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4 题号:2097580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要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摘编自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及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哈佛大学研究教授杜维明称,儒家思想是一种精神性很强的人文主义,其倡导的包容、平等,正是不同文化间交流对话的基础和中介。

他认为儒家的金科玉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同于西方文明中“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的为人准则。前者以对等精神作为交流的前提条件,抱着开放和接受的态度去听取别的声音。而后者坚持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一定对别人也好。自信加上自我正确的心理,常易成为人类沟通的抑制性因素。“如果被注入劝导、说服甚至转化别人的热情,就会产生相反效果,使对话变成一场灾难。”

杜维明阐释说,儒家的价值导向是专注于现世,倡导敬畏上天的创造力和无穷的宇宙改造力,同时也倡导人的主观作用,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作为宇宙改造的参与者和进化过程的共同创造者,儒家文化认为人有义务去实现上天在人间的创造力。

儒家文化认为,对他人持开放态度,是人类互动的思想方法基础。没有宽容,便不会有对话。宽容要求有谨严的自我意识,别人的存在不是威胁而是机会。人们需要积极承认他人的存在体现了内在价值,即他或她的独立、自主、完全。尊严是既有现实,不可能被否认、拒绝或因主观愿望而消亡。持这种认识,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出尊重感。

(摘编自邹瑞玥《儒学家杜维明:儒学传统是文明对话的中介》)

材料三:从世界观的层面看,“文明冲突论”错误的根源是用西方排他性、对抗性、集团性的思维方式来看当代世界,这就使亨廷顿看不到后冷战时代建构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历史大势。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场国际冲突都将是世界的灾难。因此,时代赋予理论家的使命应该是化解冲突,而不是建构更大的冲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行其德而四方得遂长焉”的作用。

在西方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以认同为基础的国际冲突。亨廷顿认为,后冷战时代各国都面临着“找到敌人”的任务,因为“如果没有真正的敌人,也就没有真正的朋友。除非我们憎恨非我族类,我们便不可能爱我族类”。这种对抗性的思维方式与新时代中国外交所承袭的“中国智慧”是格格不入的。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与西方一神教的世界观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找不到异已或者敌人,西方政治就好像失去了风向标,甚至失去了激情和动力。”

后冷战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已成大势所趋。对习惯其霸权地位的西方国家而言这肯定是需要适应和习惯的变化。亨廷顿看到世界“正在跨入一个多种文明相互影响、相互竞争、和平共处、相互适应的时代”,但“西方衰落”和“非西方文化的复兴”还是引起他的焦虑,进而担心没有西方“主导”的世界会陷入更大规模的冲突。但是,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恰恰是某些西方国家继续用这种对抗性的世界观来看待新的世界,才让自己和别人在后冷战时代付出更大的代价。也许,这才是亨廷顿捉出“文明冲突论”的深层原因和真实代价。

(摘编自田德文《“文明冲突论”错在哪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想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做好今天的事业,离不开继承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中国历史文化。
B.我们如果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各种文明,而不是用对抗性和排他性的思维方式去看待,那么文明的冲突就可能避免。
C.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主张,坚持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一定对别人也好,强化了推己及人的内省精神。
D.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并生根发芽,说明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他人持开放态度,是人类互动的思想方法基础,只有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不是威胁而是机会,才能让对话成为可能。
B.杜维明认为儒家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源于儒家的价值导向是专注于现世,倡导人的主观作用。
C.亨廷顿因“西方衰落”和“非西方文化的复兴”而内心焦虑,他没有看到各种文明可以美美与共、和平共处。
D.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论”的深层原因可能和某些西方国家继续用对抗性的世界观来看待新的世界有关。
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切文明均有其价值,没有高下、低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都应该被尊重。
B.儒家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在杜维明看来,其是不同文化间交流对话的基础和中介。
C.儒家文化认为,要让人从内心深处产生出尊重感,人们需要宽容与对话,并积极承认他人的存在体现了内在价值。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这样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丽、更和平。
4.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指出作者在阐述中华文明时所用的手法,并给中华文明下定义。
5.如果你在国际交流的场合,遇到一名外国学生,他说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中国必然要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形成对抗,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进行驳斥。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曾提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著名论断,强调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彼此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是无情的。如果人类无度破坏自然环境,必然会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同样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的重要启示。《周易》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给予“生生”和“共生”极高的价值期许。“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强调要遵循“天时”来进行生产生活,体现顺应规律、适度节用的发展思想。中国古代思想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将天地人统一起来、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顺时”“以时”“不违时”,顺应和保护自然,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何达成“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如何历史地、实践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科学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和谐促进共生、以共生消解对立,不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的形成。

(袁秀《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删改)

材料二: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文明史,归根结底,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面对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和实践日益受到关注和推崇。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自然观,东西方文明的哲学起点不同。

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在对待自然这个问题上,西方思想在两个世界之间摆动:一个是被看作自动机的世界,按照编定的程序运行;另一个是神学世界,按照上帝意志运行。

无论“摆”向哪个世界,在西方看来,人都并非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被人认识、使用和改造的对象。这种主客二分法有利于人类大胆突破蒙昧与陈规,发现和掌握自然规律,但其弊端在于令人过度自信,索求无度,最终与自然对立起来。

中国的自然观则“别开生面”。

在认识论方面,中国传统思想在思考人与自然关系时主张“天人合一”。“人”并非“天”外之物,也就无所谓对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庄子·齐物论》中所言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张载在《西铭》中说得更明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人处自然之中,人类固是同胞,万物亦为同类。

在实践论方面,与西方哲学相通,中国哲学也强调“知天”。如老子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了解和认识“天”以后,中国哲学指向的并非使用和改造,而是“于自然无所违”“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福建土楼的出现就印证了这一理念。福建土楼在建造时往往依山就势,能巧妙地利用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客家人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筑成高大的楼堡,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

出于对近代以来西方自然观念的反思及对当代人类现实生存困境的关切,马克思主义也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赖。马克思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恩格斯提醒,不可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这与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如榫遇卯,实现有机结合,产生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大理论成果,这些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互利共生的辩证法为认识当下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中国开出的对症之方正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哲学家们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应勇于担当,戮力同心,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天人合一”未来可期。

(文龙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为何越来越受推崇?》,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关于“自然”的重要论述为当代所面临的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也符合“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
B.只要我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上,就可以解决和应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矛盾和挑战。
C.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西方文明的哲学起点不同,导致东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也不相同。
D.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互利共生,为解决当下的生态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过两则材料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赖,这与西方哲学的观点并不一致。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自然观有机结合的产物。
D.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东西方哲学家用自己的智慧提出了解决之道。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D.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方法。
5.云南滇池是我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自然生态保护区,风光秀丽。近年来,大量房地产项目与湖争地,严重破坏了滇池的生态系统。为保护滇池生态,请结合两则材料向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建议。
2023-09-08更新 | 1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了媒介,而媒介也深刻影响着人类。

算法、人工智能、大数据……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媒介变得更加智能。在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下,曾经的“信息过剩”似乎变得“简约”起来:短视频客户端贴心地“猜你喜欢”资讯平台倡导“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效能,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兴趣之外的内容都被过滤掉,同质化内容如同蚕茧,将人们围入信息的“舒适圈”,这种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效应。近年来,网络文化内容越发丰富多样,为更加“高效”地传播内容,媒体平台纷纷使用指向用户偏好的推荐算法。比如,短视频、网络文学等内容平台,会根据用户浏览历史和关键词一条接一条地推送相似内容。由此,人们获取精神食粮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起初,在信息资源相对稀缺、供不应求的时期,文化内容的摄取是“赶集”式的,寻获所需内容,要付出较高人力和物力成本。互联网诞生后,样态丰富、种类繁多的文化“超市”替代“集市”,内容选择自主性更强。如今,智能媒体“送货到家”,人们能更方便地获取精选后打包配送的系列产品,节省了于琳琅满目中搜寻特定内容所需的时间,但同时失去在货架间徜徉的快乐,也容易错过新品上架的时机。

面对所谓“信息茧房”现象,我们不必焦虑。生活在智能媒介时代,大到信息资讯,小到衣食住行,人们或多或少地被以推荐算法为代表的新技术所影响,得益于其高效与便捷的同时,也以自身的行为数据“供给”算法、助其成长。新的文化使命将由进步的工具来承载,当前媒介技术的弊端或将在媒介成长的过程中得以解决。而且,在内容市场上,除了“外卖”和“快餐”,具有较高文化品位与审美价值的优质品类依然能够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比如近期的电影《夺冠》、电视剧《装台》等热门作品均获得较高关注度,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在机器算法之外,尚有人际传播、传统媒介传播作为补充。

媒介“智能进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媒介智能化是必然趋势,不断成熟的智能媒介将对既有媒介功能进行补充和完善。“服务于人”一直是媒介进化的目标,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人类体验的人性化智能媒体将是大势所趋。当前,人们正在开发先进技术,探索出更高层次的应用途径,推进智能媒介不断进化。基于人因工程的分析算法,已有效应用于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之中,新算法新技术将为拓宽人们文化视野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除此之外,破解“信息茧房”效应,还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教育,倡导健康有序的媒介文化。主动思索才能见微知著,广采博收才能营养均衡。在葆有技术乐观主义的同时,应重视个人媒介素养的养成,提倡人们在充分享受媒介便利的同时,养成健康的媒介使用习惯,建立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形成合理的“精神饮食结构”。

(摘编自刘晴《倡导健康的媒介生活方式》)

材料二:

屏幕越来越多,快速更迭,令人目不暇接,对人的自制力构成挑战,稍加放纵便会陷入无边的虚拟现实。屏媒时代,传播内容多了,信息吸收效率却低了;互动功能强了,真情流露却少了。这让屏幕成为一些社会问题、“现代病”的“背锅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屏媒时代推动人类再次“进化”:视野更大、视线更远、视角更多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屏幕背后的虚拟空间里,仅仅有着“真实的抽象”,屏幕是工具、载体,而不是实质。在充分利用屏幕便利性的同时,也要规避不利影响:既要从“我”做起,适当追求“极简主义”,不断学习恰当的运用方式,养成合理观看习惯,形成更加成熟的用屏模式;也要为他人着想,助力监管平台共同净化、精化屏幕内容,疏引优质精品,摒弃沉疴冗余,给真正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以充分展示空间。

(摘编自刘晴《“屏媒时代”更需提升媒介素养》)

材料三:

目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形成统一、标准的教学体系,网络操作技能、网络防沉迷知识、自护意识和能力需要得到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文本的碎片化、传播空间的开放性、传播思维的单向性,对于生活经验不足、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分析能力不足的青少年而言,更易产生不良影响。

青少年媒介接触频繁,但对日常信息关注种类的丰富度不足。在算法推荐机制与“信息茧房”效应下,青少年长期接受与自身兴趣相符、观点相近的信息,容易陷入圈层旋涡,具有极强的圈层意识,高筑信息壁垒,信息单一且偏激,难以形成对事物客观的思辨。

青少年对媒介依赖性强,但对信息的甄别和过滤能力不足以及上网自控能力不强。随着自媒体广泛应用,信息威胁的种类逐渐多元化。一方面,传统的信息威胁依旧存在,如暴力等不良信息的泛滥,青少年缺乏道德和法律意识,如果模糊了媒介世界与真实世界的界限,对暴力等不良内容进行模仿,极易形成青少年违法犯罪。除此之外,谣言、假新闻等含有偏见的内容隐含着新的威胁,极易煽动青少年的情绪,可能演变为线上或线下的群体行为。

(摘编自张力、张凌然《媒介素养成为青少年教育的“必修课”》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媒介对人类的影响深远,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化,通过过滤,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能,信息更能符合人们个性化的需求。
B.生活在智能媒介时代,媒介技术在方方面面或多或少让人们得到便捷和舒适的同时,但也存在弊端,容易引起“信息茧房”效应。
C.当前,随着先进技术的开发,智能媒介不断提升,新算法新技术已有效应用于设计之中,为拓宽人们文化视野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D.屏媒时代,传播的内容丰富多彩,使人类视野更广远、更多元,互动性强,但缺乏真情流露,我们要意识到屏幕背后都是虚拟的。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信息茧房”现象的时候,我们不必过分焦虑和担忧,主要是因为在机器算法之外,还有人际传播、传统媒介传播。
B.面对屏幕媒介,我们要不断学习恰当的运用方式,适当追求“极简主义”,养成好的观看习惯,形成更加成熟的用屏模式。
C.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存在碎片化、开放性、单向性,而那些多方面不足的青少年若频繁接触,更易产生不良影响。
D.青少年长期接受媒介容易形成对媒介依赖,加上他们对信息的甄别和过滤能力不足,严重的会缺乏道德和法律意识。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某市郊区学校的一个女生小周,刚读高中,由干家离学校很远,周末常在电子游戏室通宵玩游戏。一旦父母责骂她,小周便回嘴说,“父母不懂生活,老土!”
B.江苏省徐州市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先后从母亲的卡上划走了10万元,打赏给了屏幕背后的主播。
C.某市重点中学的一个男生小王,品学兼优,玩了差不多一年的网络游戏,最近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同学一句话不对,他就举拳相向。
D.湖南省长沙市某重点大学大三学生小李,热爱文化,三年来,每天都会在某媒介平台听文化讲座10分钟,做了5万字左右的笔记。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应该如何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
2022-07-09更新 | 7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礼赞劳动创造,勉励劳动者不懈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已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2020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精辟概括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倾情奉献。劳动者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共同培育形成的工匠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国自古就推崇工匠精神。我们耳熟能详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故事,就是对匠心匠魂的形象表达。新时代,高铁动车、航天飞船、大国重器等成就背后,都离不开工匠精神的支撑,离不开我们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和践行者。

执着专注,是心无旁骛,是矢志不渝的热爱。择一事终一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热爱,是劳动的动力源泉;热爱,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热爱,是被誉为“火药雕刻师”的航天人徐立平专注雕刻火药30余年,仅凭手感就能将药面整形误差从允许的0.5毫米提高到0.2毫米;是从事数控加工20年潜心钻研的秦世俊对飞机零部件0.01毫米的较量,誓让中国制造更有话语权。他们执着于自己选择的事业,专注于自己投身的领域,自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始终努力向前,一生敬业奉献、永不言弃。弘扬工匠精神,就要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敬畏之心对待工作,尽心竭力练就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精益求精,是高标准严要求,是好了还要更好。干一行钻一行。术业有专攻,精益求精是对品质的追求,对一流的追求。这种对极致的追求,也许是我们看得到的精雕细琢、巧夺天工,也可能是我们看不到的精密精准、胜在毫厘,于毫厘之间体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精准。认真,就能做得更好;高标准,方能成为本领域的专家;深入钻研,才能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一丝不苟,是严谨认真,是追求细节完美。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偏毫厘不敢安,做好一件事,必须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开始,在每个细节上做足功夫。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优秀的工匠能从细处见大,在细节的追求上没有终点。坚持细致工作,从细节入手,才能汇涓涓细流成江海。

追求卓越,是不断进取,是敢于开拓创新。千万锤成一器。在工作中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要以创新求突破。广大劳动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培育创新能力,超越自我、勇攀行业顶峰,这是工匠精神的必然追求。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干劲,离不开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

匠心筑梦。只要每一位劳动者都努力践行工匠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重细节求品质,敢创新求卓越,我们一定能以优秀的业绩奉献新时代、以出色的答卷回应时代主题。

(摘编自李玉滑《以工匠精神筑梦新时代》)

材料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源于对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B.工匠精神不仅需要执着专注,更需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这样才能在新时代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C.工匠们看似“躲进小楼成一统”,其实他们不仅没有脱离现实世界,而且还通过自己的工作成为改变世界的主要力量。
D.或认为工匠精神是雕虫小技,或盲目神化工匠精神,或鼓励匠人与世隔绝,诸如此类都不是对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在谈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内涵,材料二重在谈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B.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篇引出话题,然后展开论述,最后发出呼吁。
C.材料一第四段,举徐立平、秦世俊的事例是为了阐释执着专注的内涵并强调其作用。
D.材料二第二段运用排比,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使表达更加有力。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工匠精神的一项是(     
A.艾爱国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
B.石磊在2023年高考中获取佳绩,选报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
C.施品芳加工大型客机的一个小小零件,足足做了两个多小时。
D.钟扬在西藏跋涉50多万公里,收集了4000多万粒植物种子。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举其中两种并分别说明其作用。
5.材料一中说“每个人都可以是工匠精神的诠释者和践行者”。如果你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时代青年如何发扬工匠精神”座谈会,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列出发言要点。
2023-11-15更新 | 3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