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76 题号:2096719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所谓“先秦”,一般均指春秋战国而言,它以氏族公社基本结构解体为基础,是中国古代社会最大的激剧变革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也是最为活跃的开拓、创造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其中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正是它承先启后,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就思想、文艺领域说,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了它的对立和补充。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

汉文化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国人所以不同于外国人,中华艺术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其思想来由仍应追溯到先秦孔学。孔学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并非偶然。

孔子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

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它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

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乐论》(荀子)与《诗学》(亚里士多德)的中西差异(一个强调艺术对于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一个重视艺术的认识模拟功能和接近宗教情绪的净化作用),也由此而来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而不是禁欲性的官能压抑,也不是理知性的认识愉快,更不是具有神秘性的情感迷狂(柏拉图)或心灵净化(亚里士多德)。

郭沫若说,“中国旧时的所谓‘乐’,它的内容包含得很广。音乐、诗歌、舞蹈,本是三位体可不用说,绘画、雕镂、建筑等造型美术也被包含着,甚至于连仪仗、田猎、肴馔等都可以涵盖。所谓乐者,乐也。几是使人快乐,使人的感官可以得到享受的东西,都可以广泛地称之为乐,但它以音乐为其代表,是毫无问题的。”可见《乐记》所总结提出的便不只是音乐理论而已,而是以音乐为代表关于整个艺术领域的美学思想,把音乐以及各种艺术与官能紧相联系,认为“乐近于仁,义近于理”,“乐统同,礼料异”,清楚指明了艺术——审美不同于理知制度等外在规范的内在情感特性,但这种情感感染和陶冶又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和政治状态紧相关联的,“其善民心,其移风易俗易”。

(《美的历程·先秦理性精神-儒道互补》节选)

材料二:

儒学的“返本开新”,首要问题是保住“本”即保持儒学的核心价值,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儒学,就容易走偏甚至迷失。

儒学的最大特征是“求诸已而后求诸人”,倡导一种自主自强之德、返本之德、创化之德、求同存异之德、包容之德,信任之德。在此基础上,才能实践仁道、寻求义道,建立礼制亦即行为规范。儒学关注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实现,注重发挥人性中积极进取的一面。儒学相信“人皆可以为尧舜”,即圣人之道人人都当行也可行,行不行则在乎个人自觉与否。儒学先不问效果,强调自强而后助人、自强而后立人、自强而后达人,强调“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由此可见,儒学是一种德性伦理学,不同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也不同于美国当代伦理学家麦金泰尔的伦理学,更不可成为时下相对主义者提出的所谓角色伦理。有西方当代学者看到中国社会注重人际关系,甚至存在庸俗的拉关系现象,就断言儒家把有利于实现自我利益的关系看作高于一切,把角色看成人存在的最高或最基本的形态,这是一种消解与庸俗化儒学的观点。

其实,儒学并不只强调人在组织里扮演一个角色,更注重的是由独立的个人组成家庭然后形成国家,强调在集体和组织中保持人的独立性。儒学重视真诚,重视人的真性情,重视对生命体验、生命价值的真实表达,尤其重视辨清是非善恶、把握取舍去留。儒学强调,为人的目标不只是扮演角色,同时要真诚地面对社会关系。角色伦理注重人们扮演社会角色的形式与技术,孔子说的“乡愿”就是一种成功的角色扮演,孔子称之为“德之贼”角色最多是一种外在规范在组织中的体现,这是角色伦理本身存在的问题,但儒学并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应充分认识儒学的真诚性与德性,将儒学看作真诚伦理和德性伦理,而不是肤浅地将其看作角色伦理和关系伦理。

《人民日报·当代儒学思潮概况》节选)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先秦思想史中,理性主义思潮摆脱了原始宗教的种种观念,奠定了汉民族的文化,并与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立补充。
B.孔子的学说强调“实践理性”并没有将伦常情感以及政治观念抽象化,孟子、荀子之后的儒学延续着孔子开创的这条理论路线。
C.儒学传统思想将情感、观念、仪式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这是荀子的《乐论》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的中西差异的来源。
D.作者同意郭沫若关于中国旧时对于“乐”的定义,认为“乐”不仅包含音乐以及音乐理论,还应包括整个艺术领域的美学思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通过中西方概念的对比来阐述儒家学说,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当代儒学的发展要保持儒学的核心价值,否则就容易走偏甚至迷失。
C.儒学强调先己后人,不同于西方看重人际关系,把有利于实现自我利益的关系看作高于一切。
D.与西方某些消解与庸俗化儒学的观点不同,作者认为儒学重视真诚,重视人的真性情。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论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B.《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论语》“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儒学的特征。
5.儒学重视真诚,重视人的真性情,请结合你学过的儒家经典谈谈你的看法。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各种艺术体裁普遍使用“母题”作为学科术语。在音乐中,母题是一种具有独立性格的最小结构,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那被称为“命运在敲门”的著名旋律。在美术中它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图案或主题,如民间年画中常见的“连年有鱼”“老鼠嫁女”等。同一个母题,往往在不同体裁中再现,甚至在不同领域中复制。例如“乌托邦”母题,既见于古老的神话,也出现在哲学、宗教中,并且是政治家常用的术语。

“母题”在各门学科中都被用作一种结构单位,可见这是它的一个约定俗成的属性。我们知道,无论多么复杂的事物,总是由最简单的东西组合而成。五光十色的图画,可以分解为三个基本原色。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只有一百零几个基本元素。一部音乐作品,无论旋律怎么变化,却只有七个基本音符。同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一些最基本的结构因子。

美国民间文学学者史蒂斯·汤普森对“母题”的内涵作出了阐释:“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延续在传统中的成分,它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母题可以分成三类:其一是一个故事中的角色——众神,或非凡的动物,或巫婆、妖魔之类;第二类母题涉及情节的某种背景——魔法器物、不寻常的习俗、奇特的信仰等;第三类母题是一个情节单元,如“变形”“复仇”等。

母题能独立存在,就像音乐中的音符一样,能从各个具体作品中分解出来。例如盘古神话,我们可以看出其中有“宇宙之蛋”“垂死化身”母题。又如,“卵生人”是许多神话中都曾出现的母题,周人始祖后稷生于卵,朝鲜族始祖朱蒙生于卵,哪吒也生于卵。这个母题既是各故事的组成部分,又不仅仅属于其中某一个故事。母题通过排列组合,可以转换出无数作品,并能进入不同文学体裁和文化形态之中。

母题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属性,是它在时间上的延续性。母题是一种传统,而“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传统表现为某些文化因子一旦产生,就在所属群体中不断复制,并伴随历史的延伸代代相传。神话对今人的影响,最主要是通过神话母题在小说、诗歌、影视、绘画及其它领域中的复制而实现的,如《葫芦娃》中的“植物生人”母题,《百年孤独》里的“报应与天意”母题,《宝莲灯》中的“宝物”母题等。母题与民族文化心理越是契合,其复制就越频繁。

母题也具有普同性。神话从表象看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遗产的堆积,但人类一代代不厌其烦地复述祖先们那些荒诞不经的神奇母题,乃是因为它们代表了民族的集体精神,反映了民族的集体意识。神话母题的普同性中,既含有民族文化的共性,也含有人类文化的共性。产生于某个民族特定文化土壤之上的那些特殊母题,在漫长历史中不断强化,成为民族的文化符号,表现了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普同性。人类各群体间既有相似的心理、生理结构,也会面临相似的文化压力。越是人类文化的早期,各群体之间的生活与文化就越是相似。所以他们既创造了相似的社会制度与风俗习惯,也不约而同地创造了许多相似的神话母题,如泥土造人、洪水神话等。

(摘自陈建宪《论比较神话学的“母题”概念》)

材料二:

女娲补天神话最早出现于《淮南子》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浮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它给后人大致勾勒出女娲补天神话的主要内容,建构了女娲补天神话的主体内涵,并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江淹在《遂古篇》中,将水火之灾、炼石补天、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些要素以整齐铿锵的音节和华美风雅的文字加以整合,构成了一幅宏伟壮观的女娲补天图,首次从文学的意义上完成了对女娲补天神话的继承和移位。

女娲补天神话移位为文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女娲补天母题的符号化。补天母题被文学家反复使用,逐渐积淀,成为相对稳定的文学符号。这种符号化的女娲补天意象成为文学家的一种修辞手段,用以描绘和渲染喻体的美好,比如李贺《李凭箜篌引》用女娲补天故事形容李凭演奏箜篌乐曲的美妙境界。此外女娲补天神话为符号,指代各类壮观伟业的文学描写也有很多,如张养浩《秀碧石》等。

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也在小说戏曲等叙事文学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有些小说作品用女娲补天的典故来诠释小说故事中的某件器物或道具,以增强其神秘感,如《薛刚反唐》中的“女娲祠”“女娲镜”等。当然,女娲补天神话在小说戏曲中文学移位的极致,还是表现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选择、整体构思和结构线索上。有若干作品把女娲补天作为整个作品的故事原型或构思依据,在戏曲方面有小斋主人《补天记》、汪楫《补天》等,在小说方面则有曹雪芹的不朽巨著《红楼梦》。《红楼梦》沿用了女娲补天这一母题,但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从而将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带入了最高境界。

(摘编自宁稼雨《女娲神话的文学移位》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题是一种基本的结构单位,是各种艺术体裁普遍使用的学科术语,在音乐、美术、文学等学科中有不同内涵。
B.母题可以通过排列组合,转换出无数作品。一个故事可以包含多个母题,同一个母题也可以出现在多个故事中。
C.母题是一种传统,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一旦产生,就可能在所属群体中复制并传承。
D.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后世的不断发展衍化,在小说《红楼梦》中达到了最高境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神话和母题,材料一宏观论述了母题的概念,材料二具体分析了女娲补天神话的普同性。
B.如果没有神话母题在小说、诗歌、影视、绘画及其它领域的不断复制,那些古老的神话恐怕难以影响今人。
C.人类早期,各群体之间的生活与文化相似,所以他们创造了许多相似的神话母题,如泥土造人、精卫填海、卵生人等。
D.女娲补天符合史蒂斯汤普森对“母题”内涵的诠释:最小的、能延续在传统中的,具有不寻常的动人力量的非凡的神。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B.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应劭《风俗通》)
C.清代任伯年的《女娲补天图》将女娲的身躯画得如石头一般,把女娲与五色石交织在一起,给人留下无限的联想。
D.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等古代神话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女娲补天神话文学移位的原因。
5.《红楼梦》“将女娲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带入了最高境界”,请结合材料和你的整本书阅读体验简要分析《红楼梦》是怎么做到的。
2023-05-11更新 | 1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秋笔法,从名字本身推敲,我们很容易看出,“春秋”二字的来源,正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一部具有历史性质的史书《春秋》。《春秋》这本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这一时期的历史。在中国的远古时期,春、秋两个季节是各国的诸侯前往京都行礼朝会的时节。此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了一年的轮回,因为一年必须经过春、秋两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国家一年或者几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因此“春秋”两字便成了史书的一个专有的代名词。根据史料我们能够考证,《春秋》这本书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发生后,就已经失传,而现在比较流行的各种版本,大部分是由《左传》《毅梁传》这三部史书拼接融合而成的。

孔子是曲笔隐讳手法的首创者和秉笔直书手法的继承者,《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之高,已是定论,但是从内容和写作手法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中隐隐约约藏着明显的批评倾向,所以孔子在记叙历史时所运用的这种暗含褒贬的写作手法被称为春秋笔法。

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统治之后,在思想上采取“焚书坑儒”等一系列文化高压政策,从而使儒家的典籍几乎被焚烧殆尽,儒家的思想几乎消亡。然而秦王朝的短命使得儒家思想有了再度发展的机会,汉朝在建立初期,一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道家思想,儒家思想虽未被国家立为正统思想,但是汉王朝也未对其采取打压的政策,从而使得儒家思想有了十分迅速的传播与发展。儒家思想的发展必然也带动着春秋笔法这一历史叙述手法的新生与发展。

“春秋笔法”在史学作品中的运用比比皆是。《晋语》中记载:“蒸于武公,公称疾不与,使奚齐莅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对于一个诸侯国来说,能称得上大事的大概就只有两件事——一件是祭祀,另外一件便是战争。然而对于祭祀武公这样的国家大事,晋献公身为国王,却不亲自主持,而是让一位普通的公子奚齐代替他本人出席,这完全是无视太子储君的存在,很明显,晋献公是喜欢奚齐而讨厌太子申生,我们从这样的国家大事的安排上,完全可以看出来晋献公想要换掉申生的太子之位,而让奚齐来继承,只不过没有直接说明罢了。从古到今,凡是王朝的王位更替,废嫡立庶便是取乱之道,所以晋献公的做法为以后的悲剧下场留下了伏笔,语言只是一两句话,但是所要表达的内涵十分丰富,这也就是春秋笔法“微而显”这一原则的高明之处,从而达到既让恶行得以彰显,又对他们的恶行予以隐隐约约地讽刺。这里详细写了太子申生的行为,步步符合礼法,敬君而且孝父,然而晋献公却要废黜贤明的申生,改立奚齐,这便鲜明地反衬出晋献公的恶行,褒贬善恶不言而喻。

春秋笔法在帝王谥号中也有所体现。古代君王在去世之后,后世一般会为其拟定一个谥号,比如说汉文帝、汉武帝、唐玄宗等,其实谥号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定的,一个字可以说是对其一生功过的定论,一个字而定其一生,这也正是春秋笔法的体现。而且,谥号也可以对后世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从而规劝后世君主以前人为鉴,规范自身。所以古代对谥号的定立也有了一套章法:“经天纬地曰文;威强睿德曰武;圣善闻周曰宣;圣闻周达曰昭;行义悦民曰元;希纲治纪曰平;辟土服远曰桓;温柔好乐曰康;希义行刚曰景。”

(摘编自张谦《论春秋笔法及其在古代文化中的应用》)

材料二:

为恰切地显示自己的“微意”,司马迁有时会把不同的人放在一段之中,而对比之意蕴含其中。如萧何与韩信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特殊关系,曹参则是因与韩信一起才能建立诸多战功。司马迁在评论萧何、曹参之时,看似自然地提到韩信,其实暗合对比,让人看到战功赫赫者与文职刀笔吏、功高震主者与战绩平平者得到的不同待遇,以生者的绚烂来显示死者的冤屈与黯淡。这样,司马迁对萧何、曹参的定位与评价、对韩信等遭杀戮的情感倾向、对刘邦处置功臣的看法都蕴涵在这对比的笔墨之中,使文章含意深远,达到“微而显”的艺术效果。

司马迁还常用反问的修辞手法以达到“微而显”的表达效果,例子很多,如《伯夷列传》后的“太史公曰”则有一系列的反问,司马迁对天道不公的诘问似乎隐含着一层相对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叙述要有一种与天道、与历史抗争的批判性,也许这才是他所说的发愤著书的真义所在。

司马迁对自己笔下的历史人物和同时代人物是有自己的爱憎好恶的,《李将军列传》中则体现了司马迁对李将军这一历史人物的偏爱,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的叙述中离开了一般意义上的实录,转而从自己的情感态度出发对历史事件进行选择、剪裁和组织。《史记》一出,李广遂成千古悲剧英雄。后人也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慨叹。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语道破李广的人品。同时也暗含着对李广命运不佳的扼腕之叹。其实,只要细读了《李将军列传》中的史料部分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虽然李广骁勇善战,但就其一生而言,基本上没有打过多少重要的胜仗。《史记》采用了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曲笔叙述李广的故事,突出了他一生事迹中的传奇和善良色彩,如死里逃生、临危不惧、箭能穿石、宽厚待人等,却有意无意地使读者忽略了李广的另一面,那就是他的大多数传奇故事都是发生在失败的背景下的。他的治军不严、冒险轻敌以致“将兵数困辱”等问题被淡化了。结果给读者的印象是,李广不得封侯不是由于他不善将兵、没有重大战功,而成了历史的不公平。

(摘编自金英娥《<史记>对春秋笔法的继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是一年必经的两个季节,代表着一年的轮回,因此孔子用“春秋”二字命名史书。
B.与《公羊传》《毂保传》相比较,《左传》运用“春秋笔法”更为成熟,对孔子的影响更大。
C.谥号可以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并且蕴含了后世对该历史人物的情感态度。
D.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在书中表现出一种与天道、与历史抗争的批判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一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既有秉笔直书手法的传承,又有曲笔隐讳手法的运用。
B.从秦王朝建立到汉朝初期,儒家思想并没有受到重视,“春秋笔法”同样也未得到发展。
C.《晋语》中关于祭祀武公的记载,通过短短数语,就可以体现出晋献公的行为是取乱之道。
D.司马迁叙写《史记》,有时会带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这对读者认识历史会造成一定的偏差。
3.下列选项都是对李广的评价,其中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慨叹相同的一项是(     
A.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B.《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C.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D.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4.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司马迁是如何在史书中做到显“微意”的。
5.“春秋笔法”在史学作品中运用较多,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下》中魏惠王问孟子有关周武王讨伐商纣的事情,孟子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的回答中,“诛”“弑”二字彰显了“春秋笔法”的叙事方式,请简要分析。
2023-04-19更新 | 2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无讼”概念源自孔子《论语·颜渊》中的一句话:“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我审判案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我的目标在于使人们不争论,这体现了孔子对理想社会关系的追求。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农业文明时代,“无讼”观念是调剂社会关系的美好愿景。在当今中国,尤其在广大的乡村社会,这种观念依然普遍存在,即在发生纠纷时通常愿意用传统的伦理道德等观念来调节,而非直接诉诸法律。

在孔子看来,“仁”是社会的基础。每个人都做到“克己复礼”,约束私利,天下就“归仁”了,个人也就成为“不忧不惧”的君子,从而构成“君子”社会。君子“既明且远”,就可以从政来治理社会。如何调解社会纠纷矛盾?诉讼必不可少,但诉讼的目的是止讼以至无讼,消除诉讼的社会根源。孔子反对以力服人的强暴统治,强调道德模范的引领,认为这是实现无讼的关键。以道德和榜样的力量来影响社会,“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从而实现“仁者”爱人、识人、容人而无诉讼纷争的理想社会境界。

虽然孔子的“无讼”理想没能成为当时现实的社会场景,但这种社会治理理念却贯穿于中华文明始终。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用“乡土社会”来概括中国社会的总体特征,称乡土社会是“孔治”的社会。在乡土社会的礼治秩序中做人,如果不知道“礼”,就成了撒野,没有规矩,简直是个道德问题,不是个好人。一个负责地方秩序的父母官,维持礼治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如果有非要打的官司不可,那必然是因为有人破坏了传统的规矩。费孝通称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知礼是每个人的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连坐”的根据。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徐平《建设“无讼社区”实现有效治理》,有删略)

材料二:

中国农村在国家政权力量的深刻影响和乡村工业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猛烈冲击下,已不再是费孝通先生所归纳的“乡土中国”的理想秩序。今天,农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逻辑正在发生质变,乡村法律实践的场景也随之发生变迁。在越来越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乡土社会,国家法律已日益成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送法下乡”已有了现实需求。因而,面对送法下乡、迎法下乡的大势所趋,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法治建设。“在‘建立民主与法制’和‘依法治国’一类口号下,国家正式的法律制度开始大规模地进入农村社会。通过“普法”宣传和日常的司法活动,国家法形成侵蚀之气势,自上而下地改造着旧文化、旧习俗和旧思想观念,旧乡土社会的秩序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被改变了。

送法下乡是国家权力试图在其有效权力的边缘地带以司法方式建立或强化自己的权威,使国家权力意求的秩序得以贯彻落实的一种努力。也就是说,国家通过司法的路径进行政权建设,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因此,送法下乡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的法治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老百姓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广大农民逐渐改变了以往“无讼观念”的纠纷解决制度,法治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送法下乡”作为国家权力的一部分深入“法律的不毛之地”,是现代法治国家法治化的策略所必要,同时也是必须的。而且,正如一些法学家所指出的,“普法运动是一种意在将当下中国整合为法律共同体的政治动员,一种表现为法权主义努力的自上而下的秩序重构,也是民族心智的现代洗礼。”

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无视送法下乡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事物都是两面性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正如费老所述,“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没有发生相应变化之前,就简单把现代的司法制度推行下乡,其结果是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治的弊病却已经先发生了。正是由于乡土社会是一个充满乡土性不流动的社会、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一个“依礼治国”无讼的社会,所以,在这样的乡土中国的社会秩序下使得送法下乡在乡村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极为有限的,甚至微乎其微。要想真正发挥积极作用,首先必须考虑现代法治的基础和乡土社会固有的社会秩序,因地制宜地开展送法下乡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良好的乡村法律秩序予以构建。否则,一眛地进行乡村普法教育宣传活动或者司法下乡,并不能使乡村建立起法治秩序,只会造成乡村社会“结构混乱”、“内生权威”、出现“秋菊打官司”等种种弊端。因此,当下的中国农村的乡土性质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只有发生了变化。“法律”才能下乡,“法治社会”才得以建立。

由此看来,在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中,法律只不过是现代社会运作的工具之一。它是一种国家的正式机制,但不是唯一的机制,而且这种工具本身是有局限性的。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传统习惯法、乡规民约等礼俗规则在乡土农村向现代化农村转变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必须结合国家统一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构建出完美的乡土社会的法律秩序。

(武慧君《论乡土社会法律秩序的构建》,有删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不忧不惧”的君子,以道德和榜样的力量来影响社会,从而实现“无讼”的理想社会境界。
B.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注重把传统规则内化成修身克己的习惯,重视教化的作用,人们对诉讼持消极的态度。
C.乡土中国的社会秩序下的送法下乡积极作用是有限的。如果一昧地进行“送法下乡”,只会造成乡土社会礼治混乱。
D.要构建完美的乡土社会法律秩序,必须结合国家统一的法律法规,传承起积极作用的传统习惯法、乡规民约等礼俗规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并不都是“克己复礼”的君子,所以孔子的“无讼”理想没能成为当时的现实。
B.在乡土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外在规则化已成了内在习惯,每个人都自动守规则,不必有外在的监督。
C.现在的农村,农民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逻辑正在发生质变,国家法改造着旧习俗和旧思想观念,“无讼观念”逐渐被“法治观念”代替。
D.只有乡村社会结构和思想规念发生相应的变化,因地制宜地开展送法下乡,才能构建良好的乡村法律秩序,建立法治社会。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一“无讼”思想的一项是(       
A.明朝颁布的《教民榜文》规定:“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
B.《上虞雁埠章氏家训》有言:“好争非君子之道。争之不已,则必致讼,讼岂必胜哉?”
C.清代崔述《无闻集·讼论》中指出:“自有生民以来莫不有讼。讼也者,事势之所必趋,人情之所断不能免者也。”
D.《白鹿原》中白、鹿两家争地,鹿村中医堂的冷先生与大儒朱先生承担起调解的任务。
4.材料二论证严密,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下列文字是电影《秋菊打官司》的概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秋菊的迷惘”的看法。

《秋菊打官司》的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中国西北的一个小山村,农民王庆来与村长发生冲突,被村长踢伤。王庆来的妻子秋菊忍不下这口气,找村长论理,村长不肯认错。为了讨个说法,秋菊带着六个月的身孕,踏上漫长的告状之路,她从乡里告到县里,又从县里告到市里,最终向法院提起了起诉。除夕之夜,秋菊难产,村长组织村民连夜把秋菊送到医院,使秋菊顺利生产,保住了母子性命。秋菊感激万分,官司也不再提。可正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传来法院判决,村长因伤害罪被捕入狱。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

2023-02-09更新 | 4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