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时评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219751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文字失语”已成为一个越来越需重视的社会问题。此前,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豆瓣小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集结了很多受“文字失语”困扰的网友,他们表示自己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表达时过于依赖表情包、梗、流行语、省略语,一旦离开“梗”就不会说话。比如看到悲伤“很好哭”就脱口而出,遇到失败就“芭比Q了(完蛋了)”,用“内卷”一词就可以概括几乎所有的竞争态势。网友们觉得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被梗塞住了,语言干瘪贫乏,语料库里就那么几个词,没有能力用丰富的语言将所看所思清晰地表达出来,表意能力严重萎缩。久而久之,很多人便成为“语梗”患者。

②造成文字失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读书少、与人交流少、写作少、过度依赖电子媒介等。其中对文字表达造成最大冲击甚至导致文字失语的,要属劣质短视频。在重视频轻文字的媒介环境中,直观、可视、娱乐化的短视频在传播中形成压倒性的覆盖,“当时觉得很有意思,就顺手拍下来,没想到居然火了”之类迎合大众猎奇心理的摆拍视频,几乎全面占据了公众阅读和视觉世界。

③视频和图像提供的是一种“感觉直观性”,这种“直观”意味着日常的、触手可及的、非抽象的,在“那就是”的感觉直指语法中,事物以自身去明见,这叫“自明性”,可以不需要语言文字;最近比较流行的网络用语“绝绝子”(表示“非常好”)“泰裤辣”(表示“太酷了”)只是一种直观层面的感慨。同样是美,古人用文字来表现:“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美的质感就出来了。文字的功能应该是透过“感觉直观”飞跃到“本质直观”,透视到事物的本质,让事物的深层质感与纹理经由文字呈现出来,从而使人在其中浮想联翩。《文心雕龙》把这种文字境界表达得很透彻:故其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④麦克卢汉说,字母表使我们的大脑与我们感知到的具象分离。我们天性中就有对具象和形象事物的感知能力,而文字能让我们摆脱这种依赖,与具体的事物形成“间离”,在“间离”中冷静、深刻、可普遍化的思考。比如,大象的力量人们都能看见,从其庞大笨重的身材和粗壮的四肢可以具体感知到,但细微如蚂蚁的力量,你能感知到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蚂蚁的力量能让坚固的大堤崩溃,我们的肉眼根本看不到它们是怎么啃食坚固的大堤的,这就需要诉诸抽象。大江东去,大浪淘沙,卷起千堆雪,巨浪的力量是看得见的,但滴水之力是看不见的,滴水石穿,必须诉诸抽象。狮子的力量形象直观,但我们身体内细菌、病毒的力量呢?总不能都借助显微镜吧!我们必须调用起抽象能力才能体会。运用概念、归纳、逻辑、提炼、分类等这些与文字紧密相连的思维语法和抽象能力,超越日常生活的具象,洞见事物的本质。

⑤由于语言文字在描述“形象”时是间接的,黑格尔认为“语言在唤起一种具体图景时,并非让我们用感官去感知一种眼前的外在事物,而永远是在心领神会”,它训练的就是我们的心智语法能力,扩展了我们的表意空间,全面调动感觉和思维系统,去解读与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而那种诉诸直观、形象、快感、趣味的画面,更多的是在激发感官欲望。在看短视频时,观者多会处于一种被节奏感染的放空状态,很少会跟着思考,更少有“把它说出来、写出来”的同步思维。阅读不一样,如一直倡导阅读的南京大学文学教授周宪所言:阅读与思考密不可分,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就是努力通过能指来理解其后的所指,把握文字的复杂意义。当眼睛在页面黑色字体间有序地扫视时,读者会不断地在头脑中将文字转换成特定的意义。读书是从容的、双向的、可以反复的,而视频则是快速的、单向的、不可逆的。默读的孤独性和思考性,有助于建构“理性自主的自我”,让思维在默读和静观中保持文字生成的活性。

⑥语言和文字是思考生成的,文字又促进着可思。文字失语症,失语的不只是文字,更是用概念和逻辑进行深层思考的能力,我们赖以表达的文字思维,不能被那些娱乐你感官的劣质短视频给废了。安静下来,打开那本书。

(摘自202374日《中国青年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失语”是指人们因过于依赖现成的“话”,缺少自己的思考和语言生成,而造成表意能力萎缩的现象。
B.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患上失语症,是因为短视频在传播中形成压倒性覆盖,电子媒介对文字表达造成巨大冲击。
C.作者引用《文心雕龙》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文字可以呈现事物的深层质感与纹理,使读者在其中浮想联翩。
D.人们借助概念、归纳、逻辑、提炼、分类等思维语法,运用抽象能力,超越日常生活的具象,洞见其本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中的“梗”与文中“成为‘语梗’患者”的“梗”意思不同。
B.“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诸如这样诗句美的质感之所以能呈现出来,是因为实现了以自身去明见的功能。
C.文字让我们与具体事物“间离”,从而能冷静、深刻、普遍化思考;而劣质短视频却只能让人疏于思考和表达。
D.“滴水穿石”等表述由抽象思考生成,同时又促进思考,是深层文字思维能力,劣质短视频会破坏这种能力。
3.以下内容不适合用来作为第③段论据的一项的是(       
A.香菱夸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也找不出两个字来。”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嚓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游子的漂泊。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龚自珍期待优秀人物涌现以一扫九州沉闷和迟滞局面的强烈愿望和变革的信心。
4.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文字失语”患者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5.有人将唐诗做成可观可听的短视频放在网络平台上,很多名句描绘的场景被制作成了直观的画面,这些唐诗短视频的点击量很大,网友们认为此举有利于唐诗学习。请你结合本文作者的观点,简要说说这种学习方式的弊端。
【知识点】 时评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题目。
爸爸,请别走得太远
①“爸爸去哪儿啦?”
②不计其数的中国孩子,在向他们的妈妈或祖辈提问。答案形形色色,爸爸出差了,爸爸在外地打工,爸爸要加班,爸爸有应酬,爸爸要为养家挣钱……“爸爸”们似乎越越多地忙活在另一个餐桌、另一个舞台,甚至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国家。
③孩子们睁大眼睛疑惑不解,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这个家庭的颓其一角,习惯了在妈妈以及奶奶、外婆的教养下长大。“爸爸”这个神秘角色,在儿童成长中,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
④一档“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的火爆,将习以为常的这个社会现象,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
⑤节目中的五位爸爸,几乎都是演艺时尚界人士,这是一群最忙的爸爸,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由他们和孩子担纲这档节目,不但有明星效应,也颇典型地诠释了平时经常“缺席”的爸爸们,在孩子面前的不知所措:完全不知该怎么哄哭闹不停的孩子;从未下过厨,不知该怎么填饱孩子的肚子;不会打理孩子的日常生活;不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节目出人意料飙升的收视率,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明星宝贝们在野外、沙漠、海岛的笨拙天真等萌点让人倍觉温暖,更让公众开始关注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否则,仅仅是把家庭亲子关系、把儿童教育变成一场流行的表演秀,就太得不偿失了。
⑥随着节目的进展,一直和孩子们“泡”在一起的爸爸们,终于越越“成熟”,越越有招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越越深。他们的喜怒哀乐,牵系着很多家庭。只是,在这档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女粉丝的数量仍然远远超过男士。节目中让人心灵熨帖温存的变化,是妈妈们的向往。而在现实中,当节目中的爸爸与孩子难得地享受相亲相爱时,无数的中国爸爸们仍然无暇关注诸如“爸爸去哪儿”这样的敏感问题。
⑦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父母特别是父亲常年分离,很多城市里的父亲也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将教养孩子的责任几乎完全推给了母亲。开家长会时,到场的多是妈妈,连周末陪孩子辗转于课外班的,也多是妈妈。父亲们一方面确实很忙碌,另一方面也有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作祟,似乎对孩子投入过多精力,显得过于婆婆妈妈,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儿。哪怕是在应酬中,为了陪孩子告假或早退,也似乎成了一个不太说得出口的理由。
⑧但是,父爱长时间、经常性的缺席,对中国孩子未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在亲子交流中,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于生存能力、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偏重于对孩子坚毅、果敢、顽强的性格培养。在充满女性气息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聪明、用功、敏感,但是,走出爸爸关切的视野,离开爸爸的引领,远离了游泳、滑雪、爬山、远足、野外穿越等男子汉的游戏,很可能不容易养成独立、坚忍、责任意识和迎接挑战、战胜苦难的意志品质。这样长大的孩子们,岂能担当大任?
⑨中国的爸爸们,为了肩上的责任,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
⑩现在,很多中国妈妈都想上演一出现实版的“爸爸去哪儿”,让时常缺席的爸爸和孩子一起走向野外、走向远方,让他们美好地独处,当然,前提是没收爸爸们的手机……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8日05版)
1.结合文意,概括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经常缺席的主要原因。                  
2.结合文意简析第③段中“习惯”二字的内涵。                                   
3.文中④⑤⑥段结合了热播节目《爸爸去哪儿》分析问题有什么作用?
2016-11-18更新 | 3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

家庭学校,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家庭学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主要教育者的教育形式。家庭学校不同于学校教育,意味着“以家为本”而非“以校为本”的教育。除了可以从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得到课程、教材等方面的服务外,家庭学校还可以调用更多的社区资源:图书馆、博物馆、体育运动中心、画廊、展览馆以及亲友和邻居的智力资源,比学校教育更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家庭学校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教育,它有一定的课程设置,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家庭学校”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按照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进行教育。

材料二:

美国的“在家上学”现象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并在80年代后迅速发展壮大。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约有150万学生在家上学,约占全国学龄儿童总数的2.9%。2010年,就学儿童已接近200万人。据了解,这种方式在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南非都是合法的。在加拿大、法国尤其盛行这种教育方式。以美国而言,在家教育的申请原因,可归纳为种族、语言、宗教信仰、文化、地区教育水平差异等因素。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于2013年8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在中国大陆约有1.8万学生选择“在家上学”。家庭选择在家上学的前五位原因依次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54.19%)、“学校教学进度过慢”(9.50%)、“孩子在学校没有得到充分尊重”(7.26%)、“孩子厌倦学校生活”(6.07%)以及“宗教信仰的原因”(5.59%)。当前在家上学人数最多的前三个省市依次是广东、浙江和北京,均位于东部。教育专家分析称,这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高、社会公众教育观念更开放有关。

在家上学的孩子中,男孩占62.30%,多于女孩。多数孩子的年龄在4至10岁之间(60.42%),其中6岁的孩子最多。

材料三:

许多人之所以会本能地反对“在家上学”,是因为这与教育国家化的概念相抵触,是合理不合法的。然而《义务教育法》最本质的精神,是保障儿童接受教育,在家上学与这一法律精神并不冲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经确定了善待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价值;教育的民主化、多样化和选择性的增加,则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事实上,现行的法律也为改革“预留”了可能性空间:《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它提示了地方教育制度创新,使在家上学合法化的路径。

“在家上学”由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有利于克服大一统学校教育的弊端,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有利于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多样化的教育创新;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个人的建设,顺应了社会利益分化、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是对公立教育单一教育模式的丰富和补充,从而增加了教育的多样性、选择性,是学习化时代一种崭新的教育探索。虽然“在家学习”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真实生活中的选择,但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由于没有完整的义务教育阶段学历,“在家学习”的孩子想要参加中考、高考时,学籍不完整导致这些孩子没有报考资格。因此应明确“在家上学”的合法性,并搭建“在家学习”者与学校教育的桥梁。给予“在家学习”者合法的学籍,并制定中小学在家学习的学历认定办法;制定“在家学习”者参与中考、高考的具体办法。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家上学,也被称为家庭学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孩子为受教育者、家长为教育者的教育形式。
B.美国在家上学现象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发展较为迅速,申请在家教育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
C.专家认为,在家上学并不违背我国教育法规的本质精神,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特征。
D.朱永新认为,在家上学符合当前中国教育和时代发展潮流,有利于个人、家庭和教育本身的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家上学主张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和人性化,由此可以推断传统教育在关注学生认知、情感等方面是不够的。
B.在家上学在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发达国家中较为盛行,学生人数很多,也是合法的教育形式。
C.中国在家上学人数较少,选择的原因主要是不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与经济文化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
D.杨东平认为,现行《义务教育法》为教育改革预留了空间,只要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在家上学就合法化了。
3.从材料看,中国的“在家上学”的原因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具有怎样的特点?
2020-01-15更新 | 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按照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标准,预制菜是“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教授范志红介绍:“预制菜产品分成即食类、即热类、即烹类、即配类四个类型。即食类是开封后可直接食用的产品。即热类是经过烹调处理已经是熟或半熟状态,经过简单复热即可食用的产品。即烹类是已完成对主要原料的一定加工过程,进行烹调后可食用的产品。即配类是经过清洗、分切等简单加工,马上就可以配到菜肴当中使用的产品。”

(摘编自李琦《预制菜是你的健康之选吗》,《光明日报》2022年10月8日)

材料二:

(摘自《预制菜大火,是“懒人”的福音?》)

材料三:

即热类预制菜在口味、营养方面是优于泡面等速食品的。那这类预制菜能替代泡面成为便捷食品的更优选吗?其实作为一种经济行为,人们选择哪种速食品还受到商品特性、价格、购买和食用场景、消费者的喜好和认知等因素影响。比如在户外要想吃一餐热腾腾的饭菜其实很难,这时“自热”便成为即热类预制菜的最大优势。但换一个场景,火车上有热水,有盒饭,加之因自热饭菜产生的蒸气容易造成险情,铁道部门并不建议在火车上食用,即热类预制菜就不再是最佳选择。此外,即热类预制菜的价格至少是泡面的两三倍,购买渠道主要集中在线上和大城市超市,这也制约了预制菜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至于现在餐饮行业使用预制菜,则受到部分消费者的强烈反对。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成消费者投诉热点。BBusiness,企业、商家)端火热,CConsumer,消费者、个人用户)端遇冷,其中最大的矛盾就是口感问题,“现制现卖的更好吃”这一认知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且不说目前大部分预制菜在口感上和厨师现做的有差别,即使没有差别,恐怕打破消费者的认知惯性也需要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从尊重消费者、保障预制菜产业良性发展的角度出发,餐饮企业有必要在使用预制菜时提前告知。而作为消费者,在知情权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我们不妨给这个新生事物多一些发展时间。

(摘编自李琦《预制菜能否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光明日报》2022年10月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预制菜的主要原料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农产品,预制菜经过分切、搅拌、腌制、滚揉等预加工和炒、炸、烤等预烹调加工制成。
B.食品安全、菜品质量、菜品口味是预制菜消费者最关注的三点,消费者希望预制菜没有添加防腐剂、新鲜、足斤两、选择多。
C.从口味、营养的角度看,即热类预制菜优于泡面等速食品,但消费者会权衡商品特性、价格、消费喜好等多个因素而做出选择。
D.人们一直有“现制现卖的更好吃”的认知,消费者往往会担心预制菜的口感问题,部分消费者强烈反对餐饮行业使用预制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预制菜产品有即食类、即热类、即烹类、即配类四个类型,在户外要想吃一餐热腾腾的饭菜时,即食类预制菜有很大的优势。
B.“价格高,不划算”是预制菜消费者的主要担忧点,由此可知,价格是消费者最担心的问题,也是决定选择哪种速食食品的首要因素。
C.铁道部门不建议在火车上食用即热类预制菜,理由是自热饭菜产生的蒸气容易造成险情,且火车上有热水、盒饭,选择更多。
D.目前大部分预制菜在口感上和厨师现做的有差别,因而预制菜不能打破消费者的认知惯性,不能改变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3.2022年9月14日,某直播间内一嘉宾在聊天时称:“预制菜是猪狗食,我从来不吃。”此言论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你是否同意该嘉宾的观点?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
2022-12-13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