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作家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 > 南宋 > 辛弃疾(1140-1207)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2101635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辛弃疾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注】①这是作者青年时代的一首祝寿词,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时任建康府通判。赵介庵:赵彦端,号介庵;为宋宗室,时任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②渥洼;古代盛产千里马的地方,在今甘肃省瓜州县。③钱流地:语出《新唐书·刘晏传》:“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自言如见钱流地上。”刘晏管理财政、赋税、盐铁等,使水陆运输畅通,物价稳定。④“唤双成”三句:双成、弄玉、绿华皆为古代传说中能歌善舞的仙女。⑤流霞:传说中的仙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四句作者以千里马喻赵介庵,说他才能出众,名声显赫,当年在皇帝身边草拟奏章,落笔万言,如走龙蛇。
B.“带得无边春下”与“莫管钱流地”两句盛赞赵介庵的治理能力;“教看鬓方鸦”则是祝愿赵介庵青春长驻。
C.下片主要写祝寿筵上的所见所感:寿宴上歌舞繁盛,令人目不暇接,“江海吸流霞”描写了敬酒江河的情形。
D.这首词构思巧妙,上下片间转接自然,全词整体笔调高昂而委婉,几处借用典故、神话来表情达意,气势通畅。
2.有人评论这首词在祝寿的同时流露出浓烈的爱国情怀,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词开头都具有宏大磅礴的气势,“雨打风吹去”与“浪淘尽”意思相同。
B.两首词都写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苏词是为了反衬,而辛词是为了正衬。
C.两首词都借景物描写抒情,苏词以壮阔景抒敬慕情,辛词以衰颓景抒抑郁情。
D.两词都运用典故、托古喻今,抒发想建功立业却人生暮年、功业无成的悲伤。
2.近代学者王国维评论苏辛二人的词风时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结合这两首词,谈谈你对“旷”与“豪”的理解。
2021-07-18更新 | 212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试举例分析这样写的目的及效果。
2019-04-05更新 | 94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

辛弃疾

酒罢且勿起,重挽使君须。一身都是和气,别去意何如?我辈情钟休问,父老田头说尹,泪落独怜渠。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

望清阙,左黄阁,右紫枢。东风桃李陌上,下马拜除书。屈指吾生余几,多病妨人痛饮,此事正愁余。江湖有归雁,能寄草堂无?


【注】①本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时,为送别被贬为泾原路(今宁夏一带)都监的信州(今江西上饶)太守王乘所作。②挽须:出自苏轼赠王庆源诗“时有野人来挽须”称赞王庆源不摆做官的威仪。③黄阁:中书门下省。④紫枢:枢密院。宋代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掌军令与政令。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从别宴写到田头,作者写到父老,着意表现了王秉虽身为太守,但和善宽厚、仁德亲民的形象。
B.上阕后两句取义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表达对王秉处事过于执着于完美的委婉劝告。
C.下阕写别后场景,尾句中“雁”与范仲淹《渔家傲》“衡阳雁去无留意”中“雁”传达的情感不同。
D.全词运用了侧面烘托、用典、直抒胸臆等手法,使作品既具有质朴通俗之效,又具有含蓄蕴藉之美。
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3-02-14更新 | 3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