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论述类文本 > 论述类文本常见类型 > 学术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2237672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效进入现代诗是一个值得普遍关注的问题。

②诗歌是高度浓缩的文体,颇有一锅牛奶熬制一克奶酪的特点。在有限的文字中常常省略与隐去许多东西,所以它必须“一以当十”,甚至“一以当百”。诗歌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特殊知识”,它拥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论。用布罗茨基的说法,就是需要拥有一套“感官加速器的装置”。不掌握它的特殊规律,往往只能望洋兴叹,苦无舟渡。

③单单是一份诗歌术语清单:陌生化、张力、含混、语感、智性、隐喻、换喻、畸联、反讽、戏剧性、变形、徘谐、空白、密度、戏拟、镶嵌……单单是这些必备的基础话语,就够你大大劳神,你究竟了解了多少?而如果更复杂一些的怎么办?

④长期以来盛行文本的宏观研究,文本细读与微观分析相当匮乏,孙绍振教授曾严声批评道:“有多少人能进入文本内部结构,揭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秘呢?就是硬撑着进入,无效重复者有之,顾左右而言他者有之,滑行于表层者有之。捉襟见肘者有之,张口结舌者有之,顾左右言他者有之,洋相百出者有之,装腔作势,借古典文论和西方文论术语以吓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者更有之。”由此他引申说:微观分析才是过硬工夫,其特点就是细微处见精神,越是细微越是尖端,越是有学术水平。彻底的分析是无所畏惧的,不可穷尽的。

⑤那么,怎样进入现代诗,如何有效读解现代诗呢?

⑥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英美盛行的新批评,与中国崇尚的“印象感悟”“体验领悟”是两大通道。可以平行,也可以交错。

⑦众所周知,文本细读是新批评的文学主张之一。具体地说,“细读”是一种“细致的诠释”,不主张引入包括作者在内的“外部因素”,仅仅针对语言、结构、修辞、音韵等文本内部问题。它提倡注解每一个词的含义,重视语境与语义分析,发现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挖掘词语的意象组织(选择、搭配、隐显程度),探究上下文关系及言外之意等,这样一来,读者仿佛是在用放大镜和显微镜阅读诗歌的每一条纹理。

⑧现代诗歌当然不要求像古诗那样字字落实,许多时候做大体把握就行,这样反而能留下更多“后理解”空间和格式塔未完型,未尝不是件好事。施蛰存先生曾经有个意见代表许多人的看法,他认为对诗既要求解,又要求不甚解,仿佛得之即可;读诗不要刨根问底,只要产生与诗人大体相近的感觉就行了。他强调“解诗”的原初感觉。

⑨蒋述作先生则在古今文论交融点上提出三条原则:一是做整体的艺术把握,即把艺术看作一个有内在生命的有机整体,以生命感受生命。二是以喻象的方式接近对象,喻象方式虽然不是确指的、明晰的评价,但很符合艺术批评“言不尽意”与形象思维的特点。三是于会心处画龙点睛,道出精髓,点到枢机处。以此来光扬我们老祖宗的遗产。在本质上,现代诗是灵性与体验的产物,本能要排斥那些常态的、秩序化的“编程”,故在与它遭遇时,心灵上的体验领悟是高于一切的,至少是个前提。

⑩诗人兼批评家徐敬亚更有一番感性见解,他说:“阅读者是对另一生命精神留痕的进入,充分感受自身内在直觉的运行速度、体验面积及再生质量,进而激活生命原本的沉寂状态,并在阅读品的智慧空间之外享受自我生命的抚摸与扩展。”

⑪领教诗歌,就是真正进入诗歌内部,起码条件是能够“感应”到属于诗歌本体性内部的各种要素,这是诗歌阅读的基本功。在通常情况下,结合各种方法论角度和本体性“钥匙”的配备;大致是可以进入诗歌门户的。诗歌本体性要素有很多,例如想象、感觉、意绪、语词、语感、意象、张力、智性、排列、节奏等等,都是诗歌发生与传达必不可少的“机关”。首先是要一眼中的,然后打开,从各个向度、别具一格地打开它。

⑫我们来读一读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

(一)                                             (四)                           处处唱歌

就是那一只蟋蟀                      就是那一只蟋蟀                       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

纲翅响拍着金风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

一跳跳过了海峡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凝成水

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唱童年的惊喜                           是露珠

落在你的院子里                      唱中年的寂寞                           燃成光

夜夜唱歌                                想起雕竹做笼                           是萤火

(二)                                   想起呼灯篱落                           变成鸟

就是那一只蟋蟀                      想起月饼                                 是鹧鸪

在《幽风·七月》里唱过        想起桂花啼叫                           在乡愁者的心窝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想起满腹珍珠的石榴果            (六)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想起故园飞黄叶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想起野塘剩残荷                       在你的窗外唱歌

在姜夔的词里唱过                  想起雁南飞                              在我的窗外唱歌

劳人听过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你在倾听

思妇听过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你在想念

(三)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我在倾听

就是那一只蟋蟀                              (五)                            我在吟哦

在深山的驿道边唱过               就是那一只蟋蟀                       你该猜到我在吟些什么

在长城的烽台上唱过               在海峡这边唱歌                       我会猜到你在想些什么

在旅馆的天井中唱过               在海峡那边唱歌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

在战场的野草间唱过               在台北的一条巷子里唱歌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

孤客听过                                在四川的一个乡村里唱歌

伤兵听过                                在每个中国人脚迹所到之处

(选自中国诗歌网陈仲义《现代诗歌的解读策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学术论文,本文语言严谨精准中不乏形象化表达,如第二段中“一锅牛奶熬制一克奶酪”,用比喻的手法,体现了诗歌语言高度凝练的特点。
B.孙绍振教授严厉批评了只重视宏观研究而不能真正进入文本细读与微观分析的现象。他认为对文本的微观分析比宏观分析更重要。
C.施蛰存先生强调重视“解诗”的原初感觉,因此不需要对现代诗歌字字落实,只需要产生与诗人大体相近的感觉就能真正有效进入现代诗歌。
D.蒋述作先生认为现代诗是灵性与体验的产物,心灵的体验领悟是高于一切的,这与英美盛行的新批评主张“文本细读”的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2.下列对《就是那一只蟋蟀》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二小节从纵向方面着手,写吟咏蟋蟀的历史悠久;第三小节则从横向方面,说明蟋蟀活动空间很大,把有着深重灾难的中国人都连在一起了。
B.第五小节中,“单调”是主观的感受,“谐和”是客观的存在,二则看似矛盾实则不然;蟋蟀单调的叫声与乡愁者的思绪一合拍就再谐和不过了。
C.从形式上看,每小节均以“就是那一只蟋蟀”开头,形成了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效果,强调了由蟋蟀而引发的深沉浓厚的感情。
D.末尾两句反复用了四个“中国人”,强调同为中国人,他们的“心态”“感应”也是共通的,这是“吟些什么”与“想些什么”你我能猜到的根本原因。
3.以下选项最能证明施蛰存先生的观点的是(       
A.文似看山不喜平,画如交友须求淡。(袁枚《随园诗话》)
B.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言。(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C.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D.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王隆刘道士》)
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5.文章结尾说,真正进入诗歌内部的起码条件是能够“感应”到属于诗歌的本体性要素,而且要一眼中的。阅读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后,一眼“感应”到的就是作者反复吟哦的“蟋蟀”;阅读闻一多的《红烛》,首先“感应”到的也是作者反复赞美的“红烛”。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简要概括《就是那一只蟋蟀》与闻一多先生《红烛》在意象运用上的共同点。
【知识点】 学术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法治,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正所谓“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中国的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其要旨就体现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当中。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实践特色,彰显着饱满的时代精神。法治时代,离不开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其中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与制度文化是法治的重要渊源。

习近平法治思想以科学的态度吸收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借鉴了传统中国法律和制度话语。我国有着悠久的法制文明史,有一套独特的法律和制度话语。这些话语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充满传统智慧,对此进行实事求是的挖掘、整理和吸收,摸清传统法系的骨骼脉络,以传统法律和制度话语为底色,补充加入现实的元素,才能凝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话语。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不等于关起门来搞法治。学习借鉴不等于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和照搬照抄。简单的拿来主义只能造成“未必皆能深明其法之原本”。对待西法应秉持着“我法之不善者当去之,当去而不去,是之为悖。彼法之善者当取之,当取而不取,是之为愚。夫必熟审乎政教风俗之故,而又能通乎法理之原,虚其心,达其聪,损益而会通焉,庶几不为悖且愚乎”的观点。由此,方能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将法治思想转变为廉洁从政的行为习惯;才能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才能实现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使中国达到“正义看得见、公平可预期”的善治状态,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证,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除了依靠法律强制性来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之外,还需要把那些人人知晓、个个懂得的生活道德法则转变为法律规范,使法治精神更好地体现道德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条文只有转化为人们的内心自觉,才能得到相对彻底的认可和遵从。

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独立地位的法学话语体系,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下功夫研究古代中国的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传承其中的文化精华。在此基础上,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完善巩固已有成果,系统挖掘整理传统法律与制度话语,研究成败得失,借鉴传统法律中的有益部分,汲取精华、择善而用,结合新时代社会现实,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创建富于传统又有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法律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可资借鉴的传统法文化支撑。

(摘编自《挖掘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法治价值》)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本国情决定了国家的法制道路和法制体系,而一个国家有了良法才能达到善治。
B.简单的拿来主义只能造成我们不能深刻明晓西法的原本,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只要将法律条文转化为人们的内心自觉,就能使其得到相对彻底的认可和遵从。
D.传统法律是法治的重要渊源,是全面依法治国可资借鉴的重要的传统法文化支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使用引用论证,是为了证明国家的法律应当充分考虑时俗,考察国本,否则会造成国家混乱。
B.文章明确反对依法治国时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的方式,并提出了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的正确做法,富有启发意义。
C.文章在论证道德和法律的辩证关系时,强调了在法治社会的建设中,道德往往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D.文章在阐述挖掘中国传统法文化的法治价值时,还论及了对待西法的态度,使论证更全面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法治社会,离不开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法治的渊源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与制度文化。
B.我国法制文明史有着独特功能,充满传统智慧,应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挖掘、整理和吸收。
C.搞法治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关起门来搞,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D.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法律,法律的强制性约束了社会成员的行为。这符合我国依法治国的方针政策。
2023-02-19更新 | 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文化繁荣兴盛,国家文化软实力明显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文化商业化浪潮的助推下,“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开始出现。警惕文化泛娱乐化、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文化泛娱乐化,简单地说就是娱乐价值被推至文化的一切领域,是否有娱乐性、能否取乐成为衡量文化产品价值的法则。在“娱乐至上”的价值追逐中,历史可以被戏说,经典可以被篡改,崇高可以被解构,英雄可以被调侃。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杜甫很忙”“李白很酷”等名人恶搞事件,各类选秀、真人秀的强力圈粉,都是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追求上座率、获得收视率、博取点击率是文化泛娱乐化背后的动力,受众心理上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是文化泛娱乐化赢得市场的重要原因。当众多严肃的新闻、正统的历史、经典的叙事以“娱乐”包装的形式呈现时,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

文化泛娱乐化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受到侵蚀。“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都要面对的哲学追问,帮助求解这些追问是文化的深层意义与存在价值。首先,文化泛娱乐化冲击主体身份认同,动摇对“我们是谁”的认知。主体身份认同是主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可与赞同。中华民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基于“我们是中华儿女”新东方身份认同而形成的文化共同体,民族文化能够帮助回答“我们是谁”的追问。然而,文化泛娱乐化在戏说、调侃、恶搞中解构宏大叙事,使民族文化碎片化,动摇了对“我们是谁”的认知。其次,文化泛娱乐化冲淡民族历史记忆,模糊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民族历史记忆具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它让我们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文化泛娱乐化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为了娱乐可以随意篡改、编造历史,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推波助澜,模糊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追寻。最后,文化泛娱乐化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引领。文化泛娱乐化背后充斥的物质欲望、个人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弱化对“我们到哪里去”的引领。

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增强文化自觉,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既要求文化生产者主动担当,又要求文化消费者能动省思。文化生产者的主动担当主要指文化生产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生产导向,坚持追求真善美,冲破以取乐为目的的文化产品生产模式。当代中国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文化生产者要努力挖掘时代元素,让自己的文化产品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与未来发展趋势对话,传播好真善美。文化消费者的能动省思主要是指文化消费者在消费文化产品时要坚持主体思考的能动性,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不为哗众取宠的泛娱乐化作品买单,不在文化泛娱乐化中迷失自我。只要文化消费者始终坚持追求文化精品的品位,对戏说历史、篡改经典、解构崇高、调侃英雄坚决说不,文化泛娱乐化就会失去生长空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的文化商业化浪潮是出现“娱乐至上”的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B.文化泛娱乐化放大了文化的娱乐价值,把娱乐性当成了衡量文化产品的法则。
C.文化泛娱乐化的盛行导致了受众在心理上产生了图消遣、求轻松、避思考的倾向。
D.面对文化泛娱乐化,文化消费者应该增强文化自觉,对接传统文化,传播真善美。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指明了文化的作用,陈述了文化泛娱乐化出现的背景,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B.第二段运用了事实论证的方法论述文化泛娱乐化的表现形式、形成原因和负面作用。
C.第三段论述了文化泛娱乐化对社会价值观念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带来的危害。
D.最后一段从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角度论述了面对文化泛娱乐化的人们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民族历史记忆、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认识方能体现我们的文化自觉。
B.民族历史记忆有唤醒民族情感、强化国家认同的功能,故不能将娱乐价值置于历史价值之上。
C.只要不追求上座率、收视率、点击率,就能快速消除文化娱乐化,提升文化消费品位。
D.追逐“娱乐至上”是涌现戏说历史、恶搞名人、调侃英雄、解构崇高等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2020-03-09更新 | 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1)成语是民间的历史记忆。尽管三言两语,可内容丰富,是浓缩的历史精华片断。三请诸葛亮”“三顾茅庐记述的是三国时代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通过民众阅读《三国演义》等小说渐次世俗化,经过民众添油加醋式的加工清理,点化成了不一定与历史真实完全相符的历史记忆。又比如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你去查正史《三国志》,没有这种说法。你去查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没有这种说法。它的出典何在?这就是民众凭借历史记忆进行的再创作,它最初一定是流行于民众口耳的口头文学,后来才被小说家写进《孽海花》第二十九回中的。无巧不成书”“说到曹操,曹操就到等大量的成语都出自这样的民间历史记忆。

2)成语中寄寓着民众的憎爱情感。现在我们常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个成语,表达对那些爱做小动作、自作聪明、实则蠢笨的家伙的复视和愤恨情结。这个成语中的路人就是指百姓。有些人好要小花招,可是,这些小花招连路人都骗不了,瞒不过,你还想怎样?不要看路人地位低微,但他们有智慧,能识破自以为聪明的人的司马昭之心

3)成语是大众的借鉴标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很多成语,就是一面镜子,足以引以为镜。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说的就是殷要以夏的覆亡为镜,周要以殷亡为镜。成语让更多的人拿起历史这面镜子,照一照古往,也照一照今来;照一照自我,也照照他人和社会。

4)成语中既然有历史记忆、憎爱情感、借鉴标尺,那么,如果我们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成语编排和串连起来,那岂不就是一部鲜活而富于民众气息的中国通史吗?我们读着、写着、想着,产生了一种感悟:民众口口相传的中国成语中,竟然蕴含着一部中国通史。于是,多年前,我们就开始酝酿撰写《成语里的中国通史》。

5)在《成语里的中国通史》一书的具体编写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打破王朝体系。王朝体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以说,它是历史的一种时空框架,把王朝体系打破了,历史的时空概念就模糊了,整部历史就会乱成一锅粥。我们是用王朝体系去框架成语,从而使成语更富有时空感。在写作过程中我们注重成语的语源发掘及该成语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的介绍。比如,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一成语,那是武王克殷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当时的确需要和平。注重成语的历史真实性。每引述一句成语,或考之于典籍,或引之于神话,或征之于考古材料,决不随意虚构,这是历史的严肃性要求我们的。我们还将同一历史阶段的同类成语加以归并,从而告诉读者这个王朝的特色或特质。比如周代有这样一些成语: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礼尚往来”“礼贤下士”“礼让为国”“礼不下庶人等。把这些成语编排在同一章节中,目的是还原周代这样一种历史现场:周代是我国历史上最注重会以礼治国的时期。我们希望每个历史时期都用成语绘画出有特色的历史拼图来。

(摘编自郭志坤、陈雪良《一部别具一格的中国通史》,光明日报2019112日第09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不出自《三国志》,而出自《三国演义》《孽海花》。
B.成语作为民间的历史记忆,是一种不一定与历史真实完全相符的历史记忆。
C.《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引用成语,都要借助典籍进行科学考证,决无随意虚构。
D.通过相关成语“礼尚往来”“礼贤下土”等可见中国古代“以礼治国”的传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讨论“说到曹操,曹操就到”何处出典,意在阐释成语是民间的历史记忆。
B.文章先阐释成语特殊价值,目的是凸显成语中有带民众气息的历史信息。
C.文章引“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一名言,足以证明成语是大众的借鉴标尺。
D.文章用背景分析方法,建立成语与历史的关系,从而突出书评对象的成书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成语是民间的历史记忆,那是因为成语是民众凭借历史记忆进行的再创作。
B.王朝体系是历史的时空框架,但《成语里的中国通史》)却没有完全受其局限。
C.很多成语就是一面镜子,这与成语中富有的历史信息有密切的关系。
D.在作者看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能典型说明成语中有民众憎爱情感。
2022-07-21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