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考点 >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题型:小阅读-课内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1 题号:21250775
下列对《书愤》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颔联描写宋金两国交兵的战争场面。
B.“塞上长城”引用了南朝宋时名将檀道济的典故。皇帝要杀他,他说:“自毁汝万里长城。”“出师一表真名世”引用了三国时刘备的典故。
C.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郁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D.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由此可见,《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然而并不绝望,其中还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劳劳亭

李 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离亭赋得折杨柳(其一)

李商隐

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注] ①无憀,即无聊。②争拟:怎拟,即不拟。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这首诗前两句笔墨洗练,高度概括,破题点旨,将离别伤心情怀聚集到劳劳亭。
B.李白这首诗因地起意,构思新巧,落想奇特,移情于景,风格俊逸,语言明快自然。
C.李商隐这首诗前两句先写双方的心绪,再写对居者的劝慰,“损”和下句“惜”呼应。
D.李商隐这首诗形象鲜明,语言新颖,蕴涵丰富,意蕴深婉,体现了朦胧的美学追求。
2022-04-21更新 | 46次组卷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①蘋(pín):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来往议阴晴:行人来来往往,都在讨论着天气变化。
B.荷雨洒衣湿:听得雨打荷上,才发现下雨,才发现衣服被雨洒湿。
C.鹊声喧日出:喜鹊喧闹,似乎在告诉人们太阳出来了。
D.鸥性狎波平:波平如镜,生性爱水的鸥在水面尽情地玩乐。
2017-03-14更新 | 256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插秧歌》诗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023-08-31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