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 诗词曲常见题材 > 赠友送别
题型:古代诗歌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2 题号:21740092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谭孝廉赴举

李咸用

鼓鼙声里寻诗礼,戈戟林间入镐京

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

也知贵贱皆前定,未见疏慵遂有成。

吾道近来稀后进,善开金口答公卿。

【注】①赴举:此处指取得贡举资格赴京参加进士考试。②李咸用:晚唐诗人。晚唐时国势衰微,政治混乱兵戈不断。③鼓鼙: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的大鼓和小鼓。④镐京:西周国都,这里借指京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谭孝廉赴举时正值遍地烽烟、危机四伏,字里行间隐含悲愤之情。
B.颔联、颈联既有对谭孝廉积极仕进的勉励,也有对他可能不遂所愿的劝慰。
C.尾联诗人感慨后起之秀稀缺,望谭孝廉善用辩才对答公卿,饱含期许之意。
D.全诗文辞华丽,内蕴深沉,虽作手晚唐衰颓之时,却迸发出一股昂扬之气。
2.诗中蕴含许多成才的道理,请结合全诗进行概括分析。
【知识点】 赠友送别

相似题推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范评事入关

韦庄

寂寥门户寡相亲,日日频来只有君。正喜琴尊长作伴,忽携书剑远辞群。

伤心柳色离亭见,聒耳蝉声故国闻。为报明年杏园客,与留绝艳待终军。


【注】①(评事)官名,属大理寺,从八品下,掌出使推按刑狱。②(故国)此处意指故乡。③(杏园客)指新科进士。④(绝艳)最美的花。⑤(终军)终军请缨,汉武帝时20余岁的他自请出使南越,说服其归附汉朝。后用“终军”来称颂少年有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客居异乡,平日少有朋友来往,范评事是他在此地往来频繁相亲相得的朋友。
B.颔联中“正”和“忽”二字,表现了诗人得知范评事要离开时,内心陡然的失落。
C.运用“终军”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范评事像终军那样主动请缨,建功立业。
D.诗人祝福范评事此去必将实现抱负,并期待范评事归来之时二人的重新欢聚。
2.颈联表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8-31更新 | 18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薛 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①水国:水乡。蒹葭(jiānjiā):水草名。 ②离梦:离人的梦。
1.下列对这首首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晚景。诗人登山临水送别友人,秋天月夜之下,水边蒹葭苍苍,山色苍茫,月照山前,明亮如霜,令人不禁有悲凉、凄清之情。
B.人隔千里,自今夕始,“千里自今夕”一语,使人联想到李益“千里佳期一夕休”(《写情》)的名句,从而体会到诗人无限的深情。
C.相对于第三句的慰勉,第四句又是一大曲折。此句音调也很美,“杳如”的“如”不但表状态,而且兼有语助词“兮”字的功用,读来有唱叹之音,配合曲折的诗情,其味尤长。
D.全诗诗情的发展,是先紧后宽(先作苦语,继而宽解),以宽作结,“首尾相衔,开合尽变”。
2.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2019-12-26更新 | 76次组卷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郑明府贬岭南

司空曙

青枫江色晚,楚客独伤春。

共对一尊酒,相看万里人。

猜嫌成谪宦,正直不防身。

莫畏炎方久,年年雨露新。


[注]①唐德宗建中初年,司空曙被贬到长林(在今四川境内),郑明府被贬到岭南。司空曙在青枫浦(在今湖南省浏阳市南)与郑明府话别,并写下此诗。司空曙:广平(在今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东南)人。②炎方:南方炎热地区。这里指岭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楚客”可特指屈原,这里也可指诗人自己。诗人客居异乡,因而以”楚客”称自己。“独”字表现出诗人孤寂的心境。
B.颔联描写了诗人与友人饮酒饯别的场景,从“共对”“相看”可以看出,二人友情深厚,在离别之际依依不舍。
C.颈联紧承颔联中的“万里人”来写,这句交代友人因他人猜疑、嫌怨而被贬,这句交代友人具有正直的品格。
D.这首诗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以“春”比喻前途,以“一尊酒”比喻友情,以“雨露”比喻朝廷的恩泽。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0-12-04更新 | 2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