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2 题号:217471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学习国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语言人人能说,文字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好几年,为什么到了中学阶段还要学习?这是因为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进到精粹的境界,才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和语言一样,内容有深浅的不同,形式有精粗的差别,小学阶段学习的只是些浅的和粗的罢了,如果即此为止,还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文字;必须对于深的和精的也能对付,能驾驭,才算能够尽量运用文字。

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而终极点在;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在人群中间,经验的授受和心情的交通是最切要的,所以阅读和写作两项也最切要,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其他学科是不负授予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

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材。国文教材中排列着一篇篇文章,使学生试着去理解它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着去揣摩它们,思虑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如果不试着去理解,试着去揣摩,只是茫然地今天读一篇朱自清的《背影》,明天读一篇《史记》的《信陵君列传》,那是得不到什么阅读和写作的知识的,国文课也就白上了。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单凭一部国文教材,是不够的。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材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应该用研读国文教材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他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

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材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只要你存心读书,完全可以就自己所好,就各科学习上的需要,就解决某项问题的需要,从各处找到书来读,这是应该而且必须做的。

写作的历练在乎多作,应该用从阅读中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产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且必须作的。

(摘编自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

材料二:

在以八股取士的时代,很多人读书就是为了写文章,应科考。许多读书人专门找周墨”“墨卷来读,揣摩人家是怎样中了举人、进士的,以便自己去模仿,找到捷径。如果今天还以为读就是为了写,试问:读报纸的通讯是不是为了当记者呢?读小说是不是为了当作家呢?很少需要写文章的人还读不读书呢?这道理不是很明白吗?读书可以提高思想认识,增长见闻,汲取精神食粮。对任何人来说,读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不能认为只要识了字就会读,读,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读得好,更不简单。人与人之间,读的能力是大有高低之分的。在语文教学中,训练读的能力,本身是个目的。一个人理解得好,理解得快,记得牢,说明他读的能力高。

写,当然也是目的。读与写既要配合,又要分别处理,不能混为一谈,分、合之间,关系要处理好。有内在联系的两个事物,把它们截然分割开来,认为互不相干,固然不对;把各有特点的事物不加区别,纳入一个模子里,也不行。互有关联的事物,应当结合处理,但是结合要适当,否则,不适当的结合会造成互相牵制,互相干扰,当合者合,当分者分,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读与写的关系怕也要做如是观。

写作水平的提高,要靠多方面的配合,如:观察力的提高,思想的提高,知识的积累,语言的不断丰富,等等。这些都同读有联系。读可以促进写,读书破方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多读对写的帮助。反过来,写也可以促进读,自己有了写的体会,自然就提高了理解、欣赏的能力。语言训练首先是技能的训练,提高技能要靠反复实践,必须有一定的量,少了不行。但是,也应该有个限度。

(摘编自张志公《关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几个问题》)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平时说的语言不是任意的,改掉粗疏的毛病,进到精粹的境界,才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文字
B.阅读和写作这两项的知识和习惯,由国文科专门负责授予和训练,其他学科是不负授予和训练的责任的。
C.从课外学习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是每个学习国文的人应该明确的目标。
D.学生在获取阅读和写作的知识时,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文章一篇篇地讲解,并让学生试着去理解、揣摩它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量运用语言文字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而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
B.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即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终极点在“行”,即养成阅读和写作习惯。
C.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帮助从教材中习得阅读知识,再用这些知识去阅读更多的书。
D.为养成阅读习惯、充实自己的生活,必须多写;为养成写作习惯、适应生产的需要,必须多读。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B.写作时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不妨把你的作品放在铁砧锤上二十次。
C.你如果要写作,必须有字句的知识、不矫揉造作的艺术。
D.阅读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方法。
5.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老前辈夏曾佑,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读得完?他当时觉得很惊讶,老了才觉得那话有一定道理。文化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结构、有系统的。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的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那么,那些不依附其他书而为其他书所依附的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经典,应当就是了解这一文化的必读书。

照这样来看中国古书,那就有头绪了。首先是古代读书人中几乎无人不读的书,研究古代思想和文化的人必须读,不然就不能读懂堆在那上面的无数其他书。这样的书包括《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这十部书若没读过,唐朝的韩愈、宋朝的朱熹、明朝的王守仁的书都无法读,连《西厢记》《牡丹亭》和《红楼梦》里的许多地方也难于体会。再下去,分类区别就比较容易了。史书里面,最少要读《史记》和《资治通鉴》;读文学书,总要先读《文选》,因为它是第一部诗文总集。有这些作基础,和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配合起来,就可说是学到诸葛亮观其大略法门了。

若为找资料,作研究,或为了消遣时光,增长知识,书是看不完的;若为了寻求基础文化知识,有创见能独立的书就不多了。有朝一日,单纯资料性的书可以送进计算机去;而计算机消化不了的,那就得自己去读。

(取材于金克木《书读完了》)

1.下列关于材料一中划线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即《诗经》,“五经”之一。孔子曾不止一次针对《诗》中的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认为其有“兴”“观”“群”“怨”等功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B.《孟子》,“四书”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轲的思想观点及政治活动。也是在本书中,孟轲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著名论断。
C.《老子》,又称《道德经》,传为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所作。老子,姓李名耳,亦即韩愈《师说》中“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的老聃。
D.《庄子》,战国思想家庄周所作,其文风平实而朴拙,又常以寓言故事说理。我们学过的《北冥有鱼》《庖丁解牛》《五石之瓠》均出自其中的《养生主》。
2.下列各项对材料一的理解和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读过《易》《书》等十部“必读书”,是读懂韩愈、朱熹、王守仁的书乃至更多古书的前提。
B.对研究古代文献的人来说,《史记》《资治通鉴》的地位与文学书《文选》的地位是相同的。
C.历史、哲学史、文学史之类的“简编”虽然不是绝大多数书的基础,但是同样有阅读价值。
D.如果看书的目的主要是寻求基础文化知识,那么部分缺乏创见和独立性的书其实不看亦可。

材料二

什么是经典?刘知畿的《史通》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儒家经典有一个基本要求:必须是圣贤写下来的,有人格的品质、学问的品质、智慧的品质。英语当中相当于汉语经典的有两个词:“canon”“classic”“canon”一开始指的是宗教教规,后来延伸为一般人类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最后用来称呼那些千秋万代得以相传的著作。“classic”则是指质量堪称典范且具有持久重要性的作品。这些定义都与中国人所说的经典不谋而合。

英国诗人艾略特在《什么是经典作品》中说,假如有一个词能够充分表明经典的含义的话,那就是成熟。这一看法很有创造性,因为经典只可能出现在文明成熟的时候,而且必须是多方面的成熟。文明本身不成熟,人类就没有足够的材料去总结;文明孕育的心智不成熟,人类自身就无法进行总结;文明使用的语言不成熟,人类就无法表达这样的总结。成熟的心智孵化出深刻的思想,而一流的诗人和思想家又总是对那个时代的语言得心应手,以汉语为例,经典中的很多词语都变成了朗朗上口的成语,一直流传至今。

可以说,世界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基石都是他们的经典。比如希腊文明,如果离开神话、悲剧和希腊哲学便是无法想象的;讲中华文化,离开四书五经和《老子》《庄子》就无从谈起。同时,经典也是人类对世界及自身理解的高度总结,其普遍性和丰富性使它常常成为超越时代的教诲与训导。最后,有些经典所包含的思想价值或艺术价值还能为全人类所共享和借鉴,通俗地来说就是,经典既是民族的,也是人类的

(取材于张汝伦《读书与人生》)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论语》的描述中不能用来说明其“经典性”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是孔子人格境界、思想观念与处世智慧的集中体现。
B.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的语言浅近易懂、辞约义丰,风格雍容和顺、纡缓含蓄。
C.汉语中许多成语,如任重道远、暴虎冯河等,均能在2000年前的《论语》中找到出处。
D.书中“忠恕之道”“为政以德”等理念,对我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仍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4.结合你的名著阅读经验,为划线的观点补充一个实例并简要分析(《论语》除外)。

材料三

经典是常读常新的。爱因斯坦说,他经常会拿出康德的著作来重读。因为每次阅读,经典都会展现出新的深度与广度,这就要求读者是个有思想并懂得不断学习成长的人。如果一个人每次读到的东西都和第一次读到的完全相同,那只能说明这个人停滞不前,缺乏自我更新的活力。

对于一个懂得阅读的人来说,所有的经典都是他那个时代的经典。只有思想孱弱、缺乏想象力的人才会把《论语》《史记》只看作死气沉沉的古书,也没有一个好学深思者会认为《荷马史诗》只是遥远的传说。面对经典,一代代人会提出不同的问题,而提出问题就是为经典打开了全新的言说空间,使文本的意义永无穷尽。伴随我们的领悟力以及问题意识的提高,每一部古老的经典都在不断产生新的意义。即使是我们不完全认同的经典也在后人的质询和驳斥中再次成为人类经验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秦思想家和古希腊哲学家都是我们的同代人

此外,也不宜把经典作为一个需要我们从外部加以征服的客体来对待,而应该把阅读经典作为丰富我们思想、经验的必然途径,让它最终融入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换句话说,不要把阅读经典当作谋求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阅读本身就是目的。西方人说,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孔夫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生命通过阅读而完善、丰富、提高,进而融入宇宙天地,其中的快乐是不言而喻的。

(取材于张汝伦《读书与人生》)

5.请根据文意,为材料三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字。
6.为什么今天仍有阅读经典的必要?请联系三则材料,分条概括理由。
2022-11-08更新 | 1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开启了中外学者关于中国文化与社会特征的探讨,“孝”作为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化现象,自然得到了很多的关注。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辜鸿铭把中国人的“爱父母”等同于基督教的“爱基督”,将“孝”视为中国的国家宗教;日本学者桑原陟藏则把“孝”视为中国的国本、国粹,声称以中国为对象的研究,不可不先阐明理解他的孝道。这些说法虽仅代表了作者的一家之言,但如此的评价已足可见“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中的意义,而这一意义也在儒家得到了鲜明体现。

②一般认为,儒家思想重伦理,孔子乃至孔门所追求、所实践的都是以一个“仁”字为中心。然而,“仁”从何而来?孔子将其追溯到了血缘亲情,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孔子的“仁”虽旨在为人道建立一个普遍而永恒的法则,与怕森斯所谓的普遍主义有更多契合之处,但这一道德概念却导源于特殊主义色彩浓厚的“孝”。孔子的观点在后世儒家那里得到了继承和阐发,孝在儒家伦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作用进一步扩展。孝不仅成为法天地自然的人类天性,也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天地宇宙中最高的至理”,被奉为“百行之首”。

③兼于这一特殊地位,孝成为历代儒家论述最多的德目之一,几乎成了儒家著述中不可或缺的主题,以至于梁漱溟认为“孝弟实在是孔教唯一重要的提倡”。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非只有儒家主张孝道。先秦诸子对于孝道的论述虽不及儒家系统,但或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自己的孝观念,如道家、墨家、法家等;或直接接受儒家观点,如“辑合百家九流之说”而成的《吕氏春秋》即大量引用曾子的观点,认为“务本莫贵于孝”。

④两汉以后,随着儒家影响力的增强,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日渐提升。两汉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和本土兴起的道教,尽管在具体观念上与儒家有别,但在主张并极力倡导孝道方面则别无二致。作为文化舶来品,佛教的一些理念与做法,与已植根中国社会的“孝”可谓格格不入,使中国人常常不能接受佛教的观念。面对孝观念的强烈抵制,佛教徒们最终认识到如果想在中国人中得到更多的听众,只有采取积极手段强调佛教的孝观念,使中国人认识到佛教也主张孝道。由此,“佛教信仰”得到了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确认,但它的合法性依据却被挪移到了古代中国的道德伦理的基石上。虽然先秦道家总体上反对孝道,但以其为基础成长起来的道教则不仅从形成之时起即重视孝道,而且以忠孝为轴心的伦理说教也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宋元以后盛行于南方的净明道以“净明忠孝”立教,主张“净明大教,始于忠孝立本”,把儒家伦理直接具体化为其教义和戒律。

⑤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蒙在传统孝道之上的那层神圣面纱正在日渐消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所谓的孝只是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或者说,孝是一个本土概念。时至今日,至少在知识界已基本形成这样的共识:中国人的孝道有其独特的内涵与功能,是中国人一套主要的本土心理与行为,也是中国社会的一种主要的本土文化现象。

(摘编自何日取《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有删改)

材料二:

①中国作为农业古国,文化的产生和传承与农业文明的发展相伴随,乡村社会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与文化的主要传承与发展载体。以血亲关系为基础所构筑的乡土社会关系,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以代际和谐为核心是乡村孝文化的应有之义,乡村孝文化在维系乡村家庭伦理和乡土社会伦理的和谐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乡村孝文化是促使乡村和谐发展的稳定器,是乡村社会秩序的有力保障。

②家庭是乡村社会的细胞。中国文化历来十分重视家庭的作用,注重家庭的建设。乡村家庭的稳定和谐是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孝文化中较为充分体现家庭和谐思想的为“居家理,行成于内”(《孝经》),即君子在家应该管理好复杂的家务,做到家庭和睦:在家中尽孝,在治家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巩固和谐家庭。传统孝文化十分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孝为德之本,通过孝的身体力行,实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和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出现了空巢家庭、孝道观念日益淡漠等问题。但是,家庭组织仍然存在,父慈子孝的代际关系依然需要调节,因此,乡村孝文化的存在仍具有现实基础。“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孝文化不仅和睦家庭,而且对和谐相邻也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如《孝经》中所说的“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等。孝能还原我们内心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自然的血亲关系,施爱施敬当从亲始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此外,传统孝文化还将这种自然血亲的情感传递给他人,尊老爱己,共建和谐,主张“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③由此可见,乡村孝文化在维系乡村家庭伦理和乡土社会伦理的和谐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孝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形成和谐相邻关系的重要润滑剂。

(摘编自孙志勇《当代中国乡村孝文化建设研究》,有删改)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孝是国本、国粹,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化现象。
B.孝是历代儒家论述最多的德目之一,在诸子百家著述中都有表达,是不可或缺的主题。
C.两汉传入中国的佛教和本土兴起的道教,在具体观念和孝道倡导等方面与儒家别无二致。
D.乡村家庭组织的存在和父慈子孝的代际关系的调节需求是乡村孝文化存在的现实基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氏春秋》大量引用曾子的观点,认为“务本莫贵于孝”,是为了论证孝在儒家著述中的重要性。
B.面对孝观念的强烈抵制,佛教徒认识到只有用积极手段强调佛教的孝观念才能在中国得到更多听众。
C.净明道把儒家伦理直接具体化为其教义和戒律,这是以先秦道家为基础成长起来的道教对孝道重视的实证。
D.施爱施敬当从亲始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是因为孝能还原我们内心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自然的血亲关系。
3.请简要概述材料一第②段的论述层次。
4.“当代孝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形成和谐相邻关系的重要润滑剂”,试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作者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
2021-02-19更新 | 13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艺术品的本质(节选)

[法]丹纳

我的方法的出发点是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

第一步毫不困难。一件艺术品,无论是一幅画,一出悲剧,一座雕像,显而易见属于一个总体,就是说属于作者的全部作品。这一点很简单。人人知道一个艺术家的许多不同的作品都是亲属,好像一父所生的几个女儿,彼此有显著的相像之处。你们也知道每个艺术家都有他的风格,见之于他所有的作品。倘是画家,他有他的色调,或鲜明或暗淡;他有他特别喜爱的典型,或高尚或通俗;他有他的姿态,他的构图,他的制作方法,他的用油的厚薄,他的写实方式,他的色彩,他的手法。倘是作家,他有他的人物,或激烈或和平;他有他的情节,或复杂或简单;他有他的结局,或悲壮或滑稽;他有他风格的效果,他的句法,他的字汇。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只要拿一个相当优秀的艺术家的一件没有签名的作品给内行去看,他差不多能说出作家来;如果他经验相当丰富,感觉相当灵敏,还能说出作品属于那位作家的哪一个时期,属于作家的哪一个发展阶段。

3.这是一件艺术品所从属的第一个总体。下面要说到第二个。

4.艺术家本身,连同所产生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比艺术家更广大,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例如莎士比亚,初看似乎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奇迹,从别个星球上来的陨石,但在他的周围,我们发现十来个优秀的剧作家,如韦白斯忒,福特……都用同样的风格、同样的思想感情写作。他们的戏剧的特征和莎士比亚的特征一样;你们可以看到同样暴烈与可怕的人物,同样的凶杀和离奇的结局,同样突如其来和放纵的情欲,同样混乱、奇特、过火而又辉煌的文体,同样对田野与风景抱着诗意浓郁的感情,同样写一般敏感而爱情深厚的妇女。——在画家方面,卢本斯好像也是独一无二的人物,前无师承,后无来者。但只要到比利时去参观根特,布鲁塞尔,布鲁日,盎凡尔斯各地的教堂,就发觉有整批的画家才能都和卢本斯相仿:先是当时与他齐名的克雷伊埃,还有亚当·梵·诺尔德、日拉·齐格斯……以及你们所熟悉的约登斯,焚·代克,都用同样的思想感情理解绘画,在各人特有的差别中始终保持同一家族的面貌。和卢本斯一样,他们喜欢表现壮健的人体,生命的丰满与颤动,血液充沛,感觉灵敏,在人身上充分透露出来的充血的软肉,现实的,往往还是粗野的人物,活泼放肆的动作,铺绣盘花,光艳照人的衣料,绸缎与红布的反光,或是飘荡或是团皱的帐帷帘幔。到了今日,他们同时代的大宗师的荣名似乎把他们湮没了;但要了解那位大师,仍然需要把这些有才能的作家集中在他周围,因为他只是其中最高的一根枝条,只是这个艺术家庭中最显赫的一个代表。

5.这是第二步。现在要走第三步了。这个艺术家庭本身还包括在一个更广大的总体之内,就是在它周围而趣味和它一致的社会。因为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于群众和对于艺术家是相同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我们隔了几世纪只听到艺术家的声音;但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的声音之下,还能辨别出群众的复杂而无穷无尽的歌声,像一大片低沉的嗡嗡声一样,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只因为有了这一片和声,艺术家才成其为伟大。而且这是必然之事:菲获阿斯、伊克提诺斯,一般建筑巴德农神庙和塑造奥林匹亚的邱比特的人,跟别的雅典人一样是异教徒,是自由的公民,在练身场上教养长大,参加搏斗,光着身子参加运动,惯于在广场上辩论、表决;他们都有同样的习惯,同样的利益,同样的信仰,种族相同,教育相同,语言相同,所以在生活的一切重要方面,艺术家与观众完全相像。

6.这种两相一致的情形还更显明,倘若考察一个离我们更近的时代,例如西班牙的盛世,从十六世纪到十七世纪中叶为止。那是大画家的时代,出的人材有凡拉斯开士,牟利罗,苏巴朗……也是大诗人的时代,出的人材有洛泼·特·凡迦,卡特隆,塞万提斯……诸如此类的事例到处都有,说明艺术家与群众息息相通,密切一致。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要了解艺术家的趣味与才能,要了解他为什么在绘画或戏剧中选择某个部门,为什么特别喜爱某种典型、某种色彩,表现某种感情,就应当到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中去探求。

7.由此我们可以定下一条规则: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

我想做一个比较,使风俗和时代精神对美术的作用更明显。假定你们从南方向北方出发,可以发觉进到某一地带就有某种特殊的植物。先是芦荟和橘树,往后是橄榄树或葡萄藤,往后是橡树和燕麦,再过去是松树,最后是藓苔。每个地域有它特殊植物,他们跟着地域一同开始,一同告终;植物与地域相连。地域是某些植物存在的条件,地域的存在与否,决定某些植物的出现与否。而所谓地域不过是某种温度,湿度,某些主要形势,相当于我们在另一方面所说的时代精神与风俗概况。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我们研究自然界的气候,以便了解某种植物的出现,了解玉蜀黍或燕麦,芦荟或松树;同样我们应当研究精神上的气候,以便了解某种艺术的出现,了解异教的雕塑或写实派的绘画,充满神秘气息的建筑或古典派的文学,柔媚的音乐或理想派的诗歌。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

(摘编自丹纳《艺术哲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艺术家的各件作品彼此有显著的相像之处,经验丰富的内行看到一件作品,差不多能说出其属于哪个作家的哪个发展阶段。
B.要了解一代宗师,还需要知晓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家族中的其他作家,因为他只是其中最显赫的一个代表。
C.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对群众和对艺术家是相同的,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在生活的一切方面,艺术家与观众完全相像。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两句可以作为论据来论证最后一段中的“植物与地域相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个社会的风俗习惯与时代精神都酝酿着艺术家群体,每一个艺术家群体都产生着优秀的艺术家,每一个艺术家都塑造着自己的艺术作品。
B.在画家方面,卢本斯并不是孤立的,有很多画家与他相仿,用同样的思想感情理解绘画,在各人特有的差别中保持同一家族的面貌。
C.要了解艺术家的趣味和才能,就应当到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风俗习惯中去探求,因为艺术家与群众息息相通、密切一致。
D.文章最后一段,作者打了一个比方来阐述精神方面“气候”的变化决定于某种艺术的出现,使抽象的学术概念变得浅显、通俗。
3.本文采用了哪种论证结构?请简要分析。
4.《艺术哲学》一书是丹纳在大学的讲课稿,本文具有作为“讲课稿”的哪些特征?请简要说明。
5.“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本文的结论。文学与艺术同理,请运用上述丹纳的观点,从下面的作品中任选一个进行分析,100字左右。

        《百年孤独》               《红楼梦》                 《呐喊》             《平凡的世界》

2021-01-18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