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语言文字应用 > 语段 > 修辞手法
题型: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8 题号:2222569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场场黄风卷走了北方的严寒,送来了山野的春天,这里的春天不像南方那样明媚秀丽,融融的阳光只把叠叠重重的灰黄色山峦,把镶嵌在山峦的屋宇、树木,把摆列在山脚下的丘陵、沟壑一股脑都融合起来,甚至连人、牲畜也融合了进去。放眼四里,一切都显得迷离,仅仅像一张张错落有致、反差极小的彩色照片。但是寻找春天的人,还是能从这迷离的世界里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你看,在山涧里,在岩石下,三两树桃花,四五朵杏花。像点缀的火炬,不正在召唤着你,引逗着你,使你不愿收住脚步,继续去寻找吗?再往前走,还能看见那欢笑着的涓涓流水。它们放散着碎银般的光华,奔跑着给人送来了春意。我愿意在溪边停留,静听溪水那热烈的,悄悄的絮语,这时我觉得,春天正从我脚下升起。

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这条溪水更招人喜爱,虽然它流经的地方那样偏僻【A】那样贫瘠,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一路上我设想过它的容貌。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从高处一泻而下【B】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水有多大?温度有多高?长途汽车跑了一段柏油路,开始进入丘陵地带,冀中平原被抛到车后,一张张反差小的“照片”又扑了过来。拔地而起的山峦。像近在咫尺,又像远在天边,叫你怎么也摸不清它们的距离。我凭着对春天的感觉,感觉着它们的所在。

1.下列诗句,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D.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2.文中加点的词语,看似语意矛盾,却有独特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3.请分别指出文中A、B两处应该使用哪种标点符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延禧攻略》稳居热搜榜单。精良考究的清宫美景、古典大气的高级色调、如诗如画的清雅构图,俨然一幅唯美的动态水墨画。这部诚意之作,不仅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让人们对它赞不绝口,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中东、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迅速刮起了一阵“中国风”。

故事里有文化,文化里有故事。这部清宫戏一改以往套路,将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不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呈现。比如,剧中嫔妃服饰使用的香云纱需经过“三洗九煮十八晒”数十道工序制成,被外国人赞誉为“软黄金”;服装上的刺绣匠心独具、栩栩如生,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球绣……一针一线都展示着中华传统的高超技艺;团扇采用的缂丝工艺是中国丝织中的顶级艺术,雕琢镂刻,立体感十足;高贵妃千娇百媚的姿态、行腔婉转的曲调,再现了中国戏曲的风范……荧屏揭开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她的独特魅力让我们感到震撼。

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让非遗只出现在古书里,而要真真切切地让它走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不断推陈出新。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第一段最后一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多灾多难的黄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D.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王国”的美誉。
2.比喻中本体与喻体间具有相似性,试根据比喻的这一特点对文中画横线的比喻句作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不能只在古书里保护非遗,而要让它走到现实中来,紧随时代促进非遗的发展。”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20-12-08更新 | 125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清晨,乘上一叶小舟,荡过碧水湖泊,推开层层涟漪,去欣赏那万顷荷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色的海洋,一阵清风吹来,“绿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荷叶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风停了,① ___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地滚动着,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如片片翠玉,似层层绿浪。在那碧叶连天的绿波中,成百盈千的荷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谁也不让着谁。有的荷花花瓣全都展开了。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像一位位穿着粉红衣裳的少女。头上戴着黄色的莲蓬,静静地站在那里。一阵微风吹来,这些少女就翩翩起舞。有的荷花半开着,莲蓬只露出了半个,像小姑娘的头发长得只露出半张脸,有的荷花刚刚露出了尖尖的角,花蕾上沾满了露珠,悠然欲滴,像是她细密的汗珠,晶莹在那粉嫩的圆脸上,甜蜜蜜闪烁着幸福的滋味。放眼远眺,这一片荷花的海洋,似片细细的雪,又如一片淡淡的霞,红花绿叶相映。俯身深吸一口,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顿觉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太阳升起来了,湖面波光粼粼,金光万点,② ____,湖面层层涟漪,波澜不惊,人立舟头,衣衫飘动,顿觉心旷神怡,精神焕发,压抑在心里的烦恼和忧愁,都随风飘去。我喜欢荷花,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她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喜欢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贵品质,更喜欢她廉洁不腐败的气节

1.对文中所用修辞手法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排比、借代B.借代、引用、夸张
C.比喻、拟人、排比D.拟人、夸张、引用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喜欢带有清香和颜色的荷花,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和高贵品质,更喜欢她的气节。”从语义上来看与原文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1-01-11更新 | 112次组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琴姐……觉慧说了这两个字又止住,马上换了坚决的语调说:没有了,接着又加了一句:我希望你们两个早点到上海来。

你路上要好生保重啊!觉民说罢,便跟着张惠如、黄存仁两人上岸去了。

他们立在岸上,他立在船头。他跟他们对望着,彼此不住地挥手。

船开始动了。它慢慢地从岸边退去。它在转弯。岸上的人影渐渐地变小,忽然一转眼就完全不见了。觉慧立在船头,眼睛里还留着他们的影子,仿佛他们还在向他招手。他觉得眼光有点模糊,便伸手揩了一下眼睛。然而等他取下手来,他们的影子已经找不到了。

他们,他的哥哥和他的两个朋友就这样不留痕迹地消失了。先前的一切仿佛是一场梦。他再也看不见他们。他的眼睛所触到的,是一片清莹的水,一些山影和一些树影。三个舟子在那里一面摇橹,一面唱山歌。

一种新的感情渐渐地抓住了他,他不知道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但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他离开家了。他的眼前是连接不断的绿水。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会把他载到一个未知的大城市去。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那里有一个新的运动,有广大的群众,还有他的几个通过信而未见面的热情的年轻朋友。

1.文中划横线部分用句号比用逗号更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2.文中加点的词语是否可删去?请说明理由。
3.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