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体裁 > 史传文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135687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嘉二十六年,宋文帝欲经略中原。彭城太守王玄谟献策取宠。帝谓侍臣曰: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胥意。二十九年春,上闻魏世祖,更谋北伐。太子中庶子何偃以为:淮、泗数州疮痍未复,不宜轻动。”上不从。夏五月丙申,遣抚军将军徐州刺史萧思话督冀州刺史张永等向碻磝。青州刺史刘兴祖上言:河南阻饥,野无所掠,非旬月可拔。愚谓宜长驱中山,据其关要。冀州以北,民人尚丰,兼麦已向熟,因资为易。若中州震动黄河以南自当消溃上意止存河南亦不从。上又使员外散骑侍郎琅邪随军向碻磝,衔中旨授诸将方略,临时宣示。秋七月,张永等至碻磝,引兵围之。诸军攻碻磝,治三攻道,张永当东道,济南太守申坦当西道,扬武司马崔训当南道。攻之累旬,不拨。八月辛亥夜,魏人自地道潜出,烧崔训营及攻具。癸丑夜,又烧东围及攻具。寻复毀崔训攻道。张永夜撤围退军,不告诸将,士卒惊扰。魏人之,死伤涂地。萧思话自往,增兵力攻,旬余不拔。是时,青、徐不稔,军食乏。丁卯,思话命诸军皆退屯历城,斩崔训,系张永、申坦于狱。己丑,诏萧思话徐州,更领冀州刺史,镇历城。上以诸将屡出无功,不可专责张永等,赐思话诏曰:虏既乘利,方向盛冬,若脱敢送死,兄弟父子自共当之耳。言及憎愤!可以示张永、申坦。”又与江夏王义恭书曰:早知诸将辈如此,恨不以白刃驱之。今者悔何所及!义恭寻奏免思话官,从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帝图恢复》)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正确答案对应字母。
若中州A震动B黄河C以南D自当E消溃F上G意H止I存J河南K亦L不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嘉”与“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中的“元和”,都是指皇帝的年号。
B.“上闻魏世祖殂”与“中道崩殂”(《出师表》)中的“殂”含义相同。
C.“魏人乘之”与“乘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中的“乘”含义相同。
D.“诏解萧思话徐州”与“不求甚解”中的“解”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文帝一直谋求北伐,想要建立显赫功绩。元嘉二十九年,他认为时机已到,命令萧思话统领军队进攻驻守碻磝的北魏军。
B.何偃反对北伐,刘兴祖虽不反对,却不认同交帝的进攻路线:但二人都认为宋朝民力还未恢复,会影响到军队的粮食补给。
C.碻磝之战,宋军分三路进攻,反被魏军大败;后来萧思话亲自出马,增加兵力猛力攻城十多天,最终因军中缺粮而退守历城。
D.面对北伐失败,宋文帝认为主要原因是整个将领团队都怯懦无能,不能为国用命。他甚至后悔没有抽刀在他们背后亲自督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河南阻饥,野无所掠,非旬月可拔。
(2)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5.史家认为宋文帝多次北伐失败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上每命将出师,常授以成律,是以将帅莫敢自决”;一是“领军之将,临危自退,不念大局”。请结合本文,简要陈述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史实。
【知识点】 史传文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沈文桢传

汪道昆

沈文桢,字时干,四明人也。文桢始生而孤,大母及母党皆贵人,岁时多厚费,于是减父之产,用不饶。叔父死无后,从兄为叔父后,亦亡,文桢与孤子美同居。关尊文桢甚。文桢则以两孤母相厄也,出游避之。

时宗人沈应奇,守中书,尝受书法,工署书。乃舍业为游资,从应奇游阙下,居三年。资尽,无所成名。文桢太息日:"丈夫不为名高,则为厚利,安能郁郁坐困乎哉?"遂持母钱三百缗,就钱塘酒舍,酿酤市中。文桢固酒豪,愈益喜客,客至或不问酒钱。酤三年,母钱尽。乃持百缗,具大艘,召徒属出海而渔,余悉无获,钱又尽。则又市鱼海上,货渐以东。其年鲜大饶.会雨久,鲜乃败。载之山县,货菽粟竹木器以归,于是母钱毕空。坐而家食,从子美稍稍折节,无违言。

文桢遇美欢甚,时急美之困。居尝钓芙蓉江上,得鱼辄沽酒。文桢有子明臣,年少耳,醉辄摩明臣顶,笑日:“孺子在,吾何患贫?”旦日出鱼,饮如故。归则闭户,督明臣读书,其后明臣籍上有司。会文桢病,明臣请留侍卧起,无行。文桢执明臣手泣日:“吾家七世阜昌,至而翁始废业。而其执经术以往,庶几无堕先人行矣。”明日,强明臣就道,文桢竞以疾告终。明臣数奇,卒业博士。

汪道昆日:“予善明臣,故得闻若翁质行甚具。翁故千金子,少年轻,富贵若将搬之。及其游不得志而归,业酤酤败,业渔渔败,既而市鱼又败,因甚矣。卒之以钓为事,而自托于酒人,何拓落也?顾犹任放自若,其亦自负不羁都耶?至于避怨出游,终能以怨为德,盖长者矣。”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不饶 赍:钱财B.从兄为叔父后,亦亡 寻:不久
C.尽 且:将D.明臣请留侍卧起,无行 幸:侥幸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叔父和堂兄相继去世后,沈文桢和侄儿沈美同住,因家人相处不和,出游京城。
B.沈文桢试过酿酒卖酒、出海捕鱼和贩卖海鲜,但皆因种种原因以失败而告终。
C.作者认为沈文桢虽仕途失意,行商失败,身处困顿,仍能任放自若是豁达之人。
D.年轻骄纵导致沈文桢仕途、商场屡屡失败,而失败让他懂得了谦恭有礼以德报怨。
3.沈文桢行商为何没有成功?请简要概括。
4.把上面两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其年鲜大饶,会雨久,鲜乃败。
(3)而其执经术以往,庶几无堕先人行矣。
2018-07-02更新 | 3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知柏乡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shí)闻其名,将推毂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县,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西将高永年死于羌,帝怒,亲书五路将帅刘仲武等十八人姓名,敕蒙往秦州逮治。至秦,仲武等囚服听命,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案未上,又拜御史中丞。蒙奏言:“汉武帝杀王恢,不如秦缪公赦孟明;子玉缢而晋侯喜,孔明亡而蜀国轻。今羌杀吾一都护,而使十八将繇之而死,是自艾其支体也。欲身不病,得乎?”帝悟,释不问。

迁刑部尚书,改户部。比岁郊祭先期告办,尚书辄执政,至是,帝密谕之。对曰:“以财利要君而进,非臣所敢。”一日,帝从容问:“蔡京何如人?”对曰::‘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帝颔首,且使密伺京所为。京闻而衔之。

大钱法敝,朝廷议改十为三,主藏吏来告曰:“诸府悉辇大钱市物于肆,皆疑法当变。”蒙曰:“吾府之积若干?”曰:“八千缗。”蒙叱曰:“安有更革而吾不知!”明日,制下。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罢知亳州。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元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命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侯蒙传》)


[注]①王恢:伏击匈奴,单于察觉而撤军。汉武帝大怒,曰:“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②子玉:楚成王时为令尹。晋楚城濮决战,楚军败,未遇赦,子玉自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B.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C.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D.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n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十八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二十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
B.侯蒙善于劝谏,解救大臣。皇帝派侯蒙到秦州去责罚五路将帅等十八人,侯蒙援引典故,劝皇帝不要自残肢体,皇帝醒悟后不再追究。
C.侯蒙直言评鉴,结怨蔡京。皇帝,侯蒙评鉴蔡京,侯蒙认为蔡京心术不正,要不然也是贤相。蔡京闻知后,心里记恨并报复了侯蒙。
D.侯蒙忠于国事,为君分忧。侯蒙认识到大面值的钱币流通有弊病,建议改革,但又不想引起市场恐慌,所以斥责府库主管并安抚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019-06-03更新 | 27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侯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甘罗见张唐曰: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曰: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见赵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入秦与?曰:闻之。”“闻张唐之相燕与?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则代赵,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


[注]①文信侯:吕不韦,时为秦相。②蔡泽:燕人,封为刚成君,曾任秦相。③张唐:秦国大臣,曾率兵攻魏、赵。④甘罗:秦国左丞相甘茂之孙,但任少庶子之职,相当于吕不韦家臣。⑤武安君:即白起,秦国名将。⑥应侯:即范雎,曾任秦相。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
B.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
C.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
D.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輝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指抵押,以财物诚人作保证:文中指秦燕结盟,燕太子被送到秦国当人质。
B.卿:古代非王称亲近的大臣为卿或爱卿,也可作为夫妻或好友之间亲昵的称呼。
C.孺子:多指儿童,文中甘罗年纪尚小,故以孺子称之,同时兼有藐视轻蔑之意。
D.郊迎:古代出郊迎宾,以示隆重、尊敬之意,文中表明赵王对秦使甘罗的尊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信侯派刚成君事奉燕国,三年后就让燕太子到秦国做了人质;他又想派张唐相燕,谁想却遭到拒绝,因而心中大为不快。
B.甘罗主动请缨去劝说张唐到燕国为相,文信侯表示怀疑,但甘罗认为项橐七岁就做了孔子的老师,自己已有能力完成任务。
C.甘罗在张唐答应入燕后,又往赵国游说,他告诉赵王秦燕交好对赵国不利,向赵王提出割地给秦国的建议,赵王当即答应。
D.甘罗智勇过人,通过威逼利诱,成功说服张唐相燕和赵王割地攻燕,其中后者让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获得了五座城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
(2)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
2023-09-19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