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79 题号:20973679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其中“兼爱”是核心,是其一切政治法律观的出发点和归宿,内里所涵摄的平等意识,值得挖掘和珍视。

②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使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人”(德国阿尔伯特·史怀哲《中国思想史》),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要略》),其“兼爱”说首先是对无等级的氏族时代的缅怀与追思,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这种大同理想的绝唱。墨子对当时社会的混乱痛心疾首,针对“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这一问,他回答:“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和“自爱”。

③在战争频仍的时代,墨子目睹并亲身感受着战争带来的离乱痛苦,以一介布衣之身,满怀天真美好的愿望,企图借兼爱之说消弭战争的硝烟。“视人国若其国,谁攻?”(《兼爱上》)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唯有兼爱方能杜绝一切“祸篡怨恨”。这种天真背后,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悲天悯人的救世之心跃然纸上,而隐含的平等观也呼之欲出,因为兼爱之说所包括的两方面内容,都沁润着平等意识。

④其一,爱无等差。“‘兼,尽也。尽,莫不然也’。兼爱,谓尽人而爱之。”(伍非百《墨子大义述》)“兼相爱”要求一视同仁地爱所有的人,无分亲疏、贵贱与贫富,所谓“厚不外己,爱无厚薄”(《大取》),“爱人,待周爱人而后为爱人”(《小取》),“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兼爱中》)。无分彼此厚薄,将别人的国、家、身当作自己的国、家、身一样尊重和爱护。为什么要“兼爱”呢?墨子认为在“天志”之下,国与国、人与人都是平等的。《法仪》篇说得更明确:“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对每个人都平等以待,“兼而爱之,兼而利之”,从而保护每一个人,不准肆意“相恶相贱”,做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兼爱中》)。可见,“墨翟所讲的兼爱含有反抗压迫和等级歧视的意义”(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⑤其二,兼以易别。墨子的“兼爱”与孔、孟的“仁者爱人”不同,后者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亲”“尊尊”为原则,主张仁爱有等,“轻重厚薄”有别;前者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基础,以“爱无差等”为原则,主张“远施周遍”,不分亲疏厚薄。儒家的爱发自内在心理的“仁”,以伦理为本位;而墨家的爱源于外在互利的“义”,具有功利主义色彩。儒家的爱重“别”,“别”者,区别也,注重远近、贵贱、亲疏、上下之别;而在墨子看来,“别”是祸乱之源。“别者,处大国则攻小国,处大家则乱小家,强劫弱,众暴寡,诈谋愚,贵傲贱。”(《天志中》)墨子的爱重“兼”,《说文》释“兼”:“并也,从又持赫。兼持二禾,秉持一禾。”并持二禾而不专持一禾,隐含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意味,这是一个涉及人的平等性问题的概念。墨子视爱人若己为兼,亏人自利为别,并据此作出了“兼士”与“别士”、“兼君”与“别君”的区分,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通过“兼以易别”(《兼爱下》),达到人格平等地位的最终实现。

(摘编自马作武《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材料二:

随着周代后期封建制度的解体,尤其是战国时期,文武分离,武士丧失了爵位,流散各地,成为游侠。他们与出身于上层或中层阶级的儒家不同,更多出身于下层阶级。他们“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史记·游侠列传》)。约生活于春秋之末、战国之初的墨子及其门徒就是这样的“侠”。《淮南子·泰族训》有言:“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以赴火蹈刀,死不旋踵。”

墨子抨击不义攻伐,但对于讨灭暴虐害民的君主,使社会得以安定的“诛”甚为支持,他在《非攻下》一文中把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都称为“诛”,归于有义的圣王之诛暴行为。正是在“非攻是诛”这种主张的基础上,他赞成“越王勾践视吴上下不相得,收其众以复其仇”(《墨子·非攻中》)的复仇战争。推崇强力,非攻,诛暴,非命,墨子的这些品质都与侠有关。而且,出身于侠,墨子并不以勇力骄人欺人,墨子虽然“好勇”,但反对他的弟子“闻其乡有勇士焉,必从而杀之”的“恶勇”(《墨子·耕柱》),他心目中的真勇是“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墨子·贵义》)的舍生取义。

(黎保荣《论先秦诸子的“尚武”思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墨子自立门户,聚徒讲学,热衷游说,是为了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
B.墨子是“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是“背周道而用夏政”的人,他主张的大同理想堪称绝唱。
C.目睹并亲身感受了战争动乱的墨子认为大到一国,小到一家一身,只要兼爱就能杜绝一切的“祸篡怨恨”。
D.失去爵位的武士,流散各地,成为游侠。与出身于上层或中层阶级的儒家不同,他们都出身于下层阶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兼爱”是墨子政治主张的核心,它沁润着平等意识,这也是墨子思想中极有价值的部分。
B.墨子主张“以兼为正”“别非而兼是”,认为达到人格平等地位的途径是“兼以易别”。
C.儒家的“爱”,“轻重厚薄”有别,墨子的“爱”,亲疏厚薄不分,故后者的爱更有意义。
D.墨子抨击不义攻伐,但他赞同一句话争斗甚至互相残杀,在他心目中,义比身体更重要。
3.结合材料一、二,下列能证明墨子主张的是(       
A.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简要分析材料一第4段的论证特色。
5.墨子的“兼爱”与孔子的“仁爱”有何异同?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并分析。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庄子说:“虚室生白。”又说:“唯道集虚。”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面具有着同样的意境结构。

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里,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代表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盛唐王、孟派的诗固多空花水月的禅境;北宋人词空中荡漾,绵渺无际;就是南宋词人姜白石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周草窗的“看画船尽入西冷,闲却半湖春色”,也能以空虚衬托实景,墨气所射,四表无穷。但就它渲染的境象说,还是不及唐人绝句能“无字处皆其意”,更为高绝。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

王船山(王夫之)说:“工部(杜甫)之工在即物深致,无细不章。右丞(王维)之妙,在广摄四旁,圜中自显。”又说:“右丞妙手能使在远者近,抟虚成实,则心自旁灵,形自当位。”这话极有意思。“心自旁灵”表现于“墨气所射,四表无穷”;“形自当位”,是“咫尺有万里之势”。“广摄四旁,圜中自显”,“使在远者近,抟虚成实”,这正是大画家、大诗人王维创造意境的手法,代表着中国人于空虚中创现生命的流行、氤氲的气韵。

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戴醇士说:“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一座空亭竟成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聚积的处所。倪云林每画山水,多置空亭,他有“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的名句。张宣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泉香树杪风,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苏东坡《涵虚亭》诗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唯道集虚,中国建筑也表现着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空寂中生气流行,鸢飞鱼跃,是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艺术的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

艺术的意境有它的深度、高度、阔度。杜甫诗的高、大、深,俱不可及。“吐弃到人所不能吐弃为高,含茹到人所不能含茹为大,曲折到人所不能曲折为深。”(刘熙载评杜甫诗语)叶梦得《石林诗话》里也说:“禅家有三种语,老杜诗亦然。如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为涵盖乾坤语。落花游丝白日静,鸣鸠乳燕青春深,为随波逐浪语。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为截断众流语。”涵盖乾坤是大,随波逐浪是深,截断众流是高。李太白的诗也具有这高、深、大。但太白的情调较偏向于宇宙境象的大和高。太白登华山落雁峰,说:“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帝座,恨不携谢朓惊人句来,搔首问青天耳!”(唐语林)杜甫则“直取性情真”(杜甫诗句),他更能以深情掘发人性的深度,他具有但丁的沉着的热情和歌德的具体表现力。

李、杜境界的高、深、大,王维的静远空灵,都植根于一个活跃的、至动而有韵律的心灵。承继这心灵,是我们深衷的喜悦。

(摘编自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材料二:

王国维对“情”与“景”的具体解释以及对意境类型特点的进一步揭示不仅与前人有了重大区别,而且也内在地包含着把传统审美理想引向瓦解的逻辑可能性。他冲破古典诗学狭隘的理论疆界,把本来是从抒情诗中产生的“意境”概念进一步引申到叙事作品中:“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

既然“意境”并不只是对抒情作品的一种特殊要求,它也完全适合于叙事作品,那么很自然地就没有理由再把“情景交融”视为艺术表现的极致和理想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得更多的、最推崇的也并不是“情景交融”“妙合无垠”这类比较笼统或模糊的批评标准,而是“真实”“自然”,并以之作为衡量文学作品是否有意境与是否有价值的主要依据。他所说的“真”与“自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必须达到高度的真实性。“词人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就是说,作家要创作出具有真实性的作品,就必须真诚。既要如实反映自然和社会人生,写出生活本身的客观真相,描画时代之情状;同时又必须写出真感情,即传达出作家自己“精力弥满”的真性情。其次,真与自然,在艺术形式上要求作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必须鲜明生动,“其锌如脱口而出”,毫无娇柔妆束之态;要求艺术形象必须鲜明、具体、逼真、传神;文学语言必须浑然天成、不假雕饰。这与中国古典美学中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反对雕章琢句的思想有着显而易见的直接联系。

(摘编自张天曦《论王国维意境说的理论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姜白石和周草窗的一些词句也能以空虚衬托实景,但就渲染的境象来说,则是唐人绝句更为高绝。
B.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一所空亭,体现出中国人艺术心灵和宇宙意象互摄互入、互映互现的境界。
C.杜甫和李太白的诗歌都高、深、大,但是太白的情调偏向于宇宙境象的高和大,不如杜甫更有表现力。
D.王国维进一步揭示了意境类型特点,“意境”也适合于叙事作品,并不只是对抒情作品的特殊要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文章中着重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绘画、书法里都表现着同样的意境结构。
B.王维创造意境的手法之一是“使在远者近”,代表着中国人在空虚中创现生命的流行与氤氲的气韵。
C.宗白华引用刘熙载和叶梦得评价杜甫诗的内容,可见以杜甫诗为代表的中国艺术意境的“高、大、深”。
D.作家真诚地反映自然和社会人生,传达出自我内心真感情,凭此就能创作出具有真实性的作品。
3.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王国维衡量作品是否有意境、有价值的依据的一项是(     
A.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
B.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C.词虽不分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为客,说景即是说情。
D.情与景汇,意与象通。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刘熙载的评价,谈谈你对杜甫《登高》一诗艺术意境“高、大、深”的理解。
2022-05-27更新 | 6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文化体系中的“家国天下”意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如今制度化儒家已然解体,社会形态、家庭结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如此,汲取家国天下意识传统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国天下”意识作为积极的入世精神,将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结合在一起,基于这一道德自觉,社会成员才具有了责任担当、价值共识。

在今天,家作为基本情感纽带对我们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弘扬传统孝道,强化纽带和责任意识。家族观念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安土重迁的中国农耕文明进一步充实了家族的机能。人伦情感亦因血缘而来,在情感依托的层面上,家的意义超越任何经济的成本——收益分析。现代社会主张的公共精神与家庭伦理的建设并不矛盾。正如搬用熟人社会的伦理原则到陌生人社会是不合理的,反过来将陌生人社会的规则搬用到家庭也是不合理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在不同的关系当中正确切换。在现代化生产和协作上依照公共理性、法制精神;在家庭与私人领域,弘扬孝悌之道,忠恕相待,爱敬相与。这要求对家庭伦理和孝道进行理性的阐发和合理的引导,使得家庭伦理与公共理性彼此呼应。

“家国天下”意识是现代中国伦理的重要维度,它既连接传统的“修齐治平”,也连接社会、民族国家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家与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家是社会的细胞,国是维护家的外部屏障,家国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儒家家国天下的教化传统历史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内在人格与精神世界,《中庸》的“修齐治平”深入到一代代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内化为热爱祖国与家园的担当精神。在今天,心怀家国天下便是个体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忧患意识,是主动追求民族统一、国富民强的精神,也是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意识的来源。

支撑和实现“家国天下”精神的是仁爱的“生生”之德。中国人内心的“天人合德”实际指向更为广阔的世界中的相生相与,它肯定世界是交感的,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是可以相互推演的,也是相互一致的。仁爱原则也是动态原则,原始儒家主张根据内在的“生生”之德,在矛盾的转化中主张“穷达以时”“与时偕行”。宋儒也以“生生”释“仁”,把原始儒家的“仁”范畴与《易》之“生生”相结合,使“仁”升格为表示天人合一的本体范畴,把“相生”当作自然万物蕴含的内在目的。仁爱原则也是“相 生”的凝合原则,这在伦理意识上表现为中正平和、诚实无欺、敬爱相与,虽有竞争,但在竞争中能够 冷静达观、互利互惠,实现“里仁”之美,建构互助型社会。

由此可见,儒家教化传统中的“家国天下”意识体现了传统时期的“中国智慧”。它成为“大一统”的重要思想基础与施政方针。“家国天下”意识,以其温柔敦厚的底色、生生不息的活力、和合共生的包容心,不仅能为个体生命提供精神关怀,而且有助于维系各民族的和睦共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积极的 精神动力,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大力弘扬。

(摘编自金香花《“家国天下”观念的历史形成及其现代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儒家虽已不复存在,但其入世精神仍有积极意义。
B.人们基于血缘的原初信赖关系产生了家族观念和人伦情感。
C.自然规律和人世伦理能相互推演是对“天人合德”的肯定。
D.“天人合一”的“仁”的升格体现出仁爱原则中的凝合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逐层论证了“家国天下”传统的现代意义。
B.文章兼顾家庭伦理与公共精神,既体现辩证思考,也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C.文章将家的意义和经济收益作对比,论证家庭作为情感纽带的重要意义。
D.文章依据宋儒对原始儒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论证仁爱原则的动态特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热爱祖国、追求民族统一的担当精神,来自个人发展的诉求与社会进步的诉求相结合的道德自觉。
B.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以往熟人社会中以“人情纽带”维系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必然会被现代社会淘汰。
C.歌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反映的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与文中的家国理念是相通的。
D.传统“家国天下”的意识已经超越其原始意义,从社会结构升华为精神结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 家园。
2020-03-21更新 | 21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土地是承载万物的媒介。《礼记》云: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因为土地的重要性,对土地的依恋也成为人类的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心理情结。尽管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也都有对土地的崇拜和依赖现象,但在中国文化中,这种恋土情结却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在费孝通先生看来,传统中国就是乡土社会,如《乡土中国》一书所描述的: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不但是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乡土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底色。可以说,对土地的依恋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基因,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逻辑。

作为一种物质和元素,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共识和集体记忆。早在先秦流行的中国传统五行观念中,土就是居中的,最为尊贵也最为重要。中国人不仅把土地看作是一切生命的母体,也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在中国传统社会,入土为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死亡和丧葬观念。选择一方风水宝地,不仅能够护佑自己,也可以护佑整个家族。中国人信仰的风水观念也与土地密切相关。

中国人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在汉语和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乡土”“风土人情”“土生土长等词语都体现了对土地的依恋。中国古代常常用社稷来代表国家,,即土地神,则是谷神。在中国文化中,土地及其所生的谷物成为国家的代表,这当中体现的即是农业民族的土地崇拜观念。

在中国传统社会,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土地庙,里面伺奉着土地公公土地奶奶。在乡民的眼里,土地神是一方乡土的保护神。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对土地的崇拜观念和祭祀仪式,日复一日,这方上地上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社会。可以说,中国文化饱含了对土地的历史记忆,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我们的语言词汇,处处可见恋土情结的印记。

对土地的依恋和崇拜伴随了中国文化的始终,并沉淀为一种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不论游子、战士还是商人或移民,他们都会带一包家乡的泥土在身边。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在传统中国人的观念中,土地既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也是一种魂牵梦绕的精神家园。

土地给中国人带来的不仅是财富,也是一种安全感和稳定感。正是千百年来对土地的辛勤耕耘,形塑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种,也影响到了士人的价值观。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一向是中国圣贤先哲所倡导的一种精神。

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也造就了另一个文化基因,那就是平和。固守土地使中国人变得十分温和,乐天知命,安土重迁,这样的民族本能地反对暴力和侵略,追求和平。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更是把安土修身联系在一起,如《礼记》中所言: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土地与乡土情结也影响着中国人的交往观念。远亲不如近邻,中国人的社交圈子往往局限在他们生长的那块土地上,乡土情谊在中国人的交往观念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乡谊网络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浙江的温州人就用一人带一人去,一家带一家去的方法,把很多同乡和产业带到了世界各地。乡土文化资本”“乡谊关系成为华人交往实践和交往理念的重要特色。

在人与土地的关系中,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这种观念无疑是一种中国智慧,对于今天的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而言,也极富启示价值。立足新时代,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地建立文化自信,并在社会层面实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发展。

《摘编自潘祥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恋土情结及其扬弃》)

材料二:

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造成了文化体制的高度集中,也形成了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因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这是由我们的历史文化决定的。余光中经历了双重放逐,先是到因政治因素与大陆相隔的宝岛台湾,后来又赴美留学,在另一个不同文化的海外生活,他先是接受台湾另一种政治形态的熏陶,后又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也曾对传统文化产生怀疑,但是思维中固有的落叶归根的想法让多愁善感的诗人的乡土情结尤为浓重,以致后来他意识到他的西化是苍白和空虚的,然后清醒地回归并坚定传统文化的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一种乡土情结中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和坚守。

余光中对于乡愁的看法是:所谓乡愁,原有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层次,不必形而下地系于一乡一镇。地理当然不能搬家,民族何曾可以改种,文化同样换不了心,历史同样整不了容。乡愁并不限于地理,他应该是立体的,还包含时间。一个人的乡愁如果一乡一镇就可以解,那恐怕只停留在同乡会的层次。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魄唐魄,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尊同当。这段话映射出他认为乡愁中应包含的文化圆归和对中华民族血脉的认同。真正的华夏之子潜意识深处耿耿不灭的,仍然是汉魏唐魂,乡愁则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而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群同当。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投射于他的诗中,更是表现出余光中对故园的渴念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摘编自傅天虹《诗国的游子——论余光中诗歌的原乡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恋土情结”普遍存在于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中,但在中国文化中,表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持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
B.中国人对土地的依恋在语言文字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如用“社稷”来代表国家,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土地的崇拜观念。
C.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自觉性非常强烈,造成了中国自古以来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中华文化凝聚力的高度集中,余光中的经历生动地体现这一点。
D.余光中认为乡愁不必系于某人出生地的具体的那个乡镇,而是立体多层次的,弥漫于历史与文化的直经横纬,与整个民族祸福共承,荣辱同当。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多处引经据典,不仅分析了“恋土情结”在中国文化中的表征,同时也阐释了其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的影响,论证精当有力。
B.在中国传统社会,人在死后也会选择“风水宝地”作为归宿,这既体现了中国人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的理念,也体现了迷信落后的一面。
C.中国古代有“春祈秋报”的祭祀仪式,即春耕前举行祭祀,祈祷土地神保佑丰收,秋收后举行仪式报答土地神的恩德,这是“恋土情结”的一种体现。
D.中国文化主张“天、地、人”的和谐共处,如能对其中的“恋土情结”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必然会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国人“安土重迁”的一项是(     
A.云闲望出岫,叶落喜归根。——(宋)陆游《寓叹》
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D.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乡思》
4.请结合材料一概括“恋土情结”对中国文化及国民心理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中秋佳节“同一轮明月,同一个家园”庆祝活动正在“幸福里”社区展开,如何凝聚华人感情,发展地方经济,大伙都在建言献策,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结合上述材料,记录下他们的精彩发言,两条即可。
2023-10-17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