变化,不过二者论述重心并不相同。
B.中国文化的乡愁建立在民族共同记忆之上,这是中国文明在总体上保持历史连续的原因。
C.为了留得住乡愁,现代城市在建设时要考虑到人的情感需求,加大城市形象的可辨识性。
D.针对城市流入群体举办的优秀乡土文化活动,可以让他们在精神上找到寄托乡愁的对象。
3.为了更好地了解过渡阶段的乡愁特征,你所在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市的外来务工群体开展访谈调查,以下问题不适合出现在访谈中的一项是(       
A.在城市生活后,家乡是否有你牵挂的人或事?
B.你是否会积极参与所生活的社区组织的活动?
C.你对农村儿童失学的现象有哪些看法和建议?
D.你对在城市生活的哪些方面还有更多的期待?
4.文中画横线部分,在论述人们缺乏归属感的原因时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请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一所提到的乡愁的“圈层式结构”的理解。

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可以大到像个小国。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2022-12-11更新 | 14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力量,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大地上的亲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最后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虚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②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者,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

材料二:

①在2003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开始预言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②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说:“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

③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④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

(摘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从而引起热烈响应,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也就不会被非虚构写作消解。
B.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
C.报告文学传到中国后,延续了中国的写实传统和述史传统,并非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
D.材料一中提到的“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与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两者内涵相同。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文学是专业化写作,不能像非虚构写手那样写切身的经历和感受,生命体验的“带入性”相对处于劣势。
B.名为“非虚构”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受到批评,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
C.报告文学需要克服自身“言不及物”的问题以保持“新闻性”和“文学性”,也需要克服外部名利场的不良影响。
D.报告文学要认准“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这个方向和目标,否则难以自救。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②段观点的一项是(     
A.作家胡平:“报告文学能够写实、写全时代精神,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并促进对历史真相与历史现象的还原和反思。”
B.作家丁晓原:“人生历程丰富多彩,个体生命跌宕起伏,报告文学关注其中的故事性、传奇性,会使叙事充盈饱满。”
C.美国学者索尔·贝娄:“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
D.艺术评论家:“作家要立足生活的真实,因为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没有真实的生活,就没有艺术的真实。”
4.材料二第①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是如何做到充分有力的?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有人说:“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2-19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