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1 题号:2209700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书法大会》播出当天,央视频六小时观看量突破九百万人次。第六集播出后,全媒体视听率达0.61%,全媒体受众规模1.64亿人,其中新媒体用户规模占14.77%,年轻观众占37.51%。这一组数据的统计对象,尚未包括各类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的再次传播,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人们随意截取的小视频。总之,一档以书法为主题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有这样一组传播数据,的确见证了当代中国人对书法的热情。

②之前的书法类电视节目,或组织选手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现场创作,然后进行评选,推出几个优秀的作者;或邀请名家对某件经典书法作品进行讲解、示范临摹,重在一帖一碑的学习……以竞赛形式组织节目并非不可以,但艺术呈现往往是见仁见智的,特别是书法,不同人群对同一件作品的看法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分歧;对某帖、某碑进行讲解示范则易将书法承载的宏阔的文化艺术信息过度挤压,让书法扁平化、单一化。总之,类似节目的种种遗憾,让不少人认为把书法搬上电视节目似乎是一个不太理想的节目策划选题,多年来也少有人进行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探索。

③与之前的书法类电视节目相较,《中国书法大会》的突破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书法大会》摒弃过往的节目策划理念,变革节目形式,通过文艺诠释、嘉宾点评赏读来展现经典作品,通过答题互动实现知识的延展,通过集体临写展示书法形貌、完成后人对经典的致敬。这在当下以展览为主要传播方式的书法生态中,可谓意义重大。

④节目组邀请的嘉宾个个皆非等闲之辈,讲解都很专业,颇有见地,能够代表我国书法学界的水平。例如蒙曼老师,发挥其历史文化功底深厚的特长,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感知和细腻表达,为每一个经典碑帖提供文化背景的解说与延展,在大众与专业、普及与提高之间架起了桥梁。现场集体临摹这一环节,30位从各行各业挑选出来的有功底的书写者在节目现场挥毫书写毛笔字的壮观场景,充分体现了书法的实践性特点,体现了书法在我国广泛的群众基础。

⑤《中国书法大会》最突出的战绩应当是实现了书法传播过程中一个久未实现的目标——破圈。很长一段时间里,书法这一在中国几乎是最容易普及的艺术被各种因素裹挟,无端被区分为圈内圈外两个阵营,由此引发的各种认知上的差异给书法的良性传播带来了种种阻碍和不利影响。诚然,书法是有专业门槛的,但这种专业门槛在理想的状态下应该是促进书法良性传播的一个行业标准,至少不应该成为造成书法圈在社会上形象封闭的推手。《中国书法大会》打破了专业的壁垒,通过嘉宾的讲解和现场参与人员的书写,将书法的专业性以观众能够直接感知、接受的方式转化为一种历史文化信息,传递给大众,从而使书法传承与传播中的专业性问题从圈内走向圈外

⑥习近平总书记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中国书法大会》透过AR、VR等先进科技,把历史与当代生动联结,让那些书法作品都了起来。通过节目,人们欣赏佳作,与颜真卿、苏轼、米芾等书法大家对话,既看到经典书作墨色之深浅枯润、笔法之虚实疏密,也见到了清风万古、明月千江。可以说,《中国书法大会》既满足了观众的期待,也体现出了书法应有的学术品格和艺术品质,真正做到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⑦《中国书法大会》虽广受欢迎,但仍不能完全解渴,留有遗憾:中国书法发展的脉络没有在更广大的社会群体中形成相对完整的链条。其六集十八件作品的选择和排布,似乎没有体现出中国书法发展的关键节点和线性脉络。一个普通观众观看完全部六集后,可能对十几件经典作品有所记忆,但对中国书法审美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都不甚了了。在中国书法发展的长河中,曾出现过众多杰出的作品和作者,但中国书法的发展一如中国历史的演进,关键节点上总有一些事件、人物和作品揭示着书法作为艺术的审美走向。在这些关键节点上,都有相应的代表性作品和人物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如果一档电视节目能从书法审美的角度对这些人物、作品和事件按照一定的历史脉络进行重新解读,那会不会是当代媒体和科技对书法审美发展史的重述与激活?

⑧从时代的角度来看,当代人对书法的接受,不能不、也不得不更多地从艺术的立场去感知和接受。对于书法的传播而言,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提升大众的书法认知水平和建构书法史知识体系,也许是当下书法文化传播中的一个更被需要、而且更有操作空间的切入口。

(节选自王宏伟《书法传播与大众的艺术史认知建构》,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竞赛形式组织的书法类电视节目,存在书法专业壁垒过高、过度挤压书法承载的宏阔的文化艺术信息等问题。
B.《中国书法大会》设有对经典进行鉴赏与参与等环节,普通观众观看后,可能对某些经典书法作品有深刻印象。
C.《中国书法大会》采用了成功的营销策略,借助AR、VR等先进科技,为经典书作注入新活力,满足了观众期待。
D.当下书法生态以展览为主,书法主题的文化类电视节目可谓另辟蹊径,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切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大会》更新节目策划理念,变革节目形式,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创新性探索,获得了观众的极大认可。
B.把书法的专业性转化为观众能直接感知、接受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书法大会》节目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中国书法大会》的成功,意味着把书法搬上荧屏的选题将不再受冷落,书法成为了在中国最容易普及的艺术。
D.综合考虑书法的传播与当代人对书法的接受,书法类节目必须守住专业底线,从艺术角度关注书法审美发展史。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⑦段画横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A.秦始皇统一文字,强制推行小篆。
B.汉字的隶变以及东汉时期书法的自觉。
C.东晋时期二王的出现与书法理论总结。
D.唐代的“尚法”与狂草的并行。
4.请根据文中的相关内容,给“破圈”下定义。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中国书法大会》值得称道?请根据文本概括。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对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

对于“美是什么”的探讨在以往的美学研究中一般更侧重于理性的、抽象的思考和归纳,而忽视感性的、直觉的体验和想象。美和道一样,是无形的,是抽象的,它不是具体的实相,而是感觉对于外物的体验,心灵对于世界的映现,是心物相合的结果。由于心物不是恒定的,无论是心或是物都是变化着的,这就决定了美的映现并不是恒定的,而需要恰当的时机和必要的条件。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而是心物感应的结果。如王阳明论“岩中花树”: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人的意味是不一样的,就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候对同一个人也是不一样的。诚如“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这句诗体现的正是年年岁岁乃至每时每刻的变化,宇宙间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句诗中体现的是生命的倏忽易逝以及那不可挽回的时光,作为承载心灵的生命也不可能恒常不变。而恰恰在无常和多变中,心灵和外物在某一时刻的遭遇和互鉴,显现出了永恒的美。无论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还是“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都是美在艺术中的在场和呈现。

因此,我们可以说伟大的艺术可以照见美、确证美、表现美,让本来没有实相的美在可感的艺术中得以存现。也因此,我们可以说:艺术是美得以存现的精神化之客观物。美是艺术价值的永恒证词。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可以完全等同于美,或者说没有一样事物是全美。美只是它自己,它既不是物也不是心,但是它可以在物也可以在心,它可以存现于物也可以存现于心,美通过心物相合向我们敞开其全部意义的同时,赋予人最充分人性化的生命体验。因为让美存现于心灵,是人性本能的追求。唯有在充分人性化的审美体验中,人才真正体验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才切实地感到自己不是低级的生命现象。

美存现和敞开的过程就是意象生成。美本身无形无象,但可以通过有形有象的事物,通过意象生成显示其自身。美通过心灵而得以显现,显现的具体形式就是心象,也就是意象。这就好比人的力量要显现,可以通过拳头,但我们不能说拳头就是力量,但没有拳头,力量就无从显现。力量之为力量,总要找到一个显现其自身的方式。对于美的理解和把握,仅仅依据知识性的、概念性的认知是有限的,仅仅依据理性和抽象的思维是无法把握的,无论是美的研究还是美的创造都离不开体验和亲证。“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美学研究和美的创造也如此,都不能得来于纸上,而是躬行亲证的结果。

(节选自顾春芳《美的存现和敞开就是意象生成》)

材料二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在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在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浑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就“用”字的狭义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美的事物如诗文、图画、雕刻、音乐等等都是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的。然则我们又何必来讲美呢?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人性中本有饮食欲,渴而无所饮,饥而无所食,固然是一种缺乏;人性中本有求知欲而没有科学的活动,本有美的嗜好而没有美感的活动,也未始不是一种缺乏。真和美的需要也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上的饥渴。

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是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又呕心血去作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是与“活动”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

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节选自朱光潜《谈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解的一项是(     
A.美学研究不应只侧重于理性的、抽象的思考和归纳,还要重视感性的、直觉的体验和想象。
B.艺术是美得以存现的精神化之客观物,美的存现必须依赖于艺术,美通过心物相合敞开意义。
C.真、善、美分别是科学、实用、美感的态度的最高目的,都是人所定的价值,带有主观性。
D.朱光潜认为美感活动是无所为而为,人主宰自己的心灵,美感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引用王阳明与朋友讨论“岩中花树”的事例,论证了“美既不在心,也不在物”的观点。
B.伟大的艺术如《兰亭序》《春江花月夜》不仅照见美、确证美、表现美,而且成为“美”本身。
C.人只有真正体验到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才会拥有充分人性化的审美体验,感受自己生命的高贵。
D.美是事物最有价值的一面,在美感世界中,事物纵然孤立绝缘也具有意义,也能在本身现出价值。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B.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
C.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D.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宗白华)
4.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场面,安德烈公爵在卫国战争中受了致命伤之后,仰面躺在战场上,在寂静的空气里,他望见了一片蓝天,于是便想“我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天空竟是如此高远?我终于发现了它,我是多么幸福啊。”安德烈发现了高远的天空,感受到幸福,认识了“美”。安德烈的感受,符合怎样的审美原理?请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简要说明。
2023-06-19更新 | 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信息技术进入学校,给教师带来了两重负担;一是显性负担。教师为掌握新技术、新设备而不断增加的工作时间,这往往是可见的、显性的,目前大量的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就是力图帮助教师尽快获得这种能力,二是隐性负担,教师运用技术来改变教学的范型,即解决前述的“冲突”所承受的工作负担,这往往是隐性的,不易被察觉的。这意味着,教师即使掌握了技术的应用技能,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探索技术本身蕴含的教学新范型,这是教师面临更大的挑战,也是更深的负担之源。换言之,技术为教师所减之负担是传统教育实践范型下的工作量;而增加的负担,是技术所指向的新实践范型中的工作量以及为了适应新范型所需的必要准备。在解决新旧实践范型的冲突时,教师既有可能是承受所增加的负担来革新教学实践,也有可能将技术置于一边或将技术仅用来加强自己原有的教学范型以减轻自己所承受的额外负担。当教师没有足够的胜任力,或者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在技术环境中面对教育转型的“自我效能感”大大受控时,将更有可能采用后一种策略来解决冲突,从而使自己在无可逃避的科技加速语境中控制自身负担,由此柯林斯提醒我们,技术所带来的教师负担,反过来也会影响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深度,进而影响到技术时代教育实践变革的发生。

(摘编自赵健《技术时代的教师负担: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新视角》)

材料二:

数字技术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它可以赋能学习环境建设:一是可提供辅助学习者学习的平台工具,例如计算机设备、学习管理平台;二是可支持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例如协同建构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三是可应用过程数据进行教学决策,例如,采集、识别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将学习数据和情况实时同步到系统中。但数字技术的功能显然不止构建学习环境一途,在考虑数字技术时,更应着眼于数字技术可以促进的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而非数字技术本身的闪光点。现代教育包含三大信条--教学、学习和技术,三者构成一种“教育三角”,理想的情况是三者齐头并进,用技术来强化服务、从而替代、增强、修改和重塑教学任务。然而,技术集成的障碍分外部(一阶)和内部(二阶)障碍。一阶障碍是纯粹的操作性障碍,指技术使用及基于技术的教学方式;二阶障碍是应用性障碍,指教学环境的电子化与数字化。因此,突破技术集成障碍,其中的关键环节包括构建学习环境,并基于此进行教学法创变,数字技术赋能学习环境为教学活动奠定了外部基础,关键是使用数字技术来建立新的教育服务、实施新方法或形成新模式、创新教法生态,数字技术在支持学习环境建设和创新教学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也将推动人类学习范式的变革从“教学者中心”向“学习者中心”转型。

(摘编自祝智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框架》)

材料三:

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不仅在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还在于教育资源的整合,人工智能时代资源不再局限于教师通过互联网主动搜索信息和整合知识,而是融通各类型的知识平台,利用记忆存储和传感等方式,迅速对学习者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行识别或判断,主动提供与其相关联的知识内容。针对资源匮乏、资源供给不平衡等问题,5G技术成为技术突破口,建设多种先进技术为教育资源的整合提供了重要通道。这种教育资源的整合主要包括线上线下教育、区域之间及跨区域之间的资源整合,其整合的根本途径则是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庞大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之间的建设与应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的、循环的过程,包括资源的准入批准、资源评定和资源使用评价,所有教育资源的整合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更新,基于先前的数据深入挖掘,以此作为下一阶段资源整合的目标和方向,形成良好的教育资源生态。

(摘编自石连海、杨羽《适应与跨越:人工智能冲击下的教育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化教育中教师的负担主要在于适应新的教学范型,包括利用技术整合学习资源和创立新的教学方法。
B.传统教育的负担可能是对教学资源的整合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包括解决资源匮乏和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
C.数字化教育效益的实现依赖的不是技术本身,而在于能将技术应用于教育全过程,构建数字教育生态。
D.传统教育的效益提升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及时采集与分析并以此反馈教学的方式来实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技术进入学校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但这种负担不会长期存在,当教师适应之后负担就会消减。
B.信息技术进入学校必然促进教学变革,也促进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C.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进入学校赋能学习环境建设,可以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帮助学习者提升学习效率。
D.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教育、区域之间及跨区域之间的资源整合,有利于教育均衡主张的实现。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分析了信息技术进入学校给教师带来的两重负担,意在强调隐性负担会影响到技术时代教育实践变革的发生。
B.材料二使用“学习环境建设”的概念,目的在于强调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价值应该指向推动人类学习范式的变革。
C.材料三认为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重在利用人工智能融通各类平台,主动向学习者提供与其相关联的知识内容。
D.材料一从适应技术的角度分析“教学范式”的问题,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学习资源整合角度分析“学习方式”的问题。
4.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数字技术推动人类学习范式变革的方式有哪些。
5.怎样减轻信息技术进入学校给教师带来的负担?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2023-01-03更新 | 9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如今,诗歌公众号已经成为不少人晚间精神生活的一个私密角落。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前者的简介是:为你读诗,给灵魂片刻自由。每晚10点,从这里开始我们的诗意生活。后者是:订阅我不一定能除皱,但一定可以防衰老。每晚10点,为你读首诗。

②这些诗歌公众号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两大要素:功能的有效性与私人时间的约定。于是既保证了意义这一功利主义的必然追求,又承诺了异化劳动之外的个人自由时间。此二者显然构成悖论,但是在诗歌公众号中得到了统一。

③在追寻、阐释、实践这种高级意义的过程中,诗歌公众号推崇的诗意美学风格逐渐成形。理想、自我、情感成为诗歌公众号挚爱的主题。它们选择的诗歌,倾向于凸显浪漫主义风格,将诗意和自然意象密切联系,草木、花朵、星光……这些词汇频繁闪现,编织出一个消费主义时代的田园之梦。在公众号主播优美的朗诵声线中,虚拟性的诗意空间被建立起来。诗歌公众号决心要反抗焦虑,试图给出一种温柔平滑的夜之抚慰。人们借助对诗歌商品的消费,将美与生活建立了切实联系,达到自我愉悦。

④有批评者认为诗歌公众号对诗歌发展的多元生态是不利的。但欲使大树开枝散叶,首先需使其成活;同理,想让诗歌有一个多元发展的生态,首先需打破诗歌圈固化的僵局。诗歌公众号的流行,也可以视为诗歌不死的一个标志,看上去日益小众化、圈子化的现代诗歌,在新媒体全面介入后,成为了流行之物,被广大受众消遣。在诗歌公众号培养一批诗歌爱好者之后,他们必将分流分享,成为专业读者甚至创作者,促进多元诗歌生态的形成。

⑤流行之物总带有一定的导向性,诗歌公众号在选择诗歌时,既要保持诗歌的审美品位,又要兼顾大众的阅读期待,同时还要将诗歌包装为文化产品。这种打造方式是否会拉低大众的审美?不可忽视的是,充分包装在降低读诗难度的同时,确实也限制了对诗歌更为自主的理解。为了迎合大众审美,诗歌作品大同小异,变成了浅显的金句。但幸好大众审美并不是被动的,它是一个会自省、会生长的有机体。如果心灵鸡汤风格的抒情诗过分泛滥,消费者也会审美疲劳弃之而去。

⑥诗歌公众号会不会割裂诗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以近期引发热议的新疆棉花事件为例。一些国外服装品牌发表了不再使用新疆棉花的声明,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发布以新疆:一场邂逅,就足够美丽为题的特别推送,呈现诗人和作家笔下的大美新疆。这些推送以文艺的方式有效回应了现实。

(摘编自何瑛《晚上10点的微信读诗,为什么吸引人?》)

材料二:

①诗歌在社交媒体的火热发展固然可圈可点,但火热的背后理应给予冷静的思考。

②首先,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诗歌的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主要表现为资本进驻与广告投放。诗意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数字幻境,除去第一条推送,诗歌公众号剩下的内容均是以诗意为名的商品营销。正如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为了追逐利润和文化的同质性,不惜剥夺本真文化所具有的批判功能和协商方式,使其丧失了说不的勇气。商业化的过程导致了本真文化的贬值,通过将它变成待售商品的方式降低了准入的门槛。

③其次,诗歌变得娱乐化。在社交媒体中,长久压抑的诗歌在自由、自我的媒介语境中得到释放,无论是精英还是大众,都有一种快感重拾的体会,这种快感的失而复得驱使受众对诗歌进行过度消费,诗歌被娱乐化为一种日常的消遣。特别是诗歌与明星的结合,加重了诗歌的娱乐性质,使诗歌被当成日常生活的娱乐符号被受众消费,忽略诗歌内容、深层意义,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或者仅是对读诗人的声音进行消费。

④诗歌依托社交媒体得到推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让诗歌重新回归生活的中心,却也使诗歌陷入庸俗化的陷阱。作品不再按照年代、流派等标准划分,而是被拉到了同一水平,成为均质、庸俗的内容物。它们能否出场,取决于是否与当下生活状况乃至舆论热点相匹配。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导致诗歌作品主题分布不平衡、质量良莠不齐。除了付费阅读的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中每天一篇诗歌主题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寻,无论是读诗的人还是诗本身的质量都得依据不同受众的喜好具体分析。这实质是一种将诗歌庸俗化传播的表现,是一种对受众心理的顺从。换言之,诗歌公众号并没有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或者通过对某一类诗歌的传播达到一个效果,其只是做诗歌的搬运工,这样就很难保证传播的质量。

(摘编自柳家旺《社交媒体中的诗歌传播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公众号构建了一个虚拟性的诗意空间,统一了构成悖论的功利主义追求和异化劳动之外的个人自由时间。
B.诗歌公众号能在消费主义时代为人们编织出田园梦想,这与它们在内容上只选择以自然事物为意象的浪漫主义诗歌有关。
C.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将“本真”文化商业化,虽然让文化门槛不再高不可攀,却不利于“本真”文化的提升。
D.依托社交媒体的诗歌有了回归生活中心的可能,但质量良莠不齐,这与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有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公众号推崇的美学风格、主题,选择的诗歌类型,都是其试图“反抗焦虑”、给予现代人温柔抚慰的尝试。
B.从眼前看,诗歌公众号是用流行的方式培养诗歌爱好者;从长远看,它们也是在培养隐藏的专业读者和创作者。
C.诗歌公众号的受众常常会忽略诗歌的内容,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若将诗歌与明星分离,就能够避免诗歌娱乐化。
D.除付费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推送的诗歌主题依受众喜好而定,这显示了它们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诗歌传播商业化”观点的一项是(     
A.某诗歌公众号送了《在这里,诗意地享受美食》一文,用优美的语言推广介绍了北京的四家餐厅。
B.苏东坡是一位“快乐的天才”,某诗歌公众号以他为主角,策划了一期“半在尘世半为仙”的内容。
C.余秀华走红后,某诗歌公众号推出了12期的诗歌系列《遇见》,将余秀华、梅婷、春妮集合到一起。
D.某诗歌公众号将往期内容制作成有声作品集,把它们放在公众号底部的“诗意生活”栏目,进行展示。
4.材料一第④段和第⑥段分别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5.概括材料一针对材料二说法的正面观点。
材料一材料二
诗歌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
诗歌变得娱乐化
诗歌陷入庸俗化陷阱
2021-06-25更新 | 9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