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26 题号:217520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谬误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有阴谋”“欺骗等意,现发展为我们今天所普遍理解的意思。它不是指一般的虚假、错误、荒谬的认识、命题或理论,而是指推理或论证过程中所犯的逻辑错误。谬误一词广泛存在于中外学者的著作中,汉代王充《论衡·答佞》有:聪明有蔽塞,推行有谬误,今以是者为贤,非者为佞,殆不得贤之实乎?”“谬误一词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出现也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逻辑学著作中便有所提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述谬误的著作,他在《谬误篇》中说道:谬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赖于语言的谬误,一类是不依赖于语言的谬误。当代瑞士哲学家波亨斯基认为亚里士多德《谬误篇》中提到的谬误理论是其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其后亚里士多德又相继提出了其他关于谬误的观点。

谬误在中国古代的逻辑学中被称为,有惑、违背道理的意思,那些有意识地用谬误的推理形式来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被叫做诡辩。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诡辩的记载。诡辩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代刘安《淮南子·齐俗训》中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慧,争为诡辩。久积而不决,无益于治。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又有(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诡辩的例子白马非马。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的提出者是公孙龙,他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食客,此人被称为诡辩之祖。《公孙龙子·白马论》这样记述道:白马非马,可乎?曰:可。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大意是说:是对物方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方面的规定,对方面的规定与对方面的规定自然是不同的。所以说,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的结果是:白马与马也是不同的。

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是第一个对诡辩论做系统批判的哲学家。他曾经指出:‘诡辩’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黑格尔的这段话,清晰地揭露了诡辩论有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特点。诡辩在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但实际上是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是一种逻辑谬误

(摘编自明道《什么是逻辑谬误》)

材料二: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题为《夜雪》的短诗: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是一首写夜晚下大雪的诗,全诗的每一句都紧紧围绕夜雪这一主题。然而,全诗中却没有一句是表明作者亲眼见到夜里在下着大雪的,而只是作者对一系列相关事物情况的感知。这种基于形象思维的联想活动对夜深知雪重进行的情境描绘,表现了人类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间接推知的过程主要就是以逻辑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但是思维不严密的人,很容易在逻辑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漏洞,导致推理和结论站不住脚,逻辑学将这种漏洞称为逻辑谬误。逻辑谬误违背了逻辑思维的法则,会导致我们对客观世界产生错误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会不自觉地犯逻辑上的错误。比如,不严格按照三段式的正确形式进行演绎推理,讨论问题时不注意确定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如,在逻辑论证过程中,不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在这些情况下,逻辑谬误就会产生。

有的人可能会提出一些颇为吸引眼球的奇谈怪论。他们说得头头是道,引用了很多案例与名人名言当证据。但你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出理由。其实,你的直觉可能没有错,只是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拆解而已。这些奇谈怪论无论在形式上如何严密,都可能犯了某种逻辑谬误。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知识,才可能见招拆招,揭露奇谈怪论中的不合逻辑之处。

谬误的蒙蔽性和复杂性是由它看似合理的表象带来的。所以,亚里士多德在对逻辑谬误进行分析时将其称作表象论证假冒论证。任何具体的正确的谬误分析,都必须将揭开这种伪装或面具作为研究的主要目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守株待兔的那个人,就犯了假性因果的逻辑谬误。一天,他碰巧看到一只兔子撞树而死,以为守在树边便能拣到撞死的兔子。如果将两件事联系起来,那么必须找出两者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而不能主观臆断,这种揭示谬误的能力在逻辑推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许多辩论家认为,某种逻辑理论的质量,可以根据它在谬误分析中所能提供的可能性进行区分,而这种分析谬误的能力,正是对正确逻辑规范最直接的检验。因此,检验人们自身逻辑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看人们分析逻辑谬误和消除逻辑谬误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正如英国哲学家西季维克表述的一样:事实上,逻辑就是人们与谬误不停斗争的工具。

(摘编自金鸿儒《北大逻辑课》)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谬误原有“阴谋”“欺骗”等意,最早出现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之后广泛出现于中外学者的著作当中。
B.亚里士多德将谬误主要分为依赖于语言的谬误和不依赖于语言的谬误,波亨斯基认为这是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
C.公孙龙被称为诡辩之祖,他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提出了历史上著名的“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
D.看似头头是道、引经据典的奇谈怪论,只要能在逻辑论证过程中认真辨析前提是否真实可信,就不会产生逻辑谬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作者通过援引中国古代典籍中“白马非马”的例子,具体清楚地阐释了这一“诡辩”的逻辑谬误所在。
B.诡辩看似运用了正确推理手段,实则违反逻辑规律,材料一引用黑格尔的话明确了诡辩有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特点。
C.材料二指出,日常生活中逻辑谬误或许不可避免,但如果了解关于逻辑谬误的相关知识,就有可能找到合适的办法予以拆解。
D.逻辑是人们与谬误不停斗争的工具,运用它分析并消除逻辑谬误,是检验正确逻辑规范和人们自身逻辑能力的有效方法。
3.根据材料关于“谬误”的论述,不存在逻辑谬误的一项是(     
A.鲁四老爷得知祥林嫂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可见是个谬种!”(《祝福》)
B.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
D.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使楚》)
4.白居易《夜雪》一诗主要表现出一种间接推知的逻辑形式,请简要分析其推理过程。
5.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如何避免日常生活中的逻辑谬误。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过去,学术界讨论距今4000年左右尧舜鲧禹治水的成败得失、教训与经验。其结论为:共工、伯鲧等用的方法治水失败;大禹、皋陶、伯益等用的办法治水成功。由此引申到政治方面,便是要广开言路,疏通民意。这几乎成了历代开明君主的治政纲要,也是典型的中国经验,值得继承弘扬。

②然而,这场治理洪水、改道黄河的伟大工程还有另一层更重大的文明史意义。

③一百年的中国现代考古学已经用大量实物材料从时间的系统性与空间的全面性等方面,充分证明了中国一万年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两大农业区的连续发展,证明了五千多年来这两大农业文明区差不多同时独立起源。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与徐旭生因此将它们总结为三大集团:河洛地区的华夏集团、海岱地区的东夷集团、江汉地区的苗蛮集团。

④到了五帝时代中晚期,这三大集团中以黄河中游的华夏集团与黄河下游的东夷集团交流最为密切频繁。这两大集团之间实行夷夏二头政权联盟禅让民主制。这些历史学上的总结,已经得到了考古学上的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与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交流、渗透、融合等等方面的印证。

⑤然而,据文献记载,五帝时代晚期的夷夏二头政权联盟禅让的民主制最后却变成了以夏部族一头政权世袭的专权制。考古学上也出现了中原龙山文化持续发展为更为先进的代表夏代夏族的二里头文化,而海岱龙山文化则衰变为落后于二里头文化的代表夏代东夷族的岳石文化。

⑥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变化呢?

⑦过去,历史学上解释为夏禹与夏启父子采取军事政变阴谋篡权。古本《竹书纪年》说后启杀益,《韩非子·外储说》则叙述得更为详细:是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也。此禹之不及尧、舜明矣。

⑧考古学上则将夷衰而夏兴的原因归咎于自然灾害,认为是距今4000年左右的那场大洪水造成了夷夏格局的变化。“4000多年前我国曾发生一次延续了若干年的特大洪水灾难,应该是历史事实。当洪水泛滥时,大河大江流域所遭灾难,必以下游为重于是,黄河中游的河南龙山文化仍正常的向前发展,从而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出现了夏王朝。如果4000多年前不发生这场大洪水,我国最初的王朝也许而且应该是由东夷建立的

⑨现在看来,以上意见虽然是促进夏王朝建立的若干因素,但肯定不是主要的因素。主要的因素还应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社会政治学角度分析,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治理洪水并使黄河改道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工程中,以夏禹为代表的夏部族发挥了组织者、领导者的作用,从而使夏部族成为黄河中下游众多部落联盟的共主,并由此催化了中华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

⑩在整个治理洪水、改道黄河的过程中,参与的氏族、部族众多,所以文献说执玉帛者万国。而涂山氏、皋陶氏、伯益氏、横革氏、直成氏、共工之从孙四岳等,仅仅是其中比较著名的部族而已。治水的范围遍及豫东、鲁西、淮北、河北等广大区域。

⑪夏部族在原有夷夏二头政权联盟禅让民主制基础上,联合上述广大区域内的所有氏族、部族共同治水,团结一致,增强凝聚力。又分层管理、分工协作、合理调配人力与物资。在总结以往因而失败的教训基础上,根据高高下下的地势地貌,改用”“”“”“”“等方法治理洪水,既丰富了治水经验,又提高了管理水平。最后,洪水终于治理成功,夏部族也在夷夏联盟集团中树立了空前的威信。夏禹夏启父子如同领导治水时因势利导一样,在社会管理方面也因势利导,实行改革,变夷夏二头政权联盟禅让民主制夏族一头政权世袭专权制

⑫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中指出:在东方,由于文明程度太低,幅员太大,不能产生自愿的联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来干预。因此亚洲的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利用渠道和水利工程的人工灌溉设施成了东方农业的基础。

⑬虽然,大禹治水、改道黄河这个伟大的工程,开始是由于黄河泛滥这一自然灾难引起的,而不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主动进行。但在这个工程中,夏部族确实起到了政府干预”“中央集权的作用。如果没有这场治水活动,那么中华早期文明也许不会如期形成,中华早期文明的步伐可能还要推迟;如果当时黄河没有改道由北线入海,那么,夏商周三代早期文明也许是另一种格局。

⑭不仅如此,研究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我们还需要在分析夏族大禹在治理洪水、改道黄河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总结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效果。这就是平定水土,划定九州,开启以中原夏族为核心的整个天下多部族共同联合体的农耕文明管理模式以及形成华夏文化的同化力、融合力,开启了中华早期文明的新时代。这就是大禹治水、黄河改道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大意义!

(摘编自江林昌、李笑笑《黄河改道与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广开言路,疏通民意能成为历代开明君主的治政纲要,这种典型的中国经验直接源于尧舜鲧禹治水的成败得失。
B.中国现代考古学充分证明了,一万年来黄河与长江这两大流域文明,几乎同时独立起源并连续发展的结论。
C.传统上对夏兴夷衰的原因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军事政变阴谋篡权说,二是后启杀益说,三是自然灾害说。
D.如果没有4000多年前发生的那次延续了若干年的特大洪水灾难,东夷应该也许是建立我国最初王朝的部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原龙山文化持续发展为更为先进的二里头文化,是与夏部族领导治水成功,在夷夏联盟集团中树立了空前的威信密切相关。
B.夏部族成为黄河中下游众多部落联盟的共主,为夏部族发挥组织者、领导者的作用提供了先决条件,也催化了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
C.参与治水的部族众多、治水的范围广大,这为夏部族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并促使黄河改道发挥了关键作用。
D.夏部族之所以能联合众多部族共同治水,其先前所建立的“夷夏二头政权联盟禅让民主制”发挥了积极的主导性作用。
3.下列不属于中华文明早期起源特点的一项是(     
A.多元一体B.兼收并蓄C.世袭专权D.源远流长
4.请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
5.《荀子·王制》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国语·周语》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先民从治理水患的实践中得出许多治国理政的中国经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2-06-01更新 | 15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鸿篇巨制,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在近几年的整本书阅读研究中,比较受青睐的有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一是跨媒介阅读,旨在通过引入《红楼梦》相关影视作品、戏剧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比较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一是跨媒介学习视域下的创意读写,比如绘制红楼朋友圈”“群芳谱,评选最美丫鬟等,旨在引导学生在创造性写作或跨学科融合创作中完成对人物个性和人物关系的把握;一是把教材中规定的六大任务进行分解设计,主要集中在前五回分析,人物形象与人物命运、诗词解读,青春红楼等。

这些教学策略以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跨媒介阅读与创意读写等活动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整合能力,却集中在人物品评;从人物入手研读《红楼梦》固然有助于理解主题,但主要人物的主要故事抽取出来之后,无数描写琐碎生活的小情节要如何安放?要如何解读这些大情节、小情节才能贴合主题,助力整体阅读观的发展呢?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当下《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在情节方面着力不足。在西方叙事学中,从古典情节观到传统情节观,再到经典情节观,都强调情节需要安排与组织。情节的安排与组织不可避免承载着创作者意图,或指向人物形象,或指向主题演绎,中国古典小说亦如此。

《红楼梦》情节交错,人物众多,突破了古代小说的线性结构,编织出艺术水平极高的网状结构,加之作为世情小说,情节上少了些惊心动魄,多了些琐碎日常。这种因缺少波澜、多线并行的情节往往被追求阅读速度的学生嫌弃,阅读的搁浅甚至放弃是常态。情节是小说的要素之一,也是读者初读文本时最感兴趣和最需关注之处,是进入研讨、鉴赏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应该先突破《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帮助学生有效把握故事情节。关注情节艺术更有助于学生培养长篇小说的阅读策略,发展整体阅读观,更契合整本书阅读的内核。

(苏远勤《叙事艺术:<红楼梦〉整本书有效阅读的支点》,有删改)

材料二

选项小计(人)比例
完全未读113.55%
读了一部分9831.61%
粗略读完,了解大致情节14546.77%
认真读完一遍,情节较熟4012.9%
读了不止一遍,情节很熟165.1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310

某中学高一年级对《红楼梦》阅读情况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

材料三

整本书,突出的是阅读的完整性和整体性,是针对应试教育背景下长期的片段阅读、片面阅读导致的支离破碎的语文体验,所提出的一种纠偏正误的补救办法。这对于弘扬我们的母语文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价值十分明显。语文原本是一门很美的学科,但不当的应试教学,把完整的美篇碎片成字、词、句,文字的意境、美感就在这样的分解中丧失殆尽。更可怕的是微时代带来的微文、微信息,每天都在冲击、充斥我们的视界,我们的阅读能力在方寸视屏中渐趋退化。各种碎片化、浅表化的快餐式阅读,带来的是暂时的愉悦与虚假的成就感,无助于养成完整阅读、纵深思考的良好习惯。

整本书阅读就是要读原著。感受那些文字,读懂整个的故事情节,认识故事中鲜活生动的人物,想象他们的举止言谈,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进而认识当时的社会人生,思考名著的主题,对名著的语言文字做多元化的审美鉴赏。

如何进行《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

首先要确定阅读的内容和重点,还需要设置阅读任务。任务的构成应该包括:正确地选择版本,通读前言和回目;重点阅读小说的前五回,勾画主要人物关系图表;以两条情节主线为核心,通读相关情节并归类,认识小说的主题;深度阅读关键情节,理解它们在全书中的不同作用;体会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命运遭际,试做点评;品赏小说的语言,撰写评析短文,或练习仿写。

当然,仅有阅读和小写作也还是不够的。新课标该项学习任务的全名可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研讨是增加中学生主体参与和体验难度的重要渠道。什么样的研讨才是有效的?一种好的研讨需要教师课前设计,指导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思考,要求学生小组开展互助式学习、讨论,推举小组代表课堂汇报交流;教师应善于从交流中发现闪光之处,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对那些奇思怪想需要纠偏指误,不能因为学生观点新异,就一概视为创新思维予以认同,那显然是更为有害的误导。

(俞晓红《<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与实践》,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充分肯定了跨媒介阅读与创意读写等活动对学生整合能力的强化,也指出了这种方式只集中在人物品评上的不足。
B.不管是西方叙事学还是中国古典小说,都强调情节的“安排与组织”,而时下整本书阅读的研究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C.“整本书阅读”必须要读原著。无论是简洁版、连环画版,还是电影、电视剧、戏曲等,都对“整本书阅读”毫无助益。
D.材料三中,强调“整本书阅读”中的一个“整”字,突出的是阅读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否定的是阅读的片段性和片面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运用跨媒介阅读教学模式,其目的之一便是通过引入《红楼梦》相关影视、戏剧作品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B.“情节”是小说的核心要素,是初读文本时最感兴趣和最应关注之处,是研讨、鉴赏的基础。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红楼梦》的情节。
C.“微时代”的各种碎片化、浅表化的快餐式阅读,导致人们阅读能力渐趋退化,对养成完整阅读、纵深思考的习惯没有帮助。
D.材料一和材料三都对“整本书阅读”推行予以了肯定,也都对当前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及建议。
3.结合材料,对如何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做法的阐述,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引导学生在跨学科融合创作中完成对人物个性和关系的把握,可采取“跨媒介学习视域下的创意读写”的教学模式。
B.教师可以《红楼梦》的叙事艺术为突破点,帮助学生有效把握故事情节,培养长篇小说的阅读策略,发展整体阅读观。
C.要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首先应确定阅读内容和重点,然后再设置阅读任务,最后认真落实,这样就能做好这项工作。
D.在指导学生研讨时,教师可运用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思考,小组互助式学习、讨论,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等方式,并注意纠偏指误。
4.从材料二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该结论形成的原因。
5.周汝昌先生认为,“世人看《石头记》,多赞其写大排场,大局面举重若轻,笔力十分可观。我谓雪芹之笔能大能小,大则如屋椽,小则如绣针,大固可观可佩,而小却更觉有情有味”。请你就雪芹之笔“能大能小”各举一例,并作简要说明。
2022-06-27更新 | 1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老舍先生在《谈幽默》中说,“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

幽默“首要的是一种心态”。老舍“是由事事中看出可笑之点,而技巧的写出来”,“细心‘看’事物,总可以发现些缺欠可笑之处,及至钉着坑儿去咂摸,便要悲观了”。其实,只要稍微细心,就不难发现,老舍的幽默招牌之作《老张的哲学》和《赵子曰》,不全是可笑的,里边也有叫人落泪的悲。滑稽的闹戏,在老舍是根本看不上眼的。因而,“所谓幽默的心态就是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

老舍的《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道出了他一出手就避不开幽默的原由:“我自幼便是个穷人,在性格上又深受我母亲的影响——她是个愣挨饿也不肯求人的,同时对别人又是很义气的女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有了这点分析,就很容易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而又不赶尽杀绝。我失了讽刺,而得到幽默,幽默中是有同情的。我恨坏人,可是坏人也有好处;我爱好人,而好人也有缺点。‘穷人的狡猾也是正义’,还是我近来的发现;在十年前我只知道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

老舍所处的那个可笑的时代,也造就了他的幽默之笔。清末民初,社会腐败与“猫城”无甚差异,可笑!大学生不读书以胡闹为荣,可笑!响马摇身一变走马上任管地方治安,可笑!凡社会上人们的自私偏狭,嫉贤妒能,恃强凌弱,骄奢淫逸,虚伪矫饰,愚昧顽劣,欺瞒狡诈等等都可笑,都该笑。换言之,老舍是想以幽默之笔来写时代的悲剧,即要写出深刻的幽默。老舍醉心幽默艺术的深刻用意,“为的是能够较为委婉较为温和地写出他所咂摸到的世事的滋味,表达自己的爱憎判断——‘看透宇宙间的各种可笑’以后的悲观与恐怖”。

当老舍以成熟的悲剧家的姿态把幽默挥洒在小说里,艺术上的拿捏也是那么准确到位时,他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骆驼祥子》出现了。“它的幽默是出自事实本身的可笑,而不是由文字里硬挤出来的。”老舍在语言的运用上,到《骆驼祥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老舍幽默的佐料多来自生活。他打趣、讽刺的那些人和事,都是生活本真和病态社会诸相的折射。他把它们拆散了,和上幽默的调料,放到语言的油锅里煎炒烹炸,盛出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技巧全在火候上。

(取材于傅光明《老舍的幽默》)

材料二

老舍属于二十世纪,也属于未来的世纪。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说《断魂枪》《我这一辈子》和中篇小说《月牙儿》等杰作,代表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光荣,也将给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留下耐人寻味的启迪。

一个作家能够为他的世纪贡献如此多的杰作,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更何况他连同这些杰作,贡献了一系列具有大家风范的艺术法则。

老舍的作品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文化学。他初入文坛时,旅居英伦,写的却是北京,一出手就发表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为中国现代小说立了开拓之功。他自述是受了狄更斯小说的影响,落笔之时敢于“大胆放野”。其实这种泼墨成文的大胆作风,更多地表现为他对北京市民众生相的熟悉,以及对这种众生相烂熟于心的自信。他把众生相摆在东西方文化的大视野中加以比较解剖,为本民族性格中那些庸俗、怯懦和苟且偷安的习气焦虑不已,热切地关注着民族性格的健康。直到写《四世同堂》时,他仍锲而不舍地剖析着存在于小胡同大杂院中层次丰富的文化,关注着整个民族古往今来的文化生命。北京平民生活有如胎记一般烙在老舍身上,他从胎记人生中剖析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基因,这就是老舍小说的文化学。

老舍的作品又蕴含着一套属于他自己的小说学。他的作品不是设色浓重、油彩重叠的油画,也不甚追求巴黎圣母院那种宏伟苍劲的结构框架,而往往是轻松落笔,信马由缰:以醇厚本色的漫画笔触,勾勒出一幅幅滋味十足的北平百态图,字里行间弥漫着小胡同大杂院的喧声笑语和煤烟气。若用画来打比方,他提供的是具有现代意味的《清明上河图》。若用画风来打比方,它令人联想到丁聪的漫画风格。笔致丑而不恶,丑得可爱;味道俗而不滥,俗得有味。凡是大作家都会给人物画廊提供多姿多彩的形象,老舍小说最大的主人公是习俗。读《骆驼祥子》,读《四世同堂》,读《茶馆》……也就是说读那些“最老舍”的老舍作品,都令人感到,习俗是老舍小说中几乎无所不在的非主人公的主人公。

老舍作品还蕴含着属于他自己的语言学。新文学运动初期的白话文,掺杂着书卷气的文言词及欧化的翻译腔。老舍的本事,就是一下子把文学语言的根子扎到北京老百姓的舌头根子上,散发着浓郁的京味魅力。他以京味的语言,写带着他胎记的京味人生习俗,使二者浑融一体,语言也是习俗,习俗也是语言,达到新文学语言的新境界。最令人难忘的是老舍式的幽默,那是一种脱口而出、本色自然的智慧。他开始写小说时,带着“写着玩,当笑话写”的轻松心态,其后追求当一种“笑的哲人”,“笑里带着同情,而幽默乃通于深奥”。他把文化思考渗入幽默,使俗趣中包含深思,调侃中洋溢着诗情。

老舍的文学杰作和艺术法则都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涵养文学的大家风度,如何创造文学的大国气象。我们相信,老舍的创作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将滋养我们文学的青春。

(取材于杨义《老舍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材料三

老舍及其代表的京味文学,既是对北京文化的集中表现,也是对民族特性的深刻揭示。前者包括对北京市民社会的多方位描写,对市民群像的生动刻画,对北京特有的风俗民情的多层面展示,以及地道纯正的北京方言土语的鲜活表达等等;后者通过北京文化来透视整个民族文化,在民族性的广泛揭示过程中渗透着锐利的反省和痛切的沉思。

但北京特色和民族特性是不是老舍京味文学创作的全部蕴涵?显然不是。在我看来,老舍京味文学的蕴涵是多方面的,这里重点谈平民意识与崇高精神的融合。

现代作家当中,老舍的作品最集中、最充分、最生动地描写了底层市民的生活,它们成功地塑造了市民的群像,而且老舍的这种书写,不是出自一个作家外来的观察。对老舍来说,写底层市民,写北京风情,就是写自己,他自己本身就是生活。在这种情境中,平民意识成了老舍的一种深入骨髓的东西。北京人身上的那种随意自然、纯朴大方、实实在在、大大咧咧,对谁都一团和气而骨予里又有一种刚毅、自尊甚至是高傲和高贵,在老舍笔下随处可见,在老舍本人身上也有着真切的体现。因此,老舍不单纯是市民形象的代言人,他对市民生活的描写,他对市民诉求的表达,从根本上说是表达他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是从他自身血液里流淌出来的。

但如果仅看到这一面,对老舍平民意识的理解则是片面的。老舍在描写平民世界,表现平民意识的同时,还始终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理念,他不仅深切同情底层市民,也尖锐地批判缺乏崇高人生目标的生活态度。老舍笔下有许多满人形象,老舍同情他们的无助无奈,对他们的那种特定的自卑也给予了充分的理解,但更多的是赞扬他们的自信、坚韧和不屈,尤其是像《茶馆》里常四爷身上的那种“一辈子不服软,敢做敢当,专打抱不平”的品性。可见,老舍那些表现底层市民普普通通生活的作品中,饱含着一种对崇高悲壮人生态度的渴求与赞美。

(取材于刘勇《老舍及京味文学的中国形象元素》)

1.下列语句中“笑”的含意,不符合老舍幽默主张的一项是(     
A.只为逗人哈哈一笑
B.一视同仁的好笑的心态
C.明白为什么我要笑骂
D.欺瞒狡诈等等都可笑,都该笑
2.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造就老舍幽默之笔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第三段内容,对老舍作品蕴含的“文化学”加以解说。
4.下列对老舍作品蕴含的“小说学”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笔调轻松自由B.生活气息浓郁
C.风格丑而不俗D.以习俗为主体
5.下面选自《茶馆》的人物对话体现了“老舍式的幽默”的哪些特点?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
唐铁嘴 王掌柜!我来给你道喜!
王利发 (还生着气)哟!唐先生?我可不再白送茶喝!(打量,有了笑容)你混的不错呀!穿上绸子啦!
唐铁嘴 比从前好了一点!我感谢这个年月!
王利发 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听着有点不搭调!
唐铁嘴 年头越乱,我的生意越好!这年月,谁活着谁死都碰运气,怎能不多算算命、
相相面呢?你说对不对?
王利发 Yes,也有这么一说!
唐铁嘴 听说后面改了公寓,租给我一间屋子,好不好?
王利发 唐先生,你那点嗜好,在我这几恐怕……
唐铁嘴 我已经不吃大烟了!
王利发 真的?你可真要发财了!
唐铁嘴 我改抽“白面”啦。(指墙上的香烟广告)你看,哈德门烟是又长又松,(掏出
烟来表演)一顿就空出一大块,正好放“白面儿”。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
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王利发 福气不小!不小!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6.根据材料三对“平民意识”的解说,指出下面《四世同堂》片断中钱默吟这一人物形象所体现的老舍的“平民意识”。
钱默吟
平民意识
    钱老先生的屋里,除了鲜花,便是旧书与破字画。他的每天
的工作便是浇花,看书,画画和吟诗。……“我是向来不问国家
大事的人,因为我不愿谈我所不深懂的事。可是,有人来亡我的
国,我就不能忍受!我可以任着本国的人去发号施令,而不能看
着别国的人来作我的管理人!”


7.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介绍的老舍文学创作的共同特点,总结阅读老舍作品的方法。
2016-11-18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