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41 题号:2183052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乡土的生活秩序对在现代社会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同样具有提示与比照的意义。乡土生活秩序与时空文化设置依循的是自然时间秩序与人伦原则,人们依照四季节律安排生产生活进程。乡土的人文时间紧密地依靠着自然节气时令,岁时节日、人生仪礼、祭祀信仰无不与四季时令相关。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乡土社会自然而然。同时乡村的和谐基础还是人伦原则,“忠孝”“孝友”“孝义”这些人伦概念是乡土社会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人们孝敬长辈,友爱亲邻,互助互惠,乡土共同体的亲密感觉让人们感受到相互依存的温暖,如乡村家庭养老与亲邻互助养老等。诚如梁漱溟先生所说:“中国的精神有两点长处:一是伦理,一是人生向上。”正因为如此,中国乡村生活温暖而有生气。

传统村落能够维系千百年,除了其牢固的精神核心之外,往往还因为有一套健全的乡村治理机制,有适应本村落社区的乡规民约与村落公共事业。如何将传统的家族规训文化、村社规约文化转变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社会公益的文化,值得我们在乡村建设中思考。我们要着重关注村规民约的制订与施行,考察其对村落治理的效果。村落共同体的维系不仅在于社会制度习惯,还有赖于村民共同的利益维护,如水源的保护使用,水利设施的兴修,桥梁道路的维护,寺庙、祠堂的管理等。这些公共设施关联到村民各家各户,如何整修、维护、使用,需要村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与规约原则,集体协商,沟通调和,达成共识,出资出力。责任、义务与共享的公益服务一体化,使村民有更强的组织合作意识。充分运用乡规民约与乡村自治传统资源,实现乡村德治、法治、自治的“三治合一”,激发乡村治理的内部活力。

在乡村社会治理中,乡贤是主导力量之一。传扬乡贤文化、发挥乡贤与民间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与组织作用。村落乡贤与民间组织是村落生活正常运行与秩序的保障。村落乡规民约的创订、公共事业的组织与开展、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的建立,都离不开村落中德才兼备的乡贤,以及围绕他们形成的民间组织。

岁时节日是村落信仰、伦理、物质生活与娱乐的集中呈现,是村落人际关系协调、家庭与社会团结的重要机会,传统节日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治理机制的有效环节。人生礼仪是关注人的生命历程的仪式,它对于村落社会来说是大事,是村落人们相互扶助、人情往来的重要契机。村民在诞生、成年、婚庆、丧葬等人生仪式中,通过参与互动,在仪式过程中接受宣示与教育,增进村落社区共同体意识,增强村落社区的凝聚力。岁时节日与人生仪礼是村落社区治理的有效资源与平台,对这样的村落生活内容的关注,帮助我们认识乡土文化的特性,把握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

这对于人际关系日益疏离的现代人来说,具有反思的参考价值。我们能否在现代合作理念下,重建拟乡土的亲密的人际关系,是值得思考的。

(摘编自萧放《重返乡土:中国乡土价值的再认识》)

材料二:

虽然乡村振兴写进了国家战略,政府作为国家的代表要在方方面面给予大力的扶持,进行人财物的投入,但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必须来自广大农民,只有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乡村振兴才有可能。扶贫攻坚的行动中出现的种种怪象表明,没有来自乡村的内生动力,仅靠外力的推动,乡村无法获得自我生长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哪里?只能来自年轻人对乡村未来的信心。村里的年轻人看到希望,乡村的未来才有希望。中国乡土形成了独有的乡土文化。只有对乡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未来价值有足够的认知与共识,才可能让年轻人在乡土文化的智慧积累中看到未来明亮的生长点,才可能激发他们传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潮流中来。

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下,与自然有着天然联系的乡土文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巨大的文化资本。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时空距离逐渐从过去的发展障碍变成了发展的有利条件,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因为差异而在融合发展中形成文化的张力,因为有了这种差异造成的张力,城乡文化在融合发展中获得生机。乡土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历史积淀,是生生不息的农耕文明的活态载体,城市文化是现代文明的集中地,建设美丽家园,建设美好生活,乡村远离现代文明不行,乡村不能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如何实现共享,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实现?城市没有田园,都是霓虹灯和水泥森林,哪来的诗意栖居?乡土文化因为其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将成为巨大的文化资本、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作用。

(摘编自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就能实现乡村振兴、让乡村获得自我生长的力量。
B.自然时间秩序与人伦原则影响了乡土生活秩序与时空文化设置,人们依照四季时令等安排生产生活进程。
C.村落共同体的维系有赖于社会制度习惯和水源的保护使用、水利设施的兴修等村民共同利益的维护。
D.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的建立需要村落中德才兼备的乡贤以及围绕他们形成的民间组织。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文化和乡土文化在融合发展中形成文化张力,让城乡文化在融合发展中获得生机。
B.因为有牢固的精神核心和一套健全的乡村治理机制,所以传统村落能够维系千百年。
C.可运用乡规民约与乡村自治传统资源,实现“三治合一”,激发乡村治理的内部活力。
D.乡村自我生长的力量来自年轻人对乡村未来的信心,乡村的未来与村里的年轻人有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带领群众整治“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种植泡桐,让泡桐培植成了河南的一个特色产业。
B.张桂梅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已帮助1600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
C.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梧桐乡高演村的任启年,退休后积极促进家乡建设,重视引导崇学向善的文明乡风。
D.河北省涞水县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等丰富旅游资源。几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旅游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4.简要分析材料一倒数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中国乡土文化具有哪些价值。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破土发掘以来,世人对三星堆文明的各种猜测和解释让人眼花缭乱。人们之所以对三星堆感到神秘,正因为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它,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这个未知的世界。比如说,凡高度发达的文明就应当有文字,殷商有甲骨文、金文这样的文字,三星堆为何没有?如果没有发现文字,那特色鲜明的三星堆文明还属于中华文明体系吗?因此,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已经出土和即将出土的各种考古遗物和遗迹现象,在当前至关重要。

研究三星堆的古发掘,有三个重要的维度。

第一个重要维度,从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看,三星堆并非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考古发现而论,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长江上中游地区的史前新石器时代文化当中,都可以找到和三星堆早期文化相似的因素,它们有可能是三星堆文化的源头之一。而在文献典籍当中,同样可以看到两个和三星堆文明关系密切的古代书写系统。一个是中原文化系统,西周时就有“蜀”的记载,《尚书•牧誓》记载周武王伐纣,“西土八国”之中就有蜀人参战。另一个是巴蜀文化系统,《蜀王本纪》记载古蜀时期先后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各世代。蜀各世数王虽然远离中原王朝,但也自成一系,若隐若现地始终保持着与中原王朝之间的联系,既非天外来客,也非域外异族。

第二个重要维度,是三星堆文明和中原殷周文明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目前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之一。三星堆“祭祀坑”中先后发现的高大的青铜神像,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和头像,黄金制作的金面罩、金杖等器物,让人感到震撼和费解,用人们过去对殷周青铜文化的“常识”无法加以解释。事实上,这正是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他们基于中华文明的母体,采用浪漫的艺术形式,表达“神人之间”的沟通,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三星堆所接受的文化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多的是来自中原地区,有些则可能通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川西北地区、云南和两广等地区传入四川盆地。其中三星堆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尤其是龙、虎、鸟、大眼兽面等神秘动物图像,和我国南方青铜器系统(如湖南)也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个维度,是世界古代文明视野下的三星堆。三星堆究竟是不是外来文明?这也是当前最吸引眼球的议题之一。如果把三星堆文明整体性地认定为外来文明的产物,是缺乏科学根据的。除了以上已经论述的三星堆与中原殷商文明的密切关系等考古事实之外,还需指出的是,不同文明之间,在大体相同的文化水准、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发展程度等条件之下,各自独立地产生出某些相似的文化现象并不足为奇。例如,对神秘的大眼睛、神树、太阳神等的崇拜现象,在世界各古代文明中都有存在,不能将三星堆出现的这类考古现象都归结于外来文明。

如果从中外文化交流的宏大视野上看,三星堆所处的中国青铜时代与域外文明产生交流已具备充分条件。汉武帝时派遣张骞“凿空”西域,开拓出丝绸之路,其动因之一就是因为在中亚、南亚发现了从蜀地输出的蜀布、枸酱、邛竹杖等特产,方知其间必有民间的商贸通道可资利用。事实上,早在年代更为久远的史前时代,已有若干物证表明中西文化之间有了不同程度的接触、交流。此次三星堆四号坑灰烬层中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出蚕丝蛋白,很可能也是丝绸的残痕。这也证明早在三星堆时代,蜀地已能生产并利用丝绸作为高级贵重物品。秦汉以后,丝绸成为国家对外贸易交流的主要产品,古蜀早在青铜时代便已经奠定了这个基础。所以,若说在三星堆文明中包含有某些来自更为遥远的域外文明影响和交流、互动的因素,客观上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霍巍《三星堆神秘面纱的三个观察维度》)

材料二:

近些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取得的成果是中国考古学实现其肩负重大使命的典型例证。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等一系列都邑性遗址的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把中华文明形成的时间由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王朝提早到距今5000多年,向前延伸了一千多年。“中华文明五千年”从传说被论证为可信的历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追溯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过程,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滋养和学理支撑。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摆脱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三要素”即文字、青铜器和城市的束缚,以社会严重阶层分化、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王权和国家作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根本标志,列举了辨识的王权和国家的物化标志,即都城或其他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高等级的建筑、随葬品丰富且有彰显墓主人尊贵身份的器具等。正是按照这一标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论证了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文明“三要素”并不是世界上所有文明不可或缺的要素,如中美洲的玛雅文明就没有制造和使用金属器,没有出现冶金术。因此,我们提出的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新标准也符合世界其他一些原生文明,具有普遍意义,是中国考古学对世界文明研究作出的理论贡献。

(节选自王巍《关于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考古发掘,用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未知的世界,就不会有新的发现。
B.从考古发现和文献典籍记载两个角度分析,都可以找到中原文明与三星堆文化的联系,明确三星堆文化的源头。
C.古蜀人独具匠心的创造、浪漫夸张的艺术想象,为中国青铜时代增添了丰富的内容,为中华文明作出了独特贡献。
D.在汉武帝派张骞“凿空”西域,开拓出丝绸之路后,中亚、南亚发现了从蜀地输出的蜀布、枸酱、邛竹杖等特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王本纪》中有关于各世数王的记载,可以证明李白的《蜀道难》中关于蜀国开国的诗句有着现实的依据。
B.世界各古代文明中都有对神秘的大眼睛、神树、太阳神的崇拜现象,反映了三星堆文化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实际联系。
C.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没有酶联免疫技术,三星堆四号坑灰烬层中可能不会检测出蚕丝蛋白。
D.文字、青铜器和城市“三要素”,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以之作为判断是否进入文明社会标准很可能忽略一些文明。
3.要想获得更多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态度与精神?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021-12-09更新 | 6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哲学是一种形而上的学问。在哲学中,除了价值观念,最核心的就是思维方式问题,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对怎样去解释、认识等问题。中西哲学的差别,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差别,而是类型上的差别。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就要懂得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关联在一起的。事物的任何部分,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更不能用它来说明整体。部分在整体里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整体的变化也同样会影响到各部分。这就像太极图一样,图中有阴有阳,阳长阴消,阴长阳消,而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思维方式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强调此离不开彼、彼离不开此,此中有彼、彼中有此,此会转变为彼、彼会转变为此。总之,彼此是一个整体。

在古人心目中,不论事物、现象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用“道”来贯通。可以说,中国文化就是“道”的文化,孔子讲“士志于道”。汉代河上公注的《老子》很有意思,他认为《老子》中的很多道理既可用在修身上,也可用到治国上。“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这句话是说我们可以把对人体的认识运用到政治团体上,人体是“体”,集体不也是“体”吗?

贺麟说:“儒学是合诗教、礼教、理学三者为一体的学养,也即艺术、宗教、哲学三者的谐和体。”不仅古代中国文化如此,从全世界来看都一样,从源头上来讲学科不可能分得那么细。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古代的学者都不只是某一学科的专家,他们都是通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之道,为什么要讲“中”呢?因为“中”就是保持事物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就会产生偏差。“中”即适度,既不过,也没有不及。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的,相对而言的。在这个时间、地点取得了平衡,到了下一个时间、地点又不平衡了,又得再调整,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动态平衡。比如,中医认为,一切疾病都来自身体阴阳的失衡,也就是偏离了中道。一个人的身体,由于内伤和外感,阴阳也就不断地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有些外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以适应外界的各种变化,从而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这样才能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

近代著名哲学家、国学宗师章太炎讲过,西方哲学关注的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相对来讲是静止的,因此可以对它进行细致的、精确的、静态的分析;中国哲学关注人,人世间的事情是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不可能用静止的方法,而只能用动态的方法来整体把握。近一百年来,我们都在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而现在情况有逆转的倾向,自然科学开始引进人文方法来开展研究,也关心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并注重个体差异。

中国文化主张自然合理。只有符合事物的本来状态,才是最合理的,这就是自然合理。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是万事万物的本然状态。自然合理就是中国的科学思想,它强调一切都要合乎事物的本性。从大禹治水到李冰治水,其指导思想就是顺其自然、自然合理。大禹看到水总是要往下流,就疏通河流,让水能够顺畅地流下去,所以水就治好了。李冰看到水位是波动的,就不用死的、硬的坝栏,而是把竹篓子装上石头,放在水里,随着水波流动,它也会起伏。顺其自然的思想,适用于一切方面,既适用于个人、社会,也适用于整个大自然。不顺其自然,个人、社会、大自然都会得病。同时,大自然本身也在不断调整,我们要顺应它本身的发展趋势,帮助它取得平衡,而不是去破坏平街。

现实中的人和人是有差别的。荀子曾引用《尚书》中的“惟齐非齐”来谈他对平等观念的理解。孟子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如果都按照同一个标准去对待万物,那当然就“不齐”了。“齐”与“不齐”,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惟齐非齐”背后蕴涵着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先秦儒家讲“惟齐非齐”;宋明理学家讲“理一分殊”,其根本精神是一致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对“理一分殊”哲学思想的形象化表达。

自然合理就是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尊重事物的个性。自然合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个性化,这跟现代科学的普遍适用于万物的标准化不一样,它注重的不是一般性,而是主张要符合事物的特殊性,不是用一个统一的、量化的标准去规定,而是针对事物的特点灵活、多角度地处理问题。西方近代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合理,把普适性放在第一位。但事实上科学上的真理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适用,离开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比如说,牛顿的经典力学就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形。

客观世界是很复杂的,是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要达到自然合理才能相对符合事物的特性。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也发现越符合事物的本然个性,就越合理。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底蕴》北京日报2020-10-12)

1.下列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特点的论述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非常注重整体关联。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关联在一起的。强调彼此的不离、彼此的互有、彼此的转变。
B.事物、现象再复杂,都可以用“道”来贯通。中国文化就是“道”的文化,如孔子讲“士志于道”,老子讲“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C.作者认为,中国哲学关注的是人,人世间的事情是变动不居、瞬息万变的,不可能用静止的方法,而只能用动态的方法来整体把握。
D.现实中的人和人是“不齐”的。荀子的“惟齐非齐”观点谈的是他对平等观念的理解,其背后蕴涵着传统哲学自然合理的思维方式。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总述哲学是一种形而上的学问,最核心的是思维方式问题。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就要懂得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B.第二三四段论述的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关联特点。事物的任何部分,都不能孤立到整体之外去,更不能用部分来说明整体。
C.第五六段论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态平衡特点。“中”即适度。事物的平衡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的、相对的。
D.最后四个自然段论述的是中国文化的自然合理性。自然合理就是中国的科学思想,它强调一切都要合乎事物的本来个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近代的思维方式把普适性放在第一位。事实上科学上的真理也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才适用,比如,牛顿的经典力学就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情形。
B.“儒学是合诗教、礼教、理学三者为一体的学养,也即艺术、宗教、哲学三者的谐和体。”中国古代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从源头上来讲学科也不可能分得特别细。
C.中医认为,一切疾病都来自身体阴阳的失衡,也就是偏离了中道。人的身体,由于内伤和外感,阴阳也就不断地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而有些外感无法避免。
D.宋明理学家讲“理一分殊”,其精神与先秦儒家“惟齐非齐"一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对“理一分殊”哲学思想的形象化表达。
2020-12-15更新 | 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含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儒家最考究的“人伦”,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他先承认一个己,推己及人的己,对于这己,得加以克服于礼,而后顺着这同心圆的伦常,就可向外推了,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而天下。

在差序格局里,公和私是相对而言的,群己界线从来也是不清不楚的,国也不过是从自己这个中心里推出去的社会势力里的一圈而已。所以,可以着手的只有己,克己就成了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德性。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来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因之,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在私人联系中发生意义。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

材料二:

亲戚关系,过去被认为是重要的社会联结,如今正在青年之中式微,他们以一种逃离的心态远离传统的亲戚关系甚至“断亲”。这里所说的“断亲”一般理解为跟直系亲属、同辈之间乃至与长辈之间日常的互动频率降低,或者没有交往,不是法律上所指的绝对的割断亲戚关系。

传统社会中,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因为生产力、收入和生活水平低下,人们总是要互助才能活下去。我们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更多以市场经济为主。我们现在越来越处在逐渐富足的状态,导致了每家每户都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独立”的生存方式。包括发达的市场经济、好的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我们不需要依赖传统的亲缘关系,来获取我们的生存机会。

另外,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变化导致了各种内卷。尤其是教育的内卷,使孩子的大量时间都被各种辅导班和作业消耗掉了,他们从小到大都在“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基本独立于扩大化的家庭。这种内卷化的社会生长环境,对于青少年而言,休闲生活被极大地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与此同时,青少年从小就以学习为主,从小就与学校朋辈同学的见面、交流、互动显著增加,使得他们有了情感替代,用同学、朋友关系替换亲缘关系。而且,围绕着孩子的教育,家长们形成了一个圈子,造成“朋友圈”的替代,也就把原来的那些亲戚关系逐渐拉远。

作为中国典型的互联网“元世代”,00后在现实中越来越个体化、原子化和生活半径的紧缩化。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与人”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抢占了青年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了青年世代的交往惰性,“断亲”因沉溺网络生活方式而堂而皇之地上演。

最近几十年,中国产生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社会流动。这种社会流动造成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乃至国外选择工作和成家立业。这种居住地的远距离分化,导致了表兄弟妹甚至亲兄弟妹之间也没法频繁交往。

尽管互联网世代的青年呈现了比以往世代更加独立的个性和独自生活的适应能力,“断亲”的社会环境、时代条件和家庭结构,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随着00后世代的年龄增长,他们将成家生子,之后形成自己的核心家庭,而结婚带来新的亲戚关系,他们要不断适应成年人的亲戚网络,也将唤起新的亲缘。我把这个称为“亲缘唤醒”效应,只有亲自体验才能唤醒。这种心理也可以扩展到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认知层面,即有的年轻人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知道血缘、亲缘与学缘、地缘同样重要,或许更重要。

还有一个变化是,由于国家推行二孩三孩政策,未来很多年轻人会有二孩、三孩,独生子女的现状会有很大变化。那么他们又有了兄弟姐妹了,下一代就会有二代的表兄弟姐妹。这种回归,当然不一定是完全复原,但某种亲情唤醒的回归效应应该是会出现的。

(摘编自何国盛《“断亲”青年,谁还在走亲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洋,“家庭”是一个指向极其明确的概念,而在中国,它所包含的范围却很含糊,这说明我们与西洋的社会结构格局是不相同的。
B.材料一用形象化的比喻,阐述“差序格局”同心圆波纹的性质,接着论述了这一社会结构格局“推己及人”的联系方式,强调了“克己”成为重要德性的原因。
C.当今社会教育的内卷严重挤占了青少年亲缘交往的时间,这是青少年中出现“断亲”现象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D.材料二所谈及的“断亲”现象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心理意义上的,而非法律意义上的。可以预期00后年轻人结婚成家后,也将唤起新的亲缘,传统的亲缘关系有望复原如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先生“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的比喻,形象地表明了西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即“团体格局”。
B.“家庭独立”的程度往往与社会的发展程度、人们的生活水平成正比,与对传统亲缘关系的依赖成反比。
C.儒家最考究的“人伦”、每家每户都有一种比较典型的“家庭独立”的生存方式,原文中这两处引号的使用都是为了突出强调。
D.现实生活中,血缘、亲缘关系远远要比学缘、地缘关系重要得多,所以全社会都必须重视“亲缘唤醒”。
3.下列《论语》中的语句,和“差序格局”中“推己及人”的特征表述不一样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其身正,不令而行。
C.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亲缘唤醒”是解决当前“断亲”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谈谈有哪些方法可以“唤醒”日渐疏远的亲缘关系。
2024-01-26更新 | 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