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整本书阅读 > 其他名著相关
题型: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20984501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论语·子罕》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责焉,耻也。”《论语·泰伯》

注释:①忮:嫉妒。②臧:善,好。
综合以上材料,孔子对“耻”有哪些认识?请分条简述。

相似题推荐

整本书阅读-填空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越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以上文字节选自《__________》(著作),叙写的是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情节,请联系原著,写出两个能够体现关羽性格特点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31更新 | 17次组卷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 (0.65)
【推荐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材料二: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论语·乡党》)

材料三:

君子必辩。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为甚焉。是以小人辩言险,而君子辩言仁也。言而非仁之中也,则其言不若其默也,其辩不若其呐也。

(《荀子·非相》)

材料四: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注]①便便:同“辩辩”,明辨流畅的样子;②呐,同“讷”,说话迟钝。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孔子主张____________(限两字),“阙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二、三,从“言”与“默”的角度,简析儒家的言语观。
(3)概括材料四的主旨,并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
2023-05-06更新 | 98次组卷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公冶长》)

②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含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述而》)

③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先进》)

④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宪问》)

对①中画线句子里的“材”有三种解释。钱穆解释为“制造桴用的竹木”,杨伯峻解释为“同‘哉’”,李泽厚解释为“同‘裁’。剪裁、约束、节制”。
(1)依据三个人的解释,分别用自己的话写出画线句子的大意。
(2)在三个人的解释中任选一种,从②—④中找出一个依据,简要解说其合理性。
2023-11-11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