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12 题号:2114977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生活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来自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的压力都是少不了的,可能我们都曾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比如家庭开支的负担、孩子的学习、人际关系等等。压力一大,人就容易产生焦虑、心慌、烦躁、发脾气等强烈情绪,久而久之便容易患病了,面对这么多的压力我们该如何来调整自己呢?

保罗·罗切教授带领的美国压力研究所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已经几十年了。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孤立性越来越大,压力缓冲越来越少,所产生的压力也越来越多。”

压力是一个广泛的现象,全世界几乎一大半的人都受压力所困,他们感觉焦虑不安,压力加大,过于紧张,在寻求心理医生帮助的人里,几乎有90%的人都存在和压力有关的问题。压力使人们生病,许多疾病都是由压力引起,或者是因为压力而加重病情的。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会受到它的危害。到底什么是压力呢?当我们感觉有压力的时候,我们的身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压力是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是机体对各种内、外界刺激因素作出的适应性反应过程。当我们感受压力的时候,肾上腺会向血管释放肾上腺素,于是我们的脉搏、血压和心跳都会升高和加快。荷尔蒙肾上腺素会止住大脑的疼痛感,同时增加我们的反应力,我们的眼球会放大,视觉更敏锐,整个身体都处于警戒状态,红血球被激活,血管扩张,我们会吸入更多氧气,使肌肉和大脑有更多可用的供氧。

我们的肝脏也会制造葡萄糖作为额外的肌肉营养,所有不那么重要的功能,比如消化系统都会暂时停止以节省能量。压力反应可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有利于机体的战斗或逃避;有利于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增强适应能力。这种压力机制对我们的祖先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在石器时代猎人们可能遇到突如其来的危险,他们没有别的选择,除了战斗还是战斗。

保罗·罗切说:“对原始人来说,压力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身体威胁,与其他族群交战,要面对凶猛的攻击者、食物不足、无法忍受极冷或者极热等等,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对于现代人来说,压力的本质更多的是和每天都可能遇到几次的事情相关。战斗的反应已经不适应了,因为我们有情感应对机制以解除这种压力。”一个人的社会环境越稳定,他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小。感觉安全、和朋友交往并开玩笑,这些都会使我们远离压力,如果这还不够,可以求助专业人士。

我们可以了解怎样长期缓解压力,有各种针对身体和精神的疗法。通过健康的饮食和角色扮演,可以减轻一些紧张情绪,压力人群应当学会在今后做好正确对待压力的准备。把事情通通甩开,也是一些人减压的方式,但是要适量。“如果没有压力,生活也就不能称之为生活了。”保罗·罗切教授说。

(摘编自《教科文行动·趣味科普》)

材料二:

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压力呢?我认为,是的。我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拼搏,没有压力,哪来的拼搏?佛家说,生、老、病、死、苦,苦也就是压力。过去的国王、皇帝,近代外国的独裁者,无法无天,为所欲为,看上去似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而他们却战战兢兢,时时如临大敌,担心边患,担心宫廷政变,担心被毒害被刺杀。他们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压力比任何人都大。大资本家钱太多了,担心股市升降,房地产价格波动,等等。至于吾辈平民老百姓,“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这些都是压力,谁能躲得开呢?

压力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认为是好事。从大处来看,现在全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出洞,新疾病丛生等等,人们感觉到了,这当然就是压力,然而压出来却是增强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措施,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吗?对一般人来说,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都是压力。然而这些压力何等好啊!没有它,社会将会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这个道理极其简单明了,一说就懂。我举自己做一个例子。我不是一个没有名利思想的人——我怀疑真有这种人,过去由于一些我曾经说过的原因,表面上看起来,我似乎是淡泊名利,其实那多半是假象。但是,到了今天,我已至望九之年,名利对我已经没有什么用,用不着再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方面的压力没有了。但是却来了另一方面的压力,主要来自电台采访和报刊以及友人约写文章。这对我形成颇大的压力。以写文章而论,有的我实在不愿意写,可是碍于面子,不得不应。应就是压力。于是“拨冗”苦思,往往能写出有点新意的文章。对我来说,这就是压力的好处。

压力如何排除呢?粗略来分类,压力来源可能有两类:一被动,一主动。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这种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切不可杞人忧天。主动的来源于自身,自己能有所作为。我的“三不主义”的第三条是“不嘀咕”,我认为,能做到遇事不嘀咕,就能排除自己造成的压力。

(节选自季羡林《论压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受压力所困的人中,近90%的人患上了心理疾病而不得不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B.压力是人体对内外界刺激所做的非适应性反应过程,是对伤害性刺激的防御反应。
C.材料二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了没有压力社会将陷入混乱,人类将无法生存的观点。
D.天灾人祸,意外事件,属于被动的压力,无法预测,只有泰然处之,不可杞人忧天。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以现代社会为背景,说明了压力的来源和影响,提出了如何应对压力的问题。
B.第二段引用保罗·罗切教授的话是为了说明在繁忙的现代社会中,压力无所不在。
C.第四、五段先给“压力”下定义,再从人的生理反应来说明压力给机体带来的好处。
D.材料根据说明的目的和对象,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压力的相关原理说明得通俗易懂。
3.下列选项,不属于用来缓解压力的应对机制的一项是(     
A.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不要将情绪压抑在心中,要学会与他人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
B.采取一些积极的认知策略,如寻找正面的事情、关注自己的成就和优点、学会放下等。
C.通过运动、冥想、音乐、美食、旅游等方式来调节情绪,让自己更加地放松和愉悦。
D.把事情通通甩开,高度集中注意力,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调动精力与压力战斗。
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压力”?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5.“如果没有压力,生活也就不能称之为生活了”,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破译汉族人体质密码

李 鹏

汉族人长得究竟是什么模样?汉族人究竟有什么体质特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个千古疑问。如今,“千古之谜”终于有了科学的答案。天津师范大学牵头,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汉族人体质调查,该项目历时4年,调查测量了30 000余名“典型”汉族人,完成了“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破译了汉族人体质密码。调查显示,在人的“长相”中有些细节真的是“南北有别”“长幼不同”。

2009年,天津师大与内蒙古师大、辽宁医学院联合启动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汉族人体质调查。

马丁尺、弯角规、直角规……在郑连斌教授的工作室里,这些测量工具在近4年里,从约25 000个汉族人身上每人量取了86项指标。如果对这些数据分省进行统计,甚至可以画出各省汉族人的“标准脸”。不仅如此,郑连斌和他的课题组还通过对近1万人25项遗传指标的调查,发现“人与人”之间更多细微的不同。

研究发现,各个民族体质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差异,不同的民族会有各自的体质特征变化规律。“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通过最基础数据测量,为汉族人建立了一份详尽的体质档案。

为了尽量保证数据的“典型”性,课题组刻意避开北京、上海、天津这样人口流动大的大城市,而是以方言特征作大致分类,到各省中小城市和农村,对在当地世居三代、身体健康的汉族成年人分年龄组进行测量、调查。

今年2月,该成果发表在我国权威科学期刊《科学通报》第4期上,通过该项研究,可以了解到我国南方汉族人在体质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发生的一些有趣变化。研究显示,汉族人“双眼皮”率高,鼻翼突度中等,发黑、眼褐、肤黄、头圆,多为中腿型。相对来说,北方人鼻根较高、面部扁平、颧骨高、嘴更小。南方人鼻翼宽、面部立体、嘴也大。而在身材上,北方人皮脂更厚、“又高又胖”,但南方人的身体骨骼和肌肉发育都比较好,身体的线性度也更明显些。

如今,“中国汉族人体质人类学数据库”即将建成,南北差距、生长变化等人与人之间许多细微差异初见端倪。这些数据对生物学、遗传学研究和美容、服装等行业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成人的头、额、面的宽度都在减小。”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李咏兰副教授表示,人的头发厚薄、头侧皮下脂肪厚度对头宽值有一定影响。到了老年,由于头发明显稀疏,头侧皮下脂肪减少,所以头会变得狭长些,额头会变低,头围值也随之下降。

研究发现,面宽值的减小,与颧弓处软组织厚度下降有一定关系。其次,随年龄增长,人的颏下脂肪组织会变厚,从而使面部拉长。

“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南方汉族人的五官也会随年龄增长而改变。”李咏兰解释说,上了年纪后,南方汉族人两眼内角之间的距离会变小,即两眼距离更近了。测量数值显示,60岁以上组男性的两眼内角间距离比20~39岁组减少了1.0mm,而女性的这一数值则减少了0.6mm。这是因为,黄种人的眼内角处有一个小小的皮褶,叫作“蒙古褶”,蒙古褶的出现率会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从而导致眼距缩短。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人鼻子的宽度则会增加,这与鼻翼的形态变化有关。

研究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南方汉族男性、女性的嘴唇厚度会明显变薄,例如,男性下嘴唇厚度近似值从20~39岁组的9.1mm,减小到60岁以上组的7.6 mm;女性下嘴唇厚度近似值从20~39岁组的9.4mm,减小到60岁以上组的7.3 mm。其原因在于,上了年纪后,嘴唇会往口腔里缩,所以一些老年人的上嘴唇特别薄。由于老年人的嘴唇变薄,鼻和口之间的距离会增大,人中就变长了。

“另外,我们根据对南方汉族人的研究也证实,成年人的耳朵会越来越长,宽度也会增加。例如,60岁以上组男性耳朵长度为67.1mm,与20~39岁组相比增加了5.1mm;宽度为32.1mm,增加了1.6mm。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郑连斌说,长期以来,在我国民间有种说法,即年龄越大耳朵越长,这次从学术角度得到了印证。

年龄增长,我们的耳朵为何会越来越长呢?郑连斌表示,其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成年后人耳还在继续缓慢生长,二是耳的皮肤下垂造成的。但究竟是哪种原因,还是两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还有待于继续研究。

(选自《科技生活》2013年3月25日第11期,文章有删节)


文本思路:汉族人体制密码被破译→郑连斌教授及其课题组进行的精细调查研究→汉族人在体质方面的总体特征→随着年龄增长,南方汉族人头、额、面以及五官的变化以及发生变化的原因探究
1.统观全文,请分点概括“汉族体质人类学研究”破译了汉族人哪些“体质密码”。
2.科研报告的价值取决于研究过程中的科学性与报告本身的严密性,请结合文章,从这两方面各举一例分析本文如何体现其科研价值。
3.请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中国汉族人体质人类学数据库”建成后,这些数据将有哪些实用价值。
2016-11-18更新 | 80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长城文化底蕴深厚。只有真正理解长城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新时代意义,才能发自肺腑、身体力行地去热爱长城、保护长城。

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始终面临着三大问题:生存、秩序和传承发展。长城的出现和存在,与此密切相关。生存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本。作为我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修筑,最初的动力便是解决生存和安全问题。

秩序是一个永恒追求。农耕和游牧,是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经济类型,彼此有着强烈的冲突和互补。资源互换,通常有抢夺、贸易这两种方式。如果抢夺成为一种常态,战争就会越来越多。长城的修筑,构建了良好的秩序。农耕民族在长城里面种地,游牧民族在长城外面放牧,二者通过长城成千上万的关口来进行贸易。这样,就有效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社会进步。由此可见,修筑长城时,垒起坚固的城墙,封闭是手段,交流是目的。

传承发展才能走向未来。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这样一种辩证关系,耐人寻味。几千年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是在这样的碰撞、融合中发展进步的。修筑长城,体现了对长城之外生活族群的承认,代表着一种共存共生、融合发展的关系。长城内外,是独立存在、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长城,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这一文化情结的表达。长城的每一块砌砖、每一块垒石上,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和平愿望。多元利益平衡基础上的一体利益最大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人类的发展,也应当以多元利益平衡基础上的一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如何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且造福社会?首先,要把长城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在国家层面上积极推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清了文化的根、生命的源,爱国就变得自然而然、发自肺腑了。长城,应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其次,要把长城保护落到实处。排除长城险情,保护其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风貌,通过修缮防止墙体继续坍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历史信息。换言之,长城修缮应以现状保护和最小干预为原则。长城保护的形势,总体来说是越来越好,但与客观需要相比,我们的重视和努力还远远不够,除了加速培养专业人员,还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支持及参与,如让祖祖辈辈生活在长城脚下的农民,能够因为长城保护和利用而受益,过上更好的生活。除此之外,还要把长城旅游做实,把长城故事讲好,尽可能将长城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现在,这方面的工作很艰难、很繁重,但也迫切需要!

(摘编自董耀会《长城文化的历史价值与新时代意义》)

材料二:

长城,巍峨峻拔,气势磅礴,纵横十万余里,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历史结晶,表现了伟大的民族创造力,是世界历史文化奇迹。长城,穿越时空,历经沧桑,上下两千余年,见证和伴随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更替和荣辱变迁。要想研究长城文化,必须关注和回答一些问题,有人说长城是封闭、保守的象征,那么中华民族为何持续两千多年不断地修筑长城?只有读懂长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读懂中国。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长城成为中华各民族不断碰撞、交流和融合的地带。长城以北,主要是以从事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长城以南,主要以农耕民族为主,二者以长城为纽带,共同创造演绎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长城在进一步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交往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军出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沿河西走廊修筑长城,设置敦煌等河西四郡,汉宣帝又设置西域都护等,这些措施进一步保障了丝路贸易交往的安全,有力促进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进一步交流和发展。

围绕长城,还产生了数不清的文学艺术作品。有关长城的诗词歌赋、铭记碑文、民间传说、楹联匾额、雕刻建筑等,以它们独特的内容和风格,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更加熠熠生辉。

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今天,我们研究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就不能不研究长城文化。研究长城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弘扬其内蕴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长城。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长城文化极为丰富,而且不断地充实着新的内容和特色。今天,我们既要努力打造夯实新时代的绿色长城,又要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为小康社会筑稳保障长城;既要着眼实现强军梦,为民族复兴筑牢钢铁长城,又要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建设,筑牢社会和谐稳定长城,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编自宋圭武《研究长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筑长城为华夏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构建了良好的秩序,进而有效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社会进步。
B.在国家层面上积极推广长城所代表的中华文明,必将促进长城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和走向世界。
C.从时、空角度看,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更替和荣辱变迁,也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
D.中华民族持续两千多年不断地修筑长城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国人给世人留下的封闭、保守印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城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多元利益平衡基础上的一体利益最大化格局,对当今世界和人类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
B.为了保护长城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历史风貌,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历史信息,长城修缮应当杜绝使用现代技术。
C.推进长城保护形势不断向好,除了思想重视和主观努力,还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动员社会力量大力参与。
D.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长城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其应当也必须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充实。
3.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一关于“长城的出现和存在”的原因的一项是(     
A.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唐·汪遵《咏长城》)
B.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张英《家书》)
C.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唐·陆畅《题悟公禅堂》)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宋·陆游《书愤》)
4.材料二作者宋圭武先生认为,“只有读懂长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读懂中国”。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长城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5.根据材料内容,结合你的思考,简要说明处在新时代的我们应当如何“发自肺腑、身体力行地热爱长城、保护长城”。
2023-06-03更新 | 9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义的观念,孔子推导出无所为而为的观念。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论语》记载,孔子被某个隐者嘲讽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宪问》)。《论语》还记载,孔子有个弟子告诉另一个隐者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道家讲无为的学说,而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依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

孔子本人的一生正是这种学说的好例。他生活在社会、政治大动乱的年代,他竭尽全力改革世界。他周游各地,还像苏格拉底那样,逢人必谈。虽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枉费,可是他从不气馁。他明知道他不会成功,仍然继续努力。

孔子说他自己: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他尽了一切努力,而又归之于命。命就是命运,孔子则是指天命,即天的命令或天意:换句话说,它被看作一种有目的的力量。但是后来的儒家,就把命只当作整个宇宙的一切存在的条件和力量。我们的活动,要取得外在的成功总是需要这些条件的配合。但是这种配合整个地看来,却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之外。所以我们能够做的,莫过于一心一意地尽力去做我们知道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而不计成败。这样做,就是知命。要做儒家所说的君子,知命是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由此看来,知命也就是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这样,对于外在的成败也就无所萦怀。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也就永不失败。因为,如果我们尽应尽的义务,那么,通过我们尽义务的这种行动,此项义务也就在道德上算是尽到了,这与我们行动的外在成败并不相干。

这样做的结果,我们将永不患得患失,因而永远快乐。所以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又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材料二:

在孔子看来,是一个不必然的。我们若明白得外面有一不必然之命,自然肯回向自身那个必可然之仁了。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仁者并不是不愿博施济众,然而这有待于外面一切的形势与条件,纵使像尧、舜般,掌握到人间最高的权力,也未必充尽其量的博施与济众,这便是谓。命限制了人的种种可能,却逼出了一条人惟一可能之路,这一条路,则是尽人可能的,那便是所谓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只在我们心上一念,外面一切条件束缚不得。一切形势转移不得。只有仁不在命之内。孔子把字来阐述宇宙界,把字来安定人生界。尽在不可知之宇宙里,来建立必然而可能之人生理想。所以孔子说:知者利仁,仁者安仁。(《论语·里仁》)有大智慧的人,认清了宇宙不可必之命,自然感到人生内在必然而可能之仁,是人类理想中最有利的行径了。至于仁者: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仁本来是人心自然的要求,他早已获得了他所要求的满足,又何所怨恨呢?孔子说他自己的心情: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不知命,所以要怨天尤人。知命了,自能不怨天,不尤人。能近取譬,就在自己心情上,发现了人生大道,这是下学。使在此人生大道中,直透到不可知之大宇宙中的最高真理,这是上达。在一切不可必之间,却有一惟一可必的。这惟一可必的,虽操之在人,而还是原之于天。孔子与命与仁的主张,在此上就一以贯之了。孔子这一种见解,极平易,却还是极高深,所以孔子要说知我者其天乎

(摘编自钱穆《中国思想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无所为而为”的观念意味着:人的正确行为纯粹源于非强制性的道德。
B.承认世界本来存在的必然性,做到知命,人的每一次行动就都可以取得成功。
C.知者与仁者对待仁的态度有相异之处,但他们都高度认可仁对于人的价值。
D.即使掌握人间最高权力,人还是做不到博施济众,因此只能走“仁”这条路。
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孔子从不气馁的生平经历,证明他对天命始终不屈抗争。
B.材料一多处引用《论语》的原文来支撑观点,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C.材料二引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补充说明“仁者安仁”这一说法。
D.材料二在阐明“何为命”的基础上分析了“命”与“仁”之间的关系。
3.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不属于“知命”的一项是(     
A.史铁生双腿残疾后在病榻上完成大量作品,他一直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B.陈毅被困梅岭时自量不能脱险,写下《梅岭三章》表明革命志向至死不渝后准备慷慨就义。
C.年近期颐的文洁若早已体悟生命终逝的道理,全身心投入翻译工作,活得宁静而幸福。
D.祥林嫂捐完门槛仍被四婶呵斥不许碰祭品,她在明白自己的“罪孽”无法洗清后走向死亡。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对《论语》中“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的理解存在多种观点。有人主张将其断为“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并将第一处“与”解释为“赞同”,第二处“与”解释为“和”。请你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分析这种理解的合理性。
2023-08-30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