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134 题号:1234485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近代以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开启了中外学者关于中国文化与社会特征的探讨,“孝”作为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化现象,自然得到了很多的关注。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辜鸿铭把中国人的“爱父母”等同于基督教的“爱基督”,将“孝”视为中国的国家宗教;日本学者桑原陟藏则把“孝”视为中国的国本、国粹,声称以中国为对象的研究,不可不先阐明理解他的孝道。这些说法虽仅代表了作者的一家之言,但如此的评价已足可见“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中的意义,而这一意义也在儒家得到了鲜明体现。

②一般认为,儒家思想重伦理,孔子乃至孔门所追求、所实践的都是以一个“仁”字为中心。然而,“仁”从何而来?孔子将其追溯到了血缘亲情,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孔子的“仁”虽旨在为人道建立一个普遍而永恒的法则,与怕森斯所谓的普遍主义有更多契合之处,但这一道德概念却导源于特殊主义色彩浓厚的“孝”。孔子的观点在后世儒家那里得到了继承和阐发,孝在儒家伦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强化,作用进一步扩展。孝不仅成为法天地自然的人类天性,也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天地宇宙中最高的至理”,被奉为“百行之首”。

③兼于这一特殊地位,孝成为历代儒家论述最多的德目之一,几乎成了儒家著述中不可或缺的主题,以至于梁漱溟认为“孝弟实在是孔教唯一重要的提倡”。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非只有儒家主张孝道。先秦诸子对于孝道的论述虽不及儒家系统,但或不同程度地表达了自己的孝观念,如道家、墨家、法家等;或直接接受儒家观点,如“辑合百家九流之说”而成的《吕氏春秋》即大量引用曾子的观点,认为“务本莫贵于孝”。

④两汉以后,随着儒家影响力的增强,孝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日渐提升。两汉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和本土兴起的道教,尽管在具体观念上与儒家有别,但在主张并极力倡导孝道方面则别无二致。作为文化舶来品,佛教的一些理念与做法,与已植根中国社会的“孝”可谓格格不入,使中国人常常不能接受佛教的观念。面对孝观念的强烈抵制,佛教徒们最终认识到如果想在中国人中得到更多的听众,只有采取积极手段强调佛教的孝观念,使中国人认识到佛教也主张孝道。由此,“佛教信仰”得到了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确认,但它的合法性依据却被挪移到了古代中国的道德伦理的基石上。虽然先秦道家总体上反对孝道,但以其为基础成长起来的道教则不仅从形成之时起即重视孝道,而且以忠孝为轴心的伦理说教也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宋元以后盛行于南方的净明道以“净明忠孝”立教,主张“净明大教,始于忠孝立本”,把儒家伦理直接具体化为其教义和戒律。

⑤近代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蒙在传统孝道之上的那层神圣面纱正在日渐消失,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所谓的孝只是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方式,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或者说,孝是一个本土概念。时至今日,至少在知识界已基本形成这样的共识:中国人的孝道有其独特的内涵与功能,是中国人一套主要的本土心理与行为,也是中国社会的一种主要的本土文化现象。

(摘编自何日取《近代以来中国人孝观念的嬗变》,有删改)

材料二:

①中国作为农业古国,文化的产生和传承与农业文明的发展相伴随,乡村社会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与文化的主要传承与发展载体。以血亲关系为基础所构筑的乡土社会关系,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以代际和谐为核心是乡村孝文化的应有之义,乡村孝文化在维系乡村家庭伦理和乡土社会伦理的和谐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乡村孝文化是促使乡村和谐发展的稳定器,是乡村社会秩序的有力保障。

②家庭是乡村社会的细胞。中国文化历来十分重视家庭的作用,注重家庭的建设。乡村家庭的稳定和谐是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孝文化中较为充分体现家庭和谐思想的为“居家理,行成于内”(《孝经》),即君子在家应该管理好复杂的家务,做到家庭和睦:在家中尽孝,在治家中养成良好的品德,巩固和谐家庭。传统孝文化十分注重个人品德的养成,孝为德之本,通过孝的身体力行,实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和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出现了空巢家庭、孝道观念日益淡漠等问题。但是,家庭组织仍然存在,父慈子孝的代际关系依然需要调节,因此,乡村孝文化的存在仍具有现实基础。“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孝文化不仅和睦家庭,而且对和谐相邻也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如《孝经》中所说的“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等。孝能还原我们内心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自然的血亲关系,施爱施敬当从亲始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此外,传统孝文化还将这种自然血亲的情感传递给他人,尊老爱己,共建和谐,主张“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

③由此可见,乡村孝文化在维系乡村家庭伦理和乡土社会伦理的和谐稳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孝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形成和谐相邻关系的重要润滑剂。

(摘编自孙志勇《当代中国乡村孝文化建设研究》,有删改)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孝是国本、国粹,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文化现象。
B.孝是历代儒家论述最多的德目之一,在诸子百家著述中都有表达,是不可或缺的主题。
C.两汉传入中国的佛教和本土兴起的道教,在具体观念和孝道倡导等方面与儒家别无二致。
D.乡村家庭组织的存在和父慈子孝的代际关系的调节需求是乡村孝文化存在的现实基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氏春秋》大量引用曾子的观点,认为“务本莫贵于孝”,是为了论证孝在儒家著述中的重要性。
B.面对孝观念的强烈抵制,佛教徒认识到只有用积极手段强调佛教的孝观念才能在中国得到更多听众。
C.净明道把儒家伦理直接具体化为其教义和戒律,这是以先秦道家为基础成长起来的道教对孝道重视的实证。
D.施爱施敬当从亲始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是因为孝能还原我们内心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自然的血亲关系。
3.请简要概述材料一第②段的论述层次。
4.“当代孝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形成和谐相邻关系的重要润滑剂”,试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作者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章合为时而著,敬评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的作品。所以,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

(摘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20224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网络文学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112月底,我国网络文学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读者数量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如此巨大的读者群,提示我们要重视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构建,对中国网络文学如何经典化做出更为深入的科学思考。

中国网络文学不是无根之木,它的根是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元末明初成书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大概是中国最早用通俗冠名的历史演义小说。根据史实讲故事,将大众作为目标,追求文本阅读的最大化,并从中体现文化思想和道德品质,这就是这部小说被命名为通俗之意。这部小说所创造的文体也就被称作通俗文体。根据小说的创作实践以及社会影响,晚明时的冯梦龙对中国小说文类作了进一步分类,明确提出了通俗小说的类型化特征:私爱以畅其悦,仇憾以伸其气,豪侠以大其胸,灵感以神其事,痴幻以开其悟,秽累以室其淫,通化以达其类……至冯梦龙时,中国通俗小说的美学形态已基本成型,表现为阅读最大化的大众性、传统文化的劝俗性和讲故事的类型性。《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通俗小说成为中国小说创作的主流,并出现了《隋唐演义》《水浒传》等一系列优秀小说。善与恶、美与丑、悲与喜、曲与直,中国人深浸其中,在阅读中形成了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惯。

中国通俗小说所形成的美学形态在众多优秀小说创作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代代相传的众多读者阅读中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创作与阅读、传播与接受、作家与读者共同构建了中国通俗小说的美学传统。中国小说要想被中国大众最大化地美学性接受,毫无例外地要依据中国通俗小说美学传统创作,因为这已成为民族传统

中国网络文学的文化视野和美学呈现都有其当代性,然而,无论有什么变化,它们还都是在中国通俗小说美学传统中创化与前行,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是非曲直的价值判断。中国网络文学受到了很多外来大众文化的影响,例如欧美奇幻小说的魔戒文化、日本动漫的虚拟文化等。这些外来文化增强了中国网络文学创作的想象空间,给小说的文化设定和人格表现增添了多种选择的可能。但是中国网络文学有一种底线原则,那就是最终的是非判断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人格标准,国家意识、道德伦理评判着人物的善恶是非,即使是在那些想象力非凡的架空历史小说中,那些极度的个人欲望追求者都难善终,例如江南等人的九州系列、猫腻的《庆余年》等小说。同样,即使是在那些魔戒气息浓厚的灵异空间中,中国的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还是人的生命意识最高境界,无论是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中的斗气,还是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中的斗魂,都是如此。

中国通俗小说的审美传统是中国网络文学的。这不仅仅是中国网络文学的客观存在,更是中国网络文学的优势所在。根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底气。中国文学的审美传统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中国读者熟悉之、认可之,并赋予它巨大的生命力。网络文学之后中国一定会有新的文类出现,新的文类如果想获得中国读者最大程度的接受,也一定会赓续中国通俗小说的审美传统。

(摘编自汤哲声《中国网络文学的属性和经典化路径》,《中国文学批评》2023年第1期)

1.下列对“优秀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艺作品是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的标尺,优秀作品能够推动文艺繁荣发展。
B.优秀作品必须真正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触及人的灵魂,不能只是作表面文章。
C.优秀作品是作家的立身之本,文艺工作者要能够舍弃浮华,精心搞好创作。
D.优秀作品是中华民族创造能力和水平的集中体现,要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创作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等的优秀作品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必然要求。
B.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越多越好,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
C.能否“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是评价一部作品是否属于优秀作品的重要因素。
D.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化的构建需要作家创作出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优秀作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七龙珠》《我的孙悟空》等日本动漫作品,摘录了我国古典名著中的相关内容,《最游记》对《西游记》要素进行摘录并进行了搞怪改编。
B.《苍兰诀》和西方的《魔戒》同为魔幻题材,但却绽放出截然不同的艺术色彩,它继承了《红楼梦》“木石前缘”的情感设定,让读者倍感亲切。
C.据2023年5月“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发布的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市场规模超过30亿元,累计向海外输出网文作品1.6万余部。
D.不管是《龙族》还是《荆棘王座》,江南在他的作品中都生动地描述了很多异国的风土人情,可以看出他对外国文化的引经据典简直是信手拈来。
4.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国网络文学的根是中国传统通俗小说这一观点的?请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分析说明。
5.冯梦龙《警世通言》中说“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请以《窦娥冤》或《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12-24更新 | 19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第一,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

第二,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与之相应,中国古代美学总结出一系列以家国情怀为内核的美学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个创作理论:

一是“诗言志”。“诗言志”是中国美学的重要传统。最早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典》。汉代《毛诗序》不仅再次申说“诗言志”,还提出“教化”说。“言志”与“教化”的统一,其关键是将“教”转化为“志”。经此转化,“言志”的“志”就不止属于个人,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私志”成为“公志”——家国之志。

二是“兴寄”论。初唐诗人陈子昂创造了“兴寄”这一概念。“兴”重情,重美;“寄”重理,重善。“兴”与“寄”的统一即是情与理的统一,美与善的统一。兴寄的核心为家国情怀。兴寄论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往往是破“过娱论”。放纵声色之欲,追求奢华,也就是“过娱”。审美不能没有娱乐作用,但过娱,就不是在欣赏美而是在享受丑了。“过娱论”泛滥在一定程度上会腐蚀人心,败坏社会风气。

作为作家、艺术家要时刻将家国置于心中,要有担当,要有责任,为新时代言伟志,为新社会施教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鼓劲呐喊,为新时代新生活新事业写真创美。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材料二:

蒋寅: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与中国社会构造的特殊性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家和国具有一种类比的对应关系:家就是一个缩小的国,国就是一个放大的家。家国同构的文化基因历史深远,这也是为什么以“忠孝”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能牢牢占据文化的支配地位,作为精神支柱支撑着国与家相互认同、相互依存的原因。

赵京华:但是,到了近现代其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出现是以反帝反封建为契机的,一方面现代国家要求国民凝聚共识,形成一致对外的国家认同;另一方面,传统的臣民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国民,家国一体的观念不再以儒家天地君亲师为终极目标,不再以效忠帝王为旨归,而是以主权在民的民族国家为认同对象。这给传统中国文化里的家国一体理念和家国情怀注入了新的要素。

樊星:家国情怀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家国情怀在历史上存在一个比较大的分野,那就是从古代到近代,基本上是以集体主义为主的家国情怀书写,而从现代到当代,家国情怀书写中开始显现人的个体觉醒与个性解放的因素。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蒋寅:中国古代社会的家国情怀既有乱世里屈原那种对国家前途的殷忧,也有盛世中杜甫那样的壮志。在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的时代,士人群体的济世之心固然超过独善之志,表现出奋发有为的豪迈情调;就是在外敌侵凌、内政昏蔽的时代,他们也没有一味消沉萎靡,而是抗颜直谏,投军御敌,在他们中有诗人李白,有词人辛弃疾,还有岳飞。而当置身改朝换代之际,身世飘零,甚至生活在异族的统治下,冠裳易服,他们在奋力抵抗之余,又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文化救亡大志,潜心学术,欲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德祥:近代以来,国家积弱,民族危亡,文学中的救国救民之情更是炽热,尤其是新文学,始终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为精神主流,以爱国主义为思想主脉,在现实主义的表达中注入强烈的现代意识。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像20世纪文学这样与民族存亡、国家兴衰、休戚相关——呐喊、觉醒、抗争、奋斗、反思、改革,一路走来,风风雨雨,但始终充满着古老中国向现代中国蜕变的强国富民梦想。

赵京华:在现代民族国家依然处于建构和发展过程中的今天,爱国主义的文学主题和家国情怀的书写依然有存在的理由和依据,也依然会常写常新。

(摘编自蒋寅等《大家对话:家国情怀与文学书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既贯穿古今,一以贯之,又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是中国人独有的一种精神情结。
B.各个民族之间的血缘性不但指自然意义上的同根共祖,还指文化和精神层面上存在的内在联系。
C.家国情怀不仅是一种理念,更体现为一种情感。因此,本质上来说,家国情怀是一种美学情怀。
D.言志与教化统一后,“言志”的“志”就不再属于个人,而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的家国情怀。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萌发于中国传统社会“家本位”的社会形态。屈原为“楚之同姓”,其爱国忧民的情感一定程度上源于氏族血缘关系。
B.中国古代社会的家与国互相依存,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苏武传》中“臣事君,犹子事父也”的忠君爱国思想便是有力佐证。
C.无论是忧国忧民、匡扶天下的济世之志,还是躲进小楼、潜心学术的避世之态,都体现了我国古代士大夫群体的家国情怀。
D.家国情怀及其文学表现,在近代之后呈现出崭新的形态和内涵。鲁迅的文学创作便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个性解放互为依托的特色。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家国一体”观点的一项是(       
A.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B.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C.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请结合材料二,并以下面文本中的焦裕禄为例,分析近现代家国情怀的内涵发生了哪些变化。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一篇在新闻史上广受赞誉的人物通讯,激励几代人以焦裕禄为榜样,为祖国的建设而奋斗。文中重点记录了“人民的儿子”焦裕禄的伟大事迹。他以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在自然环境异常恶劣、生活极为贫困的兰考,组织带领群众艰苦奋斗,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面貌耗尽了心血。他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一面同自然灾害作斗争,一面同自己的病痛作斗争,充分发挥一往无前、万难不屈、发愤图强的革命硬骨头精神。

2023-02-06更新 | 10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得字面意思即是自己得到,论学问时就是指自己领会知识的意思。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认为学问致道的关键在于自得,只有自得的知识才会取用自如、受益匪浅。自得作为普遍意义的论学观念,后来也被有些人用来讨论诗学。对于诗人而言,自得是他们在生活中与前人经验相融汇的顿然晓悟。如嵇康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是领会老庄游心自然的意趣,陶渊明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是深契于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对于读者而言,当我们面对一首诗时,随文解义是通文字者的自然反应。如朱熹曾举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欧阳修、苏轼等名公大家都道此句好,但它到底好在哪里呢?这一句的文义并不难理解。然而它的言外之意却是要读者自身去体会。朱熹认为,在理解诗语文义的基础上能情不自已,获得一种会心的快乐,如此便是自得自得并非某种天启式的领悟,而与读者个人的知识积累与精神体验密切相关。

②先说自得与知识的关系。林逋的论梅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苏轼曾与友人议论其妙处。有人提出林逋此句用以描述桃、李、杏同样没有问题,苏轼幽默地回答:可则可,但恐杏与桃、李不敢承当。引得在座众人大笑。为何说只有梅花才能承当林逋诗句中的主角呢?梅花在中国古典思想传统中向来是君子的象征,在诗歌引譬连类的表达传统中,梅花的疏影横斜与暗香浮动的特征是君子独立于世且已德不移的化身。如果只局限在诗句本身,自然任何花都有可能开在水边,而且香气宜人。只是求其义而不求作诗者之意,缺乏对于古典传统的知识,则读诗自然浅而无味。

③除了对于思想传统的基本了解,要在阅读诗歌中自得,同样也需要了解关于诗歌本身的知识:一方面是诗歌源流的知识。在本体论意义上论诗歌,通常以言志缘情作为诗歌发生的根本。功能论意义上论诗则是讲兴观群怨。从诗歌史的角度讲,通常古代诗论家会从《诗经》《楚辞》讲起,下及汉魏晋,以南朝沈约声律之说为近体之开端,再降而论初、盛、中、晚唐之诗和宋元明清各代各体之诗。另一方面是关于诗法的相关知识。诗法的关键莫过于辨体,即对于诗歌体制的区分:既有文类意义上四言、五言、七言之别和古体、律体、乐府之别,又有风格意义上如雄浑、冲淡、沉着、纤称等区别。辨体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读者对于诸体的要求和特征有基本认识。除辨体外,诗法中常论及的自然还有法度,即篇章字句的安排问题。一般文人士大夫在文章中论诗,少有讨论诗歌具体的安排布置问题。这类问题的讨论一般见于诗话、诗格、诗法等非正统的文体和著作中。虽然诗法类著作旨在教人如何作诗,但也可知诗人用心结撰并非没有法度可寻,而读者自然不能无视诗法而囫囵吞枣地阅读诗歌。

④曹丕《典论·论文》言诗文创作与个人才性笔力之关系时,以音乐为喻,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数。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虽是谈创作,但也指出诗文技艺极大赖于个人自得,无法完全由语言传授。同理也可知,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同样也会因个人才性气禀以及后天知识积累与境遇不同,而有不同的阐释倾向。

⑤个人的才性气禀虽然得于先天,但是同样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善。要达到更好的理解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恶胡乱阐释,需要读者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也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时刻保持虚心的态度,以涵泳作为方法。虚心意味着面对作品时不要先将自己的结论放在前面,而是沿着文本的逻辑,看它的变化去向。涵泳是指熟看熟思,反复穷究玩味文意,直到对作品从整体到部分都能达到一贯的理解。读者的自得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虚心涵泳作为阅读方法正是读者尽可能克制因个人才性气禀而干扰阐释的切已工夫。

⑥好诗自是有为而作,诗人在不同情境中的所遇所感自然会唤起诗意。这如宋人包恢所说:未尝为诗而不能不为诗,亦顾其所遇如何耳。境遇不同则观物之趣与抒情之意自然有异,蒋捷《虞美人》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词无疑是境遇不同情感相异的最佳写照。读者要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同样需要以不同人生阶段的境遇经验为契机。王夫之说: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直截了当地表明读者的自得在于以其个人心境与情感体验领会作者的情思。

(摘编自程听《面对丰富的传统,我们如何做到自得》,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者的“自得”指在理解诗语文义的基础上获得的一种会心的快乐,它与个人的知识积累与精神体验密切相关。
B.桃、李、杏之类的花在中国古典传统中通常不用来作为君子的象征,故而苏轼认为它们不能承当林逋诗句的主角。
C.诗话、诗格等文体和著作中关于诗歌篇意字句安排问题的讨论可以教诗人作诗,读者读诗时,自然不能无视诗法。
D.读者通过后天努力,保持“虚心”的态度和以“涵泳”为方法,就可以避免阅读时因个人的才情气禀干扰阐释诗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思路清晰,先阐释“自得”的内涵,再从“自得”与知识的关系和读者心境的关系两方面论证如何做到“自得”。
B.作者在论证时,既以有趣的故事为例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枯燥无味,又大量引用名家的诗学理论以增强文章的学术性。
C.从曹丕的相关文论可看出,他认为读者因个人才性气禀以及后天知识积累与境遇不同对阅读的作品会有不同的阐释倾向。
D.在信息爆炸和人工智能能够迅速提供知识的时代,“涵泳”的阅读方法可以让我们放慢阅读的速度,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⑥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B.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C.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D.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4.文中有两处提及林逋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作用有何不同?
5.复兴中学高二年级将于五四青年节举行以“阅读诗歌,我们如何做到自得”为主题的诗歌鉴赏活动,你将作为代表发言。请你以杜甫的《登高》为例,结合文章,谈谈阅读此诗,要具备哪些知识才能“自得”。
2024-03-22更新 | 1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