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2210733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太重视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的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都通常大多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都通常大多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的;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都通常大多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要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之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之中去,我们才能真正去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了。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些什么?而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且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④为什么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多由大家执笔?这类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首先,必须熟悉该领域的重要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非有积年之功不可。其次,面对汗牛充栋的文献,必须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从宏观上把握总的研究状况,否则就不是你在驾驭文献,而是文献在驾驭你。我们(特别是初学者)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常常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茫然不知所措,有时甚至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面对不同观点的学术论争,觉得“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免犯糊涂,此乃“段位”不够所致。最后,这类文献综述往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除了要总结现有研究,还需要高屋建瓴,指出现状的不足及其根源所在,为这一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如此看来,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由德高望重、造诣深厚的学术权威撰写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⑤为什么要尽可能间接引用?间接引用就是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引文中的核心观点。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重新表述需要我们先将对方的观点吃透,然后再围绕自己的核心问题和行文思路,重新加以组织,这样可以使论述更加紧凑有力。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要尽可能找出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它们的分歧是什么,共识是什么,然后将众多的观点进行整合、归类。二是间接引用突破了原文的限制,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有效节省篇幅。

⑥规范的文献综述,要求学者有严谨和认真的治学态度,也需要学术刊物的大力倡导和支持。因为有了文献综述,论文的篇幅势必扩大,有限的版面会更加紧张,但论文质量将更有保障。因版面限制而砍去综述,实在是削足适履的不智之举。

⑦认真对待文献综述,对于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仅仅把文献综述看作论文写作的一个步骤、程序,或者是有关方面的一个规定,更应该看到,这是知识生产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不是在重复别人,它是在说出自己。这不仅是一个合法性问题,也是一个有效性问题。可以说,扎实的文献综述是一篇论文成功的一半。

(摘编自熊易寒《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出现“伪综述”,我们在写文献综述的时候应多一些关联意识,并应添加针对自己研究的评论。
B.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了一篇文献,就意味着我们把它放到了学术史的脉络之中,放到了学术传统之中。
C.间接引用可以只转述文献核心观点,从而有效节省篇幅,这也是学术刊物大力倡导和支持间接引用的原因。
D.社会科学研究者不重视文献综述的写作和文献综述的作用,即使经过努力自行写作,结果也可能不会理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不仅指出了目前文献综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文献综述的作用,还作出了相关写作指导。
B.作者在论述国外文献综述写作的时候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在国内和国外文献综述之间,更青睐后者。
C.第④段阐述了普通学者和学术大家的差距,得出专门的文献综述类文章要由学术权威撰写的观点。
D.文章使用“通常大多”等词让论证语言更加严谨,使用“段位”“砍去”等词让论证语言更加生动。
3.联系上下文,对第⑦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的观点概括提炼,不能重复别人的观点。
B.文献综述不是简单重复别人观点,而是对原文的发现和发展。
C.文献综述要突破别人观点的限制,表达出自己个性化的认识。
D.文献综述需要对别人观点加以整合,体现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法,回归“心画”本体
沈鹏
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统,不能掉以轻心,要尊重,甚至敬畏。古人讲汉字创始,出现“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的神秘、壮丽景象,饱含着敬畏。近代改革方块字的构想,出于可贵的勇气,逐渐被时代否定。今后随着国力增长,汉字的优越性以及在世界上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将与时俱增。
问题说到书法。追究书法的根源,又出于对汉字的尊崇,至少让我们取得一种共识,便是书法创造必以汉字为基础。字体是书体的根基,把二者等同起来,以字体当书体,便无所谓书法;把二者割裂开来,书法不复存在。汉字最基本的功用是表意,不能想象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以离开文字传承。文字传承文化,文字本身是工具又不仅止于工具。文字自身构成庞大的文化体系,与全部中华文明融为一体。鲁迅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着重从美学意义上谈中国汉文字。中国文字的“意美”,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汉字的多义性、不确定性,蕴含着本民族的美感。时下网络流行大量的新词语,肯定有许多词语生命力不足,转瞬即逝,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美学底蕴。20世纪50年代初期,很重视语言的纯洁性,单为一个“搞”字引起不少争议,后来“搞”站住脚了,属中性,但用于“搞笑”“恶搞”还有点味儿,恐怕不会用于诗词、美文。当前对待网络语言,赶时髦者多,以严肃态度进行自由讨论者极少见。不要怕“保守”或“激进”,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裁定。
“音美”与“形美”直接被人的特定的感官——耳、目所接受。“音美”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诗、词、歌曲、戏剧;其余各种文体倘内含节律、音韵的美,也会令人击节称赏。至于“形美”,与“意美” “音美”一样,也是汉字本身所具备,又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其集中的体现当然是书法了。
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宋代木板书籍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东汉《熹平石经》是官方校正《五经》的刻石,注重文字的规范谨饬,从书法看,不失众多汉隶之一,应当视为书法的一体,只是书味不浓。近代流行的印刷用宋体字,保持着汉字各种基本笔法以及楷书结构,却不能认其为书法。至于篆、隶、行、草多种书体,我们未尝不可以找出它们最原始的基因,“还原”为“字体”,但只能在理论上加以承认,实践中不存在。因为任何书写(刻),凭借特定的工具全出以个人行为。书写中的思想,都倾向于个人意识的一部分,区别于他人,并且区别于自己而不会重复。有以仿宋印刷体的笔法相对应于楷体书法,应是对楷书的误解。楷书不但与印刷体有别,楷书的笔法,在每个书家那里也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教初学者写楷书,也不能以宋体字为准。倘要求点画与宋体字相同,索性不叫书法了。
(选自2011年3月1日《中国艺术报》,有删节)
1.关于汉字的“三美”,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汉字“三美”之说源自鲁迅,他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B.“意美”,指的是汉字因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蕴含着本民族的美感。
C.“音美”,指的是传统诗、词、歌曲、戏剧里面的文字在节律、音韵方面所带给人们的听觉方面的美。
D.“形美”,指的是汉字本身所独自具备的而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被不断丰富了的带给人们的视觉之美。
2.2.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出“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的一项是
A.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
B.宋代木板书籍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
C.东汉《熹平石经》是官方校正《五经》的刻石,注重文字的规范谨饬,从书法看,不失众多汉隶之一,应当视为书法的一体,只是书味不浓。
D.即使教初学者写楷书,也不能以宋体字为准。倘要求点画与宋体字相同,索性不叫书法了。
3.3.根据本文的内容,解释标题的含义。
2016-11-18更新 | 53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不仅无法对纸的用途一概而论,就连追踪它的起源也十分困难。只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纸起源于中国。但与欧洲的印刷机不一样,我们无法追溯人们发明出纸的确切日期。公元105年,当时的宫廷官员蔡伦在皇帝的资助下,以低廉的成本制造出了可供书写的大幅面纸张。但这并不能算是从无到有的全新发明,它其实是在一种古老生产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改良形成的。现代历史学家试图追踪历史悠久、循序发展而来的造纸术的起源。他们找到了一种“原生纸”:这种纸是人们通过模仿毛毡的制造方法,从植物纤维、丝绸或棉絮中提取出来的,但它和书写纸还相差很远。一种工艺技术一旦出现在世界上之后,人们再回过去看它,常常会觉得它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但其实它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蔡伦对造纸技术的改善,主要在于他扩大了造纸的原材料基础。人们不仅仅将它当作书写材料,还拿它来裱糊门窗,做成灯笼、纸花,或是扇子和雨伞。有证据表明公元9世纪时,中国人就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厕纸了;到了10世纪,纸币已经成为可被接受的支付工具。

一个古老的阿拉伯故事描述了纸从东方第一次传播到西方的过程。故事说,公元751年,阿拉伯人和突厥军队展开了一场战争,当时的突厥军队有一些中国的援军相助。在这场战争中,一些中国的造纸工匠被阿拉伯人俘虏。阿拉伯人将这些工匠从塔什干战场的塔拉兹河岸带到了撒马尔罕,并强迫他们透露造纸技术的秘密。从那时起,撒马尔罕及其周边地区——这些阿拉伯人在8世纪早期就已经征服的地方,人们开始造纸。其质量一点不比中国所产的纸张逊色。

当代纸张研究对这一说法的理解是:中亚的军事冲突加速了纸的传播,不过这一传播可能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军事史上记载的对东方秘密知识的加速传播和武力征服,是以贸易史上长期的东西文化传播运动为背景的。丝绸之路在纸的传播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早在这批中国造纸工匠被俘虏之前,纸就已经作为商品,通过丝绸之路的交通网络传到了中亚。因此,丝绸之路也是一条纸张之路。从这个角度看,造纸术更像是一种缓慢渗透到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技术,而不是一种在特定日期习得的技术。中国纸被纳入长途贸易,引发了当专有知识以商品形式转移时通常会发生的双重步骤:首先进口一种商品,然后是生产这种商品的技术。进口商品的耗费巨大,必须经过漫长的旅途,这使得这种引进方式变得十分有吸引力。

最开始,阿拉伯造纸工匠可能一直是使用浮筛,后来才一步步地通过“抄纸”替代了这种“浇铸”工艺。但不管对造纸技术做了哪些细节上的修改,阿拉伯的造纸工匠们都需要让纸的生产技术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他们需要尽量减少水的用量,并找到其他材料来代替中国造纸术中主要使用的原料——构树的韧皮。在这种压力之下,破布、旧织物、绳索这些在中国至多起辅助作用的原料,变成了阿拉伯造纸中的核心原料。

于是一种物质循环的基本模型就建立起来了。在这一模型中,人们不是仅仅通过改变废弃物的物理形态来获得材料,比如金属,而是制造出了一种结构完全不同的材料。从此以后,纸成为一种人造材料,其原料本身就是文明的产物。

(摘自《纸的文化史》,【德】罗塔尔·穆勒著,何潇伊、宋琼译,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人们无法明确纸的用途,难以追踪纸的起源,但纸起源于中国是确凿的事实。
B.在皇帝的资助下,蔡伦改善造纸技术,以低廉成本制造出可供书写的大幅面纸张。
C.在阿拉伯人俘虏的中国造纸工匠的帮助下,撒马尔罕及其周边地区人们开始造纸。
D.在纸的传播过程中,丝绸之路至关重要,作为商品的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了人们追踪纸的起源的历程,客观、准确地评价了蔡伦对纸的生产传播的巨大贡献。
B.文章通过列举纸用来书写,做成灯笼、纸花等用途,论述了纸的发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观点。
C.文章通过讲述阿拉伯的战争故事,论述了中国造纸术的传播过程,强调了其间军事冲突的作用。
D.文章论述了中国纸在丝绸之路上的长途贸易中发生的双重步骤,突出了中国纸的强大吸引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我们无法追溯人们发明纸的确切日期,但是历史学家们找到了人们从植物纤维、丝绸或棉絮中提取的“原生纸”。
B.中国人在公元9世纪时开始批量生产厕纸,纸币在10世纪时成为可被接受的支付工具,这些是当前有据可查的事实。
C.从丝绸之路的角度说,造纸术是一种通过多种方式,缓慢渗透到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技术,并非是在特定日期习得的技术。
D.阿拉伯工匠通过“抄纸”替代了浮筛,并不断地改进技术,使造纸技术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并找来新的造纸原料。
2022-12-22更新 | 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灿若星辰的中国当代作家中,金庸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武侠小说作家,又是报人、政治活动家,还是学者、企业家。金庸本人自贬说,“其实写小说并没有什么学问,大家喜欢看也就过去了。我对历史倒是有点兴趣”。有学者认为,在武侠小说领域金庸只是一个“例外”,不能以其作为“绝对的标准”来评判当代武侠小说,否则就等于“一笔抹煞了其它所有的武侠小说”;因为对他的研究,充其量只说明了“武侠小说应该如何”或“可以如何”,但对“武侠小说究竟是如何”的问题,却无法显出来;有的还认为他将俗文学“提升到与新文学同等的严肃文学的水准”,甚至将其定位为“与新文学传统相对的本土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

也正因这样,金庸为我们“制造”了牵引海峡两岸三地文学文化的一个“超级神话”:一方面,他的众多作品与所有新派武侠小说之间共享了某些共同元素,使之达成一种“家族相似”;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话语方式实践的创始者”,他“还使某些‘差异’成为可能”,“为引入非自己的因素清出了空间,然而这些因素仍然处于(他)创造的话语范围之内”。

21世纪初,根据当时武侠小说的发展状况,我们曾提出了一个“后金庸”的概念。我这里所说的“后金庸”,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武侠小说自金庸和梁羽生封笔起,“随着整个大众文化趋势愈来愈朝着视觉化、时尚化的方向发展和人们阅读习惯、审美趣味的变化,武侠小说包括其他大众文学开始调整叙事策略。前一阶段所崇尚的精神审美要素削弱,逐渐向纯娱乐和艺术快感倾斜,故事情节也大同小异,日益明显地体现出‘文化工业’的复制性特点和后现代的平面化、娱乐化原则。因此,相比于金庸时代,这一阶段武侠作家作品的数量尽管翻了好几番,也尽管出现了像温瑞安、黄易等几位较有影响的作家;但作家的创作个性越来越模糊,创作态度越来越不严肃,总体质量也明显不如以前”。

那么,在“后金庸”时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评价金庸,揭示他与当下文学的关联呢?这当然很复杂,也可作多样不同的解读,但人学无疑是通向其幽深层次的一个重要观察角度和凝聚点。因为文学是人学,武侠小说也不例外,俗文学的定位并不妨碍它对人之存在意义的追求。也就是这一点,我们说雅俗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何为“人学”?从语源学上讲,即指研究人的科学。落实到文学上,就是研究“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问题。这里所说的人学,是指以人为对象,并将其纳入文学世界中予以通观的一种话语方式,它对武侠小说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专门从事武侠小说研究的学者韩云波认为,经过20多年沉淀,需要将金庸及武侠小说研究进一步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的情况下,接下来的工作,“探讨人自身以及人类永恒追求的无限性,是美学的任务,也将是金庸研究在当下兼具必要性和可操作性的一个闪亮的学术增长点”。

(节选自吴秀明《人学视域下的金庸武侠小说及其当下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是金庸众多身份中的一个,他自己并不认为写小说需要什么学问,学者也认为在武侠小说领域金庸的成功是一种意外。
B.有学者认为,对金庸的研究最多呈现了武侠小说的一种写作倾向和写作可能性,但无法呈现武侠小说的本质或要件。
C.因为学者对金庸的定位极高,所以他为我们制造了牵引海峡两岸三地文学文化的“超级神话”,这个“超级神话”表现在两个方面。
D.金庸一方面创造了可供武侠小说创作者共享的元素,另一方面也给他们提供了变化空间,不过这个空间依旧在他的话语体系之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学者对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评价切入,点明金庸武侠小说的成就,引出“后金庸”时代的概念,提出如何在“后金庸”时代评价金庸的问题。
B.作者在引入“人学”这个视域时,先对“人学”这个概念作了基本解释,再具体给出了落实到文学中的“人学”的定义,框定了之后论证的范围。
C.文中把“后金庸”时代与金庸时代进行对比,得出了这阶段的作家总体质量明显不如以前的结论,以此说明在“后金庸”时代依然要探讨金庸作品的原因。
D.文中的多处引用,可以使得文章更加客观,有更强的说服力;如引用韩云波的话,证明“人学”是深层次解读金庸小说的重要观察角度。
3.下列关于原文的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80年代,金庸、古龙的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今古传奇·武侠版》等通俗杂志问世,说明了“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逐渐向纯娱乐和艺术快感倾斜。
B.《水浒传》中,林冲复杂的人物性格与他夜上梁山的选择可以成为文中所指的“人学”的研究对象。
C.在当下,金庸研究必须要探讨人自身以及人类永恒追求的无限性,这也是可行的,可以使金庸研究获得新的学术增长。
D.文章接下来要谈的,应该是“后金庸”时代,在“人学”框架下的金庸研究方向、金庸作品评价和金庸武侠小说的意义等。
2020-12-17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